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2490100000014

第14章 王充

1.勤奋好学的青年时代

王充,字仲任,公元27年出生于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一个寒庶之家。

他祖籍原来是魏郡无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因为先祖在军中立了大功,就受封于会稽,但因为先祖在朝中的变故,所以仅仅一年就被削去官职,从此过上了以“农桑”为业的生活。

但王充的祖辈们不失做人的耿直,因此得罪了当地的豪门们。他祖父王泛担心与地主豪强伞结下结下怨仇,全家又被迫搬到上虞。王充出身低微,祖辈、父辈又富有反抗精神,无疑对他的性格有一定影响。

童年的王充,不像一般的儿童那样喜欢游戏打闹。6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认字。这时的王充恭厚孝顺,对人很有礼貌,很得父母的喜爱和邻里的夸赞。王充8岁时进书馆学习。当时书馆里有100多名学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因为调皮或背不出书而受到先生的责打,惟独王充除外。他学习十分认真,除完成老师安排的课程外,还练习书法和文章,很得老师的喜爱。再大一些,他就在空闲时间学习《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一天能背诵上千字,不久就把许多经书读完了。少年时代的王充,不仅酷爱读书,善写文章,而且品行修养、为人行事都受到周围人的一致称赞。

公元41年,15岁的王充由于学习优秀,被保送到全国最高学府洛阳太学深造当时的太学,主要宣扬君权神授等一些经学迷信,王充对这些官方的统治思想十分感。与其他的儒生不一样,他喜欢博览群书,并不局限于几部儒家经书,更不死守儒生对经书的解释,喜欢独立思考。

18岁左右,王充曾拜当时著名的史学、儒学大师班彪(《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为师。很快,他便辞别老师,自己进行研究。因为贫困买起书,他常常到街市上阅读别人出售的书籍,在心里默默背诵,日积月累,他的学问有长进,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王充除了熟读诸子百家之外,对其他学科也很在意。如,云雨、雷电的形成;空气湿度与琴弦张力的关系;潮汐与月亮运行的关系等。

洛阳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各种学说和思想辩论斗争的中心。那里的读书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对于儒家经典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争辩。汉章帝怕这种自由的学术风气会影响他的专制统治,决定要统一大家的思想,于是他亲自到太学里去讲经,要求大家按照他的意思来学习儒家经典,不许传播别的内容和意义。

他千方百计的加强思想统治,还亲自在白虎观召开了一次儒生大会,讨论对《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不同看法,最后由他判定,判定谁讲得对,谁讲得不对,规定以后所有讲学的人,都必须按照他认为对的意见去讲。他还把白虎观大会的内容,交给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去整理,写成一本题为《白虎通义》的书,让广大儒生学习。这激起了很多读书人的争辩。

王充在那里游学达十六七年之久,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并用历史进化论离点来论证社会治乱问题。永平二年,汉章节帝亲临太学讲解经书,鼓励大家抒发自己的见解,许多当时著名的学者互相辩论,围观者达上万人,堪称学术界一桩盛事。王充也前往观战,并因此作《六儒论》。

2.专著《论衡》

不久后,王充返回家乡教书,并在县、郡、州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负责管人事等工作。

渊博的知识,能培养出美好的情操。王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从不卖弄聪明去追求俸禄,不为个人利益去拜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从不炫耀自己;结交朋着重品德和才能,跟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他宁可整天不发一言。由于不同流合污,他曾遭到诬陷。再加上经常与长官意见不合,他便自动辞去了官职。面对仕途的坎坷,人情的虚伪和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王充选择了不合作。他干脆闭门不出,断绝了一切礼节性的往来,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分别写了《讥俗》、《节义》十二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想以此求得辨明是非真伪,拯救被迷惑者的心灵。

汉章帝元和三年,60岁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江担任一些闲职,后又到扬州作刺史助理,负责监察工作。由于勤于公事,也就顾不写作了。汉章帝章和二年,王充再次辞职回家。汉代的谢夷吾曾这样称赞他的才华。

