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体中存在着一种色素细胞,不同种族之间和同种人之间肤色的不同,只是由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不同而已。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色素越多,肤色就越深。
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用以制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但吸收紫外线过多则会对人体有害。在非洲,黑肤色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如果黑色素把大量的紫外线吸收掉,进入细胞的紫外线就不会太多了。而在阳光较少的地方,白肤色则能使人吸收足够的紫外线,以制造维生素D。所以,肤色的不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黑色素
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发层的细胞中及细胞间。真皮层中一般没有黑色素,但具有色素时,可透过皮肤而呈青色,如新生儿骶部及臀部灰青色的斑。
此外,皮肤的颜色还与微血管中的血液、皮肤的粗糙程度及湿润程度有关。身体在不同部位的颜色也常常不完全一样,背部的颜色比胸部要深得多,四肢伸侧比屈侧的颜色要深些。
肤色的分类
肤色是人种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观察皮肤的颜色多采用冯鲁向氏肤色模型表,观察部位主要是上臂内侧,分为十分浅、浅、中等、深、十分深等5级36色。肤色最浅的是北欧居民,其肤色呈粉色,主要是微血管颜色透过皮肤的缘故,肤色最深的要算巴布亚人、美拉尼西亚人。
指纹:各不相同的指纹
各不相同的指纹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据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
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纹样不变。即使因刀伤、火烫或化学腐蚀而表皮受损,新生的皮肤上的指纹仍是原来的形状,因此,各国都有过用指纹代替图章或签字的历史。我们还可以把一个人的指纹保存起来,供随时查找,就像照片一样。
指纹的作用
同学们在看电视、电影时会发现,警察叔叔常会根据指纹来侦破案件,凭借的就是世界上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这一特性。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牢牢地抓住东西也是全靠指纹,假如手指上没有指纹,长得十分光滑,那么我们拿东西就会觉得滑溜溜的,很容易脱手。
自从电子计算机诞生后,对指纹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指纹钥匙”,当人在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门口的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到指纹信号,就能迅速准确识别主人而自动开门。现代社会还有一种仪器叫做“指纹考勤机”,这样的考勤机可以很好的监督人们的上下班时间,而且不会出现别人替代打卡的现象。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开始从指纹、掌纹等探索诊断疾病的方法。指纹的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皱纹:为什么人衰老后会变丑
皱纹的产生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的皮肤总是皱巴巴的,而且愈老愈皱巴。当然,老人如果胖一点、保养好一点,皮肤会滋润些,皱纹会少些。你一定会问,老人皮肤为何会起皱纹呢?
我们知道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皮肤表面本身就有无数的皮嵴和陷下的沟纹,不过由于皮肤的组织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皮嵴和沟纹的变化也不同。小孩的皮肤组织结构很薄,表面的角质层很薄,所以皮嵴和沟纹几乎看不见,摸上去皮肤又滑又嫩。青壮年皮肤角质层厚且富含水分,皮肤弹性足,结缔组织致密,皮下脂肪丰富,故而皮肤紧绷、富有柔韧性、富有弹性,表面的皮嵴和沟纹清晰而且平伏,再加上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机能旺盛,皮肤显得滋润。
而人过50岁后,皮肤就开始萎缩退化,60岁以后皮肤衰老速度加快。老年人皮肤变薄,角质层变干变脆,水分易于蒸发,皮肤弹性降低,结缔组织不足,皮下脂肪减少,一连串的衰老变化使皮肤又薄又松弛,表面的皮嵴和沟纹因而变深,皮肤就起皱了。
吃盐多会多长皱纹
法国国家医学院网站上的专家解释说,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在保持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应该说,正常的盐分摄入并不可怕。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的盐量超过10克,那么他患高血压的危险就很大。健康的成人每日生理需求的盐量为5克,因此食入的盐量不应超过6克。
近视: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近视的“真”与“假”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眼睛的视力出现问题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一定会告诉我们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真性近视”我们就必须佩戴眼镜了,如果是“假性近视”则只需要休息调整,就可以恢复视力了。
那么,什么是“真性近视”,什么是“假性近视”呢?它们各自又该怎样处理呢?
