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2499200000014

第14章 怎样与下级和谐相处(1)

1.表扬下级要注意哪些问题

个别表扬

领导者在同下级见面时,对下级的进步、优点和成绩,当面称赞几句,便能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下级就会感到领导是了解他的工作的,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而保持甚至发挥更大的积极性。

个别表扬在具体形式上,对不同的下级应有所不同。对年轻人,在语气上可稍带夸奖的意味;对有威望的长者,在语气上则应带有敬重的意味;对反应敏捷的人,只要三言两语甚至稍加暗示,他就能感觉到了;而对于疑虑心大的人,则应该把话说清讲透,以免产生误解。

个别表扬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表扬的方面也宽。但它在使被表扬者增强荣誉感和对其他人的激励作用上,则不如当众表扬有力。

当众表扬

这是最经常、最郑重、最有效的表扬形式。由于它是当着众人的面进行的,并且对被表扬者的优点、成绩作出明确的概括、表述和评价,因而它的激励作用就更大。它不仅是对被表扬者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其他人的教育和号召。

当众表扬的具体形式有:在日常工作例会上进行表扬;作为工作总结内容的一部分,在阶段性或专题性总结时进行表扬;专门召开表彰会议,对一些带有方向性的先进事迹和优良成绩进行表扬。后面这种形式,具有极大的严肃性,是将被表扬者作为一定时期内的标兵和大家学习的榜样宣示于众,甚至记载在一个人的历史档案上,因而它能极大地增强被表扬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其更大、更持久的积极性。

间接表扬

即在当事人不在场时,背后对其进行表扬。这种方式的表扬,不管是在什么场合进行,都能传达到被表扬者本人,起到表扬的作用。它会使被表扬者感到领导对他的表扬是真诚的,不是“当面说好话”,所以常常起到某些当面表扬起不到的积极作用。

表扬集体

表扬集体,会增强集体所有成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更加奋发努力,保持光荣,发扬光大;对其他集体则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这种表扬方式,还有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效果,就是会有力地促进和鞭策集体内部后进分子的转变。但一般来说,表扬集体不如表扬个人效果大。

表扬集体,应该注意两点:一是集体的优异成绩确实是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努力取得的,而不是少数人作出的。二是集体内部在团结上没有问题,或者虽有些问题,但在表扬后不会出现新的意见分歧,加深不团结。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以不表扬为好。

在表扬集体时,对其中成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个人,也可单独提出来表扬。这样会使主要贡献者达到心理平衡。

2.如何注意表扬的侧重点

紧紧围绕实现中心目标去进行

对下级的一切优良行为,上级都应当予以表扬,但实际工作中,不能漫无计划、零打碎敲地进行。表扬的艺术要求,不应将表扬作为所有良好行为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应作为调动下级积极性,以推动中心目标完成的强有力手段。因此,应根据工作的总体考虑,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不同性质和情况的单位,应有不同的重点;同一个单位,在不同的阶段或时期,也应有不同的重点。但不管重点的具体内容多么不同,一般都应放在实现中心目标上。对于这方面的良好行为,应集中地、大量地、反复地表扬,以强化表扬的作用,促进中心目标的实现。对中心目标以外的每一种良好行为,如在社会道德方面的高尚行为,同中心目标没有紧密关系的良好工作表现等,放在适当时机予以表扬,不宜当作重点。

着重表扬特定行为,不宜笼统表扬整个人

固然行为是人的行为,就不能脱离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体)而存在,但表扬的着重点却应是行为。人总是有缺点的,人也是可变的。有缺点的人可以作出值得表扬的行为,曾经被表扬过的人,也可以犯错误,甚至会犯罪。重点表扬特定行业,就是要求下级的工作哪方面做得出色,上级就表扬他哪方面的工作。这样就会鼓励他坚持重复这些行为,作出更大的成绩,别人也会模仿学习他的这些行为。如果笼统地表扬整个人,如某某觉悟高,某某是个好干部,这样的表扬至少有两个副作用:一是不易使被表扬者认准具体的努力方向,有时还会使他产生盲目自满情绪;二是一旦今后表现一般,甚至犯错误,也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甚至可能对领导的表扬产生逆反心理。

3.怎样选择表扬下级的言辞

表扬的激励效果大小,不仅取决于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你运用的言辞是否适度。适度表扬,才会收到最佳效果。表扬适度应做到以下两点:

