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2518500000005

第5章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脉诊辨证

摸患者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对中医来说,最具有标志意义的,莫过于脉诊;最充满神秘色彩的,也莫过于脉诊。脉诊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很神奇的,医生凭三根手指在不到二寸的人体上桡动脉处通过仔细体察脉象微妙之无穷变化,就能知道你的病情,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也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对脉诊产生了怀疑——你这三根手指难道能像各种先进的仪器一样,看到我们内在脏腑的变化吗?对他们来说,西医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检查出来的结果,才是值得信赖的。作为中医招牌的诊断方法,脉诊真的只是一种骗人的东西吗?

脉诊真的那么虚无缥缈吗?脉诊已经过时了吗?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把脉诊作为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呢?我们只有弄清楚脉诊的实质性含义和机理,才能真正跨越阻挡在中医前面的各种怀疑和否定,从而走进一个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医学领域。

现在中医所采用的脉诊法,基本都是以桡动脉为主要部位,桡动脉位于手腕的桡侧(靠拇指侧),这个部位在中医上也称为“寸口”。因为我们所摸到的桡动脉的中心部位,离手掌的距离大约在1寸左右。中医在脉诊上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寸口”诊脉的,在《内经》的记载中,就是通过诊察人体所有的体表动脉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的。《难经》 提出单用 “寸口”作为脉诊的部位以后,特别是晋朝医家王叔和在他著的《脉经》中极力推广用“寸口”诊脉以后,中医才逐渐将脉诊部位固定在“寸口”。中医选择桡动脉作为脉诊的主要部位,有两个原因:一是桡动脉部位表浅,伸手即得,易于医生诊察。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病人的诊察,如果要诊察股动脉或颈动脉,往往很不方便;二是桡动脉在中医经络学说中是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肺又是百脉朝会的地方,五脏六腑的信息都会通过百脉传递给肺,从而在桡动脉上得到反映。为了能更详细地体察桡动脉所反映的各种信息,中医以桡骨茎突(手腕桡侧可以摸到的骨性突起)为标准,把摸到的桡动脉分为三个部分,桡骨茎突处称为“关”,关前称为“寸”,关后称为“尺”。寸、关、尺构成了中医诊脉的三个部位,医生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来诊察这三个部位的脉象 (食指诊察寸部脉象,中指诊察关部脉象,无名指诊察尺部脉象),以获取有关疾病的详细信息。

把“寸口”分为三个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上把人体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了人体头面五官、横膈膜以上的胸腔以及其中的脏器(如心、肺);中焦包括了人体横膈膜以下、脐部以上的上腹部以及其中的脏器(如脾、胃、肝、胆);下焦则包括了人体脐以下的腹部以及其中的脏器(如肾、膀胱、大肠、小肠)。寸、关、尺正好和人体的三焦相对应。寸部位置最高,能反映上焦的情况。尺部位置最低,能反映下焦的情况,而关部位置居中,能反映中焦的情况。通过寸、关、尺三部和上、中、下三焦的对应,桡动脉事实上就变成了整个人体的缩影,因而中医师三个手指所感觉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脉搏,而是从寸、关、尺三部上得到的信息“脉象”。

因此脉象就是人体内部信息在脉搏上的一种表露。通过这三个手指对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接收,我们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疾病之门的钥匙。不管是健康或是疾病,人体内在的各种变化都已经真正掌握在医生的手指之下,就看我们是否能识别和判断了。

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精确地判断出患者的患病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因此中医创造性地把它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脉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脏腑功能状态以及人体物质充盈程度的最可靠和最直接的证据,通过这个证据,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到人体的内在平衡状态。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利用一个小小的脉搏,竟然可以获取这么多有关人体的信息。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

相传,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倒,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已经离世。

而当时的名医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此人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赵简子果然“起死回生”。

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筹办驱魔祛邪的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其奄奄一息之态是“尸厥”的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敷之法抢救。

