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必知的导弹火炮
2549300000010

第10章 火炮之库(1)

火炮

火炮可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

早期的滑膛炮

公元10世纪,由于中国发明了火药,抛石机演变到抛射火药包和火药弹,但射程没有多大变化。13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用竹筒制成的“突火枪”,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药发射弹丸。13世纪末,滑膛火炮在中国首先出现,称作火铳。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很快就传到了西方,火炮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制造出了一种发射石弹的短粗身管火炮,叫作臼炮。但很快,又有一种口径较小的长管炮代替了臼炮,出现了从炮口装进去再发射的球形实心弹和爆炸弹。到17世纪,火炮已有加农炮和榴弹炮。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前装炮,发射球形弹,射速慢,射程近,因为只靠炮管赋予炮弹飞行的方向,所以,早期这种滑膛炮不容易打准。

火炮的种类

人们通常依据用途、弹道特性、运动方式和炮膛构造来划分火炮的种类。

按照用途,火炮可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把火箭炮也算作地面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无坐力炮。

按照弹道特性,火炮可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3种。

按火炮的运动方式,地面压制火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可分为自行火炮、牵引火炮。

按火炮的炮膛构造,除火箭炮外,反坦克火炮、迫击炮、坦克炮可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其他各种火炮都是线膛炮。

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铸火铳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火铳是中国的两尊元代火铳。一尊是1332年铸造的盏口铜铳。它由身管和药室两部分组成,铳口直径105毫米,全长353毫米,重694千克。这就是火炮的初始原型。另一尊火铳元代至正十一年铸成,重475千克,长435毫米,铳口直径30毫米。火铳下端刻有“至正辛卯”4个篆字,即元代至正十一年铸造。前端刻有“射穿百札,声动九天”8个篆字。所谓札,即古代武士穿的皑甲上的甲片。该火铳比西方国家最早的两尊“火筒”早29年,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和最大的火铳。

虎蹲炮

虎蹲炮是中国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研制和使用的。他研究了当时的几种轻型火炮后,为了克服发射时容易产生后坐造成自伤的缺点,在炮口安装了支撑架,因形似虎蹲而得名。该炮用熟铁制造,长约590毫米,重约215千克。炮筒外加5道箍,使用时不易炸裂。发射时前身加铁爪钉,后身加铁绊,将其固定于地。虎蹲炮炮身短,射程不远,但发射散弹,具有较大的杀伤面,而且体轻,机动性好,也可船载作战。1598年11月18日夜,中国与朝鲜联军的水军在露梁海峡附近海面对日军的数百艘船只进行突然袭击。中国船上众多虎蹲大炮连续猛烈地轰击,日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日军大败。此战后,日军全部撤离朝鲜,20年中没敢再侵犯朝鲜。

红夷炮

中国明朝万历四十八年,中国购买了4门西洋新式大炮。到明朝天启三年时,又购买了26门。中国为其取名为“红夷炮”。红夷炮的口径较大,为80~130毫米左右。管壁较厚,且从炮口至炮尾逐步加厚,有准星、照门,便于瞄准,中部还增设了炮耳,架炮时可以保持炮身的平稳。这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当时明军与清军正在关外交战,努尔哈赤率6万大军攻宁远,宁远守将袁崇焕仅有守军2万,但拒不投降,发炮还击。双方激战3日,明军用炮火击毙清军17万余人,清军战败。努尔哈赤出此郁愤而死。

佛郎机

佛郎机是欧洲15世纪末16世纪初流行的一种火炮。当时正值中国明朝,中国称葡萄牙为“佛郎机”,因而也就把葡萄牙制造的这种大炮叫“佛郎机”。葡萄牙制造的佛郎机大多作为舰炮使用,并采用了子铳与母铳结构,较中国明朝军队的火炮先进。母铳即炮筒,子铳即小火铳。每门母铳配4~9个子铳,发射完一个退出后,再装入另一个,于是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佛郎机还安装了瞄准具,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明朝正德年间,即16世纪初,葡萄牙军舰多次侵犯中国广东沿海,恃佛郎机舰炮逞威,中国军队以岸炮与舰炮还击,进行激烈交战。中国曾缴获葡舰两艘及佛郎机舰炮20余门。

线膛炮

19世纪初,人们受到来复枪的启示逐步认识到线膛的作用。在炮膛里刻出直线,起到前装弹丸比较方便的作用。

1846年,意大利少校军官卡瓦利提出了用线膛炮发射卵形弹的设想。他的卵形弹是用铸铁制成的,弹丸侧面有两个斜形凸起,装填时将这两个凸起嵌入火炮的膛线,膛线为螺旋形。发射时,弹丸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会沿膛线产生高速旋转。