实事求是

古语说,“誉人不溢美”。对被表扬者的优点和成绩,应恰如其分地如实反映,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有几分成绩就说几分成绩,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不能“事实不够笔上凑”,添枝加叶,任意修饰,人为美化,随意拔高。不实事求是的表扬,于被表扬者无益,会使其感到内疚、被动;于其他人则会不服气,议论纷纷;于领导者本人则损害其威信。

实事求是的表扬,还要求对象确定要公平合理。表扬谁不表扬谁,应完全根据下级的实际表现,而不应受到领导者个人好恶与亲疏远近的影响。有的领导者为了树立自己喜爱的人为“典型”,把别人的长处、事迹也记在这个人身上,这种“把粉全往一个人脸上搽”的做法,必然“高兴了一个人,冷落了一群人”,不仅典型立不住,而且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内部团结,被表扬者也会感到孤立。

不能滥用表扬言辞

领导者发现下级的良好行为就及时表扬,这是对的。表扬要反复地经常地进行,当上一次表扬的作用快要消失时,就要进行下一次表扬,以使表扬的作用长期保持下去,经久不衰地激励着人们的行动。但表扬言辞也不能滥用,不能天天表扬,处处表扬,更不能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良好行为时硬拼凑一些言辞来表扬,不能搞“瓜菜代”。表扬太滥,会使人们丧失新鲜感、严肃感,被表扬者也不会增加多少光荣感,其他人也不会重视。这种过度使用表扬言辞的做法,只能使表扬固有的激励作用丧失殆尽,走向愿望的反面,劳而无功且有过。

4.批评下级有哪些技巧

对下级进行批评,是领导者提醒、劝告以至惩诫部下的一种手段,是对错误言行的否定反馈,是领导活动中必然要运用的一种鞭策方法。所以不愿批评或不敢批评下级的领导,同胡乱批评下级的领导一样,都不是合格的领导。领导对下级进行批评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批评的目的要端正

端正批评下级的目的,是领导者在批评过程中应持有的基本观点之一。批评目的,就是批评的出发点。

领导者批评下属要持有大公无私的立场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切不可公报私仇,夹杂个人恩怨。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借下级犯错误之机而泄私愤,图报复更不好。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领导者对下级的批评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核心和关键是领导者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对下级是否有感情。出发点不正确,从成见出发,即使批评的内容正确,也往往不为下级所接受;反之,即使批评有点出入,有时也会为下级所谅解。

批评要有根有据

准确是批评的生命。批评准确,是说领导者对下级的批评一定要有根有据,切不可主观臆断,想当然,或者凭“小报告”,听到风就是雨;更不能别有用心,无中生有。如果领导者只顾指责下级错了,但到底错在哪里却没有搞清楚,或者与事实有很大出入,这样的批评不仅没有积极意义,还会带来负作用,引起下级的抵触和反感,以至同领导者疏远和对立。

领导者批评下级,一定要切忌乱“上纲上线”。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弄清并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有多大错误就是多大错误,真正做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事实确凿,定性准确。

语言要有“温度”

语言要有“温度”,是说领导者在把批评信息传导给被批评的下级时,其语言应该是“热”的,而不应该是“冷”的。固然,批评是否定,然而,要使这种否定达到目的,就不能没有艺术。这种艺术,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它的实质性要求是:在批评过程中,要始终充满暖人肺腑的话语;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要通过美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批评的内容为受批评的下级所接受,成为一种激励因素,达到启发人、引导人、转化人的批评目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领导者批评下级时,切忌冷嘲热讽,语言粗暴,没完没了翻老账。

批评的时机要准确

领导者批评下级的时间选择要适时,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语言的“分量”是随机而分轻重的。这主要决定于所说的话语对听者切身关系的大小,听者对话语的精神准备程度,外界环境的情况,以及听者兴奋性刺激物和抑制性刺激物的多少等条件。批评也是如此。若实施过早,条件不成熟,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例如,两位下级刚吵过架,情绪因受刺激正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时若领导者对双方马上施以劈头盖脑的批评,不但对问题解决无益,还会“引火烧身”,导致他们迁怒于自己,使自己不得超脱,陷入下级的矛盾纠纷之中。正确的办法应是先“挂”起来,进行“钝化矛盾”的“冷处理”。待到双方都心平气和时,再顺势着手解决。若实施过晚,时过境迁,也会失去意义。例如,对于下级个别人存在的悲观、失望、忧愁等消极思想,领导者如果批评、帮助和引导得不及时,就往往会导致雪上加霜,使人更加消沉,不能振作起来。

