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飞翔的高度
2511800000035

第35章 别有天地

尊敬的读者,如果你有缘现在到三峡来,三峡已经变换了另一种景象。

站在高峡平湖海拔139米水位线上,我们放目远望,清澈的江水整齐地划出两道崭新的水位线,远远地延伸到峡谷的尽头;比从前宽阔了几十倍的湖面,盈盈地静卧在高耸的群山之间;湖中数不胜数的浅水湾,回环相连,与近处一些兀立湖中的微型小岛,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秀峰峭壁与平湖风光交相辉映,形成峡岛相连,山水相依,千里烟波,天水一色的壮丽景色。只有天上人间的大手笔,才能绘制如此恢弘的大气象。待到傍晚,雾霭乍起的远方山峦,在湖水的映衬下,更显得分外地缥缈。

在峡谷中咆哮奔泻的江水,变得平缓、温顺起来。昔日拍岸的惊涛和碍航的险滩已了无踪影。夜泊平湖,已不再有风声鹤唳的感觉。随着江水慢慢上涨,沿江风貌也在悄然变化。江面增宽,水流减缓。暗礁群、银滩窝、滟滪堆永远地消失了。它们的消失,对我们有什么不好呢?“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杜甫有诗状夔门,“白帝城头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那时峡江上的暗礁、险滩、激流,都是道道拦路的鬼门关,悠悠岁月里不知道多少人于此处葬身江底!今日水涨船高,一江春水就成为航船的平阳大道了哟。

三峡蓄水现在为139米,对于峡区山峰奇观,影响实在有限。即使将来达到175米,与旧三峡相比平均水深也不过增加10到100米,巫峡水位提高30米左右,小三峡水位提升约40米,西陵峡水位提升约75米,这对于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峰,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巍巍的峰巅依旧像倚天的宝剑,直插万里云天。

大坝就像一座分水岭,一面是平静柔美的烟湖,一望无际;数不清的水湾和微型岛屿,串珠似的;汹涌的大江,顿失滔滔,孩子般温顺地偎依在银色的大坝前。这是一轴用马良的神笔也无法勾画出来的奇观妙景。此图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另一面,是威武雄壮的群龙闯江图:库水从一排泄洪巨孔迸涌而出,仿佛是十几条并驾齐驱的白色苍龙,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溅而出,飙出百米开外訇然入江,白浪滔天,卷起千堆雪,爆发阵阵吼鸣,飘洒漫天水雾;灿烂的阳光照耀在白浪苍龙之间,折射出道道七彩长虹。谁持彩练当空舞?走在这大坝上,激动的你,感叹的你,自觉既伟大又渺小的你,都会时时左右着你的情绪。在这里,任你饱赏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这是人类的创造美与自然景色美相结合的最高境界!

而且,大坝本身就是一种人间奇景。龙门吊车两臂伸向蓝天,在江空之上胜利地现出V字形来。白云在V字形的两端流连飘逸。泄洪孔洞像是硕大钢琴架上的一排排琴键,弹奏着扣人心弦的天籁之曲。是处可见的各类钢筋巨臂和庞大预制构件,给人惊心动魄的视觉感。大坝微微有些颤动,让人觉得真正是伫立在人类的梦想之上了。乘着梦想,让自己放大胆子张目远望,上游一望淫水齐天,下游一望寥廓万里,端的是可以鸟瞰天下的了!

从三峡坝址到上游600公里范围内,形成了无数的湖泊和岛屿,一批旧景点消失而更多的新景点诞生,让我们生动地看到了“破”与“立”的创造过程。原来游人不便进入的神女溪已可通船。藏在十二峰深处的净瓶峰、起云峰和上升峰,也都展现在游人面前。瞿塘峡留下的许多历史珍贵石刻,都移到175米以上高度,而且新的题刻区的长度是原来的两倍。被称为最早水文站的白鹤梁将建造我国第一座水下博物馆。游客可以在水下几十米处近距离参观珍贵的文物。