“即使是前代的孟子、荀,近代的扬雄、刘向、司马迁,也不能超过王充的才学。”后来,汉章帝曾派车接他前去为官,但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

在教书期间,王充就开始写《论衡》。那时候因为科学不发达,人们在思想上非常愚昧,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当时的统治者也喜欢向人们灌输迷信、鬼神之类的观点,以求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当时的唯心主义神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编造了一整套迷信理论,利用天神的威势来恫吓和欺骗人民。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神,天创造了自然万物,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天神有目的的活动。人做了错事,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做了好事,至诚也能感动上天。对如此之类的观点,王充觉得十分荒谬,决心写一部书来进行驳斥。这就是《论衡》的由来。

王充为了自己的长篇巨著《论衡》一书,前后花了30余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洋洋洒洒写了85篇,约30万字。《论衡》一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自然灾害、经学迷信等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是一部富有批判和战斗精神的哲学著作。王充书中提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世间万物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认为天无意志,日月星辰的运行,是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的意志的表现。为了从根本上揭露和批驳迷信说教的荒诞和虚伪,王充针对社会现实发出质问:如果天能赏善罚恶,为什么谋财害命、鱼肉百姓的人,不但未受天罚,反而飞黄腾达,富贵安乐?他幽默地说,如果天能用雷电惩罚人,那么也能用雷电诛杀那些无道昏君,可是,自古以来,无道昏君那么多,即使最无道的夏桀、商纣、王莽等,他们也都不是被雷电劈死的,可见上天办事是多么荒谬绝伦啊!

王充反对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断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对于无鬼说,他还举出一个风趣但很有说服力的论证:从古以来,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死者不知道比活人多出多少倍,如果每个死人都会变成鬼,那鬼恐怕要充斥在每个角落了,哪里还有活人的立足之地呢?

当时有迷信思想的人举了个例子,来证明“善有善报”:春秋时候有个楚惠王,有一天他吃饭,发现菜里有一条水蛭(俗名叫蚂蟥)。如果他把这条水蛭拿出来,那样厨师就会被处死。他可怜厨师,就悄悄地把水蛭和菜一起吞下去了。到了晚上,楚惠王上厕所,不仅把水蛭解了出来,并且原有的肚子痛的病也痊愈了。

王充用科学的道理批判了这种荒谬的说法,他说:为什么楚惠王吞了水蛭能够跟大便一起解出来呢?那是因为人的肚子里温度高,水蛭受不住,热死了,所以在解大便的时候就便出来了。至于楚惠王肚子痛的病,那是因为他肚子里有坏死的血,而水蛭正好是爱吸血的,水蛭在楚惠王肚子里还没有死的时候,就把肚子里的那些坏死的血都吸走了。这样,楚惠王的病正好就痊愈了。这件事情只能算是偶然的巧合,并不是什么“善有善报”。王充对这件事的解释,虽然并不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学道理,可是在当时能提出这样的解释已经是很不错了。

王充还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反对人有先验的知识,认为虽圣人也无从生而知之,人的知识的获得,首先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然后再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比较可靠的。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王充的这些观点打击了汉代统治者提倡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传统的尊孔观念,其著述在东汉末期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为中国古代后来的唯物主义者树立了榜样。可以说是公元1世纪时候一盏智慧之光的明灯,它所宣传的思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3.垂暮之年奋斗不息

王充的晚年非常凄苦,孤独无靠,穷困潦倒,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六十四五的高龄,仍精力充沛地写了《养性》等书计16篇。

公元86年,王充再次徙家。这时,他一面修改《论衡》的旧稿,一面又继续撰写新的篇章。两年后,终于写完《论衡》全书,共计共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其中《招致篇》至今没有找到,之后大约在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71岁的王充与世长辞。

王充的无神论思想,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一直都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受到攻击和禁锢。他的著作《论衡》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在他家乡以外的地方流传,如果不是另一个著名学者蔡邕将它从江浙带回中原,王充的思想很可能就此湮没无闻了。但最终,他的光辉思想和战斗精神,在我国思想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迹,对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王充的名字,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而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