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宛转蛾眉:杨玉环
2523900000003

第3章 成凤枝头万千宠爱(1)

婚后的生活比杨玉环预想的还要甜蜜,生活上虽然少了些自由,但是寿王对他非常体贴。两人经常偷空溜出去玩儿,就是留在府里,寿王也陪着玉环学习舞蹈、吃饭、赏花。他们还经常到皇宫内看望武惠妃,武惠妃从杨玉环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对她更加喜爱。初为人妻的杨玉环就已经知道利用寿王对自己的宠爱做些有利于自己家族的事情了。她先是和寿王讲述了自己失去双亲的童年,又告诉他自己在叔父家得到了怎样的优待。寿王听了很受感动,找驸马都尉杨洄帮“岳父”谋了个差事国子监太学博士。在国子监当职虽然是个闲差,但其中的人多是饱学之士,在朝中很受尊重。杨玄珪从一个正七品下阶的地方官一下变成了正六品上阶的京官,开心不已。后来,寿王得知杨玄珪的儿子,也就是杨玉环的堂兄还没有娶妻,问妻子道:“哥哥为什么不肯娶妻呢?是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吗?”杨玉环无奈地回答道:“我这个哥哥每天只知道看书,哪有时间考虑娶妻的事情啊!”寿王从此便开始偷偷给玉环堂兄物色合适的女子。事有凑巧,一次他进宫向母妃请安,正好碰到了岐王的女儿承荣郡主。寿王一看这个女孩不施粉黛、衣着朴素,肯定适合做事谨慎、低调的大舅子,于是就请母妃武惠妃为他的大舅子做媒。武惠妃年轻时曾几次怀孕,但孩子们都夭折了。当寿王出生的时候,为了能让这个孩子生存下来,从小就送到了宁王府中。宁王和岐王交情很好,因此武惠妃和岐王也走得很近。武惠妃曾经见到过寿王妃的这位堂兄,觉得这个人很踏实,儿子的妻兄如果能和郡主联姻的话,对寿王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她开开心心地答应了。武惠妃出面,事情当然会办成。杨玄珪知道这个消息后惊愕得简直不敢相信,女儿能嫁给皇子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如今儿子又要迎娶郡主,他觉得老天对他真是不薄了。隐隐地他感觉到,他们杨家复兴的时候就要到了。

杨家的婚事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武惠妃也在为她的儿子谋划着。她深得玄宗的宠幸,位同于皇后,可是太子李瑛却不是她生的。因此,她一直想除掉李瑛立自己的儿子李瑁为太子。李瑛是唐玄宗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赵丽妃曾经得到玄宗的宠幸,后来武惠妃专宠,玄宗渐渐疏远了她。李瑛知道自己的母亲不得宠,也知道武惠妃一直觊觎太子的位置,所以行事特别小心、谨慎,尽量不让武惠妃抓到什么把柄。驸马都尉杨洄知道岳母武惠妃急于废掉李瑛,也暗中帮忙搜集证据。在玄宗宠幸武惠妃以前,曾经先后宠幸过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刘才人,她们分别生下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后来因为武惠妃得到玄宗的专宠,这三个妃子便相继失宠。李瑛、李瑶与李琚三兄弟也因此与自己的父亲疏远了很多,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母亲不得宠而郁郁寡欢,总在背后说武惠妃的坏话。太子李瑛也知道自己处境危险,常常劝诫他们注意言行,不要给武惠妃留下可以栽赃的口实。可武惠妃却步步紧逼,太子的待遇还不如后宫普通皇子的待遇,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为太子鸣不平,虽然不敢在人前说,但周围没有其他人时,三人常聚在一起发泄心中的不满。这天,三兄弟又聚在一起喝酒,李瑶和李琚忍不住又说起了武惠妃的坏话,酒过三巡,李瑛也渐渐把持不住,参与到诋毁武惠妃的阵营当中。驸马督尉杨洄安插在太子身边的眼线立即将他们说的话告诉了杨洄,杨洄又转告给武惠妃,武惠妃添油加醋地转告给唐玄宗:“皇上,太子聚众诅咒臣妾,还说您是老糊涂了的昏君啊!您在的时候太子都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诅咒臣妾,哪天您要是不在了,臣妾可怎么活啊,皇上一定要为臣妾做主啊……”唐玄宗听了非常生气:“这太子李瑛将来是一国之主,非但不思进取,反倒干这些勾当,真是太让朕失望了!朕要废了他!”玄宗找来亲近大臣商量废太子的事情。宰相张九龄极力反对:“皇上,废立太子是大事情,不可以草率啊。太子李瑛为人一向忠厚老实,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如果贸然废了他,天下人都会伤心的,请皇上三思。”同来的几位大臣也力保太子,玄宗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后来,李林甫设计陷害宰相张九龄,玄宗罢了张九龄的官,李林甫取而代之,势力愈加强大起来。李林甫知道武惠妃受宠,积极向她靠拢,在玄宗面前常常夸赞寿王如何有能力,为人如何达观等等。天长日久,玄宗对寿王的印象也越来越好。武惠妃觉得时机越来越成熟,决定加紧废太子的进程。可自从上次事件后,太子行事更加谨小慎微,让武惠妃无从下手。时间紧迫,就怕夜长梦多,可又无计可施。杨洄看着岳母着急的样子,知道岳母的心事所在,上前建议道:“母妃不要着急,他们虽然行事小心,但我们可以引蛇出洞。”

