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2536200000036

第36章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赏析】

关于本诗的主旨,有三说,一为《毛诗序》曰:“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二为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认为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被庄公接受,有人劝她回去,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三为这是役夫怨恨劳役的声音,余冠英《诗经选》说:“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笔者认为余冠英的观点最贴近诗的原意,即这是一首小人物因不堪其劳役之重而发牢骚的小诗。

全诗两章,均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随后两句则解释了天黑了还不回家的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及“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即为了君主你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在露水和泥巴中奔波劳作。短短二章,总共十句,就将受奴役者的悲苦命运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诗虽短,在很多方面却极富特色。首先是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如第一章“微君之故”和第二章“微君之躬”。上下章只变换“故”和“躬”两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使这首诗语义饱满、押韵和谐。其次,这首诗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役夫思想感情的起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最后,该诗使用了设问、隐语等多种修辞方式,如诗中主人公在长期的劳役下苦不堪言,因此一再反问:为什么不让回家?为什么不让回家?这样设问的明知故问,比直接的叙述更能发泄其内心的怨气,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傅斯年《诗经讲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