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地牵龙
2512800000024

第24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24)

事业的征程没有穷尽。近期,薛振奎又带领全院进行9000认证,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说研究院搞什么9000认证!薛振奎却认为资格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它是通行证的别名。如今很多工程招投标都需要各种资质,没有入场券,什么都办不成。令人鼓舞的是,全院科研工作人员在第二次管道建设高潮的激励下,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十足的干劲,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加快着科研攻关的进程。紧跟时代步伐,多出成果,创造管道科技的美好春天,成为研究院全体人员的共同志向。作为院长,薛振奎坚信,经过无数次为国内外重点工程攻克数项技术难关的锻造和洗礼,这支队伍完全有承担更加重大的攻关项目的能力。

薛振奎具有大将风度,处世不惊,尊重爱护人才,求贤若渴,招贤纳士,多渠道引进人才,积极为研究院的发展积蓄人力资源。他善于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客观正确地去认识和看待一个人的两面性,不是片面地看一个人。

他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庸才是放错位置的人才。”知人善任,想方设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科研人员搭建展示他们创造力的广阔平台,团结凝聚了一批精英学士和骨干力量,像他一样,用献身精神为管道建设事业竭诚奉献。

薛振奎讲究工作方法,富有领导艺术,特别尊重下属,懂得理解和体谅下属的难处,与单位同事相处得十分和谐。虽然他工作上一丝不苟,从严要求,八小时之外他却与下属近如亲人。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零距离的开明领导,同志们都感到心情舒畅,干起工作任劳任怨,加多少班都心甘情愿。薛振奎有一句口头禅:“下班了我不是院长,大家可以和和气气地在一起,打呀闹啊,都行”。于是,院里的部下就跟他开玩笑,说院长下班了,就是老大哥。他这样做,就是想创造一种亲情氛围,让大家不跟自己见外,把自己当朋友,愿意跟自己说点儿真话。基层的人觉得他是个院长,讳莫如深,很神秘,不太敢打扰他,或者怕被看不起。熟悉了解他的人就鼓励那些人说,没事,院长这人最平易近人了,没一点架子!你去一次跟他随便聊几句,就什么都知道了。

心地善良,为人忠厚的他还爱管“闲事”。也不是爱管“闲事”,人家求他的事儿也多,不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私事,他都愿意帮忙。他心肠软,见不得谁有困难,知道了,有能力,就帮一帮。比如孩子报考什么学校了,帮着参谋参谋,出出主意。谁有了需要帮忙说个话的事,只要找到他,他都愿意去做,而且非常尽心。不是为了让别人感激他,是为了让大家更安心地工作。因为给人帮过很多忙,有些人不落忍,过意不去想表示表示,他都谢绝了。他说我要能办的,不用表示也能办。有的是他从工作的角度出发去关心,为其解除后顾之忧,也有的就是人家有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确需要帮助。一些老单位的同事,现在求他的也很多。他在三公司工作经历最长,整整十八年,家也在那儿,感情在那儿呢,只要有可能,就很热心地帮人家。他与秦皇岛、西北、学院、南京干校的同事都有很深的感情,多少年联系不断。他认为帮助大家也是在延续感情。他就是这么个注重情意、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的人,有非常浓郁的人情味,大大小小的事,帮助大家做了不知道有多少!多少年过去了,大家还深深地想念他,说他不仅是好干部,更是心地善良的好人!

院里的知识分子也好,一般后勤工作人员也罢,一致认为院长和蔼谦逊,平易近人,工作时间是个拼命干工作的可敬领导,业余时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干部群众没有距离。用他们最形象的话说就是“上班他是头儿,下了班他是咱哥们儿”。

一句“咱哥们儿”,饱含着薛振奎同群众的多少深情厚意啊!

