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2467900000005

第5章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2)

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果孩子做10道题有3道题是错的,家长叫孩子检查,他可能有难度,积极性也不会高。那么你可把孩子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圈出3道题,告诉孩子这里面有一道题是错的,这时孩子主动寻找错误的积极性和订正错误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如此这般,你可再圈出3~4道题告诉孩子其中有一道是错的,他前面检查出一道题有了一点自信和成功感,他就更愿意去检查第二道错误的题,这样3道做错的题孩子就可充满快乐和迅速地找出来。

孩子上课常“溜号”,怎么办?

上课基本上是一个听讲的过程。有专家曾做过统计,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间的50%是在听老师讲话。但我们的家长却常常听到老师这样反应:孩子上课不能长时间听讲,注意力分散,常常“溜号”;记不全或记不住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或其他事情;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复述听到的事情语无伦次……而这些孩子的智商又属正常。孩子们这是怎么了?如何让他们集中精力听讲呢?

这天下午,明明妈妈又接到了孩子班主任打来的“告状”电话,大致内容为明明上课还是改不了做小动作、走神的坏毛病,最近几天,明明上课还常常惹其他同学讲小话,严重影响了上课纪律,希望家长好好教育孩子……放下老师的电话,明明妈妈真是又气又急,气的是儿子在学校不听话,急的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可光是着急上火有什么用呢?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呀。

晚饭后,妈妈把明明叫到身边,责问他:“你上课是不是老溜号、走神?这个老毛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掉呢?”

“呃……我……我也不知道,反正一到上课的时候,我就老觉得凳子上有针扎着我一样,就是坐不住。其实,我也想认真听课,可最多能坚持10分钟。”明明特无奈地回答。

“对了,据你们老师反映,你不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常搞小动作,讲小话,你的表现让我很失望。”妈妈板着脸继续批评说。

明明挠着头,辩解说:“我也不想搞小动作,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因为,一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太长啦。”

“嗬,你还有理了?看来你是皮痒了!”妈妈说罢,便起身寻找鸡毛掸子。

明明见此情形,自然不可能站着等妈妈来揍自己。于是,他一溜烟地冲出家门,“避难”去了……

据心理学家分析,很多7~9岁的孩子都和明明一样上课不专心,常常“溜号”。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常走神表现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其二是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日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其实后者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将注意力放错了地方。只要家长用心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会使他们有惊人的表现和成就。

人一生最大的难题,也许就是如何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要从事一项工作,人们需要机会,需要种种条件,更需要被称之为“素质”的那些内在而恒稳的因素,而注意力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让孩子从小养成较好的专注能力,对其终身的发展是受益不尽的。

那么,对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应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呢?

首先,注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

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容易形成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

其次,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通过听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坚持每天给他讲故事,在讲之前向他提出要求,必须在听过若干遍之后,由他复述一遍,再讲给你听,并鼓励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复述完整。

第三,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不要老是重复

有些家长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点要求总要反复交代,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于一件事要反复地听好多遍才能听好。这样的孩子入学以后,听课会漫不经心,以为老师也会像父母那样重复地讲。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控制外部行动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学习或做游戏时,不东张西望,不胡言乱语,不乱动,不乱摸等等。还可以采用父母与孩子比赛安静学习的方法,或让爱走神的孩子与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学习,表现好的有奖励,这样一个孩子获奖,可以使另一个孩子增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此外,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耍、看电视。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

最后,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孩子越小越不容易集中精力,因此,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时间上,要随其年龄渐大而逐步增加,开始可以要求15分钟或25分钟;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的难度和数量亦应与时间要求相适应。

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也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例如,孩子玩游戏时全身心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家长不要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平时家长可以将游戏时间与日常生活配合恰当,并指定一个固定的玩游戏的角落,将环境安排得有条不紊,以减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长也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们借着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大人的责备。

此外,家中的气氛必须稳定,避免经常搬家及家中太多的人出入。要切忌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以免使他们左顾右盼,不知所措,而无从培养仔细、有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件的习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应当加以鼓励和称赞。

“我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这天傍晚,爸爸一踏进家门就听到妈妈冲着儿子周洲嚷嚷道:“……小祖宗,你哪来的这么多为什么呀?我都快被你烦死了,你快自己去玩吧,别妨碍我做饭。”

显而易见,周洲肯定向妈妈提了n多问题,以至于妈妈向他举起了“白旗”。

被妈妈“赶到”一边的周洲耷拉着脑袋,坐在了沙发上。爸爸见状,立刻走到孩子身边,打趣道:“哈哈,我家的‘十万个为什么’又开始发问了呀?”

“嗯……爸爸,我能问你问题吗?”周洲看到父亲,立刻兴奋起来。

“当然可以了。”爸爸一口答应说。

“为什么邻居家的那只猫不能站着走路呢?为什么那只猫不吃老鼠只吃猫粮呢?不是都说猫吃老鼠吗?可我从来没看见过它抓过老鼠呀……”周洲一连串的问题向爸爸“砸”了过来。

“呃……”爸爸显然被这些问题“砸”晕了,他磕磕巴巴地回答说:“因为猫和我们人类是不一样的,它不能直立行走。至于猫为什么吃猫粮和不抓老鼠的问题,我要再想想……”

