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梅关
2515500000005

第5章 革命年代

解放前,兴宁—滁口—文明(里田)—乐昌和江西的宜章—老坪石是北方到广东的两条大动脉,不亚于现在的京珠高速。而大余—梅关,临近大余县城和赣粤交通大道,消息灵通、给养易筹。所以梅岭不仅是历代文人墨客涉足的风景宜人的地方,又是革命时期游击队奋战过的土地,也是新四军吹响第一声抗日军号的地方。早在红军长征前夕,梅山地区就成了重要的游击根据地,这里群众基础好,南雄游击队常常在这一带活动。

(一)陈毅隐蔽处

1935年11月,余汉谋进行了残酷的“清剿”,妄图割断群众与游击队的联系。他派大批军队围剿梅岭,此时陈毅隐藏于梅山斋坑一石洞中。敌人搜捕不着便放火烧山,火已烧到眼前时,他考虑到难以脱险,便义无反顾地准备“以身殉主义”,并以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绝笔”诗——《梅岭三章》。天无绝人之路,多亏突降一场大雨,将火浇灭,隐蔽在此地的陈毅等人也安全脱险。“陈毅隐蔽处”也因此为世人所知。

如今,人们又在梅岭修建了诗碑长廊,那些革命诗词让人们回想起了当年的烽烟岁月。记住了英勇的陈毅同志及他的诗。“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艰难。后在革命群众的积极掩护下,终于摆脱了最残酷的一次“围剿”。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宣告结束。陈毅和战友们一道,领导红军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使红军游击队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二)刘伯坚视死如归

刘伯坚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党员、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同志称他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他致力于改造西北军,领导了宁都起义,作为我党我军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著贡献。

1935年3月初,红军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在会昌仁风地区突围战斗中为掩护战士,左腿受了重伤,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关押在大余县监狱。在狱中,刘伯坚拒绝了国民党军的诱降,以笔作武器,以监狱当战场,抱定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决心。刘伯坚的《带镣行》与夏明翰的《只要主义真》被合成雄浑悲壮的《就义歌》而广泛传唱。他不惧酷刑、抗拒诱降,在戒备森严的囚室里,奋笔写下了《移狱》和《狱中月夜》。提到大庾,就不得不想到他的《移狱》“大庾狱中将两日,移来绥署候审室;室长八尺宽四尺,一榻填满剩门隙。五副脚镣响锒铛,匍匐膝行上下床;狱门咫尺隔万里,守者持枪长相望。狱中静寂日如年,囚伴等吃饭两餐;都说欲睡睡不得,白日睡多夜难眠。檐角瓦雀鸣啁啾,镇日啼跃不肯休;瓦雀生意何盎然,我为中国作楚囚。夜来五人共小被,脚镣颠倒声清脆;饥鼠跳梁声啧啧,门灯如豆生阴翳。夜雨阵阵过瓦檐,风送计可到梅关;南国春事不须问,万里芳信无由传。”

刘伯坚同志虽然身陷囹圄,却志坚如钢,在被囚的17天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死以殉主义”是他的坚定信念。20日,军法处长问他还有什么后事,他的回答让敌人诧异,更震撼了后来人:“第一,写家书一封叫我的子孙后代革命到底!第二,死后要把我葬于梅关!”当被问及原因时,刘伯坚自信而坚定地说:“葬在梅关,站得高望得远,使我死后也能看到革命的烈火到处燃烧!”在就义前辗转羁押的半个多月里,不管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和严刑拷问,他都以“我为中国作楚囚”的钢铁意志顽强战斗、死而无悔,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同志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江西大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