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2485300000013

第13章 德国现代文学大家(4)

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也是托马斯重要的作品。作品是针对当时日益猖獗的***势力写的政治小说。小说中魔术师齐波拉当众用催眠术使一位老实的咖啡馆侍者马里奥入眠,且命令他做侮辱自己人格的事。马里奥醒来发觉受到戏弄,便拔出手枪将齐波拉打死。作者把***比作魔术师,把他们对群众的欺骗手段比作催眠术,借以表明一旦催眠作用失效,受骗者就会起来同骗人者斗争。这篇小说寓意深刻,以一个有感染力的故事,影射当时复杂的政治,警示人们认清***的丑恶本质。

托马斯·曼写完《魔山》后,受歌德的启发,采用《旧约·创世纪》中关于约瑟的故事,创作了包括4部小说的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这部作品写约瑟被他的兄弟扔进井里,卖给埃及人做了奴隶;又因拒绝一个埃及女人的引诱受到诬告而入狱。经过种种磨难,后来成为贤人,当了埃及的大臣,而且还成为他兄弟和以色列部族的救命恩人。这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带有反对***主义的意图。

1939年托马斯·曼在长篇小说《洛蒂在魏玛》在《尺度和价值》上发表了部分章节,它写歌德与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女友夏洛蒂于1816年在魏玛重逢。小说着重写这次重逢中的各种人物,特别是歌德的心理状态。小说高潮在第17章,描写歌德为夏洛蒂举行午宴。作者用意识流手法写了歌德的内心独白,再现了这位诗人生活的时代、复杂的性格和卓越的思想。最后一章关于夏洛蒂在幻觉中与歌德在马车中对话的描写,把现实和梦境交错描写,表明托马斯·曼不仅尊重传统也擅长新颖的艺术手法。

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1947),是托马斯·曼写的第3部重要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写艺术家的悲剧的“艺术家小说”,也是一部描写德国走向***、走向战争和毁灭的历史悲剧的“时代小说”。艺术家的悲剧与民族悲剧具有内在的联系:脱离生活、脱离人民的艺术必将走向野蛮,违背人道主义。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的痛苦写成的,因而作者称它为“痛苦的书”。小说中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为了得到魔鬼提供的创新灵感,改变当代音乐的墨守成规,而以放弃人间的爱为条件与魔鬼订约。25年后魔鬼占有了他的灵魂。订约后,莱弗金果然取得成功,写出了许多反传统的“新颖作品”,其中《浮士德博士的哀歌》一曲是他创作的高峰,宣扬人类已失去一切得救的希望。取得成功的莱弗金并没有泯灭人性,他违约两次向旁人表示爱的感情,因此受到了魔鬼的惩罚。他的爱人因此遭到了不幸,他十分懊悔,并把与魔鬼订约的秘密公开。最后他认识到艺术不能单纯追求形式,应该有益于人类。但他觉悟得太晚,他的灵魂已归魔鬼所有,他已变成痴呆。

小说中作曲家的悲惨遭遇是由他的朋友塞雷努斯·蔡特布洛姆转述的。塞雷努斯把不同时期的莱弗金的悲剧和民族悲剧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他既是个转述者,又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他信仰理性,与主宰着莱弗金的那种神秘的魔怪精神格格不入。他代表**统治下德国的所谓“正派市民”,他们不同意**政权,但又无力反抗。托马斯·曼在1948年发表的日记《〈浮士德博士〉一书的产生——一部小说的小说》中表明,莱弗金的思想、气质、经历以及他变成痴呆等的细节取材于尼采的实事,小说中对现代音乐的看法出自阿多尔诺的音乐哲学,与魔鬼的谈话出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些插曲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约翰·浮士德博士的一生》,作者只是用“蒙太奇”手法把这些材料“装配”成为一个整体。

他的长篇小说《被挑选者》(1951)取材于中世纪诗人哈特曼·封·奥埃的史诗《格里高里乌斯》,以宣扬赦罪为主题,写一个青年因不明真相与生身母亲结婚,后来逃到荒岛去赎罪17年,最后当选为罗马教皇。1945年德国投降以后的几年中,托马斯·曼不遗余力地宣扬对战败的德国采取宽大政策,这部小说就是一个例证。

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1953)写一个年过半百的妇女爱上了一个20多岁的青年。作者通过生理和心理的描写,使这种反常的爱情关系被人理解和接受。

