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童年看财商
2581000000011

第11章 李嘉诚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潮州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祥和而美丽的潮州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飞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李嘉诚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便是一天的伙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渡过这一难关。但是,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去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位14岁的少年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那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本事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每天“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熬了。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的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但是他一想到母亲和弟妹,便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分忧,就是再困难也得拼下去。有一次,因为太疲倦了,他一不小心把一壶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当时他很紧张,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可是那位客人反而为他开脱,不准老板开除他。这件事给李嘉诚的印象很深,几十年以后,当他成为香港有名的大富豪后,还感慨地说;“如果能找到那位客人,我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他还说:“这也是一次教训,谁叫自己不谨慎?父亲曾多次告诫我,要做男子汉,就要做到失意不能灰心,得意不能忘形。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第一是要能吃苦,第二是要会吃苦。”李嘉诚在茶楼里一泡两年。他对这段生活从来没后悔过。他说,茶楼是三教九流聚会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都能看到听到。久而久之,使他练就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一见面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也知道了该怎样与这样的人相处。他读书不多,但是学会了利用环境观察别人,也算是社会心理学实践吧!那时练出的本领,对他一生的事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7岁的李嘉诚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后又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由于勤奋上进,业绩突出,仅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元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获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后又夺得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创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翌年改组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的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从中获利5900万港元。李嘉诚这一仗,可谓一箭双雕,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有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可顺利取得九龙仓控制权。包玉刚识英雄、重英雄,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的股票,转让给李嘉诚,为他后来入主“和黄”伏下一着。1978年,李嘉诚又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成功地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至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顺利登上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的宝座。经过20多年的“开疆辟土”,李嘉诚已拥有4家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这一切的成功,与他过人的智慧不无关系。李嘉诚认为,事业的成果有运气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靠勤奋。特别是在一个人尚未成功之前,事业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劳换来。李嘉诚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当然后来还要得益于他过人的远见、智慧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