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眼看人生
2509400000023

第23章 成功的人生(2)

人因内心充满贪、嗔、痴种种毛病,加以外界物质诱惑,身作杀、盗、淫,口讲妄言、绮语、或两舌、恶口,致使身口意业都不善,每为自己制造多灾多难的恶劣命运,同时危害社会,破坏治安,给人 间带来苦难与不幸。所以佛教弟子,必须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如果人皆不杀,实行仁慈爱物;自可保障一切生命安全,社会何来残杀,谋杀,暗杀,奸杀种种罪恶行为?如果人皆不偷,实行重义轻利 ;自可保障他人财产安全,社会自然减少明抢暗偷,强夺巧取种种罪恶案件,必可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安全,社会何来强盗与小偷?若人皆不邪淫,尚节守礼,必可保障婚姻安全,维持人伦道德,增进 家庭幸福;社会何来强奸、通奸、乱伦等丧德败行?若人皆不妄语,诚实可靠,不奸诈,不欺骗,不妒忌谗谤,不挑拨离间,必可维持社会公关,保障互惠互利,互不侵犯的正常操作,何来是非口舌之 争?若人皆不饮酒,提高理智,保持头脑清醒,不致荒废正业,危害社会,何来借酒行凶,或醉酒驾驶闯祸种种意外发生?由是可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直接可以改善个人行为,净化身心,扭转恶 运,渐入佳境;间接以防止社会罪恶,保障社区安全,促进社会繁荣,增进人间福乐。

──文殊法师《改变自己的命运》

开创命运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偈语

命者何?即前生所作之果报也。又依道义而行所得者,方谓之命。不依道义而行所得者,皆不名命。以此得之后,来生之苦,殆有不忍见闻者。如盗劫人钱财,暂似富裕,一旦官府知之,必至身首两分 。何可以暂时得乐,便谓之为命。力者何?即现生之作为之谓。然作为有二,一则专用机械变诈之才智,一则专用克己复礼之修持。列子所说之命,混而不分。所说之力,多主于机械变诈。故致力被命 屈,无以回答。以孔子困陈蔡、田恒有齐国为命,是尚可谓之知命哉?孔子不遇贤君,不能令天下治安,乃天下群黎之业力所感,于孔子何干?颜渊之夭,义亦若此。田恒之有齐,乃篡夺而有,何可为 命?现虽为齐君,一气不来,即为阿鼻地狱之狱囚。谓此为命,是教人勿修道义,而肆志劫夺也。吾固曰:列子不知命。不观孟子之论命乎?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方为真命。则不依道义而得,不依 道义而失,皆非所谓命也。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

佛教不鼓励人听天由命,佛教希望人开创命运。

有的人遭遇困境的时候,就认为冥冥中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的努力都是枉然的,于是消沉、沮丧,不知奋发振作,把自己宝贵的前程委诸子虚乌有的唯一神祇去主宰,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天神,也无法操纵我们的命运,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

人生的境遇并不是命定如此,绝对不变的。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上天也不能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成圣希贤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只要我们精进不懈,慧命的显发是 可期的。

佛教不光是希望人乐天知命,更希望人洗心革面。

佛陀是一位慈爱众生的宗教家,也是一位充满道德勇气的革命家。佛陀不只要改革印度四姓阶级制度的社会弊病,更要革除众生心里的种种毛玻佛陀所主张的革命不是伤害别人的性命,而是自我针砭; 佛陀理想中的革命不是向外,而是对自己内心的欲望进行搏斗。唯有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佛陀数十年的教化,替我们开显了无数的法门,就是要我们洗去心中的尘垢,还给它本来无染的一片洁净。求道的过程无非是洗心涤虑、净化生命的工夫,等到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就是与诸佛 同游毕竟空的良辰。人人都有命运,而命运又受到种种力量的控制,我们如何摆脱命运的控制,开创自己的人生呢?那就要人人培养正确的观念,树立坚定的信仰,广结良善的人缘,严持清净的戒律。 能够如此,不但不为命运所控制,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调御命运。

佛教认为不论命运乖舛,或者风云际会、不可一世,都不一定要听天由命,而应该培养洗心革面的器识,创造圆满自在的人生。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人人皆有佛性,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通身一只眼睛里,坐卧经行非外方。往日洞山就师乞,骷髅遍野发灵光。

——《义云和尚语录》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地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地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禅宗公案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揭示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所谓“谋事在天”,并不是指上帝能主宰我们的命运,而是人们先天所集的福德慧命与今天的造化。如果上帝 能主宰人们的贫富智愚、事业的成败兴衰,那么上帝的命运又是谁来决定呢?人们的命运是什么决定的,先天的福德慧命是基础,今天的愿行奋发是根本!因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过 去修善积福,种了善因,现在就能得到富足、聪慧、长寿等善果,这只是基础;过去种的善因不够,现在的状况还不尽人意,那么只需现在种下圆满的善因,将来必定会产生圆满的乐果,创造未来的主 动权就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根本!所以说事在人为!那么为何而为?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关键。商尝道场,都在我们的自性之中,若能把握这些,便能得到无边的功德利益。

──海空法师《觉源》

来自外在的帮助

只能暂时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不能穿透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问题

