书城历史官渡之战
2464600000004

第4章 张绣归降

(一)官渡之战前的基本割据态势

说起官渡之战前的张绣降曹事件,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当时的军事割据形势。以讨伐董卓为名的汉末军阀大混战,经过激烈残酷的交锋,到官渡之战发生前夕,已经形成了几个比较稳定的军事集团。以建安四年(199年)初为界的话,当时的大致形势如下:

袁绍集团。此时,袁绍已经消灭了公孙瓒,占据青、冀、并、幽四州之地,民户百万,兵力数十万,势力最大。

曹操集团。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1月)消灭了吕布,占据豫、兖、徐、荆州北部、青州一部分,是仅次于袁绍集团的大军阀。此外,曹操还牢牢控制着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尽先机。

除了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外,当时还存在大约八个较大的军事集团。北方有五个:辽东的公孙康、关中的马腾和韩遂、南阳的张绣、汉中的张鲁和淮南的袁术。南方的军事集团主要有三个: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

在所有的割据势力中,相对来说,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最大,并且已经呈现出对峙的态势。从两个人的个人抱负来说,又都有统一天下之志。因此,两军的冲突不可避免,兵戎相见只是时间问题。两军的交锋,必然会引起其他军团的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若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把朋友变成敌人,给自己凭空增加对手。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公孙康远据辽东,张鲁、刘璋偏居西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他们鞭长莫及。孙策正在江东抓紧站稳脚跟,对中原逐鹿有心无力。马腾、韩遂也固守关中,采取观望之势。势力强大的刘表,缺少锐意进取之志,不知何去何从,竟然采取两不相帮的政策。袁术当时气数已尽,奄奄待毙。因此,这些军事集团,对官渡之战的意义不大。但张绣一支势力,却对两方的影响甚为重大,而且,和其他军事集团相比较,张绣与曹操有着更深的恩怨。

(二)张绣和曹操的恩怨

张绣,武威祖厉人,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由于关中连年混战,张济的军队给养出了问题,不得不率军出关,退到南阳,中流矢战死,他死后部队归属张绣统领。

张绣领有张济的军队后,就依附于刘表,屯兵于宛,依靠勇猛剽悍的凉州兵,替刘表把守荆州的北面门户。这样,曹操可就坐不住了。本来,袁术退出南阳后,曹操的南方威胁稍稍减轻了一些,现在,张绣却补充了这一地区的军事空白。

另外,若曹操想一统天下,南阳就是南下的必经之地。现在,自己的后方暴露在张绣大军的兵锋之下,曹操岂能坐视不理?建安二年(197年)春正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兵锋迫近,大军压境之下,张绣举军投降。本来,这对曹操是极为有利的一种结果,却由于曹操处理不当,引起了张绣的叛离,曹操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其首要原因,就是曹操把张济的遗孀纳为己有。这件事情成为张绣叛离的重要诱因。

曹操的另一个不当之处,就是厚待张绣的部下,尤其是猛将胡车儿。胡车儿是张绣心腹,曹操的一些举动,令张绣寝食难安。最终,张绣听取了谋士贾诩的建议,对曹操来了个突然袭击。由于事出突然,曹操猝不及防,惨败而归。曹操的得力战将典韦力战而亡,就连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死在乱军之中。

如果说过去双方的斗争,只是军事原因的话,那么从此以后,双方无疑更有了私人的恩怨。当年冬天十二月,曹操二入南阳,到宛城,攻取了湖阳(今河南唐河南)、舞阳(今河南泌阳境内),建安三年(198年)正月,还军于许都。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三入南阳,把张绣围在穰城。

但就在此时,袁绍听取了田丰的计策,计划乘虚袭击许昌,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不得不匆忙撤离了南阳。后来,由于东线吃紧,曹操不得不放下南阳,东进消灭了吕布。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大军开始南下。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九月,就开始在官渡部署兵力与袁绍对峙。大概正是在这时候,袁绍展开了对张绣的劝降。但适得其反,到十一月的时候,张绣却率众投降了曹操。不久,曹操重回官渡,亲自坐镇这一重要军事门户,展开了对袁绍的进攻。

(三)张绣归降的重要意义

官渡之战前的局势,由于其他势力介入的有限性,张绣军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当时,袁绍派人劝降张绣。张绣很想答应,他的谋士贾诩却对袁绍的使者说:“袁绍连他的兄弟都容不下,还能容得下别人吗?”张绣大吃一惊:“我们不会也和袁术一样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啊?”贾诩说:“我们不如还是投降曹操吧。”张绣不同意:“现在的形势是袁绍势力比较强,而曹操很弱,怎么能投靠他呢?”贾诩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归降他是从大义,而且正因为他比较弱,所以我们归降以后才显得更为重要,对袁绍来说多我们不多,少我们不少,他就不会太把我们当回事。现在应该以大局为重,还是放弃个人恩怨的好。”最终,张绣听从了贾诩的话,率众投降了曹操。果如贾诩所料,曹操对张绣的归降极为高兴。张绣到达的时候,曹操拉着他的手与他一起吃饭,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并且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对于贾诩,曹操也是敬重有加,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

曹操对张贾二人表现得如此热情,说明张绣军对他的意义非比寻常。其首要意义,就是解除了曹操侧后方的威胁,使之可以专注于官渡一带的战事。当时,曹操建都于许,即今天的许昌市附近,此地在当时归属颍川郡。而张绣原来驻扎军队的地方在宛,即现在的南阳市附近,当时归属南阳郡。

南阳地区和颍川郡相毗邻,而且自古就是南方势力北进的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北上基本上都是取道南阳的。从两军的位置来看,张绣军时刻威胁着颍川地区,成为曹操的一个心头大患。曹操三次南征,其实就有解决自己腹地威胁的考虑。但由于种种原因,曹操费尽心思,却始终没有把张绣的威胁彻底解除。而今,张绣的归降,不仅使自己得到了勇猛善战的凉州兵,更重要的是,解除了自己后方的威胁。这样,曹操就可以全力关注官渡一带的战事,避免了两线作

后来的战事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绣归降的重要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张绣军补充了曹操的军事力量。虽然张绣的力量到底在官渡之战的具体战斗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我们能想像得出,那些剽悍的凉州兵,经过多次的战争锤炼,都绝非泛泛之辈。而且,他们由于是新归顺曹操的部队,为了表现自己,必然个个全力死战。

张绣的归降也保持了南阳地区的稳定。当时,刘备投降袁绍后,袁绍派刘备深入汝南一带,同龚都合作,骚扰曹操的后方,甚至斩杀了曹操派遣的蔡阳。但是,此时的南阳地区,却由于张绣的归降而被曹操牢牢地掌握,刘备向南无法和刘表取得联系,袁绍又不肯出重兵给刘备。所以,在整个官渡之战进程中,刘备虽然给曹操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没有给曹操的后方造成根本性的威胁。

可以想象,若是张绣没有归降的话,以他和曹操的恩怨来看,必然会同刘备合作,乘机攻打曹操的基地——颍川地区,官渡之战鹿死谁手还真有可能另当别论。当然,张绣归降,更有巨大的政治宣传意义。张绣与曹操的怨仇,不可谓不深。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子,张绣也杀了曹操的亲生儿子外加一个侄子和一员猛将。两家可以说已经是势同水火,曹操后两次进抵南阳,张绣也是拼死抵抗。现在,这样的对手归降后,都受到了如此优待,不正是曹操显示出诚心招贤纳士的胸怀吗?曹操过人的容人之量也确实令人敬佩。总之,张绣的归降,可以算作官渡之战揭幕前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官渡之战的进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