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2523400000006

第6章 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每个孩子由于遗传因素、社会背景、家庭条件等的不同,造成了他们性格、气质的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和优缺点。父母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应该认真观察、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扬起所长,避其所短,因势利导,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这一点,古人在家庭教育已经注意到了。曹操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子,能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爱好分别进行教育,对爱武的侧重传授兵略武艺,对喜文的着重教他们读诗作赋。结果,他的儿子各有所长,都能有所建树。

要做到扬长避短,首先要了解子女,对他们的长处、短处要心中有数。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一出生父母就陪伴在孩子身边直到他们长大成人,所以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家长应该很清楚。司马迁在《史记·勾践世家》中讲了一个范蠡知子长短的故事。说范蠡在齐国一个叫陶的地方隐居时,他的二儿子因犯法被囚于楚,定成死罪。范蠡准备派小儿子带千两黄金去营救。大儿子争着要去,范蠡不让,坚持让小儿子去。大儿子说:“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父亲不让我去,却让小弟去,是看不起我,肯定是觉得我无用吧。”说着,便要自杀。范蠡的妻子一看慌了,劝丈夫说:“你让小儿子去,也不一定能救出老二来,却让大儿子先自杀了,还不如让他去了!”范蠡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去。等他一走,范蠡就说:“准备好等他搬老二的尸首回来吧!”妻子不解其意,范蠡说:“咱的大儿子、小儿子各有所长所短。大儿子从小跟我受过苦,知生计艰难,很珍惜家产,这是他的长处,但也因此很爱财,过分吝啬,往往办不成事;小儿子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不知财从何来,挥金如土,这固然是个毛病,但另一方面他却能仗义疏财。去营救二儿子,是个破费金银的差事,我让小儿子去,是因为他能弃财,而大儿子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也肯定救不了老二啊。”后来,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大儿子因为舍不得花钱,没救出二弟,拉着尸体回来了。用现在的眼光看,范蠡采取用金钱来为儿子赎罪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对两个儿子的长处和短处确实是了如指掌的。

对孩子不了解,把握不住他们的长短处怎么办?可以通过实践来考察,也可以请教周围的人,听听别人的反映和评价。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父母因为疼爱孩子,往往对自己孩子的缺点熟视无睹,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都是优点而没有缺点,而忽视了对孩子身上一些缺点的纠正,造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不得当。春秋末年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这两个孩子到底要谁来做继承人好呢?赵简子心里没底。他想了个办法,把写有“训诫”之词的书简交给两个儿子,告诉他们说:“你二人要记住。”三年过后,赵简子考问,伯鲁根本答不上来。赵简子又问:“那你把我写给你的书简拿出来看看。”伯鲁说:“早丢失了!”赵简子再问小儿子无恤,无恤对答如流,问写的书简在哪,他很快从袖中抽出来递给父亲看。赵简子从这件事和其他一些小事上看出小儿子比大儿子强,便改变了“立长为嗣”的做法,决定立无恤为继承人。这也可以说是“择优而立”吧。

宋太宗赵光义在这一点上也是比较明智的。在他去世的前两年(995年),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王位,他拿不定主意,便征求名臣寇准的意见,问:“你看我的儿子中,哪个可以立为太子啊?”寇准回答:“要权衡比较一下,选择有治国安邦之才,能不负众望的皇子为太子。”太宗又问:“我看三太子襄王比较理想,你看如何?”寇准说:“知子莫若父。襄王是可以的。”于是,太宗便下决心将在外地的襄王赵元侃调回京城开封尹,改封为寿王,随后又正式确立为太子。太子在祭祀祖庙后的归途中,沿路群众夹道贺喜,称赞赵元侃是“少年天子”。可是听说人人都拥护太子,宋太宗又不大高兴,问寇准:“人人都心向太子,把我置于何地啊?”寇准急忙拜贺说:“这说明你选择寿王做太子选对人了,得人心,是天下百姓之福啊。”太宗一听,心中豁然开朗,便率领皇后妃子们一起为太子祝贺。

当然,单纯地了解、知道其长短处还不够,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这一方面,元代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的祖父郭荣做得非常好。郭荣是金末元初时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他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当他看到自幼就跟自己生活的孙子郭守敬聪明好学,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器具,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时,就因势利导,一边教他读书习文,一边有意识地带他去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体验生活,并手把手地教他制作各种器具,给他讲解各种科学知识,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郭守敬到十五六岁时,就显露出了一定的科学才能。他得到一副宋代人制作的“莲花漏”图,经过一番分析研究后,居然摸清了这种做计时器用的“莲花漏”的制作方法。郭荣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为了让孙子进一步开阔眼界,得到深造,便把他送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精通天文学和经学的刘秉忠门下学习。郭守敬在刘秉忠的精心指导下,学问大有长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对孩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愿理想,不能凭父母的主观意志硬性规定,强迫孩子服从,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父母不能强迫他们去学习,应该对他们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培养教导,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种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替代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硬把孩子的兴趣往父母自己所好的方面去扭转的做法是错误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在这方面就走过弯路。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是一个饱学的秀才,几次科考都未得中,于是从事医学研究,成为一名颇有名望的乡间草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长的李时珍,从小就对药草产生了兴趣,七八岁时便能辨认出许多草药的名字。但是他的父亲李言闻并不想让他从医,而一心希望聪明的李时珍能科场得中、金榜题名,以此来为地位低下的李家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他让李时珍专心读书,不让儿子看医药方面的书。可是李时珍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腐败的官场现象和乡下百姓无钱看病的苦难越来越有深刻的了解,而对科举考试越来越没有兴趣,于是他坚定了学医的决心,立志为贫苦人民解除苦难。他向父亲表示:“身如逆水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好在李言闻不是那种固执己见的人。他深知儿子立志学医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于是改变了主意,让儿子跟随自己行医,向儿子传授医术和实践经验,因此儿子的医术提高很快。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医药学家。

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出,对于孩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多么重要,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才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就提到了“因材施教”,主张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教育,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