线膛炮的出现,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与当时同口径的滑膛炮相比,线膛炮的射程增加了1~2倍,弹丸重量增大了15倍,射击精度提高了4倍。同时,由于不再从炮口装药装弹,而是改为后装,所以线膛炮的发射速度快多了。

火炮的结构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以加农榴弹炮为例,其炮身部分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制退器组成。身管长度和指向决定弹丸初速及飞行方向,线膛炮使弹丸旋转:炮尾用来盛装炮闩: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炮口制退器用来减少炮身后坐能量。

炮弹

现代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构成。弹丸包括引信、弹体和装填物,用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体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发射装药包括发射药、药筒、底火和辅助元件。发射药是发射弹丸的能源,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底火和盛装发射药,保护发射药不受潮或损坏。发射时,筒体膨胀,与火炮药室贴紧以密闭火药气体。底火受火炮机械或电的作用发火,点燃发射药,产生膛压推动弹丸运动。

末制导迫击炮弹

末制导迫击炮弹兼有导弹和迫击炮弹两者的优点,因而受到军事家们的青睐。英国和瑞典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了引人注目的8l毫米“莫林”末制导迫击炮弹和120毫米“斯特里克斯”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此后,世界各国掀起了研制末制导迫击炮弹的热潮。

末制导迫击炮弹正象灰背隼和猫头鹰一样,是从坦克等装甲车辆的顶部来攻击厚度较薄的顶装甲。

“灰背隼”毫米波末制导迫击炮弹前部装有毫米波制导和控制装置,而在弹丸中部装有电子装置、电池和聚能装药,在弹丸后部还装有稳定翼和解除保险装置。这就是说,把导弹上能自动追踪目标的那一套装置移植到迫击炮弹上,使它象长上眼睛一样,能灵巧精确地击中目标。

贫铀穿甲弹

贫铀穿甲弹是靠射击后获得的动能来击穿坦克的防护装甲的。弹芯在侵彻装甲的过程中,由于高速碰撞,温度可达900℃。作为弹芯的贫铀合金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较低,约为400℃。在弹芯穿透装甲后,弹芯碎片就自行燃烧,在车内形成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即杀伤乘员和破坏坦克内部设备。更为严重的是,贫铀燃烧时会形成淡黄色烟雾状的氧化铀尘埃。这些尘埃状的氧化铀扩散开来,将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实际上,它的危害并不亚于原子弹爆炸后的放射性污染,只不过每发穿甲弹的污染区域较小而已。

云爆弹

云爆弹是采用燃料空气炸药制成的,爆炸分两次完成。它在目标上空第一次爆炸后,将燃料空气炸药爆出。01秒之后实施第二次爆炸,形成100千克/平方米的超压,这种高压可以引爆地雷。当人员遭受这种压力以后,内脏会严重毁伤,甚至导致死亡。超高压只是云爆弹杀伤手段的一种。更为可怕是,它爆炸时会把周围空气中的氧气烧光,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将窒息而死。因此,具有两种杀伤手段着本质的区别。普通弹药靠爆炸的冲击力和飞射的弹片杀伤人员,只要躲在工事中,就能有效防护。而云爆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就是躲在掩体的人也躲不过这种炸弹的杀伤。

穿甲弹

装甲弹是依赖于弹丸本身的质量和火炮初速穿甲的,因而弹丸越坚硬和飞行速度越大,穿透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弹丸命中坦克装甲时,比动能越大,穿甲威力就越大。穿甲弹弹芯大都采用铀合金或钨合金材料制成。在弹芯的中部包有三个卡瓣,用来支撑弹芯和在炮膛内密闭火药气体。弹尾部装有4~5片尾翼,主要起稳定飞行的作用。当穿甲弹从火炮炮膛内发射出去后,就以每秒1500~1800米的速度高速飞行。在飞离炮后,卡瓣在飞流作用下很快脱落,余下一根很细的弹芯,高速地飞向目标。当它命中目标时,其坚硬锐长的弹芯以巨大原压力作用在装甲上,坦克装甲刹那间便产生数百块高速破片和上千度的高温破片在坦克“心脏”内部横冲直撞,杀伤坦克内的乘员,毁坏车内的设备,引燃和引爆柴油和弹药。

照明弹

照明弹的用途是比较广的,在进攻时,可以迅速观察敌方的部署,观察我方的射击效果,及时修正射击偏差,以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在防御时,可以用来侦察、搜索敌人,及时监视敌人的活动。一发中口径照明弹发出的光,在爆炸高度为400~600米时,能照明方圆1000米内的目标,持续时间为23~55万坎德拉。

