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古代水利工程
2515800000006

第6章 三国至唐宋时期(2)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通济渠动工,到八月即交付使用了。通济渠工程浩大,施工时间仅为半年,不能不说是古今中外运河史上的奇迹,它反映了我们祖先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由于凿渠和造船劳累过度,约有50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古人评价隋炀帝开运河的功过时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通济渠凿成后,与邗沟一起成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舟楫多走这一水路。

隋炀帝在洛阳周围建了许多大型粮仓,如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回洛仓、河阳仓、含嘉仓等。这些粮仓都储有大量粮食,其中的绝大部分便是经通济渠从江淮一带运来的。

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帛,征发劳力,户多丁多,上调的粟帛也多。这就需要有一条粮帛南运进京的水道。另外,隋炀帝着意开拓边疆,穷兵黩武,积极准备用兵辽东,确定涿郡(今北京市)为征辽基地,要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北运,这也需要有一条从东都到涿郡的军需供应线。因此,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开凿一条航运能力较大的运河,这就是永济渠。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下诏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

唐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各地粮帛进京。唐朝前期,南方租、调由当地富户负责北运,沿江水、运河直送洛口,然后再由洛口转输入京。这种漕运制度,由于富户想方设法逃避,沿途又无必要的保护,再加上每条船很难适应长江、汴河、黄河的不同水情,因此事故多,损耗大,每年都有大批舟船沉没,粮食损失高达20%左右。再者,运期过长,从扬州到洛口费时长达九个月。安史之乱后,这些问题更为突出了。唐朝后期,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开始,刘晏提出了新的漕运制度,用分段运输代替直运。规定江船不入汴河,江船之运堆积在扬州;汴船不入黄河,汴船之运堆积在河阴(今郑州市西北);黄河之船不入渭水,河船之运堆积在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不仅如此,还规定承运工作要雇专人承担,并组织起来,十船为一纲,沿途派兵护送等。分段运送后,效率大为提高,从扬州至长安,40 天即可到达,损耗也大幅度下降。

大运河除漕运租、调外,还促进了沿线许多商业城市的繁荣。如扬楚运河(即隋朝的山阳渎)南端的扬州和北端的楚州(治所在山阳县,今为淮安市),汴河上的汴州(今开封市)和宋州(今商丘市),永济渠上的涿郡等。

扬州位于扬楚运河与长江的汇合处,公私舟船,南来北往时都要经过这里。于是,这里成了南北商人的集中地,南北百货的集散地。在全国州一级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过成都和广州。

汴州位于汴河北段,可经过济水东通齐鲁,可经永济渠北联幽冀,可经黄河直达秦晋,迅速发展成黄河中下游的大都会。因为它是一个水运方便的繁华城市,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代都建都于此。

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都定都汴州,称之为汴京。北宋历时较长,为进一步密切京师与全国各地经济、政治的联系,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运河体系。它以汴河为骨干,包括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并通过四渠,向南沟通了淮水、扬楚运河、长江、江南河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卫河(其前身为永济渠,但南端已东移至卫州境内)。五代时,北方政局动荡,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仍在持续发展。北宋时,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因此,北宋政府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河水多沙,自隋经唐到宋,经几百年的沉积,河床已经高出地面很多,汴河极易溃堤成灾。北宋朝廷见汴水无情,便组建了一支维修专业队,负责平时汴河的维修和养护。汴河一有大汛,就立即出动禁军防汛。大修时,发动沿河百姓参加。

为了巩固堤防和利用汴水冲刷河中积沙,河工特地在汴河两岸埋下了600 里的木柱排桩,将汴河束窄到可以冲沙的地步,开了后来“束水攻沙”的先河。

(四) 海塘工程

东晋咸和年间(326年-334年),吴内史虞潭在长江三角洲前沿修建海塘,是我国有确切记载的最早的海塘建筑。

隋唐时期,随着苏、沪、浙沿海一带的开发,这里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日益增加,涌潮所造成的损失也日益严重了。于是,防潮工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钱塘江北岸到长江南岸建成了一条长124里的捍海塘,南起盐官(今浙江海宁),经平湖、金山、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奉贤、南汇,北至吴淞江口。这是一条我国古代较早较长的海塘,捍卫着浙、沪间易受涌潮之害的城镇和农田。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淮南黜陟使李承在苏北也筑了一条比较重要的捍海堤。它南起通州(治所在今南通市),北至盐城,长142里,保护民田和盐灶,定名常丰堰。

