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二战后为什么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内部因素而言,主要是因为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酿成的后果。就其外部因素来讲,则是“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由于美、英、法和苏联的社会制度不同,在非纳粹化和民主化过程中,它们在各自占领区内推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并在各自占领区内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实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尽管如此,但东、西方占领当局都没有回避德国统一和建立全德中央政府的问题。如同战时三大国曾一致赞同分割德国一样,战后三大国又戏剧性地一致谋求德国统一。而它们各自从本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出发,都想把德国作为一个整体争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下,各占领国在谋求统一德国的同时,又都加紧了对自己占领区的控制,并按照自己的模式改造各自的占领区。
美国为实现称霸全球战略,遏制苏联向欧洲渗透,决定放弃对德国实行的管制政策,转而复兴西德经济,目的是从经济上实现德国的统一,并把统一的德国纳入西方势力范围,把德国作为遏制苏联的桥头堡。苏联的目标和美国是截然对立的,想通过建立一个包括整个德国在内的缓冲地带,扩大其在欧洲的势力范围,防止资本主义势力的侵蚀,主张先建立一个全德中央政府,从政治上实现德国的统一。
美、苏在对德政策上一方面谋求有利于自己的德国统一,一方面又要尽力确保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受他人染指,这必然导致双方的分歧更加扩大。在东西占领区政治经济南辕北辙、美苏日益对立的情况下,为弥合双方矛盾分歧,中立化统一的设想被提出来了,成为双方在矛盾分歧中试图解决德国统一问题的一种构想。1945年9月10日到10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英、法、美、苏四国外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德国非军事化建议草案”的中立化计划,即德国非军事化和实行军事占领25年。这一中立化计划遭到法国和苏联的反对。法国的传统政策是要使德国永久分裂,反对成立德国中央机构,要求割让莱茵—鲁尔区,并希望由占领国把德国分解成好几个国家。苏联认为,该计划没有采取步骤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的战争潜力,没有保证苏联从德国获得100亿美元赔偿,表示拒绝。
伴随着美、苏“冷战”帷幕的拉开,盟国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争执也日益尖锐。1947年3月10日至4月24日,在莫斯科召开美、苏、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上,全面讨论了德国问题,中心议题是德国的政治统一和政治制度。莫洛托夫认为“德国应成为一个统一的爱好和平的国家——设有两院组成德国国会和全德政府的民主共和国”,建议立即在柏林成立德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实现德国的“政治统一”。马歇尔则坚持地方分权的原则,把德国分成10至18个州组成的联邦,并强调德国的“经济统一”是成立德国政府的基础。而莫洛托夫指责双占区本身即违背了德国“经济统一”的原则,实际上奠定了德国分裂的基础。“马歇尔计划”出笼后,美国加紧扶植西部德国,一方面继续扯起“经济统一”的旗帜,以施压于苏联;一方面开始致力于谋求整个西占区的统一。而苏联亦针锋相对地采取对策,坚持“政治统一”的原则。虽然美、苏都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但在政治经济上的观点却互不相容,因而无法达成关于德国统一的协议。
美国为了从经济上复兴西德,1947年8月,美英占领区修改了拆卸计划,停止作为赔偿向苏联提供拆迁的工厂设备。此举破坏了三国首脑会议确定的德国赔偿原则,停止了苏联在美占区应得的赔偿。这一政策转变,使苏联从西占区获得赔偿的要求不能完全得到实现,从而导致美、苏在对德政策问题上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美、苏在德国问题上“冷战”的开始。
统一西占区的经济,合并三个占领区,则标志美国实行“冷战”和导致德国分裂的重要步骤。美国坚持从经济上统一德国的原则,认为要复兴德国的经济及建设民主政治,首先要实现德国的“经济统一”,而西方占领区的合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英国表示同意美国的这一建议。1946年12月2日,美、英两国在华盛顿达成了关于建立“双占区”的协议。1947年1月1日,美、英正式合并两国占领区,并签署了《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对此,苏联认为双占区的成立“不只是经济性质的,也是政治性质的”,“双占区的协定可能对德国的未来政治产生严重的后果”。1947年5月29日,美、英两国共同签订了《改组双占区经济机构协定》,并根据此协定成立了“经济联合区”,包括经济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双占区经济委员会起着议会的作用,拥有某些立法权和更充分的行政权,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
由于盟国在统一德国问题上的分歧已无法调和,自然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1947年11月25日四国外长再次集会伦敦。在冰冷和紧张的气氛中,双方各执己见。西方建议在德国经济统一的基础上分阶段建立四国占领区的共同政府、议会代表机构和制定联邦国家宪法。苏联则提出,实现统一的先决条件是四国共同管制鲁尔,同时应保障苏联获得赔偿。会议无果而终,于12月15日不欢而散。