“怎么个引蛇出洞?”“如此这般……”两人商量完毕后,武惠妃便开始实施这个计划。

她派人请太子三人赴宴,又特意告诉他们最近宫中不太平,常有贼人出入,所以他们可以佩剑防身。虽然知道武惠妃可能没安什么好心,但是武惠妃的邀请他们却是不好拒绝的,只好前去赴宴。他们一上路,就有人报告了。武惠妃见三人中计,一面命令侍卫捉拿反贼,一面撕破衣服、弄乱头发,跑到玄宗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起来:“皇上救我,皇上救我……”

“爱妃,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太子造反了,他要杀臣妾,臣妾跑得快才幸免于难啊!”

“啊?真有此事,爱妃别怕,和朕一起去看个究竟。”玄宗向后宫走去,果然看见太子三人拿着剑被侍卫包围起来。

“你们好大胆,竟然要造反,该当何罪?”

“父皇,儿臣冤枉啊,是武惠妃邀请儿臣来赴宴的!”

“一派胡言,既是赴宴,为什么要带剑,你在皇宫长大,难道不知道入宫不可以随便携带兵器吗?”

“父皇,是武惠妃特意叮嘱的啊!请父皇明鉴,儿臣冤枉啊!”

“爱妃,太子所说是否确有其事啊?”

“皇上,臣妾从来没有邀请太子赴宴啊!皇上明鉴!”

“好毒的妇人,你今日冤枉我兄弟三人,我们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来人,把这三个逆子收押再审。”

武惠妃还在一旁哭哭啼啼:“皇上一定要为臣妾做主啊!皇上……”

“爱妃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一个说法的。宣李林甫进宫。”

李林甫入宫面圣,唐玄宗问他:“太子无德无能,朕早就想废掉他,却遭到朝臣的反对。今日他竟然又联合另外两个王爷造反,朕想废掉他,爱卿认为怎么样?”李林甫回答说:“这是皇上的家务事,皇上不需要和朝臣们交代!”于是玄宗把太子等三人贬为庶人。后来武惠妃又找机会杀死了三人。

太子被废,武惠妃以为寿王的机会来了,找来李林甫商议重新立太子的事情。可是当时天下人都觉得太子死得冤枉,认为武惠妃做得太绝,舆论对寿王很不利。李林甫也知道这个时候在皇上面前举荐寿王,对自己可能不利,所以和武惠妃虚与委蛇,事情没有马上成行。自从设计杀害了太子三人后,武惠妃的身体渐渐虚弱起来,她常常梦见三人的鬼魂来向她索命。她也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冲动,太子已经被贬为庶人,对自己不会有威胁了,为什么还要杀了他们呢?噩梦常常困扰着武惠妃,武惠妃越来越憔悴,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离开了人世,那年她才38岁。