“管道要多几个这样的人,就更有希望了”

薛振奎从1972年到2003年,从事管道建设事业31年,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不仅工作幅度大而且成果累累。他以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经历,成为石油管道行业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倍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2002年3月,全国人大“两会”之前,中央电视台10套科技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以西气东输为背景,播出了时间为20分钟、题为“当代人”的专题片,多次播放。2001年夏天,由管道局电视台制作的时间为20分钟、题“以科研成果备战西气东输”为题的专题片在“中国石油联播”播放,比较深层全面地报道了管道研究院近几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002年,国家级杂志《机械工人》为配合举办大型国际“埃森焊接技术展览”会,把主题选中了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出了一期“西气东输——管道专用焊接材料及焊接技术”专辑,该刊总编于淑香作为访谈人,专程到廊坊访谈了薛振奎,以“西气东输与中国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的专家访谈录在《机械工人》第8期显著位置刊登。CHINA.OIL Q GAS双月刊杂志以“PRI Play Important Role In West-East Project”为题对薛振奎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刊登在该刊2002年第4期上。此外,《中国石油报》、《石油商报》、《管道电视台》、《石油管道报》等报刊也都以各种形式多次以当家人访谈录、记者专访等形式,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方向两个市场三个基地”、“以服务企业为己任”、“一个希望的春天”、“焊接技术的革命”、“力求办学最大化”、“风雨过后再见彩虹”、“管道科技群英谱”、“管道科技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为题,全面地介绍过他和他所领导的单位。

30多年来,薛振奎边学习边施工边提高,边科研边创新边总结,撰写出大量文章和论著,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主要论文有:《下向焊与上向焊工艺比较》——《石油施工技术》杂志1984年第6期,独著;《药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焊在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石油工程建设》杂志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长输管道焊接施工工艺》——《焊接》杂志2002年第8期,第一作者;《我国油气管道和焊接技术》——《焊接》杂志2002年第11期刊登,第一作者;《新型石油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独著;《天然气输送管道用钢及钢管选用》,在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性及材料专业委员成立大会上发表,文献摘编;《应用关联矩阵法评价管道防腐厂备选方案》,在西北管道建设中实际应用,独著;《西部石油管道工程建设的DSS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征集论文,独著;《印象的作用》在全国行为科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发表,后收编于河北人民出版的《思想政治工作行为规律研究》一书,独著。

薛振奎不仅以中国第二代管道人而著称,并以殷实丰硕的成果享誉石油行业乃至全国。主要社会兼职有:管道局管道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管道科学技术奖励基金委员会委员、管道教育奖励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焊接协会理事、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性及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管道焊接专委会主任等职位。

虽然薛振奎取得了骄人成就,但他却永远谦逊,永不满足,上下求索,努力攀登。他自认自己有一句话挺经典,挺有哲理,并说那是他的专利。一次,他在跟集团公司科技局的同志们一起联欢时不无幽默地说:“去年没干好,今年好好干”。在他认为,不管怎么好,也会有不足,所以要好好干。“永不满足”就是薛振奎激励自己永远奋进的根本动力。

薛振奎之所以谦逊,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奋斗,与他受父辈影响、受石油管道行业许许多多矢志不渝献身管道事业的前辈的感染密不可分。几十年来他始终在求知、求进,因为善于学习,经常请教,不耻下问,结识了一大批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专家、学者。中国管道专家潘家华,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同是管道行业的开拓建设者,又都是衷情于管道、勇于献身管道的同路人。尽管年龄相差很远,但他们同行,并且时时共勉。薛振奎非常敬重潘家华老先生,有什么疑难总是去请教潘家华先生。潘家华也打心眼儿里喜爱这个肯学好钻的年轻人,总是以诲人不倦的热情,耐心诚恳地帮助薛振奎。“潘家华是我的老师,那时我很年轻,我闯入他办公室,拿着一篇论文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他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他很喜欢我,对我有一种舔犊之情。前年,我成立了一个顾问委员会,他说,小薛我特别喜欢你,你的事业我支持。老人家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说起小薛——潘家华习惯把薛振奎称做小薛,潘家华更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当他听说我们要写写薛振奎的时候,非常高兴。他说选这个人挺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们能选小薛,说明你们的眼光不错。咱们国家的管道建设发展了30多年了,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的为数不少,你们能把他精挑细选出来,不容易。要树就得树这样的人!给我们后来从事管道行业建设的小字辈们做个榜样。小薛是第二代管道人,属于我学生那辈儿的,实际他有点吃亏,他是与我们一起参加管道建设的,因为有他父亲和我们这一代人,他只能屈尊被称为第二代管道人。但是他是个好学生,称得上德才兼备,是第二代管道人的杰出代表。这个“八三”管道工程大熔炉里成长起来的学徒工,我们管道人自己培养出来的红小鬼,30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越走越出息,越走越成熟,是个复合型人才。无论做什么,都追求最高境界,让人看了满心喜欢,不能不爱。他这个人,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首先是德,第二是才。看一个人,首先看他怎么对待国家,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亲人,怎么对待同事朋友,怎么对待待遇和荣誉。他从事管道这么多年,做的贡献还算小吗?可他什么时候都是推功揽过,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什么都不争不闹,不要不跑,领导把他放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干,而且在哪儿就把哪儿的工作做好,就让上级领导满意放心。这样的人可不能算多。他能做到,真的不简单呐。我年纪大了,最愿意年轻人有成就,他们取得的成就越大,国家就越有希望。小薛善于学习,肯钻研,不满足一知半解,有股锲而不舍的韧劲,还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这都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同样搞管理,一些当初是搞专业技术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忙起来业务很快就荒疏了。小薛没有,这点就很不容易,也极其难得。科技发展科技进步非常快,他能紧跟时代潮流,探讨和研究科学技术现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做出很多思考。我研究固体力学,里面的断裂力学非常深奥难懂,没多少人弄得明白。我遇到过一些这方面的问题,研究这个,他也钻研这个。其实这是非常枯燥的一门科学,是新东西,钻研起来很不容易,可他很勇敢,对待科学有种献身精神,无所畏惧精神,有再难也要把他攻下来的可贵精神。他不仅自己干,还引领着科研人员一起为管道建设事业不懈攻关。他们研制开发的自动焊机、对口器,以前都是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现在他们都研制出来了,很了不起,对管道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许多科研成果,他不仅率先提出来,而且亲自参加研制。这样的领导干部,不是很多,而是很少啊。