原来正常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看远物时是不需要调节的,而看近物时,就需要调节。当人得了近视时,根据眼睛调节的情况,把近视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
真性近视
所谓“真性近视”就是指眼睛的前后直径(也就是前后长度)超过24毫米的正常长度。一般来说,当眼睛的前后直径超过这个长度后就不容易恢复了,也就意味着要提高视力就只有去配眼镜了。现在还可以利用激光技术,用准分子激光将凸出的角膜层削去一部分,使前后直径低于24毫米,从而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听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一定是假的了,它是由于我们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而造成的一时性现象,如在摇晃的车厢里看书,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看报,看电视靠得太近,或是没有正确的阅读姿势等,这些都会造成同一种后果,使调控眼睛视力的睫状肌高度紧张,以致发生痉挛。所以我们就会觉得看不清眼前的东西而误认为自己得了近视。
远视:为什么看不清近处的东西
远视眼
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为此,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
远视的屈光性质
远视眼的远点为一虚像点,其位置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近点则随调节量的不同而变化,当调节力大于远视量时,其近点为眼前空间内一点;而当调节力小于远视总量时其近点为无穷远。
给远视患者开镜片处方时,镜片的像方焦点应该与远视眼的远点相一致,这样,远处物体恰可成像于视网膜上,此时与近视眼一样,远视眼的视网膜与无穷远处互为共轭。如果要保持与远点一致,镜片距离眼球越近,则它的像方焦距应越小,屈光力应越大。因此,远视眼所需矫正的度数同近视一样,应该由镜片的距离和镜片的屈光力二者共同决定。
远视在生活中
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远方物体,但无法看见近在眼前的物体时,表示我们可能有远视。远视在观看近端物体时,会造成眼睛额外的负担。观看近端物体过久,会有视线模糊、头痛及眼睛疲劳的症状。远视若发生在学龄儿童身上,可能造成阅读上的困难。
远视并非疾病,也不代表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只是眼球形状有些改变而已。是否需要配戴矫正用眼镜,则视眼球形状改变的程度而定。
尿遁:为什么紧张的时候想上厕所
紧张时要去厕所
尿遁现象的出现,大多只在紧张时才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平时常有,所以这样的现象不是生理器质原因而是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叫退行作用,人在遭受外部压力或内心冲突时,借用退回到幼稚行为的方式以使自己舒服、安慰,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防卫法。比如说运动会或者是高考前我们的潜意识有了对困难的畏惧、逃避情绪,它就会控制神经系统采用尿不尽这种外在行为,以为这样可以避免现实问题或有可能带来的痛苦。因为尿不尽还须再尿一次就可以不参加运动会或像小时候尿尿可以有父母照顾抚慰。
这种短晢的退行行为是正常的,而且是人在面临压力时极其需要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人会肚子痛、出汗、手脚麻木、甚至昏厥,这样就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如果只是偶尔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属于正常范畴之内,不过我们要真正理解这种不成熟的行为不但无法避免困难且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在紧张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暗示,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退行作用
退行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便会放弃已经习惯的成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期幼稚的方法去回避现实,摆脱痛苦。换句话说,面对压力时,个体可能运用以前是恰当的但现在却不成熟的行为。例如:一个成年人,做错了一件事,之后用吐舌头的方式,表现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希望得到宽容,以摆脱痛苦。
人格学派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现象,不能看作是某种作用。该现象是人格运行遭遇阻碍后的运行结果。
指甲:剪指甲怎么不觉得疼
不怕疼的指甲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指甲都会长长,需要剪掉一些。可是有些孩子却害怕剪指甲,他们觉得剪指甲会很疼。其实,每一个剪过指甲的人都会告诉他们,剪指甲一点也不疼。
但是指甲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呀,而且是从身体里长出来的,为什么剪指甲会不疼呢?道理很简单,大家剪过头发吗?剪头发疼吗?其实,头发跟指甲一样都没有神经,所以我们不会觉得疼。
神经是可以接受感觉并能将感觉传递到大脑里去的一根管道,它可以告诉我们的大脑许多关于外界环境的信息。
想想为什么我们会感到酷暑难耐或寒风刺骨?为什么我们知道酸、甜、苦、辣的滋味?为什么我们会闻到花香?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疼痛?这些都是因为有神经在帮助我们去感觉。