巫峡的美,美在沿江千姿百态的山峰和翠绿欲滴的植被。乘船过峡,千回百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峡。一弯一折,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变幻莫测的画卷。神女峰依然袅袅婷婷地立在千米高的峰巅之上,一睹她婀娜多姿的形态依然要伫立仰望。上涨的江水淹没了江滩的残石,山峰的裙正好浸在恬静的水里,映出浮动的淡淡的倩影,显得更加窈窕纯情,更加诗意迷人。巫峡的云,由于水面增宽,云雾的变化更加任卷任曲,丰富夸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朝云暮雨的巫山更加富于变幻了呢。

天下奇险瞿塘峡,虽然少了惊涛骇浪,可奇险的风韵依然如故,几十米的涨水对于一千多米高的峭壁,影响甚小,而且由于江根沉于水中,陡峭的观感有增而无减。

高峡出平湖,平空生出许多臆想不到的好景致。白帝城由三面环水变为四面环水,一小半浸入水中,因此更加具有浪漫魅力和历史神秘感;它绿荫掩映的白墙黛瓦仿佛是飘浮在水面上的海市蜃楼。丰都鬼城被围在水中央,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鬼城了;已经修起的一条库岸防护大堤,将鬼城牢牢实实地包裹起来,使鬼城更加具有阴曹地府般的幽冥。巍巍石堡寨,远看就像凭水而起的仙界楼船;夜晚,它黝黝的影子如伟岸的山峦;披着熹微的晨光,它恰如上天落入人间的琼楼玉阁。水位上升,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入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大宁河涨水后,巫峡深处的高山草场,溶洞群和夏冰洞等过去鲜为人知的幽景,现在也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奉节,地处偏僻的世界奇观天坑、地缝,也可以从支流乘船而入了。在许多新发现的支流上,人们依然可以驾着“豌豆角”小船,在石阻水溅,白浪翻飞的地方激情地漂流。

旧三峡沉下去,新三峡浮出来。随着旧三峡沉下去的,是古城墙、石板街、卵石路、纤夫石,还有艰涩苦难的回忆。随着新三峡浮起来的,是沿着高峡平湖而诞生的一座座现代化新城,一条条亮丽的黄金大道,一处处崭新的人居小区,以及街市里是处可见的生态公园。仅治理滑坡,国家就拿出100多亿元,这也为峡江两岸增加了许多好景致。看看今日秭归、巴东和巫山的新城,再拿过去的旧城对照比较,真觉得是两个世界了!座座美丽的城镇和居民楼崛起于青山绿水之间,条条玉带般的道路萦绕着峡江回绕盘旋,架架贯穿东西南北的桥梁彩虹般横空出世,本身就是人间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没有旧三峡的失落,便不会有新三峡出现!

从此,深藏于巴山巫峰深处的许多旷世奇观将亮相到三峡旅游线的前台,结束了三峡游路线单一缺乏选择的历史,不再仅仅是上船看峡,下船看庙(张飞庙),进城看鬼(丰都鬼城)了。三峡旅游由典型的河道峡谷游变为高峡平湖游;景物由一线式变为一片式;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被动式变为主动选择式;由单纯随船观光变为休闲、娱乐、运动、商务复合式。有了多种选择以后,人们可以游得更加丰富多彩。游人可以随时停靠,体察风物,探究传说,了解民俗,不至于由船“牵着鼻子”,只有走马观花而已。仅去年,三峡上游重庆境内的峡区接待国内游客600万人,海外游客34万人,下游的宜昌,接待国内游客760万人,海外游客42万人,整个三峡旅游线的收入超过100亿元!三峡作为中国旅游热区,正在上升到新的层次。国内外投资者青睐这里的旅游市场,纷纷来这里投资经营。北京华星集团2003年8月份在库首第一县秭归投资15亿元建设一家四星级宾馆。香港信德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秭归港旅游码头。2002年仅秭归县旅游收入就达到36亿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三峡一定会超过巴西伊泰普(年接待游客700多万,大部分是海外游人)和埃及的阿斯旺(海外游客150万人)。成为世界顶级的旅游热区。

面对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三峡,纵使李白、杜甫再世,苏轼、陆游再生,也难状其形于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