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2517600000014

第14章 颠覆与重塑思维,大数据与思维革命(1)

大数据所昭示的是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人才的需求、支付方式,还是营销策略、发展预测等等,企业都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思维方式。这注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而引导这场革命的正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综合人才

人才是大数据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谷歌的首席经济学家Hal Varian提到过,统计学家是未来最为性感的职业。大数据创新和创业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人才的招募、培养和使用。合理的模式将人才的价值放大,同时还将大数据的价值释放出来。在大数据时代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复杂的,破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此大数据实验室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不少企业的数据基础是很不错的,还有很多待解决的有意义数学问题,并且大数据战略被引入的强烈愿望也因此体现。限于企业规模或是企业发展的现状,总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可以和数据科学家合作,大数据战略便因此而搁浅。北京中关村,中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这里就有大数据实验室,在高校密集的上海杨浦区还有中关村的分部,有了这个,中国顶尖的数据科学家就可以和大数据实验室合作。不少在大数据方面有着大抱负的企业或是创业者他们看到了这种合作中,自己可以求助数据科学家为自己的大数据难题攻坚的机会。同时大数据实验室微信的多样数据科学家网络也将和大数据实验室共享,在人才成本高,技术需求多样的今天,这些问题也得以解决了。数据科学家其实对此也非常感兴趣,毕竟这些问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且现实意义很深远。

大数据的创新和创业除了需要数据科学家外,还要有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协助。其中有IT能力、行业知识、创业知识、投资知识等等方面的人才。在大数据实验室的支持下,具备多种专业技能的导师(mentor)网络就可以得以建立和维系。大数据的创新需要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定期或是按需进行指导,大数据创新者的成功率也会因此提升。

此外,大数据人才从大数据实验室中获得了多种可能,他们可以由此来依照自己的特点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大数据人才一定是对大数据研究感兴趣的,和大数据实验室开展合作并以此来研究分析大数据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大数据人才能兼备商业和技术才能,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实验室的资助开始创业。

大数据人才展开了与大数据实验室的灵活合作,大数据人才会因此成长。数据价值实现就应当要依靠人才价值的实现。那么,我们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

(1)各个国家的报业集团纷纷破产、停刊说明了什么?谷歌到底是互联网公司,手机制造商还是电信运营商呢?无法定位的谷歌,事实上它的利润来源还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谷歌的数据量越大,广告就越是精准,利润就越多。谷歌是一个精美绝伦商业模式的开创者,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它所提供的优秀服务,而谷歌做的只是用大家使用的数据向广告主收费。在大数据成功飞速运转的背后,就是谷歌的胜利。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传统报纸和杂志举步维艰也就不足为奇了。

(2)美国总统似乎是最善于营销的,他的营销在于数据驱动的营销,这种模式为美国历史上的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续任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也成了2012年大选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也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华盛顿那些原本从直觉和经验中决策的竞选人士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反倒是依赖数据分析专家和电脑程序员的人们从大数据中获得了关键的优势,大数据提供了众多信息,从而使他们准确理解选举的形势。显然大数据在政治营销领域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3)庞大的传媒业市场,正在高速发展。数据资产综合应用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更多维度以催生下一个巨人。

飞利浦的大数据营销策略

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飞利浦,它拥有多个领域的电子产品。飞利浦将中国市场作为“极有潜力的本土市场”,在整个营销战略中成了一个重点地区。所以,在大中华区,生产小家电的飞利浦优质生活事业部将其视为与欧洲、美洲同等级别的市场,成了“商务组织”的四大核心市场之一。

飞利浦最具优势的小家电有个人护理小家电、榨汁机、吸尘器和空气净化器等等。只是在中国市场上,还有美的等品牌对手带来的激烈竞争,飞利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2011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个直辖市和重点省份,飞利浦小家电和精品小家电开展了一个季度的推广促销风暴,以推广自己的品牌和网络的曝光量。