美、英占领区合并后,美国又积极争取法占区的合并。其实,法国从自身安全着想,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德国崛起,本不想同意美、英合并法占区。然而,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法国不得不正视世界已分化为两大对立阵营的现实。出于政治和安全利益考虑,法国感到也只有依附于美国。而战后初期财政经济非常困难的法国也不得不求助于美国的援助,这也迫使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不得不向美、英靠拢。同时,美国也不遗余力地拉拢法国,表示支持把萨尔地区在政治上从德国分离出去,并通过关税和财政联盟以及其他可能的经济安排,把它并入法国的财政经济体系内,法国还可以从美国控制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获得2.5亿美元贷款。经过威逼利诱,法国也成了美国对德政策的积极支持者。在美、英的支持下,1947年12月4日萨尔议会通过了宪法,规定该地区建立自治政府,在经济上并入法国。1948年2月23日美、英、法三国外长在伦敦开会。在这次会上,法国同意将其占领区合并,共同成立“三占区”。“三占区”的成立,是西部德国政治生活重建过程中又一关键步骤,因为“它是未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雏形”。至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三国完成了西占区的统一工作。从2月26日起,会议又邀请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外长参加,史称“伦敦六国外长会议”。此次会议是西方各国在德国问题上协调立场的会议,也是成立西德国家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会议于6月1日结束,6月7日发表了《伦敦协议书》。会议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西部德国成立西德政府。至此,德国统一问题在此后便成为空中楼阁。
伦敦六国外长会议,不仅实现了西占区的统一,而且还具体讨论了筹划成立西德国家的政治结构问题。《伦敦协议书》规定西占区于1948年9月1日召开由各州派代表参加的制宪会议,希望三国占领当局尽早召开西占区各州总理会议,并授权他们召开制宪会议和制定宪法。此外,会议决定鲁尔的煤和钢由英、法、比、荷、卢、美、德7国共管。
1948年7月1日美、英、法三国军事长官召集西占区11个州总理在法兰克福开会,并向与会者散发了三个文件:《关于宪法决定的声明》、《关于改组州议会的声明》、《宪法生效后军事长官权限的声明》。人们称这三个文件是“联邦共和国的出生证”。因为这些文件阐明了西占区未来发展的基本思想,“并为将来西德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范围定下了基本方针”。7月8日—10日,西占区各州总理对这三个文件进行了讨论。州总理们担心在西部建立一个德意志国家将导致德国永久的分裂,不愿背上制造德国永久分裂的罪名,要求“尽力避免将国家性质赋予即将建立的组织机构”,不同意召开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不同意将通过的宪法交全民投票批准。后来,西占区各州总理与占领当局达成妥协,即将成立的西德国家定为临时性质,改宪法为基本法,不召开国民议会,同意成立一个议会委员会,代表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通过的决议不交全民表决,但必须提交州议会批准。
1948年9月1日,西德议会委员会(即制宪会议)在波恩教育学院举行开幕式,会议通过了由各州选举产生的65名代表组成的议会委员会。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党团主席康拉德·阿登纳当选为主席。会议决定,新的国家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取代“德意志帝国”。随后,西德议会委员会开始了基本法的起草工作;8月中旬,西方三国也开始起草占领法规。解决鲁尔的国际管制问题关系到法国能否批准《基本法》草案。法国认为,鲁尔是国际军事力量的象征,为防止德国称霸欧洲,不让鲁尔继续为军国主义服务,最好的办法是不让德国人主持经营管理。为确保法国的安全,鲁尔的产权和经营管理必须国际化。在法国的坚持下,1948年12月19日,六国在伦敦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发表了关于鲁尔问题的会谈公报,宣布设立鲁尔国际管制机构。1949年4月28日,六国在伦敦签订协定,正式成立鲁尔国际管制机构。
1949年5月8日,西德《基本法》提交西德议会委员会表决,结果以53票对12票通过。《基本法》规定新的国家是议会的、法治的民主国家,在联邦和州之间实行地区分权的原则。《基本法》回避了宪法的称谓,以示即将成立的西德国家作为向全德统一过渡的形式。随后,《基本法》提交给州议会批准,除巴伐利亚州之外,10个州议会通过了《基本法》。5月12日,三国军管当局批准了《基本法》,并同时公布了《占领法规》。5月23日,西方三国在西德隆重举行庆祝《基本法》的签字仪式,《基本法》正式生效,其法律效力一直延续到“德国人民在自决情况下通过的宪法生效”时为止。至此,建立西德国家的法律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在美国加紧筹建西德国家时,苏联针锋相对地在苏占区采取相应的行动筹建东部德国。美、英双占区成立经济委员会,苏联命令在东占区成立德国经济管理委员会。1948年2月,西方六国排除苏联召开伦敦外长会议,苏联作出强烈反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的政治集会,并于2月23日宣布改组苏占区经济管理委员会,使之成为最高立法行政机关。3月20日,苏联代表在盟国管制委员会上要求了解伦敦六国外长会议全部协议遭拒绝后,当即谴责西方国家阻挠四国管制工作,并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
苏联的强烈举措并没有阻止西方在政治上、经济上筹建西德国家的决心,在制订《基本法》的同时,又着手进行筹建西德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币制改革。西方三国以不进行币制改革,将阻挠经济复兴为理由,从1948年6月20日起在西占区单独实施《改革德国币制法》,用“B”记马克代替当时流通的帝国马克。从效果来看,货币改革的确是一项强有力的经济措施,它较快地平衡了货币与商品供应之间的关系,恢复了货币的信用和正常作用。
