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2516700000005

第5章 排众议助子登皇位

(一)运机谋顺治继大统

正当大清意气风发,准备大举进攻明朝之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亥时,年届52岁的皇太极突然中风,猝死寝宫。皇太极死得太突然了,臣属后妃们毫无思想准备。皇太极去世之前仍照例忙忙碌碌理国政,没有察觉有什么病兆。后来,有人认为皇太极很可能是在一场政治阴谋中遇害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据史家考证,皇太极中年发福,身体肥胖,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胯下剽悍的战马都承受不了。

皇太极猝然撒手人寰,诸王、贝勒、大臣们都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皇帝一死,要拥立新主。新皇帝的治世水平如何,将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与稳定产生重要作用。在朝廷内,皇帝也有仨亲俩厚,对诸大臣贝勒自然亲疏不等。新皇帝一登基,自然要选用自己的亲信,进行权利的再分配。因此,在这一非常时期,诸王贝勒都企望与自己最亲近的皇子继承皇位,以安享荣华富贵。诸皇子也都活跃起来,不惜冒杀头危险,向权利顶峰挺进。

因后妃太多,所以皇太极的子女数也没有一个准确统计。仅据有史确载的十五名后妃作为统计依据,皇太极共有子女二十五人。其中,儿子十一人,女儿十四人。女儿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可以不去考虑。但皇子就有十一个。

当时长子豪格34岁,智勇双全,屡建战功,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只有两岁半。除福临外,其他五个皇子都非出自五宫,血统不够高贵。按照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遗训,有资格作为继承人候选对象的,不仅有众多皇子,皇帝的弟弟和侄子也可以。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对皇位继承做出任何决定,这就给皇位继承造成了很大麻烦。宗室内部围绕着皇位继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这几乎葬送了大清蒸蒸日上的国势和皇太极未竟的事业。在这一关键时刻,庄妃出面调和,才使得剑拔弩张的形势缓和下来。

当时,最有实力争夺皇位的,是皇太极32岁的异母弟睿亲王多尔衮以及皇太极34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豪格虽为长子,但由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所生,所以当时没有被立为太子。豪格本是正蓝旗主贝勒,皇太极亲领的正、镶两黄旗誓立豪格,图格尔、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他。正红旗主贝勒礼亲王代善也表示要立他为皇子。就在两黄旗大臣穿梭于肃亲王之家,紧锣密鼓地筹划立豪格的同时,多尔衮和豫王多铎的两白旗也在积极筹划力主拥立多尔衮继承皇位。

多尔衮为人机敏,他此时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但却依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轻易对下属表态。阿济格和多铎没那么多心眼,他们见多尔衮不动声色,不知在犹豫什么,便齐齐跪在他面前,问:“你不继位,莫非是害怕两黄旗大臣吗?舅舅阿布泰和固山额真阿山都说了,两黄旗大臣同意让皇子继位的就这几个人,我们在两黄旗的亲戚都支持让你继承皇位。”的确,除了两白旗之外,两黄旗内部也有支持多尔衮的。即使如此,多尔衮审时度势,没有轻易表态。因为他清楚,目前正处在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如果他对阿济格和多铎的恳请略一颔首,他们就有可能率领白旗士兵与黄旗人马兵戎相见。一时间,双方暗中较量,难分伯仲。多尔衮对皇位垂涎已久,但面对豪格的逼人之势,也犹豫不定,不敢贸然继位。

就在这种形势下,庄妃毅然出面,她找到皇后——姑姑哲哲商量此事。在这种关键时刻,皇后的特殊身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尔沁蒙古在清宁宫的权力还没有丧失之前,庄妃要利用和依靠这棵大树,她要运用这个权利去拼争,她要为国家的未来和儿子的未来去考虑。她向善良温顺的姑姑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她想好了一个把儿子福临推上皇位的折中方案。儿子是自己的命根子,自己的命运、科尔沁蒙古的前途,押在儿子身上。庄妃的性格、才智、勇敢促使她进行了一次冒险的尝试。她冷静分析形势后,首先去奉劝多尔衮从大清大局出发,权衡轻重,清军入关在即,内部必须精诚团结,并明确指出:“各贝勒各怀私心,您与肃亲王之间,无论立谁都不免一场内乱,到那时,恐怕难以收拾局面。现在只有您出面退避风争,再改立皇子,唯如此双方才能接受,这才是上策。不知您意下如何?”多尔衮听罢,觉得她见识果然不凡,不由得以敬佩的目光望着这位年届三十依然风韵犹存的皇嫂,问道:“以您之见,该立哪位皇子?”庄妃平静地回答:“皇子福临。在诸皇子中,他与皇十一子都出自我们五宫,血统地位最为尊贵,立福临为皇帝则诸王贝勒大臣都能够认可。况且他是科尔沁蒙古的外甥,满清结盟是太祖定下的国策,蒙古是满洲坚定的盟友,也是我们入主中原必须依靠的力量,他的舅舅们也正率蒙古骑兵为我们大清冲锋陷阵。但福临继位之后要由您和济尔哈朗辅政,众人才无话可说。”多尔衮微微点头。

