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2473400000024

第24章 后记

我从小就喜欢琢磨人的心理。哪怕是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我都不厌其烦地苦苦折磨自己。我也曾为自己这种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痛恨自己,甚至厌恶自己,可我又不能控制自己。

这个无以名状的、招致不幸的癖好,导致我神魂颠倒地去查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没想,越看越上劲儿:自由生命举着各种花束,轻轻叩响我寂寞心扉的时候,灵魂里胀满了那些莫名其妙的骚动,就想通过文字把他们写出来。(正好那时候我在书店当经理)就这么本能地想到了写小说,而且想写心理方面的小说。我开始详读: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妇女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契科夫文集》、《安娜·卡列尼娜》、《卡夫卡文集》、奥地利着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斯·茨威格小说选》、《尤利西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品集》、《当代意识流小说选本》等有关写心理方面的书。

详读中我笑我的傻,可我又觉得,我们身外有一个神秘无垠的缥缈世界,而我们身内不也有一个活蹦乱跳的内心世界吗?“文学是人学”。如果能把人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来,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没有什么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披露给读者,不是更能给读者一个真实的生命吗?

是的,我知道我的知识很浅薄,不足以能写出像样的好小说,但我可以尝试,尝试用写小说去探讨研究“人”。

人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作家以自己所创造的人物的内在意识(不仅是意识层次,还包括下意识、潜意识层次)为展开情节的线索,顺着小河似的意识流动而再现一个人的内心生活、感受和思想过程,并把这个过程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加以诗化和散文化的心理小说,其中心完全是放在人物内心世界的线索上,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人物的内心图像,把人的灵魂各个层次中的图像显示出来,以意识活动为基本动力,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基本没有什么清楚明白的情节),从而更全面地来反映人的感情世界的。2003年出版的女性心态系列小说《绿色女人》,就是我尝试的第一本反映人们心理活动的小说集。

也有人劝我放弃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写作方式,可我试过多次,不行!

一个人的爱好不是说改就改了的。

有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呼唤我,使我深深意识到,这是一种催促我继续写的意念在我心中激烈地燃烧着!

长篇小说《雪痕》就是这样燃烧出来的。

只当又是一种尝试!纵观小说进化的历史轮廓,总不是一花独放,总是有新的探索。成功与否,还得探索!

人不像草木: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人有心灵,能把这些意识、情感、意志,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不也是作家的一种责任吗?

其实,文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步的,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是作为人的心声的。既如此,把那些被遗忘了的小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不也是在呼唤文学的灵魂吗!

写到这里,我要感谢两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晋城市文联主席崔巍、现晋城市文联副主席田澍中老师对我的多方帮助与指导。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领导。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