尽管如此,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环境下,西占区单独更换货币并使之流通,对整个德国来说,其政治意义又是消极的。苏联认为,西占区实行的经济政策违背了《波茨坦协定》,是分裂德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为表示抗议,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6月22日晚,苏联代表宣布将在苏占区和大柏林发行新币——有特别印记的“D”记马克。次日,苏联军事长官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并以柏林位于苏占区在经济上构成其一部分为由,把苏占区的马克作为全柏林的通用货币,在整个柏林流通。然而,西方三国军事长官指示柏林市政当局,苏联命令仅适用于东柏林。东、西方的币制改革使柏林出现两种货币,而两种货币的比价又不等,使柏林经济和社会生活立即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在此情况下,苏联紧缩了对柏林的封锁圈,决心把西方盟国赶出柏林。6月24日,苏占区当局宣布彻底封锁柏林,切断了西柏林和西德之间的陆上、水上交通,并停止向柏林供应煤和电。对此,克莱将军发布命令道:“我们不离开柏林,我们将坚守柏林。”面对苏联的封锁,美、英在贸易上也对苏占区采取了反封锁措施,中断了向苏占区的煤、钢供应,并限制了同苏占区的贸易。同时,建立起了“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空投物资。“柏林封锁事件”导致“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
在东、西方展开封锁与反封锁对抗的同时,它们之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斡旋活动。最后在美国的坚持下,1948年10月4日,柏林问题正式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经过激烈辩论,安理会提出了一项立即撤销所有交通限制、按《莫斯科协定》解决柏林货币的统一和举行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整个德国悬而未决的问题的提案。但是,苏联行使了否决权。以后双方又进行过多次会谈,直到1949年5月5日,苏、美、英、法同时发表解除封锁的公报。5月12日,柏林封锁被解除。至此,历时近一年的柏林危机才宣告结束。
柏林危机导致了柏林的分裂。1948年11月30日东柏林举行“特别议会会议”,选举了新的市政府;12月5日,西柏林也举行议会选举,建立了市议会和政府。这样,柏林正式分裂为各有立法、行政系统和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柏林危机导致柏林分裂,从而奠定了德国分裂的局面。
在德国分裂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英、法、苏四国仍按规定于1949年5月23日在巴黎召开外长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德国重新统一问题,另外还讨论了柏林和币制、对德和约问题,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四国巴黎外长会议失败后,美国加快扶植成立西德国家。1949年8月14日,西占区举行第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78.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共选出402名议员。9月7日,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正式成立。9月12日,特奥多尔·豪斯被选为总统。15日,基民盟主席阿登纳当选为首任联邦共和国总理。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
西占区组建西德国家的同时,苏联也在其占领区加速建立东德国家。1948年3月,苏占区召开了德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了“德国人民委员会”作为临时常设代表机构。10月,该委员会通过了统一社会党提出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于1949年5月在第三届德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批准。与西德《基本法》相似,它明确要求成为全德国的模式。1949年10月7日,德国人民委员会在柏林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成立临时人民议院与组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决议。当天,临时人民议院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久,格罗提渥和威廉·皮克先后当选为政府总理和总统。
至此,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形成了两个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它们在国际上分别依附于以美、苏为首的不同的政治军事集团。
德国的分裂源于战后四大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分区占领为德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当然,分区占领也不一定意味着德国就会被分裂。如果三大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继续保持战时的合作政策,德国的分裂局面也许就不会出现。然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大国的战时合作逐渐走向分裂,以致最后发生冲突,爆发了美、苏之间的“冷战”,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的焦点,币制改革引发柏林危机和柏林分裂,又使“冷战”不断升级,最后导致德国的分裂。正如联邦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尔·拉夫指出的:“两个德国的成立并不是德国人民的意愿,它首先是占领国的意志”。德国的分裂是大国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