《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回忆录第一部分》(1954)菲利克斯·克鲁尔回忆了自己招摇撞骗的一生,他认为因为世界希望受骗所以他才能得逞。克鲁尔认为艺术家都是骗子,艺术的本质也不过是美妙的幻想加上糊弄而已。这部作品也是作者的自我嘲讽。而这部小说是克鲁尔唯一一部用轻松幽默的态度来嘲讽资本主义社会,与以往用艺术去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托马斯·曼还写了许多散文,大体可归成3类:①作家专著,②文艺评论,③自传性文章和政论。第1类结集为《高贵的精神》,第2类收入《新旧集》中,第3类收入《时代和作品》文集中。《高贵的精神》于1945年在瑞典出版,其中论述了莱辛、沙米索、普拉滕、施托姆、冯塔纳、弗洛伊德、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席勒等16个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新旧集》收入作者近50年来写的有关文艺的短论、讲稿、书评等78篇文章,《时代和作品》收集了有关他的自传性文章、日记以及重要的政论文章,共88篇,是研究托马斯·曼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文献。

托马斯·曼自认为是继歌德以后德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以维护18、19世纪的人道主义为己任。他继承了古典作家的优良传统,同时以新的艺术手法反映时代。他的作品受到老一代、年轻一代的喜爱与赞同。

海塞

海塞,1877年7月2日生于施瓦本地区卡尔夫镇。父亲是传教士,自幼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氛中的感染,接受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熏陶,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受到中国和印度古老文化的影响。

1891年,海塞进入毛尔布龙神学院。由于不堪忍受摧残青年人身心的经院教育,半年后逃离学院。1892~1899年当过学徒工、书店的店员等,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德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1899年,他出版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1904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1912年迁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62年8月9日于瑞士提契诺州的蒙塔尼奥拉病逝。

海塞的创作可分3个时期。第1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他的诗歌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

《彼得·卡门青》描写一个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和城市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最后回归故乡,在淳朴的人民和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温暖。作者描摹自然风光精细微妙、文笔优美。《在轮下》(1906)以在毛尔布龙神学院的经历写成,借文中“模范学生”格本拉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德国的教育体制。《克努尔普》(1915)是海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由《初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3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海塞的中期作品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家庭关系破裂的影响,充满了苦恼和迷茫、彷徨的气息。《德米安》(1919)是一部心理小说,描写一个青年人由于反对战争而被视为叛国,产生了心灵分裂的苦恼。《席特哈尔塔》(1922)的背景是印度,主人公婆罗门青年席特哈尔塔出于贵族厌恶庸俗的社会环境,离家出走,结果沉湎于世俗的生活,因而十分苦恼。后来他再一次出走,成为苦行僧,才寻求到佛教解脱的秘密。小说表明海塞从20年代开始就试图从宗教和哲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草原之狼》(1927)是海塞作品中最受西方青年喜爱的作品,托马斯·曼把它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主角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他身上有“狼性”与“人性”的对立,找不到出路。小说曲折地反映了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的现实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般中年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苦闷。

《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1930)是海涅中、后期交替时的重要著作。小说的背景是14世纪,其中的中世纪的修道院是超越时间和现实的“国度”,是为了表现他的构思而虚拟的。海塞以象征的手法写出精神和感觉、艺术家和哲学家如何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蒙德这两个性格不同、道路各异但又相辅相成的人物是海塞的理想形象。这部小说被后来有些评论称为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1931年起,海塞隐居在瑞士南部的蒙塔尼奥拉村,虽然很少和外界接触。但***暴行促使他对现代文明比青年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怀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便只能从精神上寻求寄托和探索答案。晚年两部重要著作《东方之行》(1932)和《玻璃球游戏》(1943)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气息,是试图从东方和西方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寻求理想世界。

《东方之行》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主人公H.H.(海塞姓名的缩写)一生对于理想的精神境界的不懈地追寻,结尾采用象征性的手法:主人公发现自己从理想人物里欧身上,找到了较之人生更为永恒的生存。