执行项目期间,传播活动重点推广和促销了飞利浦空气净化器、风景时尚灯、吸尘器、剃须刀、soudbar、avent六大产品。扩大品牌和产品网络的曝光量是此次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但同时还要让目标的消费群体更多地认识飞利浦的相关产品,这样一来商业效益就会随之增加。

中国互联网环境的特征是网络数据各方割据,有显著的碎片化情况。除此以外,飞利浦的产品线过于繁多,导致了传播任务十分繁重,飞利浦很难掌握单一品牌的互联网互动方式,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其传播信息,品牌形象也难以树立。飞利浦的目标在于整合营销策略,中国消费者由此能更深地体会到飞利浦品牌的优秀特性,有限预算的ROI也会大大提升。

实际上,飞利浦投放广告要是从互联网传播角度来看必然会迎来四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借由大数据的洞察,人群和精品人群的网络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也很快被洞察出来,网络传播就以此为策略依据。第二个挑战是媒体传播策略是在区域的销售策略基础上来制定的,线下销售和网络推广得以有效地衔接。第三个挑战是多产品广告同步推送的问题解决了,有限的媒体版位也得到了有效利用,广告版位通过技术手段来展示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广告,不同的受众看到的广告是不同的,版位的价值因此提升。第四个挑战,在亿赞普ID数据的基础上,跨区域广告实现了频次调度,有限广告位产生了最大化的销售价值。即便是同样的预算却达到了2倍以上的常规广告投放方式效益。

传播策略的确定先要来自由大数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再依据飞利浦消费群体做出相关数据,可是在飞利浦的全国推广中如何运用大数据呢?

飞利浦项目的执行基础是海量数据的存储基础,再经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分析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内容和相关行为,从中发掘潜藏的营销机会,这才会收获最有价值和效率的营销效果,投资回报率才会更高。

执行策略的过程基础就是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再同互动策略、数字创意、互联网媒体采购、互联网公共关系和监测服务全面进行结合整合,构建一系列关于差异人群覆盖、品牌植入传播、多媒体组合策略、EPR互动口碑传播以及CRM用户持续管理系统等完善的体系,在技术和媒体数据化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智能化投放的360度传播策略,目标就是要全面覆盖飞利浦的全部受众。

这不单纯只是营销,还是数据、技术和营销的完美结合。

阿里小贷的“不可能的任务”

阿里巴巴在2012年8月对B2B小额信贷的业务(以下简称为小贷)范围进行扩大。以往只能是B2B平台付费用户的小贷业务,普通注册用户从那以后也可以申请小贷,地域范围却仍然局限在江浙沪一带。此前就无地域限制的淘宝网和天猫商城贷款业务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阿里巴巴小贷业务会激增,也会进一步提升它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消息一出,社会各界的反响都很强烈,只不过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甚至喊出了“颤抖吧,银行!”的口号。事实上阿里巴巴的这项业务会颠覆传统银行吗?谁也不知道,毕竟最后的结果是多种要素综合的结果。可是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在金融界,阿里巴巴的小贷业务确实有了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传统银行业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始于2007年5月的阿里巴巴小贷业务,其实是阿里巴巴在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的基础上推出的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次合作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2010年和2011年,阿里巴巴和复星集团、银泰集团还有万向集团合作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和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两家公司,主营业务是网络贷款。总体来说,阿里巴巴的小贷有两大类,一种是B2C平台,也就是基于淘宝网和天猫商城客户的贷款和信用贷款,另一种则是针对B2B平台,为阿里巴巴中国站和中国供应商会员提供阿里信用贷款,具体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循环贷和固定贷两种类别。小贷的贷款额度不超过100万元,计息的方式是按日收费,一般淘宝网、天猫商城的信用贷款和阿里巴巴的循环贷的贷款利率都是0.06%/天,剩下的贷款项目为0.05%/天。这样很容易可以推算出前者的年利率大约为21.9%,后者的年利率大约为18.3%,贷款的利息均高于央行1年期贷款6%的基准利率,属于小额贷款行业内中等水平的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4倍以内的要求。

