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四运动
2519600000016

第16章 影响及评价(2)

这场史无前例的爱国群众运动,真真切切地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历史是由人民自己谱写的。从5月4日北京学生的游行活动,到后来全国各地的学生、工人运动,反动派们虽然对爱国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最终也没有阻挡住强大的革命洪流,而是听从了人民的呼声,罢免了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巴黎和约》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起草制订的,过去的中国政府是不敢对这类和约说“不”的,但是这次在群众的压力下,中国代表竟然拒绝了在和约上签字,这确实是历史上空前的一件事情,震惊了那些曾经藐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如果没有学生、工人、商界及其他爱国人士不顾被逮捕、被殴打的危险,举行了一次次的示威活动,当时的反动政府肯定会对和约屈从的。所以说伟大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强大动力。同时,通过实际斗争,人民群众的觉悟大大地提高了,感受到了自己解放自己的真理。在运动的期间,反动派们企图利用刺刀、皮鞭、监禁来遏制群众的爱国运动,但是结果却恰恰与此相反,反动派们逮捕一个人会激起千百万的群众怒火,进而兴起全国的运动。历史证明了,镇压人民群众的人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历史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来看只是一场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是如果从宏观方面来看,从整个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来说,它对中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第一,在思想文化方面。在1919年10月,总统举行秋季祭孔仪式,并且组织了四存学会,然而这些都是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学”为宗旨的,是反动的统治阶级进一步强化封建礼教的手段。梁启超和梁漱溟则高声提倡中国文化优越论,反对学习西方一切文化,反对中国的革命派,并且同时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在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则推行了新文化运动,并且提出“打倒孔家店”的积极进步口号。后来的五四运动则进一步促进了反对封建思想的发展,因此就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除此之外,中国语言文字政策的方法途径,很大一部分是受五四时期西化理论的影响。由此可见,五四爱国运动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的思想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二,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在巴黎的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巴黎和平协议上签字,一方面捍卫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显示了新时代的中国人民不再甘心受外国人欺侮,中国的独立自主权利不再随意地受人践踏。这是中国人民思想觉醒的新开始。但是,以后的历史证明了,五四运动的胜利并不代表中国权益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恰恰与此相反,这一结果刺激了日本吞并中国,排挤其他列强的速度。由于北京政府的昏庸无能,各地军阀为了私利而互相斗争,这一切又加速了中国的内乱局面。在1921年到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十项原则”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日本把青岛交还给中华民国政府,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并不是真心想归还中国的主权,所以日本仍然控制着胶济铁路,从而使山东的实权仍然被日本控制着,所以说中国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恢复。

第三,在社会经济方面。在五四爱国运动期间,学生和群众积极宣传国货,抵制日货,在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为民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与市场。而且,此时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巴黎和会上为自己争夺更大的权益而战,所以基本上没有时间来破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随着一战的结束,各国的资产阶级纷纷卷土重来,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又遭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中国的社会经济依然无法摆脱遭受日本欺凌的厄运。

第四,在教育方面。五四运动前夕,胡适的老师、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杜威来到上海。他是受北京大学、新学会、尚志学会和中国公学这四个单位的邀请来华宣传实用主义及其社会学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动主义”“自律辅导主义”等教育思想在五四运动推动下,使教育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北京高等师范等学校开始废除学监制,在“开放女禁”呼声下,1919年秋,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岭南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在教育制度上,妇女也有了受教育的合法权利。1921年10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小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大学四至六年,这次改革是以美国的教育制度为参考制定的。

第五,在文学艺术方面。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与此同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大批的文学巨匠,如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第六,在政治方面。五四运动期间,苏俄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拥护与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党的改组显示了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唯一出路。五四运动以后,工人罢工和政治斗争依然不断,1920年5月1日,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岁月如梭,转眼间,五四运动迄今已经92年了。从1919年到现在,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五四运动为界限,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尽管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挫折和停顿,但是我们总的发展道路是前进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正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不管时间过了多久,那场伟大的五四运动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陌生和遥远,相反,五四运动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与继承。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它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那么,五四精神是什么呢?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解放思想和不断创新、理性精神和个性解放、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等等,这些都是学者们给五四精神下的定义。这些说法都是有理论依据的,其实这些精神也是相联系着的。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联系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92年过去了,今天的历史环境与92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所开创的传统,其意义如此重大,影响如此深远。今天,我们青年一代纪念五四运动,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它的传统,应该从它的历史经验中学习什么呢?我想,主要应该是:第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华儿女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感天动地的。这种精神,在当年曾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极其严峻的形式下为民族独立、自身解放而英勇奋斗;在今天,它仍然应当成为我们捍卫国家主权的强大精神动力。第二,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奋斗。五四运动之所以具有深刻的内容和历史的意义以及持久的生命力,是因为这场运动担负起了时代的任务,而一个个爱国的学生与各界群众则是这场运动的主人。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号召青年学生们保持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我们应当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一条新的救国道路,并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也由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四,坚持走五四运动开辟的青年运动的道路。经过五四运动的教育,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参加实际斗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使自己逐步从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共产主义战士。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代表了“青年运动的方向”。诚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年轻一代的成长道路必定会有许多与当年不同的特点,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这些基本点,仍然是当代中国先进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