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最佳保健读本(生活必备丛书)
2489900000005

第5章 饮食与保健(1)

一、饮食营养与保健

营养物质与健康

要想吃得合理、科学、有益健康,就必须懂得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人体从饮食获取的营养物质主要有7种: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食物纤维。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也是人体能源的来源之一。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约有1/10是由蛋白质所提供的。若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抗病能力低,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粮食、豆类、蛋、肉和鱼等食品中。

(2)糖:糖(亦称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为生命活动提供燃料,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每日所需能量中约70%来源于糖类。糖类主要存在于米、面、土豆和糖制品中。

(3)脂肪:脂肪为人体提供和储存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约有20%来源于脂肪。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两种。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种特殊营养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各种物质代谢(亦称生命的催化剂)。虽需要量少,但不可缺乏。主要包括维生素A、B、C、D、E、K等,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动物内脏等食品中。

(5)矿物质:矿物质(无机盐)主要指的是各种元素,包括钙、磷、钾、镁、钠、氯、锌、铁、铜、碘、硒等。广泛分布在日常食品中,如果饮食调配不当或偏食,极易发生缺乏。

(6)水:水是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物质,人体得不到食物,只要有水,靠体内营养储备,尚可维持数日或数十天,若没有水则会很快死亡。因此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7)食物纤维:食物纤维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可被细菌所含的纤维素酶分解为多糖类物质,除可供给极少热量外,对人体预防某些疾病方面有特殊作用。如,可以清洁肠道,防止便秘;改善血糖代谢,治疗糖尿病和减肥;减少食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起到防癌作用;增加胆酸的排泄,预防胆石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现在已经确认的食物纤维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藻胶等数百种。主要存在于谷物、豆类的外皮、蔬菜的茎和叶、水果、海藻等。

综上所述,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多方面的,人类只有全面获得所需营养才可维持健康和生命,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合理配膳。

微量元素与健康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6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告: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抗病能力,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较高。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素的作用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保健

美国心脏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所建议,美国人应该主要依靠均衡而多样化的饮食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和水果。由于某种原因饮食受到限制的时候,如怀孕、节食或生病,专家建议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许多专家推荐定期服用补充药丸以达到治疗剂量。下面列举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尝试多吃,不管是单靠食物,还是既从食物获得,又补充药丸。切记每日推荐限额是用以防止缺失症状的用量,并不能保证最佳健康状况。

维生素C、D和A,这些都属于抗氧化剂,即防止游离酸破坏细胞的化合物。人体在自然情况下或对外界毒素(如香烟和空气污染物)作出反应时,会产生游离酸。游离酸不稳定,多为有害的化学物质,可引起细胞突变,导致癌症。人们认为抗氧化剂通过中和游离酸从而帮助防癌。一些研究认为,血液里抗氧化剂高可以降低衰老时许多病症的发病率,而且血液里有充足的维生素A和E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甜椒、番石榴、几维果、茎椰菜、抱子甘蓝和其他多种蔬果。人们发现维生素C作用甚多,能帮助伤口痊愈,强化骨头、软骨和皮肤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品包括坚果以及从坚果和种子(如葵花子和芝麻)中提炼的油、全麦、小麦胚、鸡蛋及全谷类食品。维生素E可防止心脏病,降低粥肿状硬化(动脉硬化)。

过多的维生素A可能会对一些人产生无法预测甚至是不安全的作用,所以除非医生推荐,否则在没有更多相关的研究之前,最明智的做法是靠食物获取大部分或所有的维生素A及其物质,因为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所谓维生素A的物质,就是约30种叫类胡萝卜素的物质,也就是说人体可以把它们转化为维生素A。人体在转化类胡萝卜素(包括乙型胡萝卜素)的时候,只会根据需要来进行,所以不会造成剂量过度。红色、橙色和黄色的蔬果以及绿色的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也可以安全地从全脂奶、黄油、牛肝、蛋黄、鱼油和牡蛎等食物中获得维生素A。

30岁之前服用钙来强化骨骼可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如果强化效果好,绝经后骨质的丢失会减少40%以上。老人服钙和吃维生素D丸(分别为1200毫克和800IU),骨折的机会减少20%。美国国家保健研究所建议,女性在绝经前以及绝经后服用雌性激素,每日摄入的钙应为1000毫克,绝经后没有服用雌性激素以及所有65岁以上的妇女每日摄入的钙应为1500毫克。富含钙的食品包括奶制品,罐装鲑鱼和沙丁鱼,多叶蔬菜如羽衣甘蓝和芜菁嫩叶,全谷类如荞麦、糙米和奎奴亚藜,还有许多豆类,包括大豆和豆制品,如豆腐等。