武惠妃的死对玄宗是个很大的打击,玄宗终日茶不思、饭不想,人也渐渐憔悴了。高力士在一旁瞧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下定决心要帮玄宗再找一个佳人来。都说南方出美女,高力士亲自出马,南下寻找美人。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为玄宗带回了梅妃。梅妃虽好,但玄宗还是不能忘记武惠妃,常常会想起她。当时,每年的十月,皇上都会带着家人到华清宫游乐。又一个十月要到了,高力士想着到时候举办一个盛大的宴会,把宫中的妃嫔、命妇们都找来热闹热闹,让玄宗高兴高兴。转眼,十月到了。玄宗带领着自己的妃嫔和儿孙们一起游幸华清宫。十月的长安已经很冷了,但这华清宫内却还如夏季,百花鲜艳、温泉暖暖。第二天,宫廷中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宴会,所有妃嫔、命妇都应邀出席,整个后宫被各式各样的美人包围着。只有玄宗一人仍是郁郁寡欢,他还沉浸在失去武惠妃的悲痛之中。虽然最近高力士又从外面为他找了些新的妃子,其中也不乏梅妃那样清新脱俗的女子,可在他的心里却总不能忘记武惠妃的好,越是在欢娱的时刻,他越是想起武惠妃的音容笑貌。所以,当他的儿女们在前庭嬉戏时,他独自一人走在宫廷的小路上排遣寂寞。他静静地走着,仿佛这路没有尽头。恍惚中,武惠妃似乎正站在前方,背对着他,观赏美景。“爱妃,爱妃,爱妃回来看朕吗?”说着,玄宗向那女子扑了上去。谁知这女子一回头,竟不是武惠妃。虽然不是武惠妃,但美丽更胜武惠妃。玄宗心想:“不知是谁家女子,长得竟如此像朕的爱妃,难道是上天可怜朕,派这个女子下来?”“你是谁家女子啊?”

杨玉环因为不胜酒力,偷空出来吹吹风,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了天子,简直受宠若惊:“臣妾是寿王妃。”“寿王妃?”虽然玄宗从看到她时就喜欢上了她,但没想到这女子竟然是自己的儿媳,不免又惆怅起来。回到内寝,愁眉不展。随行的高力士看出皇上喜欢上了寿王妃,知道皇上的心事所在,上前劝解道:“皇上不必担心,臣有办法让寿王妃进宫侍寝。”

“什么办法?”

“皇上可以以已故太后的名义,命寿王妃出家为太后祈福,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她还俗,这样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果然是好方法,你速速去办。”

高力士来到寿王府,宣读了皇上的旨意。这对寿王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母亲刚去世不久,妻子又要出家。这是为什么?寿王想不明白,他哀求高力士能否让父皇网开一面。可此时的高力士却是铁石心肠:“寿王,让你的妻子为太后祈福是你的福气,你如果不识大体,你父皇会不高兴的!”皇命不可更改,倒是杨玉环显得镇定很多,她把寿王搂在怀中:“寿王,人生祸福难定,臣妾不能再服侍你了。臣妾走后,你要保重身体,好好生活。”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毅然离开了寿王府,被送进后宫,做起了女道士。玄宗赐号:太真。

按说做道士本应到道观去做,可是唐玄宗却把杨太真接进了宫中,还在皇宫中特意给杨太真修建了道观,称为太真宫,他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刚开始,为避人耳目,唐玄宗还按捺自己,让杨玉环做了几天的清闲女道士。可时间一长,看着这个美人儿就在身旁,唐玄宗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要拥有她。于是,他带着杨太真来到了骊山温泉,借着修养的名义,日日笙歌、夜夜欢娱。刚开始,杨太真还很怀念和寿王在一起的日子,渐渐地,君王的宠爱让她把寿王抛在了脑后。她开始把心思用在怎么更好地迎合圣意、更好地获得皇上的欢心上,她清醒地知道:她已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寿王妃了,既然皇上喜欢她,那她就只好让皇上更喜欢她,她可不想长伴青灯、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更何况她俘获的是一个君主的心,她将成为全天下女性的首领,那该是怎样一种气魄!

