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89100000002

第2章 年节风俗(2)

谁也不会愿意让人把自己抹成大黑脸。可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人们都可以随便往对方脸上抹黑,这样做是为了祝愿生活平安,吉祥如意。

相传有一年冬天里老天没有给森林里降下一片雪花。这一天,山神乘人们熟睡时偷偷把山林点着了。火越烧越大,烧得鸟飞兽窜。猎神赶紧打发林中最美丽的乌鸦去喊人救火。乌鸦挨门挨户地叫了大半天才叫来一半的人,乌鸦和人们拼命扑打了三天三夜才扑灭了大火,猎神看见乌鸦漂亮的羽毛被熏得漆黑,就像只黑色的鸭子,很心疼,气愤地说:“靠山吃山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降灾给他们。”为了分开救火的人和没有救火的人,他让乌鸦去给救火的人戴上念珠。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看到丈夫、大伯子和叔公救火回来脸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的,就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天黑了,救火的人们都睡下了,乌鸦叼着一串珠子落在木障子上,俊媳妇上前问:“乌鸦,你叼串草珠子做什么?”乌鸦说:“猎神叫我送给那些救火的人,谁戴上这念珠谁就是救火有功的人,他就可以免受灾祸。”俊媳妇又问:“这么多人,你能记清谁去了,谁没去吗?”乌鸦说:“猎神告诉我,凡是救过火的人。脸都被烟熏黑了。”一听这话,俊媳妇忙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已经叫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管不着了”,拍着翅膀飞走了。

俊媳妇急忙进屋喊这些救火的亲人,可是怎么也喊不醒。她后悔了,早知这样,何必让他们洗脸呢!忽然她有了主意。她来到灶前,两手抹上锅底灰。走到丈夫跟前。按照他回来时的样子抹上了黑,然后,她又来到大伯子跟前,刚想伸手抹,又急忙把手缩回来了,她平时对大伯子毕恭毕敬的,怎么好往他脸上抹黑呢!可是想到乌鸦就要给救火的人们送念珠了,为了亲人免遭灾祸,她只好给大伯子和叔公抹了个黑脸儿。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醒来,他们发现脸被抹黑了,脖子上还挂了一串珠子,很是奇怪,俊媳妇把这一切告诉了他们,大伯子和叔公从心底感谢她,都说她也应该免灾去祸。这时正好有只乌鸦飞过来,他们便想要一串珠子给俊媳妇。乌鸦说:“念珠已经没有了。只要她脸上有救火的痕迹,猎神就会免除她的灾难。”大伯子和叔公一听,赶紧进屋也给俊媳妇抹了个黑脸。这一年,俊媳妇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这事后都仿效他们。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不分辈数,相互抹黑,祝愿一年平安如意,求得神灵的保护。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

汉武帝在五帝之上又设立了个最高天帝“泰一神”,在甘泉宫修建泰一神祠坛。正月十五黄昏开始,用盛大的灯火祭祀,通宵达旦,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

东汉时,明帝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礼仪便演变为民间节日。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放灯时间,汉代为一晚,唐玄宗规定为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

节日里灯火辉煌,万灯展姿,绮丽无比。

元宵节,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正月十五闹花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始于我国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明,为的是祭祀一个名叫“泰一”的神。“泰一”是传说中最尊贵的天神,是最大的主宰一切的天神。人们燃放灯火祭祀“泰一”,是为了求天神保佑一年里平安吉祥。

在中国历史上,正月十五闹花灯最盛大的场面起始于隋炀帝时代。唐玄宗时,紫禁城内开灯节,设灯楼,“百里皆见”。到了北宋,灯会从三夜延至五夜;南宋又增为六夜,万盏彩灯垒成灯山,“乐声嘈杂十余里”。灯节最长的是明朝,朱元璋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灯会伴着烟火,还有鼓吹杂耍弦乐,光影五色,通宵达旦。观灯,也就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4月5日前后。这一天,人们有扫墓、踏青之俗。

扫墓时,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都市人们出郊踏青,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抵暮而归。秦以前已有祭墓事,唐时始盛行。

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三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

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源于清明风。春分后加十五日,清明风至。此时,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称之清明。

还有人说是民俗积渐而成。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

踏青的风俗

踏青,现代称“春游”,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晋书》一书中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出外踏青,颇为盛行。宋代诗人张光在《玉楼春》中,这样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吴惟信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之句,这些都是文人墨客在春游踏青时留下的名诗丽章。