基本的方法

其实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就是仰赖自己

透过修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圣严法师《禅的智慧》

古德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中,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学佛就是觉悟,应该好好地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从内心的观照里去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非向外攀缘,奔波操 劳,落入邪知邪见而不自知。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唐朝有一位宰相叫裴度。当年,正准备考进士时,遇到一位相士对他说:“你纵理纹入口,不用去考了,一定考不上的,即便考取了,将来也是会饿死。”裴度深信佛法,相信一切都有因果。一天他到 寺里去烧香、拜佛,拜完以后就到凉亭休息。看到凉亭的石桌上有一条玉带,这条玉带非常名贵,应是朝中官员所佩戴之物。裴度想,失主一定很焦急,就坐在凉亭里等失主。过了许久,有一位妇人哭 哭啼啼地来到凉亭,慌张地四处寻找。裴度问妇人是否掉了什么东西?妇人回答:“我把一条玉带放在凉亭里,休息一阵子之后,因为忙着赶路,忘了玉带;走了十多里路才想起玉带还在凉亭,这条玉 带对我和家人是很重要的。”原来这位妇人的先生在朝为官,被人诬告入狱,这条玉带可以平反冤狱,救一家五口人的生命。裴度听了缘由,确认妇人是失主,就把玉带还给妇人。

几天后,裴度又巧遇那位相士,相士惊讶地说:“你的相完全改变了,一定是累积了许多阴德,将来必定福禄俱足,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久,裴度进京考试,中了进士,后来果然官居宰相,年 享上寿。由于一念慈悲,修善积褔,因而改变一生的命运。这就证明佛法所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

——惟觉法师《如何改造命运》

善缘好运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慧律法师语录》

结缘可以改变命运:人为社会的一员,日用所需,仰赖各行各业的分工合作;入学受教,全凭师长的孜孜教诲;工作服务,需要上司及同事的提携,方能有所作为。因此,我们一生的命运和社会大众有 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希望事事顺心,运道亨通,就必须和他人保持和谐的来往。佛教所谓的“结缘”,就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佛之道》一书中说:“未学佛法,先结人缘。”我们要广结人缘,给人以方便,结缘越广,必能回报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助人即助己。虽然我们不断地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帮助的是自己,因 为自他不是对待,而是一体,唯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因此,菩萨以众生为修行的道场,广施慈悲,从对众生结菩提法缘之中,而成就佛道。

结缘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并且是进趋佛法的重要门径。日常生活中,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赞美、举手之劳的服务、真诚的慰问关怀,都能带给对方莫大的快乐,增进彼此融洽的关系。结缘 ,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命运更平坦。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人与人之间,能和谐共处,亲善和睦,全靠缘分。人与人之间,互怨互恨,互相斗争,甚至互相残杀,也是缘分。特别是家庭父子、夫妇、子女、亲戚朋友之间,是否关系良好,幸福快乐,更要讲缘分 。缘分能令人幸福欢笑,缘分也能使人悲伤苦恼。因为缘分有善恶,善缘令人喜爱,互相关怀与照顾;恶缘令人憎恨,互相斗争,你死我活。所以说:夫妻是缘,是善缘,是恶缘,无缘不成夫妇;儿女 是债,是讨债,是还债,无债不来。

如何广结善缘?例如,用金钱济人之急,解人之困,令人感激生欢喜心,是结善缘。用物质救济贫穷人,或供给父母师长,令生活安定,是结善缘。用知识学问教人,止恶行善,进德修业,是结善缘。 用诚恳态度对人微笑,表示亲善,是结善缘。用体力行动,对父母师长,执役服劳,或义务协助一切人,是结善缘。用言语来赞美别人,随喜功德,或鼓励人向上,都是结善缘。从前,梁武帝与宝志禅 师出外郊游,看见一个农夫在卖瓜。某甲走来,挑选好几个瓜,农夫偏不肯卖给他。后来某乙走来,农夫却欢欢喜喜地卖给他。武帝问禅师:是何道理?师言:农夫前世,是个死犯,临行刑时,甲与乙 都在场观看。某甲说:这家伙真该死!某乙却说:这人真可怜啊!因此,结下不同之缘,今生三个人又碰面,所以农夫见了某甲就嗔恨,不肯卖瓜给他,见了某乙却非常欢喜。由此可知,我们一句话, 一个动作,一个意念,都与人结下不解之缘。我们要广结善缘,除了用平等心、恭敬心来布施结缘外,还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语言,行为及心念,是否对人亲善。如果我们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能运用财 力、物力、智力、体力以及语言、行动来与人广结善缘,改善人际关系,别人一定喜欢你,而你的命运亦随之改善。因此,佛陀教人,未成佛道,先结善缘。

──文殊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舍卫城里有二乞儿。至众僧中乞食。正值圣众未说劝食之偈。其中有一乞儿。嫉妒心盛便发恶心。设我后得自在为国王者。当以车轮辗断尔许道人头。说偈之后。乞儿乞食得赀无央数。出在路侧饱满睡 眠。数百群车路由其中。辗断其头。死入地狱受苦无量。

彼第二乞儿内心自念。设我后得富贵为王者。尽当供养尔许圣众使不渴乏。时彼乞儿乞充本意。寻出卧在树下睡眠。神识澹静无有乱想。尔时彼国丧失国主。更无复嗣继王者种。群臣百僚云集共论。今 国无主复无继嗣。将恐人民散在。不久亡国破家。由是而兴君等。各各欲何方谋令国全在民无异趣。中有智臣明达第一。告诸人民我等失主且无继嗣。宜可遣使巡行国界。若有威相福禄足者。使绍王位 。即遣按行见一树下有人眠睡。日光以转树影不移。荫覆人身如盖在上。使者见之即往观视。人中奇异何复是过。此人正应绍继王位。即唤使觉扶舆辇载。前后围绕将诣王宫。人称万岁国界清泰。

──《出曜经·卷廿八》

【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