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2473300000019

第19章 (18)

保管在追的过程中把他完全当作一个小偷来追的,而那个逃跑的小孩儿在逃跑的过程中,那种恐惧,仿佛自己就真的像一个小偷的那种感觉。

这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2008年6月7日星期六

《里海的夜风》写作手记

写小说愈来愈觉得像农村老大妈用煤火熬小米粥,急不得,躁不得,熬到一定的时间,才能熬出小米的清香,才能熬出那种黏稠的口感,那种纯正的米香的味道。也应该感谢我的散漫,这篇小说如果按原来的思路一气呵成的话,一定不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贫穷的农夫,想做一个家具,家里没有现成的材料,就靠今天拣一块木板,明天拣一根木头,回到家慢慢地加工打磨,当把这些东西准备停当的时候,然后再进行组装。我明白,这些细碎的东西,这就是小说的素材。当然,这是穷人、笨人的做法。和天才的木匠是有天壤之别的。

回过头来细细地想,自己学写小说这么长时间,也读过不少写作技巧的书,实在是走了不少弯路。开始写小说,把小说技巧看得很神秘,技术层面的东西追求得太多,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思想、学识以及你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有时候,我们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名家的“忽悠”。文无定法,这好像是鲁迅先生早就讲过的。事实也是如此,然而偏偏那些有话语权的编辑或主编大人喜欢给文学的新人们灌迷魂药。我亲耳听到一位主编大人对一位作者说:你的小说不行,上来就一味的叙述,你看某某某,通篇的描写,几乎没有叙述的语言……

老天爷,对人的偏爱到了这种程度,你简直会让人误入歧途。

作为草民,我的话语肯定不是权威的,那就搬出名人来唬一下吧。

当代着名评论家李建军在他的“小说修辞研究”中,对叙述和描写就有明确的理论供我们借鉴。他说,小说控制距离有两种具体的技巧手段:场景描写和概括叙述。戏剧化的场景描写,可以缩短读者同小说形象体系的外在距离,可以产生具体感、真实感,可以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又接着说,以场景描写不同,概述是间接的陈述,它通过作者或作者在文内的代言人来直接叙述。概述虽然缺乏形象上的吸纳性力量,但却具有意义上的生成力。概述为场景描写提供意义背景。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利昂·塞米利安在他的《现代小说美学》这样说:概述可以赋予作品简洁精炼的美感,他比场景具有更多的功能。概述可以赋予小说深度和强度,使作品生动多姿,跌宕流转,富于变化。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指长篇而言,中篇并不适用时,我们还有现成的例子。鲁迅的《风波》是一个短篇,小说开始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黄昏,接着作者介入进来告诉读者“但文豪的话有点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正大怒……”作者在这里介入概述,不仅缩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而且还具有强化反讽和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缀接作用。

中国传统小说是从不忌讳作者介入的,它通过作者的介入,缩短读者和作者的距离,缩短小说的内在距离,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所以,我们无名之辈万不可迷信那些缺乏文学素养且又掌握着话语权的半瓶子文人。

好的小说,从它的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息,这不是靠你的修辞技巧和描写能力来实现的,是靠你的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得来的。技巧是表象的,内在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体现在作者的思想上。

看蒋韵《心爱的树》,给我的第一感觉仿佛是一块家传的沉甸甸玉石,散发着悠悠岁月沧桑之感,是厚重的、是绵长的,是岁月、历史、思想、知识的沉淀。你即使再有高超的技巧以及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堆砌出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邃。

读书吧。高山之巅下是万千的基石,只有吸纳更多的知识,我们才能有丰沛的想象和源源不断的才思,才能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掬一朵浪花来映照出我们自己丑陋的面具。

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

看“范跑跑”在凤凰卫视和嘉宾的辩论

能看到这样的节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我可能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在看《一虎一席谈》的过程中,我感动得流了几次眼泪,为范美忠的恐惧和坦诚;为现场观众的理解和容忍;为校长的平和和包容;为学生的宽恕和善良。