我国土地辽阔,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各地踏青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最早踏青的时间根据冯应京的《月令广义》中记载:“蜀俗于正月初三日,踏青游春日。”在岭南广东、福建一带,人们把农历二月初二定为“踏青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把清明作为踏青扫墓之日,在北方辽东要到五月初才到野郊去踏青。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等。端午中的“端”是开始、起初的意,午是农历地支纪月五月的称呼,“五”与“午”既音同又通用,因此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端午有吃粽子、躲午、赛龙舟、戴艾蒿、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挂长命锁、挂老虎素等习俗。各地饮食习惯也有不同。江西萍乡人吃包子和蒸蒜;山东泰安一带吃薄饼卷鸡蛋;河南汲县一带吃粽子和油果。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曾为楚国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由于楚王宠信奸佞,听信谗言,政治腐败,当楚国首都为秦攻破时,屈原无力挽救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就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入今湖南省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江后,尸体始终未浮上来,当地渔民为了使尸身免遭鱼龙虾蟹的侵害,便包了许多粽子扔进江里。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习俗。

也有的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此外,一说是纪念伍子胥;一说是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端午节吃粽子

在端午节有一个传统的风俗习惯——包粽子。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汨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驾着船,把饭装到竹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竹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有拜月、赏月、祭月、吃月饼之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

关于中秋节风俗的由来有各种说法:①据史籍记载,在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季中的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居于秋季的正中,故称为“仲秋”或“中秋”节。②古代,由于长期战火绵绵不息,造成了国破民穷,妻离子散。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常常以月寄情,望月思乡,怀念亲人。③古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间的自然科学缺乏了解。便将“月缺月圆”作为“悲欢离合”的象征,由此幻想到月宫里,一定有什么神仙菩萨,祭拜他们可以保佑自己。所以,在民间逐渐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仪式和赏月吃团圆月饼的风俗习惯了。

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习惯,在我国历史悠久。关于中秋吃月饼的由来,有许多的说法。

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进献给李世民一盒胡饼。唐太宗李世民接过装饰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贺饼分给了文武臣官。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正值金秋,古人赏菊花、佩茱萸(一种浓香的药草),所以亦叫茱萸节、菊花节。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月日并阳,故名“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到了汉代,渐渐盛行起来,至唐代正式定为节日。

重阳节,实际上是我国农民喜庆丰收的一个节日。因“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之意。

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据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是日京师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儿之家,送以酒礼,归宁父母。”历代文人多有咏重阳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诗家佳作,万家传诵。

我国政府于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初九,全国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艺演出等。

重阳节吃糕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糕的风俗。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家。户主人是个为人忠厚的庄稼汉。一天傍晚,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

他一听,吓了一跳,说:“我没做坏事,怎么还有大难呢?”老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做,就可以避灾。”老先生说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越烧越大,山脚下和山脚中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惟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处搬家,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的人家怎么办呢?另外,九月初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也折腾不起呀,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重阳节赏菊

我国民间流传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习俗,始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陶渊明种菊,既食用又观赏。每逢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赏菊。他就摊煎饼、烧菊花茶款待亲朋,大家走时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来赏菊的人们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他常想,要是能让菊花一日开,客人一天来,那该多好啊!后来,他灌园浇菊时,自语祝愿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来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争奇斗艳地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诗友笑逐颜开,望着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满园菊花,吟诗作词,令人心醉,都夸菊有情,不负陶公心。亲朋好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重阳赏菊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重阳节采茱萸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季节。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走向野外,到山里去采茱萸。采茱萸的习俗可能源于汉代。据说,采茱萸能够消灾避邪,保佑平安。

据南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年间,汝南汝河一带流行瘟疫,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有个叫桓景的人历尽艰险入山,拜道士费长房为师,学习消灾救人的法术。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赶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九月九日这天要人们登高,把茱萸装在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再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祸。”桓景回到家乡遍告乡亲。到了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顿觉菊花气味刺鼻,茱萸异香刺心而不能靠近。这时,桓景挥剑激战,把瘟魔斩死在山下,为百姓消除了祸害。傍晚,人们返回家里,发现家里的鸡、狗、羊、牛等家禽、家畜都死掉了,而人免除了灾祸。从此,每年的九月九日,大家都登高采茱萸避祸,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事实上,这个习俗还有些科学根据呢!因为茱萸是一种散发着浓重香气的药用植物,能驱蚊杀虫,而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因此,这一习俗有防止秋季疫病的作用。

腊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这一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距今一两千年的古代。

据《说文解字》注云:“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玉烛宝典》说:“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山日异祭也。”可见腊是古代人们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种活动。因为腊祭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因此从周代开始,便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到了汉代,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把“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就是“腊八”。

腊月初八喝粥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叫做腊日。腊也是合的意思,在新旧年衔接之际,举行连天地神灵加祖先一起的“合祭”,古时称为“腊祭”。也有的说腊是猎的意思,腊祭即子孙们猎取了野兽,恭恭敬敬地祭奉祖先。这是原始社会对祖先崇拜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