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2484600000045

第45章 弗里德里希·维勒和冯·李比希

在古代,人们实践中接触了很多物质,其中也接触了很多有机物,但人们不能对这些物质有深刻的认识。

有机物比无机化合物的种类要复杂许多,数量上要多许多倍。在当今社会所有的化合物中,有人做过一次统计,发现有机化合物约占总数的五分之四还要多。而且很多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常常跟生物体分不开,尤其是动物和植物。现在,仅植物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数量就有万种之多。

早在19世纪以前,瑞典的化学家席勒(1742~1786年)就发明了提取有机酸的办法。人们从而可以获得更多更纯的化合物。

大化学家拉瓦锡也将他的学说和有机分析结合起来,得出有机物均含碳与氢的结论。拉瓦锡还认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大多是氧与一个基团相化合的成果。

但是,人们总误认为动植物组织就是有机物。

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留斯在拉瓦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机物实际是一种复合基与氧化物形成的,复合基本身是一种原子团,不含氧。

复合基相对稳定。这是贝采留斯的结论。

18世纪末盛行活力论。关于有机物的研究总带有神秘色彩。贝采留斯很想冲破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限,但他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都没能成功。他从氢、氧、碳、水等无机物来合成有机物,始终没有实现。于是,贝采留斯认为“生命活力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

他还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他把化学物质分为两类,以是否来源于有生命的组织而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有机物中,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所以,无机化学的规律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有机化学的。

有机物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是人们生命的必需品,成为“生命来源之物”。

比如说尿素,这种有机化合物就只能在人或哺乳动物的体内才能制造出来。人们认为,只有细胞受了某种奇妙的“生命力”的作用才能产生尿素。

就这样,“活力论”在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划开了界限。

1824年,一个年轻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做了一个氨与氰酸相混合的实验。当氨与氰酸气体在容器中被水混合,振动摇晃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青年把溶液蒸发。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不断被蒸干,出现了一种结晶体。这就是他想要研究的“氰酸铵”。

他把这种晶体溶入水中,用来检测它的性质,但是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这种物质不是他所想像的所谓“氰酸铵”,而是一种新物质。

他继续研究,终于发现了这种物质早就存在了,他曾多次测量过,不会出错。但是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从来没有被合成出来,它就是尿素。有机化--合物尿素。

这种结果使他十分惊讶。按照流行的观点,尿素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物质,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年轻人经过多次实验证明,他的实验是正确的。这就是德国化学家维勒。

他早在1823年就在动物尿和人尿中分离出来尿素,研究了它的性质,所以对尿素的成分比例相当熟悉。因为这项工作,他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维勒做过贝采留斯的助手,可以算作是他的学生。维勒将成果告诉了老师。

1828年,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文,公布了这个足以震惊世界化学界的发现。

这项成果大大激励了科学家们,他们开始大量地做实验。

一个个有机物被合成出来了。

1845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用无机物做原料合成了有机物醋酸。后来,其他一些重要的有机物如脂肪、糖类等也相继被合成出来。

结果,很多坚持活力论的科学家都放弃了活力论。贝采留斯本来也坚持活力论,后来当维勒发现尿素时,他就改口说“那么尿素”一定不是“有机物”。他没想到如此之多的有机物接连不断地被从实验室里制作出来,所以也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科学家们合成了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等,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线被抹平了。

19世纪末,人类能合成绝大部分的简单有机化合物。进入20世纪,人类又成功地合成了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创建了遗传工程,这都是有机化学的开创与研究造成的。

真正的“有机化学之父”是维勒的好朋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李比希曾经在法国留学。

他在1823年与维勒各自独立分离了一种氰酸,化学家盖吕萨克认为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一样。果真如此,他们开创了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导致了结构化学的产生。

在德国,李比希与维勒一起研究化学。他们主要研究有机化肥,因为他们二人的出色工作,使德国成为有机化学领域内化肥研究的世界中心。

李比希不仅自己搞研究,而且育桃李满天下。

他和维勒一起,号召团结了一批青年学者,形成有活力的研究团体。

1824年起,李比希任教吉森大学。结果吉森大学成为德国的化学中心。李比希专门为学生开辟实验室,深受欢迎。他世界闻名,使本来不出名的吉森大学与吉森市享誉欧洲。

维勒与李比希共同发展提出了基团学说。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都以稳定的基团为基础,基团在一系列化合物中是不变化的部分,甚至可以相互取代,也可以被简单物取代。

李比希还影响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凯库勒本来学习建筑,在李比希的影响下改学化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出“亲和力值”理论。后来又强调了碳四价的学说,奠定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基础。

李比希还是第一个试验用化学肥料来施肥养地的人,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李比希最大贡献是有机化学中的定量分析。由各种元素含量推知元素结构,从而得出化学式。

这一对朋友在科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