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2485700000022

第22章 史可法(2)

正当史可法带领孤军在江北和清兵进行激战的时候,福王和马士英、阮大铖等依旧在南京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对于前方军事既不计划布置,也不发给粮饷。当史可法把前线胜利的消息报告到朝廷时,马士英却大笑着对人说道:“史可法这个人真巧妙!快到年终了,将士例须犒赏,军事费用例须报销。他在这个时候来报功,开口要钱是真,立功未必可靠。”马士英的鬼鄙无耻,竟到这种地步!

到了第二年即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清豫王多铎率领一支大部队渡过黄河,大举南下。史可法经急报南京朝廷同意,他命令高杰作先锋,出兵开封、归德(今河南商县),去收复河南的失地。就在这时,不幸的事件发生了。高杰在睢(suī)州(今河南睢县)被暗地里向清军接洽投降的河南士兵许定国杀害了,部下士兵大乱。史可法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心中非常悲痛,跺脚叹息道:“中原从此不可收拾了!”他急忙赶到徐州,亲自去处理这个突发事件。高杰的士兵看见史可法到来,才安定下来。史可法派高杰的外甥李本身代替高杰的职务,统领他原来的兵马,这场混乱才被制止了。高杰死后,开封以南的地方全部失守了。

正当清兵全力向南侵犯的时候,南明又发生了内战。明朝驻守在武昌的左良玉,本是个勇猛善战的将领。他担任着长江中游一带的防务。可是他也和四镇的将领一样,早就看中东南一带的富庶,想从马士英手中夺取南京朝廷的大权。起初因为机会还没成熟,不好动手。到了此时,他眼看马士英等在朝廷里闹得太不象话,便有了借口,声称要除掉朝中奸党,就在三月间发兵东来。马士英等奸臣害怕左良玉来到,对他们不利,急忙把黄得功、刘良佐的军队从江北调到南京附近去抵御左良玉,并且用福王的名义召史可法带领本部人马立刻从前线回来保卫南京。

史可法这时正在前方积极布置抗清军事,他坚决反对进行内战。他上书福王说:“左良玉起兵,不过想要除掉朝中的坏人,并没有和朝廷为难的意思。即使他的兵马到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有北方来的清兵,才是我们国家最可怕的大敌。”他并且表示有信心说服左良玉停止内战。可是马士英等人竟丧尽天良,向福王表示,他们宁愿把国家送给清军,决不能让左良玉到南京来。同时还说:“清军来了,还好商量;左良玉一到,他们做大官,我们君臣只有死路一条。”福王本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平时就不敢得罪马士英。这时候,在马士英的威胁恐吓下,他下了一道命令给史可法说:“现在左良玉东来,你赶快派兵去阻挡。左军退去,再调各军去抵抗清军好了!”史可法只好奉命回京。在临行之前,他派部将领兵到泗州去迎击清军。

史可法在回京途中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他想:清军马上就要到来,可是朝廷又偏偏发生这样的内争。自己本想不回南京,可是君命怎能违抗呢?

他对前方抗敌的事情实在放心不下,进退两难,矛盾重重,内心真有说不尽的苦楚。

当他到达离南京不远的燕子矶的时候,消息传来,左良玉已死,内战结束了。史可法本想趁这时候面见福王,恳切地劝谏一番,再回到前方去。可是清兵已渡过淮河,情势急迫,福王的第二个命令又下来了,叫史可法不必来京,立即掉转头去抵抗清军。就在这时候,史可法独自登上了燕子矶,遥望滔滔的江水,天边的云树,想到朝廷内部一团漆黑,大好河山危在旦夕,满腔悲愤地向南哭拜了一回,转身就从山石上走下,立刻渡江北行。

清军渡过了淮河,继续向东南进犯。史可法赶到天长的时候,盱眙(xūyí)已经被清兵包围。他急忙令各地将领发兵救援盱眙。岂知盱眙守将已投降了清军,有一支援兵全军覆没。在这种形势下,史可法顾不得到前方去阻击清兵,首先必须到后方去布置扬州的防御了,于是冒着倾盆大雨,连夜奔回扬州。

扬州保卫战史可法回到扬州以后,立刻发出火急军事文书,要各镇派兵救援扬州。哪知道各镇将官只重私利,不顾大局,竟没有一个听命而来的。清军在攻下淮安、泗州之后,一路直奔扬州,不曾遇到任何抵抗。1645年四月中旬,清兵来到扬州城外。

清豫王多铎,带领大队清兵,在四月二十日到达扬州城外。他并不立刻攻城,首先派降将李遇春拿着招降书到城中去劝史可法投降。可是当这个叛贼刚走到扬州城边的时候,就遭到史可法的迎头痛骂,接着,城头弓箭齐发,李遇春只好抱头逃去。

当天,多铎又差人拿着劝降的令旨到城门口叫门求见。史可法派两个勇健的士卒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物从上往下送)下城去,把来人和多铎的信一齐投入河中。将士们看到史可法这样坚决,绝不动摇,抵抗敌人的决心也就更加坚定了。

以后,多铎还不死心,一连给史可法写了五封信,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看也不看,就把信烧掉了。

多铎诱降的诡计接二连三地遭到失败以后,他命令清军把扬州城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有两个将领忍不住困守孤城的艰苦,开始动摇了。他们在一天夜里,偷偷地背着史可法,带领本部官兵出城,投降了清军。这一下,城中的防守力量就更加单薄了。

