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2623600000007

第7章 宋词故事(1)

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词中,有伤感,有悲壮,还有豪迈……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出典】

晏殊《蝶恋花》。

【原作】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仅14岁,以神童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到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名着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词最工,风格清而疏朗,脱去花间派浓艳浮靡之习,在当时词坛独具一格。今存130余首,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清平乐》(红笺小字)、《山亭柳·赠歌者》等。至其诗文,《宋史》本传评:“文章赡丽,应用无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诗存130余首,文存10余篇。有《晏元献遗文》一卷、《珠玉词》一卷传世。

【故事】

由于词在宋代十分流行,不少的读书人都会作词,有一个叫杜世安的人,因为附庸风雅,时常赋诗填词,闲来写一首半阕,也就自称为词人了。由于他曾官至郎中,人们便称他为“杜郎中”。

杜世安虽然词写的不怎么样,却十分自负,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一次,晏殊创作了一首《蝶恋花》词。

此词一出,众皆称好。唯独杜世安看了连连摇头。他不以为然地说:

“我看这首词还需要推敲一下。”

有人问他,如何推敲?他信口开河地说:

“词中‘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两句,也写得太孤寂、太凄惨了。而后面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更令人费解,‘明月’怎么会‘谙离别苦’呢?

杜世安这么一品评,晏殊这首好端端的《蝶恋花》一无是处,简直成了一堆废话。

人们看到杜世安如此狂妄,便有意要戏弄他:

“杜郎中既然有此高见,不妨改写一首,让我们大家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杜世安没有听出人们讲话的意图,也不谦虚。于是提笔在手,毫不谦让,把晏殊的《蝶恋花》词,改成了一首《端正好》词:

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夜来西风凋碧树,凭栏望,迢迢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待寄传,知何处?

改写完,将笔往桌案上一放,向人们炫耀起来。

众人俯身去看,一个个不禁掩口而笑。原来,将两首词放在一起一比较:晏殊的《蝶恋花》晶光焕发,奇光四射;而杜世安的《端正好》则干瘪粗陋,黯淡无光,就如同一件传世奇宝与一件蹩脚的赝品放在一起。

大家一阵哄笑,杜世安直羞得无地自容。

这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词中还隐约含蓄地表示有难言之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王国维曾用下片的第一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出典】

苏轼《江城子》。

【原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深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积极从政,坚持操守,但反对欲速轻发,既为新党所不容,亦为旧党所不满;然其生活态度“期于静而达”,观察问题颇能超脱,处世接物又复旷达,故虽历尽挫折漂泊,始终达观。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宋初浮巧轻媚的文风。其理论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贡献甚大,对后代也有影响。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俱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坚持了欧阳修文平易之路,而更为畅达自由;文体多样,风格亦多样。诗存2700余首,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山水游记、朋友唱和乃至艺术创作的经验和鉴赏诸多方面,抒写情怀,慨叹人生,讥弹时致,寄寓名理,无不形象鲜明,神味完足。苏诗风格多样,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诸人均有继承发挥,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极为分明,实现了他“系风捕影”能充分达意的文论主张。苏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刚健为主,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才能,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掖后进。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诗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放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9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也就是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这一夜,苏东坡正做着一个温馨的梦,梦中的他就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见到日思夜念的亲人。这是他多么长久的企盼啊!仕途坎坷,身不由己,使他常年漂泊在外,难得与亲人一聚。他曾经多少次梦中回到故乡,与心爱的她执手相望,百感交集,醒来后却是一场空。这一次应该是真的了吧?妻子仍旧那样娴静地坐在窗前,整理她那如云的鬓发。在两人目光相触的一刹那,幸福而辛酸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激动又复杂的心情再难用任何语言表达。但苏东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竟然又被无情的梦给欺骗了。夜半醒来,辗转难眠,思潮翻涌,感慨万千。算来妻子已经离开人世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来,他一时一刻都不曾忘记过她,那种明知再也不能相见却又忍不住去幻想的心情一直伴随着他。有时苏东坡也想,即使真有重逢的机会,妻子还能认出十年后满面沧桑的自己吗?世事无常,仕途艰险,岁月无情,青春不再啊。但纵然如此,苏东坡依旧坚信,千里之外另一个世界中的妻子,一定也会像自己一样,日日夜夜为相爱之人的生死阻隔而肝肠寸断。