此外,为了抗御海潮,在海州也筑了一条永安堤,长7里。

自秦汉到隋唐是我国海塘的初建阶段,基本上都是土塘,或者在海岸附近夯筑泥土为塘;或者像筑墙一样,用版筑法建造。这种土塘修建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就地取土,省工省力,技术也比较简单,但禁不起大海潮的冲击,必须经常维修。

从五代到南宋末年,苏、沪、浙的海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候潮门外和通江门外,编竹为笼,将石块装在竹笼内码于海滨,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后打上粗大的木桩加固,还在上面铺上大石。这种新塘称石囤塘,不像土塘那样禁不起潮水的冲击,比较坚固。但是,新塘的竹木容易腐朽,必须经常维修;同时,散装石块缺乏整体性能,无力抵御大潮。人们不断地摸索着并加以改进,终于有了正式石塘的兴建。

较早正式修建石塘的是杭州府知府余献卿。他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在杭州钱塘江岸建了一条几十里的石塘。这是壁立式石塘,用条石砌成,整体性较好,远比土塘、石囤塘坚固。但因此塘在江边壁立,直上直下,受到涌潮冲击时不能分散潮力,易被冲毁。

几年后,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转运使田瑜等人在余塘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杭州东面的钱塘江岸建成了两千多丈的新石塘。它用条石垒砌,高宽各四丈,迎潮面砌石,逐层内收,形成底宽顶窄的塘型。塘脚以装石竹笼保护,防止涌潮损坏塘基。石塘背面衬筑土堤,用以加固石塘,并防止咸潮渗漏。

余献卿、田瑜等人在杭州附近修建石塘不久,任鄞县(治所在今宁波市)县令的王安石也在钱塘江南岸的部分地区修建坡陀塘,用碎石砌筑,砌成斜坡,其上再覆以斜立长条石。这种石塘有消减水势的作用。

北宋时期,还在苏北沿海修建了著名的“范公堤”。当时,唐朝李承修的通州至盐城旧堤已经坍毁。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建议修复并扩建旧堤,得到转运使张纶的支持。在范、张两人相继主持下,工程顺利完工,南起通州,中经东台、盐城,北至大丰县,全长180 里,人称“范公堤”。

北宋至和年间(1054年-1056年),海门知县沈起又将范公堤向南伸展70里,人称“沈公堤”。

范公堤和沈公堤捍卫了苏北的农田及盐灶,受到历代的重视。

南宋在海塘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浙西提举刘垕在当地创立了土备塘和备塘河,即在石塘内侧不远处再挖一条河道,叫备塘河。将挖出的土在河的内侧又筑一条土塘,人称土备塘。备塘河和土备塘平时可使农田与咸潮隔开,防止土地盐碱化;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潮水冲坏,备塘河可以容纳潮水,并使之排回海中。这样,土备塘便成了防潮的第二道防线,可以拦截威力不大的海潮。

(五)水利科学

在三国至唐宋这一历史时期,水利基础理论的进步主要反映在水利测量、河流泥沙运动理论以及洪水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等方面。

我国至迟在唐朝就开始应用水准测量仪了。北宋年间,水位测量已在各地执行,并据以推算流量。宋金时期,对汛期水流特征和涨落规律也有形象的规律性描述。

这一时期防洪、农田水利和航运等工程技术普遍有所创新,并达到了传统水利技术的高峰。

这一时期,水利的管理也有长足进步。现存最早的全国水利法规是唐朝制定的《水部式》。这是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全国性法规,内容主要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碾磨设置及用水管理,航运船闸和桥梁的管理维修,渔业及城市水道管理等。

王安石变法时,对于兴修水利特别重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曾颁布《农田水利约束》,这是中央政府为促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而颁布的政策性法令,对各地兴修农田水利的组织审批方式、经费筹集、责任和权利分担、建议人与执行官吏的奖赏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对于推动农田水利高潮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