女性绝经之前,每月行经期间流失约15~20毫克的铁,所以女性比男性更需要铁。但是由于女性总是有多余的铁贮存在体内,因此多数女性并不缺铁。相反,铁的摄入过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感觉疲倦或面色苍白,要请医生做贫血(缺铁性)检查,适当加以补充便可治愈。多吃含铁的食物,如多叶绿色蔬菜、肝、贝类、红色肉类和大豆制品。有的谷类也含铁,如荞麦、裸麦和奎奴亚藜。

女性进入中年后,还应多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6和B12。人们认为缺维生素B与血液里类胱氨酸高有关系。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相比高胆固醇和吸烟,类胱氨酸高更容易诱发心脏病和中风。叶酸见于以下食物:豆类(含雏豆、菜豆、白扁豆、海军豆和斑豆——半杯煮熟的斑豆里的叶酸含量为每日推荐限额的73%)、豌豆、多叶绿色蔬菜、橙、香蕉、种子和肝。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包括家禽、鱼、猪肉、全谷、干豆、豌豆、香蕉和鳄梨。维生素B12的来源有肉类、奶制品、蛋、肝和鱼(不吃蛋或奶制品的素食者可考虑摄入低剂量的补充药丸)。

合理饮食与健康

合理的饮食,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和生命。饮食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影响可分4个方面:①饮食量不足,以致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可发生营养不良;②饮食过量,造成营养过剩,可引起肥胖症;③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引起部分营养缺乏;④饮食不洁、不当,可导致致病因素直接入侵,发生疾病。

摄取饮食虽属人的本能行为,但并非人人都饮得合理、食得科学。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认真地研究吃的方法、吃的学问。

(1)合理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吃些什么样的食物和怎样吃才科学营养才对健康有益。科学的营养是充足而平衡的膳食,确保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并且营养素之间比例合适,对健康有利。对人们来说,遵循合理膳食营养原则是科学营养的基础。

(2)合理调配:注意主食多样化,粗粮与细粮搭配好。副食注意荤与素相互搭配,尽量避免同一类食品的重复搭配。营养学家推荐下列五组食品:①粮食类;②肉蛋类;③奶制品类;④豆类及豆制品;⑤蔬菜水果类;⑤盐油等调味品和饮料。

(3)合理膳食原则: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条件不同,因而对合理膳食原则也有差异。合理膳食的目的在于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延长寿命。参考发达国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几条要求原则。

①品种多样化。由于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种类、质量和数量都不相同,因此每日膳食构成中6个基本食品尽量要有,这是因为,没有一种食品是十全十美的,粮食类食品的缺点是蛋白质的质量差,不含维生素A、P、C和B12等等;蔬菜水果则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极少,碳水化合物也不多,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也不全面;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奶类食品也缺乏铁、食品纤维、维生素C及其他无机盐等,因此没有一种食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也不能单独维持人体健康和维持生命。但是这些不同种类的食品混合食用,就可使各种食品的不足之处得到互补,并可减少粮食类食品的不利因素(如粮食中的植酸阻碍矿物质吸收,食品纤维等可相应减少)。

②食品摄入量要适当:食品摄入数量少了不行,而过多也是有害的。如能量和脂肪过多会增加许多疾病的发病机会,使体重增加。因此要根据自己多年来实际体会来确定摄入量。

③糖、脂肪、盐和食品纤维的摄入要控制:糖、脂肪摄入过量易发胖,增加一些疾病发病机会;盐摄入过量易患高血压。我国膳食以植物性膳食为主,食品纤维在许多情况下摄入过多,所以不能盲目提倡增加摄入量。

④烹调方法要适当:防止营养素的破坏。

⑤坚持好的膳食制度:实行一日三餐是好的饮食制度,注意将每餐营养调配好。

⑥饮酒要适量:酒可饮,但不可多饮,过量饮酒会大大损害身体。

⑦食物要求无毒无害无污染,卫生清洁。

⑧坚持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增加营养吸收,有助于机体代谢。

(4)科学安排一日三餐:一日三餐的安排应根据人在一天中的生理状况和活动需要而确定。白天以动为主,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多,所需营养自然也多;晚上人入眠,以静为主,所需营养相对要少。古人所说:“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正是按这一原理总结概括出来的格言。现代营养学家提倡三餐饮食量的分配为:早饭占全天总量的30%,中餐占40%,晚餐占30%,也是对这一原则的进一步具体化。