作为一个研究院的领导,首先得有一个敏感性,也就是嗅觉,当前企业最需要什么?我们得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分忧,研制创造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管道建设发展的成果。小薛就有本事不断地提出课题,又能真正做出事情来。科学不是空的,得用成果说话,成果还得适应管道建设需要。小薛做到了,这很不容易。但是成果出来表彰的时候,他却把功劳推到下面人身上。他在很多会议和公众场合向局领导和有关专家介绍科研人员,但他没给自己说过一句话。这一点现在许多人做不到,他做到了。可见他的品德何其高尚。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多几个这样无私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爱护科研人员,视他们为宝贵财富,那我们的管道事业会更加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像他这样把下属高高托起的人,真的已经不多见了。我跟他一起开过多次会议,没有什么印象他在什么场合表扬过自己,总是说下面人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作为。上报的很多科研成果,都是他跟大家一起研制开发的,可他不挂自己的名。与人合写的一些论文,发表时也不署自己的名。即使别人一定要坚持署上,也是署在后面。他非常宽厚,非常理解和体察年轻人的心境,知道他们比自己更需要这些,所以尽力把他们往前面推。他越这样做,对年轻人的激励越大,他们越攒足了劲奋发大干。小薛给我的感觉,是个非常正直的领导干部,一心一意干工作,从来不去钻营权利之事。即使受了一些委屈,也无怨无悔,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胸襟,我深深敬佩。虽然他是我的学生,可他的人格魅力反过来也感染激励着我。看见他这么奋进,这么勇于拼搏,我都不敢懈怠了。

潘家华作为中国管道专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高级顾问,他发自肺腑地说:“如果多一点儿薛振奎这样的人,咱们管道发展就更有希望了。他身上有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你们写小薛我觉得非常好!”

奉献光华

谈起管道,薛振奎非常动情:“我在管道工作一直有报恩的情怀。因为我这是第二代了,很小就在管道,整个经历都与管道有缘,是管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我。从学徒工到现在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1年工作学习经历,起步时最小的职务是团小组长。我的每一步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

其实,薛振奎的工资已经封顶,岗位工资880元,长到头,是最高的了。31年来每天加班加点地干工作,按每天八小时计算,他早已干满退休年龄60岁的工作了。他向我们坦言,有时偶尔也会产生“革命到头”的闪念,但只是闪念。执著的追求和信念时时冲洗荡涤着这种片刻的闪念。他是那么地衷情于管道事业,孜孜不倦地构筑着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哪里有过喘息、有过丝毫的懈怠啊!“现在我工作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尽自己之所能去做,能有一些成绩,我就满足了。工作变成了一种惯性,完全是自己喜欢做,成为一种兴趣。我对自己要求很高,夏天的时候6点就去上班,冬天7点我也经常到办公室了……”他就是这样,时时想着管道事业的发展,脚踏实地地用心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