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2534700000003

第3章 天人相应

(一)“天人相应”的内涵

天,指人生活的整个自然界;应,即相应、贯通之意;天人相应,是说人与自然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的范畴之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具体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之所以能在自然界中生活,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实体。要不断地在自然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空气、阳光、水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界。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论述:“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说明了人与自然界具有相同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功能变化。《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也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本神》又论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指自然法则、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这句话就是说天赋予了人类形成的法则,如阳光和雨露,而大地提供了形成人类的物质,如粮食蔬菜,这样天德下流,地气上交,就产生了人类,这是古人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自然界有一年四时的变迁,而四时又各有所主,即春主阳气生发、夏主阳气盛长、秋主阳气收敛、冬主阳气闭藏。根据“天人相应”理论,机体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了圣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规律。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顺应自然界温热之性调养机体的阳气,秋冬顺应自然界寒凉之性调养机体的阴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受这种变化的影响,人体相应地发生着生理或病理上的变化。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应的,人的生、长、壮、老、死等过程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中医“天人相应”与儒、道的“天人合一”

1.“天人相应”的理论渊源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共存,而天文历法、地理学和物候学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均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这些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哲学思想,为“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文化的知识铺垫。“天人相应”的理论不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而且还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儒家、道家思想关系十分密切。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的。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殷商时期,人们认为天有意志,有目的,赏罚分明,是主宰一切的神,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受到它的调控。在秦汉之前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儒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不深刻,但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产生却有一定的影响。《礼记·乐礼篇》中写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天动地静,与之相应的有礼和乐,礼乐分别与天地的分与和相对应,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感叹:“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同》)试图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人类的命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观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说,认为性根于心,又是天赋的,将心、性、天统一起来,提出了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凡事只要尽心、知性,通过理性思维去唤醒善性,就可以知天,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颇有不同,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概括,为中医学对天的认识又进一步启发。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为人与“道”要统一,要最终达到天人“玄同”的境界。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认为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把握天道,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老子这种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盲目顺从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人类发展又具有消极的影响,人不能只被动地适应自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地改造自然,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庄把“道”视为宇宙的最高法则和规律,强调作为万物之长的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通过无为而治。

中医学接受了道家自然之天的观点,“天人相应”理论中的天即为自然之天。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指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断治疗等都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这种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形成与道家对天的认识有重要关系。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多次使用“道”的概念,但这“道”已不再像老子和庄子所论的“道”那么抽象,而是指事物本身的法则或规律,如天地之道、生化之道、养生之道等等。中医之“道”秉承了老庄之“道”的客观重要性,并将其具体化,使之成为天和人各自的和共有的内在规律的代名词。经过儒、道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天人相应”理论,可以说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是继承了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理论成分而形成的。

2.“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主要是在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也”。即人与自然界是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了中医“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中医“天人相应”与儒、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都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整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相应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是以阴阳为基础的。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中医学认为天地分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天地形成的过程时提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天元纪大论》提出“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天为阳,地为阴,人亦应之”。而中医学认为人体也分阴阳,人的表里、上下、内外、脏腑皆可以用阴阳进行划分,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两者是彼此相应且贯通的。因此,“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认为人与天地都有阴阳之分,且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是彼此相通的,人体阴阳随着自然界四时阴阳的运动变化而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给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即天给人类提供了风、暑、湿、燥、寒五种气候变化,而大地给人类提供了成形所需的酸、苦、甘、辛、咸五种饮食。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要受到自然变化的影响,而人类在与自然环境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相应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如《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所述:“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认识到自然界气候的阴雨变化,可引发人类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是以自然界的某些变化来解释人类的生理变化和病理现象的,皆以天地与人相应的自然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与哲学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可以说“天人相应”观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人与天地相应的基本观点相同,但这两种观点对“天”和“人”的认识却有所区别。“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区别在于二者对“天”和“人”的认识有所不同。

中医的“天人相应”,“天”是指人生活的自然界,而“人”则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反应,“天人相应”则是人以适应自然界规律为主的一种自然天道观;而儒、道的“天人合一”着重论述人的各种活动与“天”和神的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强烈的天命观,着重强调人的精神道德“受命于天”,将“天”神化,从而扩大了“天”的内涵,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哲学角度说两者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天人相应”是探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其形成以《内经》为标志。《内经》吸取了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主要吸收了儒、道两家“天人合一”学说的合理内涵,并赋予其医学内容。“天人合一”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人如果违背天意,就会受到天遣,人的行为和精神活动能感动天。因此,“天人合一”既包含神秘的神学论的内容,也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道;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承认自然规律,承认自然规律对社会、对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作用。而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则融汇儒、道两家之说,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较详细地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强调人体本身不仅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人类在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同时应当积极、主动地去改造自然。因此“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是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思想,二者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