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宇宙时空(世界科技百科)
2546000000022

第22章 公历的演化和发展(1)

古罗马的日历

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成为西方的帝国,与当时的东方大帝国西汉王朝遥遥相对。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起源于古罗马。然而古罗马最早用的是太阴历,而公历却是太阳历。这其间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在以下的几节里不妨来个追根寻源。

古罗马最早的历以朔望月为基础,据说是1年分为10个月,一共304天。到了公元前713年,罗马一个名叫努马的国王受到当时希腊历法的启发,在原来一年10个月中增加了两个月,使一年共有12个月。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很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很缺乏,迷信思想普遍存在着。罗马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而双数是不祥的,因此每月所包含的天数也要是单数。在这种情况下,努马时用的历就是下面这种格式:

这个历全年的天数共计354天,和回归年的长度相差11天多。为了调整这个差额,在公元前509年,罗马政府规定每4年中增设两个月,名字叫做Makkedonius,意思是“闰月”。这两个闰月分别加在第2和第4年的末尾:在第2年的Febmarius月后加22天;在第4年的Februafius月后加23天。这样罗马历实际上已从原来的太阴历演变成阴阳历了。上述置闰的办法一直使用到公元前.191年左右,仍能使历法和天时符合得较好。可是由于编制历法和置闰的权力一直操纵在僧侣阶级手中,出于他们统治的需要,后来有时竟随意增设闰月,致使罗马历法极为混乱,甚至寒暑颠倒,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为此曾说:“罗马人常打胜仗,但不知道胜仗是在哪一天打的。”这种混乱的情况直到儒略凯撒执政后才结束。

儒略·凯撒的改历

公元前59年,儒略·凯撒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即最高统治者。当时历·法极度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生活的正常进行。凯撒邀请了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帮助他改革历法。在公元前46年,他以最高统治者的名义颁布了改历的命令。命令中规定:

1.每年设12个月,全年计365日;

2.冬至后10日定为Januarius月的第1日,即每年的岁首;

3.从下1年起,每隔3年置1闰年,闰年计366日,多出的1天放在Febmarius月后。

这个新历后来称为“儒略历”。按照这些规定,儒略历较之努马历有了很大的变动,它的具体格式如表6。

儒略历是一种纯太阳历,是以回归年作为基本周期的。它与月亮的运动没有联系,因而从根本上抛弃了原来的罗马历,彻底地解决了罗马历的混乱状态。这种历已基本上具备了现行公历所具有的很多特点,现行的公历就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来的。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的7月的名字为Julius,而在努马历中原来的月名为Quintilis。这种改动是由凯撒武断决定的。他为纪念这次改历成功,树立他的统治权威,硬把他出生的月份Quintilis改成他自己的名字Julius。他的这种蛮横做法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以后我们将会看到,它给历法的严整性带来莫大的破坏。

儒略·凯撒在改历后1年被刺身死,他所遗留下来的儒略历虽然仍在施行,但看来并不太认真。僧侣们把他规定的“每隔3年置1闰年”的规则,误解为“每3年置1闰年”。从公元前42年置闰开始,每3年中便设1闰年。这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到公元前9年置闰时,在这短短的9年间竟置闰了12次,比凯撒的规定多出了整整3个闰年!

不知你是否仔细地看过儒略历格式表,那里最特殊的就是2月份,平年为29天,而闰年却是30天,这比现在用的公历恰恰多了1天。由此我们才明白,“2月30日”并非没有过,而只能说现在不存在了,而且我们以后会知道,如果不是由于罗马统治者个人的虚荣,“2月30日”直到今天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历上。虽然如此,历史上毕竟留下了这个日子的痕迹。它们出现在上面提到的12次闰年中,就是:

公元前42年2月30日

公元前39年2月30日

公元前36年2月30日

公元前33年2月30日

公元前30年2月30日

公元前27年2月30日

公元前24年2月30日

公元前21年2月30日

公元前18年2月30日

公元前15年2月30日

公元前12年2月30日

公元前9年2月30日这是历史上仅有的12个“2月30日”,除此而外就再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奥古斯都改历

奥古斯都,就是“神圣”的意思,这是当时人对罗马统治者屋大维的尊称。屋大维是凯撒的侄子,他在公元前27年成了罗马的终身国家元首。在他的统治下,“每3年中1闰”的方法仍在施行着。直到公元前9年,屋大维才知道这和凯撒原来的规定完全不同,已经错误地多设了3次闰年。因此屋大维宣布,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后4年这12年间不再设置闰年,而从公元后8年开始按凯撒规定每隔3年设1闰年。这样从公元后8年起,又重新恢复了儒略历的置闰法。以后我们会看到,儒略历的置闰法是比较合理的,同实际天象符合得较好。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屋大维的改历是应该肯定的。

然而出于统治者的虚荣心理,屋大维把历法也当做他私有的物品而随意加以改动。他不甘落在他的前辈儒略·凯撒的后面,而把他自己出生的月份名Sextilis改成他自己的称号Augustus,并且规定他自己这1个月也要有31天。为了保持1年365天的原初规定,他把9月以后的大小月全都加以对换。但是这仍然多出1天。按照古罗马的习惯,Februarius月是全年最后的1个月,屋大维决定就在这个月中扣去1天。

从这个历表我们可以看出,这和现在所用的公历几乎一模一样了。然而由于奥古斯都对每月日数的无理安排,致使后人产生极大的不便,后世的历法改革者无不以此作为改革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格里高利历——国际通用的公历

从古罗马时起,全年的第1天,即岁首规定在春分日,并且置于Maius月内。儒略·凯撒改历后,岁首放在Jan-uarius月的第一天,因而春分就处在3月这个月份中了。公元325年,当时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在尼斯召开宗教大会,会上一致认为儒略历是最准的历,决定共同采用,并且根据当时的天文观测规定春分日必须在3月21日。

儒略历规定每隔3年一闰,4年的总日数即为365×4+1=1461,平均每年的长度为365.25天。回归年的实测值是365.2422天,同儒略历平均年仅相差0.0078天。这个量是不大的,在短时期内可以说是很准确的。然而这个差数长时期积累下去,经过128年就要相差1天。实际上到了公元1582年,天文观测发现,春分日不是发生在3月21日,而是在3月11日。这说明日历和天时的相差已经有10天了。从尼斯会议算起到1582年,大约每400年相差3天。

当时的罗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的最高统治者罗马教皇有着无上的权力。这时的教皇是格里高利十三世,他召集很多学者和僧侣讨论历法改革的问题,决定采用业余天文学家利里奥的方案,每400年中去掉3次闰日。公元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颁发了改历的命令:

1.把1582年10月4日以后的一天改成为1582年10月15日;

2.那些世纪数不能被4整除的世纪年(1700,1800,1900等)不再算作闰年,仍算作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