两个小将领投敌事件发生以后,就常有三三五五的士兵在黑夜里小声私语:有的要到城外去投降清军;有的主张在城中抢劫一番,再行逃走。史可法时常亲自巡营,这些话恰好被他听入耳中。他见军心已经涣散,料到扬州难保,但是局势至此,又怎能不尽最后的努力呢?他传令集合全体官兵讲话。他说:“这几天军情特别紧急,淮安已经失守。扬州是江北的重镇,如有闪失,南京很难保住。我希望大家一致努力,不分昼夜,严密防守。如果有人胆敢造谣生事,惑乱人心,一定要按军法治罪。”中军(主将卫队的统领官)把他的命令连续传达了两次,士兵们都一声不响。史可法第三次命令击鼓传令,下面还是没有反应。史可法心中又是着急,又是难过,想到国家的前途,不禁放声大哭,直哭得鲜血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中军取火照明,只见史可法的战袍已经被血泪沾湿。士兵们看到这般情景,都大受感动,不约而同地喊道:“我们一定尽力守城!”

于是史可法下令把军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迎敌,一部分守城,一部分巡查。并且宣布临阵军令说:“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奋战;奋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就这样,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扬州保卫战。

局势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了,史可法写下一封绝命书给他的母亲和妻子,信中说他“早晚必死”,表明他要一死报国的决心。同时对部将史德威说:“我没有儿子,你就做我的义子!我死之后,请你好好照看我的老母。”说罢,便立刻登城督战去了。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紧逼扬州城下,开始用红夷大炮攻城。炮弹有如小坛子般大小,打坏了好几处城墙。在紧急战斗的时刻,来不及修复城墙,史可法命人用大沙袋堵住缺口,继续战斗。全城军民英勇抗战,团结一致,保卫扬州。在这次战役中,清军死伤的也有几千人。

自从清军侵入关内以后,所过城市,很少像扬州这样进行顽强的抵抗。这一次,清军遇到了空前的抗击,因此对扬州军民恨透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统帅多铎下令对扬州发动疯狂总攻击,扬州的争夺战激烈地展开了。扬州旧城的西门最为险要,史可法亲自在这里守卫。清军集中大炮的火力向城的西北角轰击。城墙经不住炮火的猛轰,一块块的坍落下来了,最后终于被轰开了一处缺口,清军就从这里蜂拥地冲了进来。

史可法看到城墙被攻破,已经无心可守,便立刻拔剑自杀。这时候,在他身边的参将许谨和副将庄子固一齐上前抱住了他,因此史可法没有死,可是鲜血已经溅满了衣襟。许、庄二将正要保护史可法下城,却同时中箭牺牲了。史可法看见对面来了许多敌兵,便大喊道:“我就是史督师!”清军大吃一惊,立刻上前捉住了他,送到新城南门楼上去见多铎。

多铎见了史可法,十分想劝降史可法,就恭谨的说:“今天先生已为明朝尽到忠义了,我大胆请先生替我们大清收抚江南地方,不知肯不肯?”史可法听了,怒斥道:“我是大明臣子,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头可断,身不可屈!”多铎见史可法心如铁石,知道诱降不会成功,便说:“你既然是忠臣,索性杀了你,成全你的名节吧!”可法道:“与扬州城同存共亡,这是我早已决定的志愿。你把我杀了,我毫无怨言,但是千万不要杀害扬州城的百姓!”这位忠诚的民族英雄当时就在扬州南城楼上慷慨就义。

扬州破城的时候,和史可法一起牺牲的,还有知府任民育、部将乙邦才、幕客卢渭等数十人。总兵刘肇基带领余部四百人和城中人民一起与清军继续奋战,杀死清军数百名,一直战斗到最后,人尽矢绝,没有一个人投降。

多铎痛恨扬州人民的英勇抵抗,下令清兵屠城十日,然后封城。可怜扬州几十万人,在清朝刽子手的屠刀下,惨遭杀害。一座历史上繁华秀丽的扬州,顿时现出一片凄凉悲惨的景象。

扬州失守以后不到十天,清兵就攻下了镇江,直奔南京而来。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很快在五月十五日就占领了南京城。福王早在清兵到来之前就逃到芜湖黄得功军营中避难,后来被叛将刘良佐劫去,献给了多铎。多铎把他押解到北京,在宣武门外斩了。

忠魂长存史可法死后,史德威偷偷溜进扬州城内去寻找他的遗体。扬州经过清军屠城后,城里大街小巷都是惨不忍睹的死尸,又正逢是夏天,天气炎热,尸体已经腐烂变形,不好辨认,怎么也找不到史可法的遗体。第二年清明节的第一天,史德威拿着史可法生前穿用的袍子和朝板,举行了招魂祭礼,埋葬在扬州城广储门外的梅花岭,并且在坟右立碑封土,这就是扬州史可法衣冠冢(zhǒnɡ)。

因为没有找到史可法的遗体,当时人们还希望史可法没有死,各地义军借史可法之名抗清的很多,可见史可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人民对他的反抗,便对史可法的母亲和妻子特别优待。到了乾隆年间,清朝还在扬州史可法的墓前建祠立碑,追谥为“忠正”公,并且对史可法大加表扬。

在我们祖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为民族为国家英勇斗争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就是其中的一位。史可法殉难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了,他的抗清事迹和至死不屈的崇高气节,一直被人们怀念着,歌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