中国中小企业60%以上的GDP都来源于此,80%左右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因此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也由此推动。不健全的中国信用体系,造成了非常艰难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估,国内金融界为了控制贷款的成本高额风险,长期以来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信用贷款还是比较少。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既缺抵押物,又无担保,传统金融机构很难为他们提供更充分的融资。阿里巴巴的小贷既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担保,还有非常高的申请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极其迫切的融资需求来说显然是一剂良方。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企业必须有强大的生命力,阿里巴巴小贷曾经创造出突出的经营业绩,它所凭借的就是创新业务。阿里巴巴金融统计数据曾指出到2011年年底,接受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多达9.68万家,占到了全中国4000多万家企业的0.2%,投放贷款也高达154亿元,坏账率不及1%,和传统银行抵押类贷款产品的坏账率相比低了不少。阿里金融更让人惊讶的是仅仅2012年上半年投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就有170万笔,总金额有130亿元。每天平均完成了1万笔贷款,平均的贷款额度在7000元。

阿里巴巴金融的单日利息截止到2012年7月20日高达100万元,从这个趋势来看再有一年的时间,就会实现一年3.65亿元的利息收入。相对而言一般的小贷公司一年的利息收入只会有几千万元。国家有政策规定,银行借贷的数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金的50%。阿里金融的两家小贷公司注册资金的总量在16亿元左右,照此计算,放贷资金就不能超过8亿元,那么日利息收入最多的时候可以超过120万元(日利息为0.05%),上限大约是144万元(日利息为0.06%)。阿里金融现在的日利息大约是100万元,从国内来看算是业内顶尖的了。阿里金融的扩展还局限在自己的生态体系内部,不过凭借着它7980万注册用户量、1030万个企业商铺和75.39万名付费会员量(截止到2012年3月的数据),阿里即便是不算上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的庞大用户群,也可以随着自己生态体系的逐渐庞大推动自己金融未来的发展,这种势头不容小视。

既没有担保又没有抵押,对哪一家银行来说都是个大难题。如果还要实现每日1万笔贷款,单笔额度在7000元左右,单日利息的收入要做到100万元,很多传统银行更是想都不敢想。阿里金融又是怎么实现上述所有的一切的呢?阿里巴巴的回答一定会是他们经营了多年的主要业务,即从电子商业平台上累积了多年的海量数据帮了个大忙。

传统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信息不确定所带来的运作风险和经营损失,不得不用抵押和担保等手段,可是大数据时代到来,所有信息都会日渐透明,商业运作的方式也会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发展,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已经有了大量后台数据的累积,除了有用户的交易数据,还包括了资金流动、访问量、产品变化、投诉评价、用户注册等经营数据和身份信息,即时生成的这些数据都是自动产生的,阿里小贷从中获得了海量的数据支持,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成本很低。阿里巴巴打通了旗下的所有平台,实现无缝连接,网络数据模式由此引入了海量的数据,在在线视频调查和第三方验证等手段的配合之下,评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等级。与此同时,阿里金融还有一整套涵盖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这就是控制贷款风险的方式。阿里金融依靠这个方式在金融机构中做到了传统银行所做不到的事情。

阿里巴巴到现在更是认识到海量数据给予他们的巨大财富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在2012年7月宣布设立首席数据官,也推出了“数据共享平台”战略。2个月以后,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网商大会的平台宣布2013年起阿里巴巴开始转型,要重新整合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马云的话当中不难透露出数据在阿里巴巴众多业务中的重要作用。显然,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之后,数据俨然是价值巨大的新资产,未来的企业竞争将围绕大数据收集、挖掘和运用展开。

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另一种思路

2010年6月起,央行前后四次发放了大约200张类型各异的支付牌照,涵盖了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移动电话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汇兑七大类型的业务领域。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的支付行业已经迎来了“后牌照时代”,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了,但市场竞争却越发激烈。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往的利润均来自交易佣金,大致是交易金额的0.5%到1%之间。由于互联网支付市场一时间涌入了各方资金力量,短时间内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