“那什么时候能告诉我答案呀?”周洲认真地问道。

“那你就慢慢等着吧。”这时,妈妈也加入了这爷俩的对话中。

“等多久呢?”周洲继续问。

“明天,要不后天吧?亲爱的儿子呀,我现在总算知道你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厉害了。自从上了一年级以后,你提问的功力见长了。你哪来这么多好奇心呀?对了,现在是你写作业的时间,快去!”爸爸故意转移话题道。

于是,周洲只好乖乖地回自己房间写作业去了。

儿子回房间后,爸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把这个“小麻烦”给打发走了。可他哪知道,自己已经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完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这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创造性的形成。

许多家长往往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训练班那个辅导班,以便开发孩子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扭折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触角。一块块有角有棱有个性的石头被家长磨成了鹅卵石,孩子的好奇心一天天消亡,一个个“爱迪生”被他们的父母扼杀了。

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接触面更广了,所以,好奇心会更重,质疑的能力更强。面对脑袋中充满“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假如孩子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地回答,或者只顾忙你自己的事情,而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

那么,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有什么诀窍吗?

首先,父母要有童心,要换位思考

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许他提问。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好奇心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凡是爱问为什么的孩子,往往对事物都保持有较高的敏感度。这正是将来他成功的原动力。一切科学研究都是从好奇心开始,尽管有些是异想天开,但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都可能实现。另外,家长要学会说这样一句话:“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有时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不马上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以激起他更强的好奇心。

再次,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发展好奇心的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喜欢玩泥和水,因为这些泥与水在孩子手中可以千变万化,这种变化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在与孩子同路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爱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路,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路面走起来能给孩子变化着的感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有些是天生的,有的则是后天家庭氛围熏陶的。例如前面故事里提到的周洲,他是天生的好奇心,这是非常珍贵的。这种孩子所占的比例很少很少,家长就应该像保护他们的生命一样保护他们的这种好奇心。

如果孩子爱昆虫,家长就应该给他抓点小虫搞点研究,不要怕弄脏了房间;如果孩子爱拆电视机、录音机、手表等,家长可以给他买一些旧的供他研究,并对他进行专门的讲解。例如:电视机信号的来由,手表为什么会转,录音机录音原理等。有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拆装这些东西。如有条件,可以给他买些零件让他自己装一台录音机、收音机、钟表等,这样会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更好的满足。

最后,经常让孩子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激发孩子的兴趣

例如,你一再给孩子讲饭前要洗手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手指甲;你反复给孩子讲水受热会蒸发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去看看锅里的水在沸腾。好奇心实质上就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好奇心强烈的程度与求知欲强烈的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求知欲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做父母的需要耐心观察,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培养。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兴趣的表现不是很外露,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这时你要耐心观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有的孩子的兴趣很不稳定,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这时家长不要焦躁,要耐心等待,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比较稳定了,就要在这方面多花点工夫。

平时,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自己会的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从中家长们也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知道蜻蜓六条腿;知道蜗牛有几千个牙齿,而且长在舌头上;知道比目鱼一只眼睛随时会变颜色。对于家长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来解决。每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对他们任何问题的提出都要耐心解答,孩子的潜能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满整个宇宙,就看家长发现没发现孩子头脑里丰富的想象。

指导孩子练好铅笔字

这天,妞妞嘟着嘴向妈妈抱怨:“我写的铅笔字怎么这么难看呀。同桌晓星常常笑话我写的字,说像鸡爪子一样。哎……”

“哦?有这么难看吗?”妈妈说罢便随手拿起女儿的练字本瞧了一眼,嘿,还别说,妞妞写的字的确很像鸡爪子,整篇字居然没有一个是“站直”的,全都东倒西歪。不过,妈妈可不能正面批评孩子写的字难看呀,于是,她微笑着对妞妞说:“嗯,你确实要在写字方面多下工夫了。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写好了铅笔字,才能对以后练好钢笔字打下基础呀。从今天起,我可要好好训练你写字啦。”

“是!我一定会认真练习的。我可不能再让晓星笑话了。”妞妞决心十足地向妈妈保证。

从那天起,妞妞每天都会在妈妈的指导下,练习写上20分钟的铅笔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个月,妞妞的铅笔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次全年级铅笔字书法比赛中,妞妞还荣获了三等奖呢!

写字同识字一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写铅笔字较多,如果不注意书写,就会对后来的用笔技巧及各方面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但是,目前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写字教育和训练,所以,指导孩子练好铅笔字的任务就必须交给父母了。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耐久力差,所以,家长在指导他们练习铅笔字的时候,要掌握好训练的方法:

第一,帮孩子选好写字用的笔

别忽视这个小细节,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孩子练字的铅笔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这种笔软硬、浓淡适中,写出来的字有粗细变化,比较美观。而一般的活动细芯笔,易断,线条细小无变化,绝对不适合小学生初学写字时使用。

2H、3H型铅笔则铅芯太硬,易划破纸,写出来的字字迹太淡,会损害孩子的视力。而3B、2B型铅笔铅芯太软,颜色又浓、易断,易造成作业本不洁。这些铅笔都禁用。

第二,练字先练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坐姿。“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是握笔的要求。如果孩子拿不好铅笔,身子坐不正,则不仅字写不好,而且长久下去会造成眼睛近视、脊椎弯曲、肩膀歪斜等不良后果。建议家长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纠正孩子的写字姿势:

在削好的铅笔握笔处套上专用笔套或者捏根皮筋作提醒,好让孩子掌握好“一寸”的距离;平时孩子写作业时要不断提醒其正确的姿势,并时时督促。

第三,让孩子注意正确的执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