《玻璃球游戏》是海塞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一生最重要和篇幅最大的作品,1931年开始创作,1942年脱稿。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主人公克乃西特是一个孤儿,自幼聪明刻苦。由卡斯特利恩宗教团体抚养成长为这个团体的玻璃球游戏大师。但是克乃西特随着年龄和地位的增长,逐渐不满足于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的生活。他认为在这样的象牙之塔里是不可能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最后他来到现实世界,企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理想没有实现就死于一次游泳。克乃西特之死象征他的理想的失败。由于克乃西特的理想以东西方的宗教、哲学杂糅而成,并无科学根据,所以海塞通过作品给现实世界提出的治世方案也是无法实现的。

海塞是热爱东方文化的作家,崇拜中国古代的许多哲人。他曾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写过一些散文和童话,还在许多著作中赞美孔子、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认为它们的价值可以与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相媲美。而《玻璃球游戏》一书对《易经》、《吕氏春秋》和老庄哲学作了大量引用和评述通过。主人公克乃西特之口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景仰。

海塞的作品侧重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在创作方法上他受浪漫主义诗歌和心理分析学影响较大,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他的主要作品都发表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主要是整理、编辑、出版自己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直到1977年,他的作品已出了40多种外文译本,是当代国际文坛上备受重视的作家之一。

施特恩海姆

施特恩海姆,1878年生于莱比锡一银行家家庭。少年时期在汉诺威和柏林求学,1897~1902年先后在慕尼黑、格廷根、莱比锡、弗赖堡等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史。1903年同弗兰茨·布莱在慕尼黑创办杂志《许佩里翁》,并从事戏剧创作。

1912年以后,施特恩海姆辗转于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他的某些剧本和小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魏玛共和国以及希特勒***时代,因“有伤风化”的罪名而被“封杀”,他被迫流亡比利时,晚年因疾病缠身,而消声于德国文坛。

施特恩海姆的戏剧创作旺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之时。他以夸张、怪诞的手法讽刺德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小市民习气。他的代表作是一组题名为《资产阶级英雄生活》的连续性喜剧,其中3部曲《裤子》(1911)、《势利小人》(1914)和《1913年》(1915),是德国20世纪初威廉帝国时代最尖锐的社会批评剧。它们刻画了一个普通小市民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行列衰败的过程,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的生活和丑恶的嘴脸。上演时取得了强烈的舞台效果。这组连续剧的优秀作品还有《盒子》(1912)和《公民施佩尔》(1914),前者以争夺遗产为题材,揭露小市民在道德上的堕落;后者以讽刺的笔调描写一个无产者“上升”为小市民的故事。施特恩海姆这一组连续剧被称为帝国主义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喜剧。作者常常采用格言或电报式的语言,因而增强了戏剧的讽刺效果。

施特恩海姆的中、短篇小说全收在3卷本的《世纪初叶纪实》(1926~1928)里,表现了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现实失望的情绪。

德布林

德布林,1878年8月10日生于斯德丁。父亲是犹太商人。他早年在雷根斯堡和柏林行医,曾发起创办表现主义杂志《风暴》。

1918~1920年,德布林是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党员,192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直到1930年。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后,他遭通缉,作品被查禁。1936年取得法国国籍,并在法国情报部供职。1940年经葡萄牙去美国。1945年***德国崩溃后,在法军占领区从事文学和文化政治工作。1946~1951年在巴登——巴登编辑出版文学杂志《金门》。1949年参与创立美因茨科学院,任副院长。他因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社会和思想发展感到失望,1951年去巴黎,1956年回德国休养。1957年6月26日在弗赖堡附近的埃门丁根逝世。

德布林对20世纪德国小说艺术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吸收了20世纪以来欧洲小说艺术的各种手法,《王伦三跳》(1915)、《华伦斯坦》(1920)、《山、海与巨人》(1924)是他早期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王伦三跳》以18世纪的中国为背景,描写平民百姓的苦难,表现精神与权力、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对立,影射德国现实。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以接近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一个运输工人弗兰茨·毕伯科普夫出狱后想改恶从善而不得的故事。他在流亡国外时期创作了传记体社会批判小说《不予赦免》(1935),描写一个市民为剥削者充当帮凶,反对人民大众,最终导致毁灭。此外,还写了批判殖民主义制度罪恶的《亚马孙河》3部曲(1935~1948)和描写德国十一月革命的4卷本长篇小说《1918年11月》(1937~1950)。后来他又创作了批判***主义思想流毒的长篇小说《哈姆雷特或漫漫长夜有尽头》(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