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2546400000034

第34章 “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1983年提出的一项研究多层次、多手段反弹道导弹计划,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前苏联战略核导弹对美国本土的威胁。

根据设想,“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以天基设备为主的新型反导弹防御系统。该防御系统分为4层:第一层为助推段拦截,该段持续时间3~5分钟。此时可用空间探测器探测到导弹尾焰产生的大量红外线。担任拦截任务的是432颗反导弹X射线激光卫星,据说一颗卫星可摧毁100枚以上正在升空的导弹。第二层为未段助推段拦截,当导弹的最末一级助推火箭关机并脱离弹头时,导弹在向目标飞行中,仍然散发出易遭探测的大量红外线,这一段持续时间约8分钟,可以用激光武器或动能武器摧毁投放出的弹头,和尚未投放子弹头的母舱。第三层为中段拦截。从导弹投放完分导弹头,到弹头再入大气层之前,称为中段,持续时间可达20分钟。该段弹头数量很多,真假都有,拦截较难,可用动能武器(如电磁炮等)拦截。第四段为末段拦截。弹头重返大气层后;在击中目标之前,可用拦截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来拦截。据说,经过这种多层次的防御拦截,总拦截效率可达99%以上。

“星球大战”是美苏争夺太空的一项战略计划,其目的是取得制空权,变消极防御为主动拦截,把战场从地面、海洋、大气层内延伸到太空。因而是一个大纵深、多层次、攻防合一的战略部署。

“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是以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为基础的。“星球大战”中的武器装备多种多样,各有高招。其中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和动能武器(如拦截导弹、电磁炮等)。

1962年7月,美国在约翰斯顿岛上空爆炸了一颗氢弹,没想到给地面带来巨大影响。在距该岛几百千米远的夏威夷瓦胡岛上发生了特大的停电事故。

太空中的核爆炸可以在瞬息之间使整个世界上的通信失灵,使卫星和通信系统、电子计算机失效。

有人设想在太空大战中用核爆炸来反卫星。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能破坏几千千米内卫星上的电子设备,还能干扰无线电传输。但它对“敌方”和“友方”的卫星都起作用,因此不宜轻易使用。

针对美国的“星球大战”,前苏联也不甘拜下风。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地球卫星的国家。在航天活动中,前苏联创造过许多世界纪录。前苏联的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的研制费用,据说是美国的好几倍。许多军事家认为,在太空军事技术及星战武器方面,前苏联的发展水平和潜力足以和美国抗衡。前苏联为对付“星球大战”计划,曾拟定出许多方案。如设置“天雷”卫星破坏敌太空防御系统;用地面强激光攻击敌太空防御系统;用特殊手段(如核爆炸)破坏敌太空部署的薄弱环节,使其防不胜防;发射大量诱饵导弹,部署假导弹使敌难于防御等。前苏联科学家认为只需“星球大战”计划费用的百分之几,就能对付它。因此,“星球大战”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一提出,立即成为国际上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引起了美国国内赞成派和反对派的大论战。又由于80年代后期,前苏联经济每况愈下,超级大国地位降低,对美国构成的核威胁减小,再加上国际国内许多人反对耗资上万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因此1989年美国又提出了一个“小星球大战”计划——“智能卵石”天基防御系统。

“智能卵石”是一种智能化、小型化的天基武器。它能自动探测数千千米外的弹道导弹,还能自动启动弹上火箭迎击目标,并有一套高功能通信设备。这种智能拦截弹总长不到1米,直径只有03米,总量不足45千克。由于它小巧如卵石,又具智能,因此被称为“智能卵石”。用一枚“大力神”火箭可以发射100余枚“智能卵石”。假如用100枚“智能卵石”能对付1枚核导弹,则对付1000枚核导弹需要10万枚“智能卵石”,再加上预警、指挥和通信系统,总费用据说只有几百亿美元,只有“星球大战”计划的百分之几。“智能卵石”体积小,可大量部署,独立作战,可投放多枚诱饵,可部署在太空不同轨道上,又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智能卵石”将如何发展还有待研究。由于“智能卵石”完全可以安装到核弹头、作战卫星、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去,因此它的发展前途还是比较大的。

无论如何,发展外层空间武器,在未来战场上进行太空大战,争夺太空制高点,开辟太空新战场,已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