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它们怎么来的
2585300000002

第2章 神奇的筷子

筷子的诞生

筷子的诞生,是火出现后,因熟食烫手而诞生的。在上古时代,因为没有金属器具,加之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们就随手采摘细竹或树枝来捞取熟食。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因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们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这是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规律。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形态依然没有改变。

关于筷子的名称,各个时代叫法不同。先秦的时候叫“挟”。秦汉时期又叫“箸”。隋唐的时候称“筋”。李白曾有诗句描写道:“停杯投筋不能食”。直到宋代的时候,才有“筷”的称呼。为什么后来的人都不写不叫“箸”,而有了“筷子”这个名称呢?说来有趣,它与一种禁忌习俗有关。明代有一部书里说,曾经吴中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就不叫箸,叫筷子。原因是江浙一带的人撑船的多,船户人家撑船有很多讲究,有很多忌讳,说这个“箸”跟“停住”的那个“住”字同音,撑船的人总想着一帆风顺,停住不走,不就麻烦了吗?于是,人们就把这个“箸”改成“快”,快快的走,那么词变了,发音变了,字也变了,还是竹子头,不是“者”了,是快慢的“快”,我们现在的筷子的“筷”其实就是一个方言字。筷子的发明、使用与沿袭,恰也如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

尽管是一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筷子,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而与看上去与“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数千年来,华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极少,到明代后箸以首方足圆为特征。由前代的首粗足圆柱形箸改为首方足圆体,看起来变化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处:

(1)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

(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操纵,如吃拔丝类菜,方头筷子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应手。

(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的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

所以说箸首由圆体发展为方体,为生产更精美的工艺筷子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刻,还可以四面刻。

知识链接

古时候,有一位勤劳聪明的老猎人,家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嘴、打架,平时好吃懒做,除了自己,他们谁也瞧不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有本事。当两个儿子打架时,另一个儿子不仅不劝架,还在旁边看热闹,家里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日子也越来越艰难。老猎人常常摇头叹息道:真是作孽哟,养了三个不争气的儿子只顾自己,这样下去日子可怎么过啊!

老猎人决定想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他先叫三个儿子每人折一根筷子,兄弟三个轻轻一折就断了,老猎人又叫每人折一捆筷子,兄弟三人用尽全身力气,脸涨得通红,怎么也折不断,老猎人意味深长地说:“就像你们刚才折筷子一样,你们三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大家团结起来,就好比一捆筷子,合起来谁也折不断,如果你们都自以为了不起,那就什么本事也没有。”

兄弟三人明白了折筷子的道理,从此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劳动,日子过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