两人回到宫中,杨太真还是住在道观里,玄宗则返回兴庆宫。这次回宫,两人多了几分默契。白日里,杨玉环做她的女道士,晚上则夜夜侍寝。渐渐地,杨太真的地位日益明朗,她见玄宗时不再穿道服,而是穿普通嫔妃穿的衣服,宫女们也称呼她为“娘子”,两人过上了实际的夫妻生活。天宝四年,杨玉环做道士也已经四年多了,玄宗认为时机成熟,朝野都已经知道杨太真是他宠幸的人,决定把杨太真扶正,给她一个名号。目前只剩下一个障碍了:寿王还没有妃子,只有先给寿王选了妃子,册封杨太真才显得顺理成章。

之前也有给寿王说媒的,可寿王还沉浸在失去爱妻的伤痛之中,没有心情再娶,他心里还存有一丝侥幸:也许他的玉环哪一天就回来了。虽然也时时能听到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杨太真和皇上去温泉共浴、杨太真和皇上夜夜厮守……但他始终不愿意相信,他的妻子不可能背叛他投入别人的怀抱,何况那个人还是他的父亲,他父亲当年是那么爱他的母妃,怎么会夺他所爱呢,他不相信。玄宗也知道他这个儿子是个固执的人,以前没有时间多管,这次涉及到他自己册立新妃的事情,他不得不上心一点。他知道这寿王向来听咸宜公主的话,便把咸宜召进宫来,摆出一副慈父的面孔:“咸宜,你哥哥没有王妃已经四年了,朕看着很不忍心,现在有一个好姑娘,贤良淑德、出身名门,朕想把他赐给你哥哥做王妃,你去和他说说。”这咸宜公主自从武惠妃去世就失去了玄宗的宠爱,今天又被父亲叫到身旁,自是感到激动莫名,一口应承下了这个差事。她来到寿王府,把事情告诉了哥哥:“哥哥,父皇想把韦氏册封为寿王妃。这韦氏是名门之后,她的上祖父是韦巨源,也就是武皇后时期的宰相。你如果娶了这韦氏,对你将来的发展会有帮助的,你可不要再推辞了。”

“我谁也不娶!”

“哥哥好糊涂,寿王妃不会再回来了。听说父皇要立她为妃,你怎么能和父皇抢女人呢!父皇喜欢上她,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如果你还对她念念不忘,只会招致父皇的反感,那你不但等不回寿王妃,连自己的命都会搭进去的。

寿王听了妹妹的话,知道大势已去,就勉强答应下了这门亲事。

韦氏正式被册封为妃,接着玄宗要考虑册封自己的美人儿了。“给她一个什么封号好呢?想封她为皇后,可是朕已经几十年没有册封皇后了,这样一来难免惹人注意。毕竟玉环曾经做过寿王妃,朕还是低调一些,封她做贵妃吧!”想好了以后,玄宗兴致勃勃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杨玉环:“朕要封你做贵妃,你高不高兴啊?”杨玉环虽然是以女道士的身份入宫的,可是前后在宫中也只住了四年多的时间,对于皇帝妃嫔的称号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贵妃?贵妃不是仅次于皇后的吗?听说自从王皇后被废后,皇上再没有立过皇后,那我不就是这后宫中最大的官了吗?”杨玉环越想越高兴,娇滴滴地对玄宗说:“谢皇上!”

为避免惹人议论,贵妃册立的仪式并不盛大。虽然只是小型宴会,两人还是柔情蜜意、极尽欢娱。杨玉环一朝得志,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家人。玄宗追封杨玉环已经故去的父亲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封杨玉环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堂兄杨铦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就连她的三个姐姐也分别被封为夫人: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二姐被封为秦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