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老年养生
2472200000005

第5章 生活起居篇--起居有常,生活处处有讲究(3)

老年人长时间的坐着看电视容易得一种叫“电视腿病”的疾病。老年人血液循环减慢,久坐易造成下肢麻木、疼痛、浮肿等。加上长时间凝视闪烁的屏幕和活动的图像,可引起刺眼、头昏、头痛和疲乏等症状。因此,老年人在看半小时电视后要闭目养神或做眼眶按摩,时而站起来走动走动。

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是有影响的。看电视过程中双眼凝视着闪烁的屏幕和活动的图像,变换的镜头、多彩纷杂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耗费老人的视力。老年人中患有白内障的比例较高,长时间看电视会加重白内障病情;对于有些病人来说,更不宜长时间看电视。

老年人要注意尽量不要在饭后立即看电视。人在进餐后消化器官需要血液供应,以完成消化食物的生理过程,如果此时看电视,大脑活动也需要血液供应,消化器官就相对减少了血液供应,从而妨碍食物的消化。血粘度高的老人,一遇紧张、激动的情节,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氧,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

在节目选择上,老年人要注意尽量不看或少看那些十分激烈或情节惊险的节目。这类节目会引起老年人的情绪激剧波动,对患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可诱发意外。这是因为过度的紧张、兴奋可刺激人体内交感神经内甲基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老年及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者,不宜过久地观看电视节目。

杨力谈养生:

看电视时的卫生防护

在现代社会,看电视成为人们了解国家大事、掌握国际动态、获取商品信息、学习健康知识的最直观的途径,也是大多数中老年人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但是看电视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所以,经常看电视,要了解一些卫生防护知识。

在观看电视时,电视机的显像管能辐射出一定剂量的X线,X线对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有电离伤害作用。据研究,距离电视机1米以内,X线的辐射量要比2米远的多10倍。因此,在看电视时,要坐在离荧光屏2米以外的地方,如果是较大屏幕的电视机,则距离更远一些才好。

有研究检测表明,荧光屏周围的灰尘含多种微生物和变态粒子,如果这种灰尘经常沾染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病,脸上会出现斑疹。所以,长时间看电视后,要洗洗脸,有益于皮肤健康。

采取措施保护起居安全

有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因跌倒而死亡的人数占了老年人死亡人数的25%。大多数跌倒事件是发生在屋子内或住家的周围。以下措施有助于老年人居住更安全:

在床边或床头装置开关,以方便夜间起床时开灯。铺设防滑地板。从亮处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亮处时,应该稍停一下,以便眼睛能适应光线的改变;

客厅内不要摆设太多的家具。保持屋内的通道不受阻挡。购买边缘圆而平滑的家具。购买不会向后滑动或摇摆的重型椅子;

装置淋浴设备以取代浴缸。另装置一个稳固的扶杆,以便在淋浴时握着扶杆,或在浴室内放一张塑胶椅,方便坐着洗澡;

浴室地上凸起的间隔物应采用深色,以防老年人绊倒;

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预留安装扶手的埋件;

厨房及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坐轮椅使用;

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

老人身高会缩短,有时高达6~7cm,因此,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

老人容易摔倒,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

老年人视力下降,易患各种眼疾,应提高房间照度,并抑制眩光,据日本分析,照度需提高2倍;

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

老人体温低于常人,采暖和地区应考虑提高供暖温度;

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

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

面对我国巴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使这方面工作有章可循,使我国的老年住宅既达到21世纪康居住宅的居住标准,又考虑到老年人单身或夫妇家庭的独立居住方式和传统的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搞好老年人生活实态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能够逐渐适应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变化的“环境移行式住宅”的规划和研究。

杨力谈养生:

调节起居顺应天气的变化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温调节及血管弹性反应能力减弱,对外界寒冷的适应能力差,极易促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是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危险季节。那么,老年人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起居,以顺应天气的变化呢?

不要整日闭门不出。其实,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不是马路而是居室。尤其是冬季,室内的烟雾、尘埃、废气、飞沫、皮屑、墙壁及家具涂料所散发出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家用电器释放的电子烟雾,无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若门窗紧闭,室内氧气及负离子耗尽,有随时发生缺氧的危险。有的老年人因畏寒而蒙头睡觉而造成脑组织缺氧,大量二氧化碳充斥在血液中形成“二氧化碳麻醉状态”,使人头昏、疲软、昏睡,甚至促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长眠不醒。因此,除晚上及寒潮来临之际外,老年人过冬不要整日闭门不出,白天要适当到室外活动。

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冬季出汗少,尿量相对增多,是正常现象。有的老年人担心尿多影响睡眠,便刻意控制饮水,也不敢喝汤,这样做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因为老年人体内的水分比青壮年都要少,呈相对缺水状态,而且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多,血液黏稠度较高,加上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极易导致脑血栓形成或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冬天不要刻意控制饮水量。

不要过早出门锻炼。冬天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因为冬季多雾,而雾又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其核心是大气中的尘埃、杂质、细菌等。由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晨雾越接近地面污染物就越多。同时,早晨寒冷空气对老年人的呼吸道黏膜也会产生不良刺激,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及肺部疾患。因此,冬季老年人在早上8时以后外出锻炼比较合适。

多晒太阳可防病

科学研究表明,阳光可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调整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晒太阳也可以作为某些慢性病的自然康复法之一。

晒太阳时地点应该选择在安静、无风的环境中,眼睛又宜受阳光的刺激。空腹及饭后不可立即晒太阳。有发热或体质虚弱、等有出血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等病时则不宜晒太阳。

日光辐射到人体会造成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还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钙、磷、镁等含量上升等等。

另外,阳光通过眼睛与神经纤维相联系,能促进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及性腺素增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是唤起人体细胞工作的激素,含量相对减少时,细胞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因而整个人体机能也就处于抑制状态。冬季光照强度及时间相对减少,老年人少于接受阳光,常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精神疲惫等,正是与上述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有关。

冬季阳光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益。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冬天多晒太阳,不仅能防治骨质疏松症,而且还能减少老年人常发的精神抑郁症。有调查研究发现,那些长期呆在室内,少到户外去接受阳光照射的人,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反应迟钝及骨骼质量下降等。研究还发现,那些不出门,尽管常在窗前晒太阳的老人,也同样表现出维生素D缺乏症状,研究人员解释,这是由于窗户玻璃滤掉了部分紫外线,而这些紫外线对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冬季,老年人莫贪恋居室,应尽量多到户外晒晒太阳,并适当参加一些运动锻炼,这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也有益于老人骨质强壮,身体健康。

杨力谈养生:

老年人进行日光浴的黄金时间

这里所说的日光浴就是晒太阳,就是使人体皮肤直接暴露在日光下,并按着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锻炼的方法。老年人应怎样进行日光浴呢?

日光浴最好在江湖海滨、游泳场进行,也可在家庭院内阳台上锻炼,还可与体育运动和劳动结合开展,比如游泳等。进行日光浴的时间最好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因为此时的太阳光比较柔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避免在上午11时到下午3时之间外出,因为此时日光较强,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非外出不可,应打伞、戴太阳帽和太阳镜,并穿好长袖的衣服,以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

日光浴时间的长短,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以每天30~60分钟为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锻炼皮肤对日光的耐受能力,但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晒。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增强皮肤对抗紫外线的能力,多喝水可防止人体脱水,延缓白内障和皮肤的老化。进行日光浴最适宜的时间要根据季节而定。夏季上午8~9时,下午4~6时。冬季气温低于18℃时,老人不宜进行日光浴,可在晴天到户外晒太阳或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