批评的场合要适当

所谓场合要适当,是说领导者批评下级时,场合要适合于错误的性质,要适合于纠正错误的需要。例如,下级存在的错误和缺点是生活方面的,最好是背后谈心,一般不要当众指责,以防止破罐子破摔,产生逆反心理;两位下级心存芥蒂,情绪对立,就不能当这个批评那个,这样容易使一方认为上级是在支持自己,而另一方则认为上级是在协助对方压制自己,从而使矛盾更加激烈,情绪更加对立;当一个人的错误涉及其他人时,不应当着被涉及人的面去批评,这样往往会使被涉及的人产生上级是在“敲山震虎”、“杀鸡给猴看”的误解,等等。

大量事实说明,恰当地选择批评场合,对于优化批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批评的内容正确,选择的场合不当,也会导致批评失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5.怎样把握批评下级的分寸

讲究分寸,就是要求批评的深浅要适度,而不能无度或过度。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领导者对下级的批评也如此。它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旦这种批评超出了一定限度,也就是说超出了某个“临界点”,那么批评就会发生质变,就会走向反面。

要想把握好分寸,应做到这样几点:

要坚持一分为二

领导者批评下属,一定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在否定那些错误的、应该否定的东西的同时,不要抹煞其成绩、功劳和优点。

要平等待人

领导者在批评下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批评者,要平等待人。要允许下级说明情况、申辩和保留意见,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以官压人。

承担领导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时候,下级在工作中犯错误,也有一部分责任在领导者方面。这部分责任,领导者应主动承担,而不可诿过于下级,推卸自己的责任。

要具体分析和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原因

下级犯错误,往往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对于这些原因,领导者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对于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或属于好心办错了事的下级,不宜一味批评和指责,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谨防感情失控

批评作为对谬误引起的一种情感,一般具有萌动时间短、爆发力强的特点。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如果领导者失去自控力,把批评一古脑儿发泄给被批评的下级,这就很容易造成对谬误情感的扩大化,形成对有错误的下级的一种成见。这一点,领导者在批评下级过程中不可不予以注意。

6.如何讲究批评下级的方法

下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其情绪变化的内部依据。因此,领导者对下级实施批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别,讲究批评方法,使批评方式与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

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

个性心理特征分三方面内容:一是能力,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和在特殊活动领域发生作用的特殊能力。二是气质,即人们在情感情绪上的速度、强度、倾向和外部表现特征的综合。三是性格,即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适合个性心理特征要求的实质

个性心理特征的三方面内容,对批评方式影响较大的是气质和性格。我们在这里强调批评方式要适合于对象特点,主要是指要适合于不同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去选择批评的具体方式。如果领导者能够根据下级的气质和性格进行批评,使批评“对号入座”,有的放矢,入情入理,就会收到预期目的,而不至于在上下级之间因展开批评而积怨结仇。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引发被批评者情绪上的抵触,甚至结下思想疙瘩。

具体批评方式的选择

(1)直接式批评。这种批评一般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下级:一种类型是坦率直爽、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的人。这种人知错就改,喜欢直来直去,钉钉入木,而不喜欢拐弯抹角,做语言游戏。对于这种人,明确指出其缺点和错误之所在、性质、危害及纠正办法,使其很快抓住要领,他倒容易接受。相反,过多地绕圈子,转弯子,倒会使他感到纳闷,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反感,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另一种类型是自我防卫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都很强烈,不肯轻易承认错误,事后又常常矢口否认或转嫁错误给他人的人。对于这种人的错误,应该给以当场、当时、当事的批评,促其心理防线崩溃,使其事后抵赖无由,从而为正确处理与这类下属的关系,奠定一个牢固的是非基础。

(2)间接式批评。这种批评多适用那些头脑聪明、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快,而又自尊心较强的下级。提醒、暗示、含蓄的语言,将错误和缺点稍稍点破,他们便会顺着领导者的思路,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改正错误的办法。

(3)梯次式批评。这种方式,类似于数学公式上的推导,一般适用于错误较多而又自尊心强、脸皮薄、爱面子的下级。其特点是把要批评的问题,分成若干层次、若干阶段来解决。通过逐步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批评,使犯有错误的下级有一个心理缓冲余地,有一个认识提高过程,从而一步步走向领导者所期待的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