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叙事长诗《曼斯菲尔德清唱剧》(1951),叙述曼斯菲尔德铜矿工人从1200年建矿直至1950年成为铜矿主人期间长达750年的受难史和斗争史。散文集《前列》(1951)是用30篇故事组成一组德国反***青年战士的肖像画集。他的《短篇小说集》(1970)包括早期作品,如《瓦尔膝堡的约克中尉》(1944)和颂扬华沙犹太区武装起义的《同生死的时代》(1950)等。
赫尔姆林的作品语言简洁含蓄,有极强的感染力。他在后期作品里经常引用文献,使幻觉与现实交错出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赫尔姆林还写有许多政论、文学论文和随笔,有文集《邂逅1954~1959》和《读书杂记,1960~1971》等。50年代曾访问中国,写有访华游记《远方的近邻》(1954)。1980年出版回忆录《暮色》。
伯尔
伯尔,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入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1942年与安奈玛莉·采希结婚,她后来成为伯尔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作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1979年宣布退出天主教会。
伯尔的小说创作,从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1950)等。它们揭露和批判***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象“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伯尔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广阔深入得多,主要描写“小人物”在战后西德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与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揭露和鞭挞了战后西德社会种种不公正的现象,批判了复辟****的思潮。
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以50年代初期西德经济复苏为背景,描写普通劳动者在饥饿线上的挣扎,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小说出版不久,被译成多种外文,从此在国际上闻名。在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中,作者采用多层次结构的手法,把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被战争夺去父亲和丈夫的孤儿寡妇以及生活无着的知识分子在战后的生活与心理状态。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企图死灰复燃的***势力,而寄希望于两家的儿童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是伯尔针对50年代西德****、***主义复辟活动日益猖獗而创作的。作品以建筑师费麦尔三代人建造、破坏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揭露德国****,要求人们警惕它的复辟。
1963年以后,伯尔的作品表现了西德社会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对“小人物”的迫害,对社会的罪恶表示强烈的愤懑。长篇小说《一个小丑的看法》(1963)曾引起强烈反响。作者以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一个滑稽演员在教会的迫害下,爱情、事业都遭到失败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蛮横。长篇小说《一次出差的结局》(1966)是一部纪实小说,作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描写西德一个小城的木匠格鲁尔父子,由于捐税苛重而破产,愤起对社会采取报复行动。这部小说标志着他的创作有了新的转折。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他的创作的高峰。小说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学生活而接连遭到迫害。作品中描绘了1936至1966年德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对西德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批判。这部小说的语言随着人物所属的阶层和身份、职务不同而变化,被誉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在题材上是两部相联系的小说,是伯尔遭到警方迫害与新闻界围攻而写。前者描写一个勤劳诚实、不入社会流俗的年轻女佣人,遭到新闻界的诽谤、侮辱,于忍无可忍之中开枪杀人。后者描写一个软弱而善良的报界百万富翁,陷入政局与警察当局的圈套,被迫成为叛逆者。作者在这两部小说中,对西德新闻界和警察的不义之行进行了批判。
伯尔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60年代以来,更强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多采用新闻纪事手法。他还写了不少杂文、随笔和广播剧。
沃尔夫
沃尔夫,1929年3月18日生于商人家庭。1949~1953年在耶拿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毕业后在《新德意志文学》编辑部和出版社工作。他常深入哈勒市一家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参加工人写作小组的活动。1962年以后成为职业作家。1963~1967年被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候补委员。
沃尔夫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小说,也写过电影剧本和散文、评论。1961年发表短篇小说《莫斯科的故事》,获哈勒市艺术奖。小说描写苏军上尉帕维尔与15年前结识的德国姑娘维拉在莫斯科重逢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友谊和爱情的故事。小说涉及的社会主义道德问题值得深思。
小说《分裂的天空》(1963)是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学中成功的作品之一。它真实、自然地反映了德国的分裂造成了东西德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中人们的爱情、婚姻、家庭所受的影响。
1968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回忆克里斯塔·T》,描写克里斯塔一生中从不满足于现有的一切,不愿意随波逐流,曾孜孜不倦地探索,想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但她和周围僵化了的陈规陋习一再发生冲突,始终处于愿望与可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作者从60年代初对现实生活的歌颂,逐渐发展到对现实中矛盾与问题的揭露。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实践了她的艺术主张,强调叙事的主观真实性。
长篇小说《童年典范》(1976)是沃尔夫的一部自传性的作品,描述了希特勒统治时期小人物在精神上被奴役的状态以及1945年解放时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作者想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揭示了有顺民思想的人们应担负一定的责任,以及***之所以取得政权的原因。
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大多也触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切的问题。《六月的下午》(1967)反映人们对于和平受到威胁的忧虑心情。《菩提树下》(1974)探讨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一只公猫的新生活观》(1974)讽刺一位心理学教授想发明一种能制造人类最高幸福的体系。
《自我试验》(1973)描写一个女性服药后变成男性的医学试验。这些作品以荒诞不经的事实揭示了:战争的威胁、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导致丧失人性的可怕后果等等。
另外,他还著有中篇小说《没有一处地方》(1979)和取材于中世纪民间故事的电影脚本《梯尔·欧伦施皮格尔》(1792)等。
沃尔夫还写过不少评论、散文、随笔等。评论集《读和写》(1972)集中阐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她反对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雷同化,她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
在艺术技巧上,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努力接近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学的要求。作家要表现主观真实性,将文学创作和现实紧密结合,创造一种与技术工艺时代相适应的叙事文学。他常常采用意识流、蒙太奇、时空概念的颠倒、文献材料的引用等手法,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
恩德
米夏埃尔·恩德,1929年出生于德国的加米施—帕腾基兴。艺术学校毕业后做话剧演员,后从事剧本创作。因剧本创作很难摆脱大师布莱希特的影响,因而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从40年代起开始写作,1960年《小不点杰姆和司机鲁卡斯》出版即一举成名。继而于1962年出版《小不点儿杰姆和十三个海盗》获德国少年儿童文学奖金。1974年因中篇幻想小说《莫莫》这部非凡之作而荣获第二次国家奖金,以后多次代表国家出席各种有关儿童读物和儿童文学的国际会议。1979年出版的《讲不完的故事》行销几百万册,但艺术成就不及《莫莫》。
《莫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城市里,那里的人因受劝把时间存入储蓄所以领取利息,结果人们除了发疯的工作就什么都没有了,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而实际劝存时间的那些“穿灰衣服的先生”是想控制世界。他们骗取人们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有一天,城里来了叫“莫莫”的小姑娘,男女老少都爱找她交朋友。她帮助负责管理人类时间的霍拉师傅与那些“穿灰衣服的先生”作斗争,最后终于把时间夺了回来,还给了城里的居民。
此书10余年来一直畅销,引起国际儿童文学界的极大兴趣,被迅速译介,全世界有许多儿童读过这部哲理意味和儿童情趣高度统一的名作,1986年被拍成了电影。人们乐于接受此书“童真、幼稚”包含着“纯洁、善良”的道德理想,和“人道主义必将胜利”的审美思想。德国一位文学评论家说:恩德“这类‘童话式小说’并不完全针对儿童,而是针对每个具有童心的人所写……恩德书中真实与幻想的世界、童话式的人物,以及充满臆想的描述足以构成所谓的‘现代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