在这个四十分钟的谈话节目中,我们已经基本可以了解范美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首先他是一个思想另类或者说比较超前的人,从他的上课对学生的要求,完全可以看到他先锋的一面。他的授课风格完全是开放式的。这是学生们喜欢他的原因。校长的一番话说学生们让对范美忠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反映出学生们对老师的爱和善良,我为学生们而感动,学生们并没有因为地震来临时老师不顾他们而去记恨自己的老师。我为学生们而感动。

郭松民对学生们的行为持怀疑态度,认为校长在说谎。我觉得这是他自己性格态度的一种反应。他的怀疑有道理,可能是源于他的思维方式。其实范美忠和郭松民失去风度的那不够一分钟“对骂”的内容,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性格。范美忠骂郭松民是“傻瓜”,我分析有两成意思,一是对他现场的表现,不尊重人;二是有可能对郭松民的观点。这很容易联想范美忠的逃跑时中利己主义的表现。在人命关天的时候你去救人,你不是傻瓜吗?当然这种猜测的准确率微乎其微;因为范美忠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不会有那么多小心眼儿。

其实我完全相信校长的话,孩子们很可能会对老师释放那种感情,因为学生们是单纯的,到后来郭松民的一句:我不信家长们会是这样的态度。这我也相信,大部分的家长们会是责备范美忠的举动的。

关于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作家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的说法。这些说法有些可疑。我们都看过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那个代课的小女孩也是老师,你让她承担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是不是有些困难,但她又实实在在是个老师。谁又能保证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是德才兼备的,所以这一称谓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这是一种美誉或者说是比喻。如果较真,很难认同,可能我们会对老师和作家的道德要求高一些。其实,他们也是人,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的人。要求归要求,真的高不高,那是两说。因为在老师的招聘过程中并没有内心道德考试这一科目,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老师、作家的内心一定比普通人的道德高尚吗?难说。如果是普通人就不会有谭千秋的举动吗?我觉得谭千秋的举动不一定定位在老师的身上,这和个人的性格和平时道德修养及历练有关。能像谭千秋老师临危不乱作出这样的举动的不是老师的全部。站在生命的角度来说:生命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大人小孩儿一样。但在生命的关键时刻父母们能够奋不顾身地去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保存自己的孩子,这是缘于一种爱,不是责任的使然。让所有的老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能吗?就像我们对待所有的老人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吗?地震发生后,有许多人想领养孤儿,然而很少有人领养孤寡老人。这些善举的背后有没有利己的成分,值得推敲。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达不到。面对灾难老师有责任保护和帮助孩子们尽可能地使孩子逃离现场,如果说让老师的生命去换取孩子们的生命,那么谁有权利下达这样的命令?是道德?

是法律?还是良心?是我们人为地抬高了老师的责任,使他们神圣化了。

就像说孔老二是孔圣人一样,是后人们把孔老二说成孔圣人一样。孔子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圣人。

最后范美忠和老婆分析自己当时的“失误”在于缺少对学生们的爱。

这话乍一听起来是对的,但是,细细的分析不一定正确。

范美忠在地震来临的时刻,一定是恐惧到了极点。他不是一个傻瓜。

要知道他是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学生,顺口说一句“学生们快跑”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难道他不会说?地震时间很短,让你来不及细想什么可能身体就有了应急反应。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因人的不同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会非常的冷静,临危不乱,有的人可能会僵在那里,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瞬间你去拿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是否显得可笑。

范美忠的错误在于他是一个单纯的人,是一个坦率的人。如果换一个政客躲都来不及,而他还在博客上美滋滋的“自得其乐”,成了众矢之的。他和他的学生们一样单纯。

容忍范美忠的存在,宽容范美忠的缺点,包容异己的思想,宽恕别人的错误,是社会的进步。就像一嘉宾所言,我们的思想还处在青春期。

这句话深刻。如果郭先生所代表的观念是一种主流观念,如果郭先生的现场表现也是代表大部分人的表现,那么会让我有种深深的忧虑,我们的社会还缺少包容、优雅的成分……我们的社会远远的不够成熟,就像一只青涩的桃子,让人无法体会到和谐社会的甜美。甚至让我觉得如果社会大多数公民具有这样一种思想,会比地震的危害更大。

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量不可忽视,然而人灾也不可小觑。

范跑跑最后被解雇了,解雇的不是他的学校,据说是国家教委的决定。当然这种决定也对,说明政府的立场,在弘扬什么,在反对什么。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让我了解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开放的、求同存异的社会才是和谐理想的社会,那种靠高压而让人发出同一种声音的社会表面上也是和谐,可容易让人窒息!

