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跟活动颈部、肩部、腰部一样,我们活动脚踝也可以通过做体操或按摩等方式,让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的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预防甚至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不过,喜欢运动的人应该知道,脚踝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部位,如果力度或者角度不对,就特别容易受伤。而且考虑到需要预防高血压的人群中很多是老年人,他们需要简便、安全的运动,所以我会建议大家在活动脚踝的时候,选择下面几个比较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了:上下活动脚踝。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略微伸直,配合呼吸,活动脚踝及脚掌。具体做法为: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吸气时脚尖尽量往上勾。保持平稳呼吸,两脚各做 10 次,多做不限。
旋转脚踝。用跷二郎腿的姿势,把左脚抬起,放在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 10 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伸直脚踝。采用跪坐的姿势,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 1 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当然,也不要太长了,尤其是老年人,免得肌肉或韧带拉伤,最多不要超过 5 分钟。
悬空脚踝。我们可以站在台阶上或木板上,两脚脚尖前 1/3 着地,其余 2/3 悬空站立。为了强化脚踝力量,可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 10 次。
大家如果跟着我的描述试着去做了就会发现,这些动作简单易学,对位置和力度没有推拿按摩要求那么准确,只要让脚踝有舒适、略微发热的感觉,就能起到作用。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早晚、长走后,或者睡前、睡醒后,规律性地锻炼脚踝。长期坚持,就一定能收到相当好的保健效果。
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活动脚踝的时候都要量力而行,把握好力度、角度,不要因为用力不对或用力过大、过猛而伤了脚踝。
驾驭不了情绪,高血压就会驾驭你
难以驾驭自己情绪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气,有些人脾气暴躁,有些人性情温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与人的交往。于是很多人都意识到了,性格是一种社交问题,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性格也是一种健康问题。
某些性格,比如暴躁易怒,是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过激的情绪和巨大的压力都是血压升高的诱因。
不得不说,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结构,心与身是密切相关的整体,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影响心理,心理因素也可影响身体。比如,紧张恐惧时会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冷汗、脸色苍白,甚至全身发抖、血压升高等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心理生理反应。如果偶尔出现,只会是暂时现象,但如果经常出现,就会产生对躯体的损害,引起心脏、胃肠、脑等器官的病变。这种在起病原因上存在明显心理因素的躯体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而高血压,正是这样一种疾病。
虽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但是调查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而接受心理干预者几乎为零。尤其是许多中年高血压患者,或者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因为家庭杂务繁重,都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不懂得心理调适,也不懂得释放压力、化解不良情绪。于是,这些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的人,身体在外界及内在的长期不良刺激下,使得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导致血压升高。时间长了,就有了高血压。所以为了预防高血压,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波动时的“自我控制”
也许“自我控制”听起来是个有点空洞的词汇,但细说起来它的内涵却很明确。它可以理解为:认识、培养、建立、维护自己生活的规则和模式,然后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成某种样子。或许你觉得自己自制力不错,那么,在一天高强度的工作或应酬之后回到家里,你是否还可以轻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如果不能,就不要对自己的自制力太过自信了。
自制力直接影响着人脑的反应速度以及感受的强度,悲伤、恐惧、愤怒、好奇、欢快等种种情绪在自制力低下时都会被放大。所以,通常,自制力强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意味着你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如果自制力差,结果当然是相反的。
所以,不管是愤怒、焦虑、恐惧,还是大喜大悲等情绪,都是需要注意控制的。不管出现了哪种激烈的情绪,我都向大家推荐下面这种方法来让情绪变平和:情绪有大的波动时,我们可以先长长地呼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喝口热水。如果是在室外,没有条件喝热水,也可以忽略这一步,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暂时休息,强迫自己默念“放松、放松、放松……”30 ~ 50 次,通过这种心理暗示让自己身心放松。与此同时,要配合深呼吸。反复进行,直到感觉自己已经平静下来。
宣泄压抑情绪的最佳途径:倾诉
尤其要提醒上班族的是,不要以为你自己脾气好,从来不跟人发火,就是情绪平和,就不会有患高血压的风险。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自己所谓的“情绪平和”背后,是不是隐藏着深深的压抑?