杀伤爆炸燃烧火箭弹

杀伤爆破燃烧火箭弹,它既具有杀伤,爆破弹的性能,也兼燃烧弹的特性。这种弹的基本结构与一般火箭弹没有多大差别,其战斗部壳体也与一般火箭弹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该弹内藏火种——燃烧合金,这种合金材料通常采用镁、铝合金、锆合金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制成。它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因此可以利用弹内燃烧材料所产生的高温来烧毁敌人的易燃物,包括一些木制建筑物、弹药库、油库、车辆等目标。这种弹的杀伤威力比普通火箭弹大得多。

发烟弹

发烟弹也叫烟幕弹,内装发烟剂,爆炸后能产生大量烟雾。主要用于干扰敌方的观察和射击。发烟弹由弹体、发烟剂、炸药和引信等组成。发射后,引信引燃发烟剂,产生大量烟雾,形成烟障,用以掩护自己的军事行动,迷惑敌人。发烟弹对敌方直接瞄准射击的火包和乘机做灵活运动,因此是战场上经常使用的弹种之一。

电视侦察弹

电视侦察弹是装有电视摄象机和发送信号装置的新型特种炮弹。经火炮发射到预定地区上空后,抛射系统将摄象机,发射机,天线等抛出,并使其悬吊于降落伞下。摄象机摄下对方阵地图象,从而获得敌方阵地和军事行动的直观情报。

手榴弹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有的是柱形,有的还带有手柄,其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子样弹丸,但仍沿用了手榴弹的名称。

手榴弹的定义可分为三个:

1、军用物资,用手投掷的一种小型炸弹,有的装有木柄;

2、田径运动员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形状同军用的装有木柄的手榴弹一样;

3、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经过助跑之后,把手榴弹投掷出去的运动项目。

手榴弹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也是使用较广、用量较大的弹药。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手榴弹由于体积小、质量小,携带、使用方便,曾在历次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作战思想的改变,手榴弹的地位尽管不如两次世界大战时那样突出,但作为步兵近距离作战的主要装备之一,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仍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发展简史手榴弹的历史悠久,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

1904年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又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战壕的兴起,手榴弹得到了广泛应用。当时较为典型的手榴弹有德国的木柄手榴弹和英国的菠萝形米尔斯式手榴弹等。这些手榴弹亦为后来手榴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手榴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空心装药反坦克手榴弹。当时手榴弹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改进发火方式,出现了方向碰炸机构,并开始应用在手榴弹引信上;②将空心装药结构用于手榴弹战斗部,成为反坦克手榴弹;③各种特种手榴弹相继出现,如发烟、燃烧、催泪、震晕手榴弹等;④新材料开始在手榴弹上应用。

20世纪中期,电子引信、钢丝缠绕的半预制和钢珠全预制高速小破片、塑料及其他非金属材料等在手榴弹上的应用,使手榴弹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的M26式手榴弹、英国的L2A1式手榴弹、比利时的PRB423式手榴弹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典型产品。

性能特点

手榴弹是一种用于投掷的弹药,一般由弹体、引信两部分组成。现代手榴弹不仅可以手投,同时还可以用枪发射。按用途,手榴弹可分为杀伤、反坦克、燃烧、发烟、照明、防暴手榴弹以及演习和训练手榴弹,杀伤手榴弹又可分为防御(破片)型和进攻(爆破)型两种;按抛射方式,它又可分为两用(手投、枪发射或布设)、三用(手投、枪发射和榴弹发射器发射或布设)、多用等。

手榴弹的主要特点是

1.体积小、质量小。手榴弹的体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士兵的负荷大小,影响着士兵的整个战术动作和短兵相接时的战斗效果。因此,常用的防御手榴弹的弹径一般在50mm左右,全弹长为100mm,全弹质量为300~600g,有的仅120g。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由于手榴弹装备量和消耗量大,因此在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一般结构很简单,只有弹体和引信两部分,弹体用铸铁或薄钢片、铁皮或塑料制成,成本低廉。

3.操作简易、使用方便。手榴弹是所有武器弹药中操作使用最为简便的,它既不需要任何投掷装置,也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操作程序和附加条件,只要知道简单的操作方法后即可使用。

4.弹种齐全、用途广泛。根据需要,手榴弹只要改变战斗部结构与装药,就可改变成为一个新的弹种。由于手榴弹弹种很多,因此使用范围很广,除战场作战使用外,防暴、灭火、杀虫等民用手榴弹应用也很普遍。

装备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几乎都装备和使用手榴弹,只是装备的品种、数量以及装备的对象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