梦中的苏东坡无比幸福,醒来的苏东坡却无限凄凉。但无论如何,苏东坡与妻子的爱情坚定执着,因为苏东坡爱他的妻子,更明白妻子对他的爱,尽管已是人鬼相隔,但这种爱足以支撑他自信顽强地走在人生路上。

妻子离开苏东坡已整整十年,十年来世事变幻、容颜更改,但不变的是那永永远远、丝丝缕缕的牵念。纵然是生死相隔,纵然是面目全非,纵然是深埋土中,旧日情怀却依然。年复一年,“短松冈”上,“妻子”无奈的叹息将永远与明月相伴;年复一年,明月之下,也总会有东坡悠长的思念,穿山越岭,直抵千里之外的那片松林。对于苏东坡来说,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之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已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而今想起,更觉天人永隔,倍感痛楚。妻子逝世后这十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适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触动心弦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动。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敝,这时他还不到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境更加深了一层。词的下片才真正进入“梦境”。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在那里,与自己的爱侣相聚、重逢。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朴实、感人而又美好的场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苏东坡笔力的奇绝之处还在下边两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苏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出典】

张先《木兰花》。

【原作】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优游于湖、杭之间。所作长于乐府,因为词中喜用“影”字,人称“张三影”。与柳永齐名,但才力不如柳永,而工巧、含蓄则过之。代表作如《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剪牡丹》(绿野连空天青垂)、《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等。诗歌亦负盛名,诗笔清丽老妙,如《吴江》、《如西溪无相院》等。着有《安陆集》一卷、《张子野词》二卷传世。

【故事】

张先是北宋时期着名的词人,在42岁那年与24岁的欧阳修同榜中进士后,便开始了小官吏的生活,充任嘉禾判官。虽说职位不高,但他为人风趣,在悠闲的生活中颇能自得其乐。在我国民间习俗中,百姓们都要过寒食节。这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两天,据说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的介子推。

从寒食节到清明节,是民间百姓进行春游和扫墓的日子。在这几天里,人们都要收拾干净、打扮整齐去踏青,或是郊外,或是山上,庆祝春的到来。扫墓虽不是令人喜悦的事情,但在缅怀前人的同时,对后人也是一种鼓励,使后人在春天时有一种向上的劲头,使一切欣欣向荣。在我国南方,还有在这时赛龙舟、荡秋千的习俗。

话说这一年的寒食清明,着名词人张先已是86岁高龄的暮年衰翁了。但是,人老了,心却没有老。故乡人民充满青春活力的千人龙舟竞渡,把一条江闹得水扬舟飞,一艘艘龙舟在一个个精壮年轻人数十只桨的推动下,简直如射出去的箭;而岸上观赛的人们,时而擂响大鼓为他们鼓劲,时而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出个胜负。踏青游春的人们熙来攘往,把春吵醒了,在枝头、在草尖亮处展示出春的各种姿态。

家乡勃勃的生机,一派盎然的春意,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了老词人,于是他写下了一首洋溢着清新生命活力的小词《木兰花》: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州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你看,江上小伙子们正驾着轻快的龙舟在江上比赛;江岸上,姑娘们成双成对地在高高的秋千架上飞荡。再放眼远望,郊野绿洲,踏青的人们络绎不绝,有的弯腰采集花草,有的漫步其间流连忘返。动有竞渡的热烈欢呼声,荡秋千时的欢乐声;静则有踏青的人们的轻声细语,恐怕因自己太高的声音,撕破了这幅春游图。

春日的白天是这般美好,生活情趣那样盎然。

渐渐地,白天急管繁弦的庭院静了下来,留下的只有心头的余音。不知什么时候,天际悬上了一钩羞答答的、如眉的新月,静静地泼下满庭院的清辉。这时,在悄悄飘落的是纷纷扬扬的柳絮,但在月光下它已不能像白天那样看得十分清楚,而是融入一片朦胧的月色之中。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游人渐渐地散去,不久,就如天上的片片浮云,飘游得无影无踪,只有朦胧的月光,将远远的青山染上一层淡淡的暮霭。

这首《木兰花》写的都是作者眼中所见的景象,是位暮年衰翁的客观观察。尽管词人已经高龄,却在不多的字数中,层次十分清楚地写出了寒食节从白天到傍晚到月夜的景色。全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了一位悠闲老人独有的一种心态。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典】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原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