范跑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我自己很难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答案。

2008年6月28日

经验

那天在赵树理文学馆听蒋韵女士发言时,她谈到经验时大意是这样说的:经验对于一个人来说,作用不大,我很想将自己的全部经验告诉自己的女儿,可惜,她不能全部接受,她非得自己从头再来。

当时听了我很有同感。因为,在这方面感受最深的是对爱情的经验。

在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们总会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告诉自己的子女们,因为他们是过来人,会有这样那样的经验,说你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云云。其实,大多数人会这耳朵进那耳朵出。我的一个朋友在谈对象时,便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女孩性格绵绵的,属于那种比较平和的女孩,另一个女孩性格较冲,朋友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说:你找第一个女孩就对了,比较适合你。朋友不听,说和第一个女孩处没有激情,碰不出火花。

铁了心要第二个性格比较有特点的女孩。不出父亲所料,俩人结婚后战争不断,应验了父亲的判断。我的朋友后来感慨地说: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眼力,父亲是对的。如果和第一个女孩结婚会是互补型的,结婚后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但那时对于父亲的忠告确实当了耳旁风。

经验。这司空见惯的俩字,细细琢磨,就是经历和验证,只有经历和验证了才算经验,那么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别人的经验,不会是自己的经验。这样说来,就好理解了。自己的经验尤为重要。

那么我想到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的经验是否靠得住,我们听讲座,看小说创作之类的书籍,到底管不管用?可不可以全部拿来使用。我以为是有问题的。别人的经验可以了解,可以参考,但万万不能当作自己的经验。有谁的创作经验是一个模式呢?所以,写作的经验还得靠自己摸索。因为写作的经验是前人的经验和总结,那么,老子的《道德经》

是依谁的经验写的,那也可能是来自民间的智慧,是一种规律的总结,但肯定是老子自己思考的结晶,所以,面对经验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要视为金科玉律。

写小说难吗?不难,中国的作家多如牛毛,不知有多少人在写小说。

比如山西大同的曹乃谦,据他自己说写小说的起因是因为和别人打赌开始的。并且很有成就。瑞典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很推崇他的小说。

写小说难吗?很难!能写成《红楼梦》的水平,确实难。

经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科学技术的经验,比如航天员上太空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来说,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他切实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甚至减少人为的损失。但涉及到人类感情的经验时,他对我们是泛泛的,不那么好使。如果把经验一味地当拿来主义使用,可能会使我们走上歧途。包括文学创作。

我忽然想起,那天葛女士向李锐老师提的那个问题:社会文明不断地提高,而人性和社会文明似乎不太同步。李锐老师没有回答。其实,以李老师的学问,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没有回答可能是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上面的一段话是否可以为这个答案做一些注解。

尽管是不准确的。

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加入作协不是他们的错

11月8日《南方周末》的文化版刊登了两整版文章,标题有“作协‘扩招’啦”,“作协扩招冒犯了谁?”读后感觉挺有意思。

首先说郭敬明。他的争议最大,因为他的抄袭事件。我没有看过他的小说,没有发言权。只知道是法院判决他抄袭,而他拒不道歉。我想理由有如下:一是法院判决得错误,郭敬明不以为错。你以为法院是什么玩意儿?举几个例子,人名记不清了。一位女性公民失踪了两年,某一日发现一具死尸,公安机关认定是这位女性公民,同时认定是被她的丈夫所谋杀。

最后法院对这位男子判处死刑,然而不巧的是过了一年,他的妻子回来了,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还有一例也是《南方周末》的报道,一女性被强暴后杀死,公安机关认定是她的同村的一位男性邻居所杀,法院判处死刑后该男子被枪毙了。然而在以后的一次审案中另一位犯罪嫌疑人供认是他奸杀了那位女性。公安局不干了,告诉他,你别胡说,那个凶手早就枪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