8月14日,王公大臣、各旗贝勒举行大会,正式议立嗣君。会场外,两黄旗精兵严阵以待,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多尔衮推辞了多铎和阿济格在立嗣会议上要他继帝位的建议。此时,豪格以为大位非他莫属,也故作姿态,表示谦让,离开了会场。两黄旗将领群情激昂,誓死要立皇子。当会议几近陷入僵局之际,多尔衮见时机成熟,起身宣布:“既然诸位倡言要立皇子,现在我与肃亲王又退让不愿意继位,不如立先帝之子福临为皇子,因其年幼,由我和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分掌八旗军兵,待其年长,当即归政。”多尔衮此言一出,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不过,两黄旗见由皇子继位,自己仍为天子亲率之旗,当即表示接受;济尔哈朗得以辅政,也尝到甜头,自然不反对;支持多尔衮的一方更无话说。这一妥协折中的议案就这样决定了。这一结果,既维护了八旗贵族的团结,又照顾了各自的利益,还使多尔衮等人的才干得以发挥,保证了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入关作战。

此番皇位角逐的平息,庄妃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为了避开“母以子贵”之嫌,授人以柄,她接受当年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的母亲——大妃纳喇氏阿巴亥被逼殉葬的教训,主动请求为皇太极殉葬,其意在堵众人之口。诸王贝勒纷纷以福临年幼需要由母亲训养为由,全力劝阻,坚决请她勉留此身。毫无疑问,通过这件事庄妃已开始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了。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这是大清国举国欢庆的日子,新的皇位继承人福临在盛京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福临即位后,改次年为顺治元年。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因清太宗皇太极谥号称“文”皇帝,故在庄妃死后又称之为孝庄文皇后。

(二)太后下嫁真伪谁知

继位后不久,大清王朝就在多尔衮的率领之下入主中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王朝。清朝初年,政局动荡,事务繁忙。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各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庄妃为了维护儿子的地位,可谓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只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自己也可以安心了。

身处孤儿寡母境遇之中,聪明过人的孝庄太后,也不得不心中有所计策。摄政王多尔衮在入关过程中建立首功,大权在握,随意出入宫廷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有时就在皇宫住宿。多尔衮虽然控制了军政大权,但他毕竟没有得到皇位,心里有所缺憾。在权势欲望一步步膨胀的情势下,他越来越有夺取皇位的念头。

当时顺治帝年龄太小,外事俱由多尔衮主持,内事都由孝庄处置。多尔衮诬陷肃亲王豪格举止放荡,将他去职幽禁在宗人府,豪格的妻子美貌,多尔衮就将她留在自己府中。与多尔衮同居辅政王之位的济尔哈朗,很知趣地将权利拱手相让,但是多尔衮疑心重重,把济尔哈朗降为郡王,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多尔衮依靠两白旗,笼络正红旗,安抚了镶红旗,分化了两黄旗,打击了两蓝旗,势力如日中天。为了废掉皇帝,多尔衮还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致使他十四岁亲政的时候,还不识汉字,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

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紧逼下,只得以柔克刚,处处隐忍、退让,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以使多尔衮不能废帝自立。起初,她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紧接着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允许他面见皇上无需跪拜。每逢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这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多尔衮觊觎皇位的野心,稍微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

历史往往给后人留下一些迷雾和疑团。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一事便是清史研究中的一大疑案。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朝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上寿觞为合卺尊,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1650年),孝庄皇后的寝宫在慈宁宫。词中“春官“是指礼部官员,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慈宁宫张灯结彩、喜气盈盈;昨天礼部呈进了拟定的礼仪格式,为太后举行婚礼,对大清祖制礼仪加了新的解释。当时清宫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正宫孝端文皇后,当时年近50岁;一位是孝庄文皇后,当时37岁。如果太后举行婚礼显然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他一些“证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当与太后下嫁有关;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有“亲到皇宫内院”罪行,似乎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似有难言之隐;其四,满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素有“兄亡弟娶”的旧俗。

太后下嫁之事,正史没有记载,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证据,一一予以驳难。孟老先生认为,张煌言是明朝遗臣,对清朝怀有敌意,一直从事抗清活动,他的诗句很难说不是编造出来的故事,是对势不两立的大清王朝的诽谤之词。皇太极死时,庄妃才37岁。庄妃是天生的丽人,皓齿明眸、似玉如花。而仰慕姿容、贪恋女色,又恰恰是多尔衮的特殊嗜好和追求。在世人眼里,年轻貌美的寡嫂与雄才伟略的小叔子之间理应存在着“英雄美女”一类的情事,况且这也是现代影视文学作品刻意发挥的极好题材。慈宁宫是皇宫里的“寡妇宫”,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寡妇门前是非多”。至于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里的“皇父”是对多尔衮的尊称,中国古代的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的也不乏其例。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带领八旗子弟以摧枯拉朽、风扫残云之势,横扫大江南北,为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顺治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封多尔衮为“皇父”,也理所应当。况且,清宫“粉黛三千”,多尔衮即使乱宫,也不至于把这个“屎盆子”扣到“寡妇”孝庄皇太后的头上。

迷雾并不难辨,疑团也非费解。孝庄皇后也不会因为迷雾和疑团的存在而失去她照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