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2484300000029

第29章 冯·俾斯麦

冯·俾斯麦(1815~1898年),普鲁士宰相,德意志帝国首相。

1832年俾斯麦进入当时德国最先进的大学--哥廷根大学。按照他母亲威廉明妮的愿望,他应学法律,然后进入外交界,可他却对听课和考试不感兴趣。入大学后的一年中,他先后二十几次与同学决斗,校方不满他的行为,一年半后,他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而转入柏林大学。20岁大学毕业后,他在柏林的法院当过公务员,在王家卫队服过兵役,后在阿亨地方法院当了一名法律报告员。

1847年,俾斯麦当选为普鲁士联合邦议会议员,他以维护贵族地产主的利益而闻名,属于顽固的保守派。他曾声称德国统一乃是妄想。1848年德国革命时期,他在普鲁士议会中声称:“我是一个容克,我要压倒革命!”甚至准备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军队,到柏林去武力镇压革命。他的政治主张是亲奥、亲俄、亲法。1862年9月,俾斯麦被普王威廉一世任命为首相,10月8日又被任命为外交大臣。针对当时阻碍德国统一的国内外反对势力,他在普鲁士议会一次会议上,声称要普鲁士内部停止对抗,“聚集力量”共同对外,同时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这次即席讲话,为俾斯麦带来了“铁血宰相”的称号。

俾斯麦统一德国采用各个击破的手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联合奥地利挑起对丹麦王朝的战争,在所谓“为德意志民族利益”的口号下兼并了德国北部属丹麦国王的领地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为使奥地利愿与其合作,俾斯麦建议奥地利让普鲁士在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放手行事,作为报答,普鲁士支持奥地利在欧洲其他地方,特别是在北意大利的利益。14年后俾斯麦回顾这段往事说:“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是我的最大的外交成就。”这场战争的胜利使俾斯麦晋封为伯爵。第二步就是把奥地利从德意志事务中排挤出去。因为奥地利在梅特涅当政时一直压制普鲁士,不让它在联邦中显露头脚。1866年俾斯麦挑起普奥战争,经过七个星期的争战,尤其是著名的“柯尼希格莱茨战役”(亦称“萨多瓦战役”),奥军大败。根据和约,奥地利被迫退出德意志联邦。莱茵河线以北的整个德国北部和中部建立起普鲁士领导的北德意志联邦。俾斯麦任宰相。至此,德国只剩下南部的巴伐里亚、符腾堡、巴登和黑森四个邦国尚独立在外。主要原因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从中作梗。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对法战争。普法战争的导火线是西班牙王位问题。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当时王位虚悬,这给俾斯麦提供了机会。他在背后促成西班牙议会同意将王位授予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成员,拿破仑三世提出抗议,要普王作出书面保证,不再让任何普鲁士王族取得西班牙王位。普王同意,并电告其宰相俾斯麦。俾斯麦删改了国王电文并公诸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于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俾斯麦达到了使法国先进攻,以争得德意志全民族支持的目的。战争开始后,法军屡败。9月2日色当战役中拿破仑三世率军投降。俾斯麦统一南德的障碍即除。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俾斯麦成了帝国的首相,并被授予公爵的封号。同时获著名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成为德国最大的庄园主之一。

1871年至1890年,俾斯麦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实际领导人,集帝国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只对皇帝负责,权倾朝野。其对内政策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现存制度,确保国家的权威。一方面巩固容克地主同资产阶级的联盟,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和民主势力。对外实行“大陆政策”,削弱法国,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1873年缔结德奥俄三皇同盟,1879年签订《德奥同盟条约》,1882年组成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与沙俄秘密签订双边的《再保险条约》。俾斯麦的这些行动都是为了防止法国的报复。80年代德国开始在非洲、太平洋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俄土战争爆发时,他提议并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他在国际上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1888年3月,威廉一世因肺炎逝世,威廉二世继位。俾斯麦因与新皇的矛盾逐渐失宠,1890年3月,他被免去了首相职务。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解职后他离开柏林,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在孤独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