如果没有神经,我们将没有知觉,不知道哭和笑,也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之所以,剪指甲不会疼,就是因为指甲里没有神经,指甲就不会有感觉。
指甲的功能
作为皮肤的附件之一,指甲有着其特定的功能。
首先它有“盾牌”的作用,能保护末节指腹免受损伤,维护其稳定性。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甲床血供丰富,有调节末梢血供、体温的作用。
其次,指甲又是手部美容的重点,漂亮的指甲可以增添女性的魅力。但是如果爱美过度,当指甲缺损或畸形时,把一个功能良好的手指藏起来不用,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手指功能退废。
头发:剪掉怎么还会长
头发
头发从下向上可分为毛乳头、毛囊、毛根和毛干四个部分。头发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主要取决于头皮表皮以下的毛囊、毛乳头和皮脂腺等。
毛囊为毛根在真皮层内的部分,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毛球组成,内毛根鞘在毛发生长期后期是与头发直接相邻的鞘层。内毛根鞘是硬直的、厚壁角蛋白化的管,它决定毛发生长时截面的形状。
头发的作用
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也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上长满了毛。后来由于人类不断进化,身上的毛逐渐变细变短,最后就成了我们现在身上的汗毛。然而,因为脑袋里有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而头发对大脑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才被保留下来。
头发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阳光强烈时,头发能遮挡阳光,头就不会被晒得太热;当别的东西打到头上,头发能起到缓冲作用;冬天,头发还能保暖,好像戴了一顶棉帽子;同时头发还能美化人类的仪表,特别是对女性,因此有人说:“女人的美一半在头发”。
剪不完的头发
正常人体的头发量为10万根左右。头发不断生长,也不断脱落,然后又长出新的头发来。每根头发的寿命为2~6年,一般来讲,一根头发5天能长出2毫米左右。我们的头发每天只是脱落很少几根,不会一次全部掉光,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梳头时掉几根头发而担心。
早起:为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日之计在于晨
古人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它强调了早晨在一天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般用于激励人刻苦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一天的事情也要在早晨就计划好。我们凡事都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要在一天(或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天(或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早起的科学
很多早起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早起之后头脑会比较清醒,而且思维也要更加敏锐一些。早起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精神抖擞,大脑轻松,做什么事也会觉得容易许多,这时候读书也会感觉效率特别高,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要从人的大脑讲起,人的一天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大脑,大脑皮层不断地接受着各种各样的刺激。当工作极度繁忙时,会使大脑易于疲劳,并产生抑制。当大脑中枢神经产生保护性抑制时,工作效率就会降低,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头脑昏涨以及不能清楚地作出判断。而这一切在早晨的时候是绝不会出现的。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得到了放松,人也恢复了体力,消除了疲劳,解除了抑制,大脑处于最轻松、最兴奋的状态中,容易接收外界刺激,产生牢固的记忆反射,所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起的好处
首先,早起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起的人不用匆忙的赶时间,也不会遭遇迟到的尴尬场景。所以说开始新的一天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早起。
其次,起得早才有时间吃早餐,我们知道,早餐在一日三餐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只有早起,才能养成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记忆:为什么人老了却能记得从前
老年人的记忆
大多数的人上了年纪之后记性就开始变得不太好,这也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正常的事,很多老人总是会说,“老了,记不住了”之类的话语。可是我们没有发现的是,一旦谈起他们过去的事,甚至是一些我们看起来觉得很琐碎的事,老人却记得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首先就得讲讲大脑皮层的功能了。
人的大脑皮层就像一个“图书馆”,会把我们每天所看到的事物都分类收集在不同的部位,眼睛就相当于“登记员”,而神经则相当于“图书馆”里的“查找员”,我们的大脑皮层就是一个大的“书库”,它们三者的配合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