早餐宜好是指早餐要吃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体现量少质优、有干有稀、主副兼备的原则,最好配1~2种高蛋白质的食物,如蛋、奶、豆浆、花生、黄豆等。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早餐马虎从简,甚而不吃早餐,这严重违背人体生理需求规律。

午餐宜饱是指要有食品质量和数量的保证。因为上下午活动量大,所以主食量要大,副食花样要多些,肉、蛋、豆类、青菜类均要见于桌上,若能有一碗有荤有素的菜汤就更好。午饭半小时后可吃一次水果。

晚餐宜少是说食入量适当少些,因为晚上活动量小(不包括夜班职工),身体对营养需求也少。过饱易使食物停滞,影响睡眠;另一方面营养过剩可引起肥胖,甚至诱发疾病。现在一般情况是,人们生活紧张,工作繁忙,往往是早餐吃不好,中午又马马虎虎吃一口,晚上回家消闲则大吃一顿,随后入睡,如此下去天长日久,则易诱发百病。因此必须下决心克服这种不良习惯。

(5)饮食有节:一定要科学进食,包括进食时间、数量、品种、地点和速度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一方面是保证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维护人体消化器官功能不受伤害。

①定时间:一日三餐要有固定的进食时间,确保消化器官有规律进行运转,使食物在体内有条不紊被消化、吸收。传统规定一日三餐,是因为两餐之间的间隔5~6小时,正好符合人的生理状态。因为食物进入胃以后,一般需4~5小时排空,经过约1小时的休息再进入工作最佳状态;若一日两餐,间隔时间太长,易出现胃肠饥饿性收缩,使身体出现诸多问题。根据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早餐最好安排在7点、中餐12点、晚餐6点。不论外出与否都不要打乱习惯,使消化器官保持最佳状态进行工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进食随心所欲,爱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高兴、合口味的东西就多吃,否则就不吃或少吃,零食不离口,正好和古人说的“美味不可多用”相反,最终导致消化功能严重受损,患慢性胃肠炎等疾病。

②定数量:要根据食品所含营养成分多少来确定每餐进食数量。食量过少造成营养不良,食量过多增加消化器官负担,营养过剩引起肥胖,所以每餐进食数量应适中,宜八分饱为好。

③不偏食:食物品种选择不以个人好恶来确定,要求营养配餐,多样化,对那些有挑食习惯的“特保儿”更不能一味溺爱迁就;对有偏食习惯的人一定要设法纠正过来,以防发生营养不良症。

④不暴食:任何时候切记不可图一时痛快而暴饮暴食,尤其在饥饿、会餐时更应控制好自己,否则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严重者会引起胃扩张、胃肠炎、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甚者因贪吃送命者也大有人在。

⑤不快食、不烫食:进食口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物过热易使食道损伤。

(6)食品合理加工:合理加工是为了减少不合理加工时营养物质的损失。

①主食的加工:麦谷类的某些营养素大多分布在谷物表层。因此,加工越细营养损失越多,所以购粮不可一味追求精米精面,要粗细搭配为好。米面所含的维生素、无机盐均易溶于水,浸泡时间越长、淘米次数越多,营养损失也越多。为了防止维生素破坏,淘米切不可用开水烫洗。发觉粮食被霉菌或化肥污染时,食前应慎重处理。

主食成品加工方法不同,对营养的损失影响很大,所以米饭以蒸和焖为宜,捞饭不可取,煮粥加碱会破坏维生素。面食尽量蒸、烙为好,面条水煮会使维生素损失一半,炸油条或油饺之类,由于碱和高温作用,其中维生素B1几乎全被破坏。

②副食的加工:副食的加工主要防止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蔬菜中的维生素B、C既溶于水,又不耐温,还易氮化,应特别注意。洗菜应先洗后切,不可将菜长时间泡在水里,防维生素损失过多。切菜不宜过碎,切后快炒。煮菜时,菜易在水开后放入,煮时间不易超过1分钟。煮菜是最好最常用的办法。炒菜除对维生素C损失较大外,其他损失不大。炒菜要火急快炒,不易过早放盐,以防不熟和菜汁多。淀粉勾芡可使汤汁浓稠,并与菜肴粘在一起,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煎炸菜时为保护营养素可挂糊再炸,使原料不与油直接接触,使营养素少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