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之鼻祖,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在脉诊被广泛应用以后,许多著名医家都曾钻研其中的奥妙,并有一定造诣。比如明朝的大医家孙一奎在治病时非常重视脉诊,经常通过脉象来分析疾病的根源,判断和预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有一年秋天,孙一奎应朋友的邀请,给一个李姓青楼女子诊病。诊病过程中,李姓女子咳嗽数声,她自称咳嗽只是偶尔出现,自己感觉也没有什么特别不适的地方,但每次月经来都很少,只有一两滴,并伴冷汗淋漓,醒后就会感到四肢酸软、体力不支。孙一奎细心地诊完脉,并没有给开方子,而只是安慰了那女子几句,说只要多休息就没事了。回到客栈,他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开方子呢?孙一奎叹了口气说,她的脉象告诉我,疾病已到晚期,药物恐怕是没用了。朋友很奇怪地说,那女子看不出有什么大病呀,看上去精神也不错,怎么会严重到无药可治了呢?孙一奎说,她的脉象很怪,两寸部短涩,两关部弦,两尺部洪滑。脉的关部,对应人体的肝胆,关脉弦也就意味着肝火旺盛,而现在是秋季,秋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秋季不应该出现如此亢盛的弦脉,现在肝火在受到克制的季节仍然如此旺盛,必然会损耗人体的阴液。再看她的尺部脉,尺脉对应的是人的肾,尺脉洪滑,是肾中元阴亏耗,元阳偏亢的表现。

而她又是青楼女子,肯定多动欲火,这样就更加损伤体内的元阴。最后再看她的寸部脉象,寸部对应人体的心、肺,寸脉短涩,则表明心、肺精气不足,肺是水之上源,肺中精气亏耗,就无法再滋养和补充肾中的元阴。综合她的脉象,是邪火旺而真阴竭,而且现在已经有咳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人体真阴衰竭的征兆,古书上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所以我断定她无药可医,到明年二月春季木旺的季节,肯定会病情加重而死。

后来果然被孙一奎说中,那李姓女子在第二年二月死亡。

由此可见,脉象不仅可以反映人体内在的疾病信息,更可以反映出疾病时机体的功能状态,通过这两种信息的综合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脉象的表现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其中,预后指疾病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转归指疾病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后果。比如说脉象由缓和而转为弦急,这就说明人体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盛(缓和是脉有胃气的特征,而弦急往往是病邪在脉象上的反映),往往是疾病加重的表现;相反,如果脉象由原来的弦急而转为缓和,则又说明邪气渐退而胃气渐复,这就是疾病好转的迹象。再比如说,久病体虚、失血吐泻等患者,由于体内气血津液消耗,在脉象上通常表现为虚弱;如果出现洪、滑、数、大等过于亢盛的脉象,则又说明此时的人体正气大衰,而邪气炽盛,往往是疾病危重、预后不良的一种反映。

中医其指下动脉变化虽众多,但各具一定形态。它们能反映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甚至病人未觉而病脉先现,故对生同一种病的同类病人,虽病同但病因不同。中医施以不一样的处方药就很合乎自然规律。这就叫先进的个性化治疗。千人千方没有错,无可指责,中医验方制成的中成药对同类病人,有人反映效好。有人认为还行。有人认为无效,就是千人一方、没有辨证治疗导致的。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

相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贴药方。太后服后,果然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但牵线切脉毕竟属故弄玄虚之举,乃历代医官因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为之的骗技。

据传,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为“老佛爷”牵线切脉成功获重赏之事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待、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食螺肉所致食积顽症。牵线切脉时,他先强装镇定,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切脉,就像一道关卡。这一关,连接着医患双方,暗藏着不少玄机。几千年来,聪明的医生在不具备当今各项仪器和实验检测手段的条件下,全凭大夫的诊断功夫,所以那时的大夫一门心思钻研医术,钻研脉诊,手诊,应用遍诊法、三部诊法诊病,首开世界医学史之先河,令人钦佩,后继者不断简化提高,发展到四百多年前的李时珍的频湖脉学至今,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已日趋成熟。医生通过脉象不仅可以看出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部位,而且很多现代医疗设备查不出来的疾病以及非病态的亚健康状态,通过脉诊也能在早期发现,因此“把脉”这种最经济实惠又对身体无伤害的诊疗手段,应该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