当我们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这种需求又十分强烈却又无计可施时,压抑感就会产生,无论这种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是有条件满足的还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只要这种需求是梦寐以求的却又无法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感到受抑、烦闷。
当社会的总体要求与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相背离时,我们也会感到受束缚、受压制,但又不能为所欲为,这时也会产生压抑感。
当感觉自己负担过重,竞争的压力过大,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会感到时时处处力不从心而产生压抑感,这时就会感到焦虑、消沉。
当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产生隔阂而又无力扭转时,就会感到无奈、沉重而产生压抑感……
生活和工作中,能让我们产生压抑感的时刻有很多。这种心理上感到束缚、抑制、沉重、烦闷的消极情绪,通常表现为心情沉闷、烦恼不堪、牢骚满腹、暮气沉沉,时不时有股无名火,似乎一切都令人生厌,既不能分享他人的喜悦,也不能分担他人的忧愁,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难以产生共鸣,失去广泛的兴趣,成天拘泥在自我约束之中,心中似有块石头难以消除,严重时还会有绝望之感。表面上看起来,它跟愤怒等明显有害身体健康的情绪不同,但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更为可怕的情绪。因为它更加隐秘而慢性,在天长日久的累积中会变得非常强大,进而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这种压抑情绪,大家一定要努力把它宣泄出去,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途径,但我要向大家推荐一种最根本的方法:倾诉,不管以何种方式。
人类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某些负面情绪你越想压抑,它们越是憋闷在心里难受,像火山一样需要喷发。所以,还不如让这部分情绪宣泄出去,也把郁积在胸中的憋闷发泄出来。而倾诉正是最好的途径。至于倾诉的对象,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你的小宠物,哪怕是一棵树……
总之,要想方设法把内心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清除掉,清除得越彻底,你的身体和心理也就会越健康。
现在血压正常,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
有些人会认为:“我每年进行体检,血压不高,也没有感觉到身体不适,所以高血压肯定跟我没关系,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跟我没关系,我就可以高枕无忧、随心所欲了。”
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就是因为它的存在以及它的危险性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掉。大家已经知道了,一次测量的血压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我们的身体情况,而且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然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舒服。所以,体检的时候血压正常以及没有任何症状,并不能表明你跟高血压就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即便你真的血压正常、身体健康,也要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才能让自己持久地远离疾病。
一般来说,高龄(男性大于 55 岁、女性大于 65 岁)、吸烟、饮酒过多、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都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即便你现在身体健康,假如拥有一项或者几项上述高危因素,就要格外当心了,一定要有定期检查的意识。
我建议大家,35 岁之后,每年查一次血压。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家族史,就应该提前到 30 岁。也就是说,30 岁以后,应该至少每年到医院查一次血压。临床上我见过不少病人的高血压症状根本不明显,但发现患病时血压已经很高了,这就是没有在平常做好检查的后果。所以,我建议即使是身体完全健康的人,35 岁以上每年也应当查一次血压。如果是超重或肥胖,平常又容易发生头晕等情况,建议 3 ~ 6 个月查一次血压。如果血压一直正常,那自然是最好的。倘若有所升高,我们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而且,我们在体检的时候,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和血脂是否过高(它们影响着很多并发症)、体重指数是否偏高(确定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是否有蛋白尿(是否已经出现了肾脏的损害),必要时还需要测定血管弹性。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评估出高血压的危险情况,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加客观的理解,而不是主观上的自我感觉良好。
除此之外,想要预防高血压这一顽疾,我们要时刻有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至少坚持做到以下四点:合理膳食。一般来说,为了将体重指数控制在 24 以下,我们一方面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其次应限制总脂肪量,胆固醇应控制在每天 300 毫克以下,植物油每日不超过 20 克;而且还要定时、定量、定餐,晚餐应安排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低盐饮食,并多吃含钾、钙丰富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这样不仅能预防高血压,还可以改善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
调整生物钟,告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大家要尽可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轻易地打乱自己的生物钟,避免让自己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保持心理平衡,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概率。
适当锻炼,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以增加氧气吸入和输送为主要目的的耐力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增加骨骼密度,改善情绪。比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都是非常适合作为日常锻炼的类型。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管你年龄大小,也不管处境怎么样,都要努力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遇到烦心事不生闷气。在面对工作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智地调控好心理状态,遇事妥善地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高血压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隐患,不管得没得,不管身体好不好,我们都可能受它威胁,所以日常要从方方面面注意,让身体健康,远离疾病隐患,做对自己健康、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