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热心的红娘碰了钉子。一个女孩临到要约会的最后时刻,突然跟红娘提出不想与介绍的其父为高官的男孩见面,说是平民之女不愿高攀官宦子弟,否则会让自己有很大的压力。看来,门当户对、志同道合永远是找伴侣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是《伤逝》的时代还是e时代
如今,说起“门当户对”这个话题,有的人就会觉得这是封建意识在作怪,现在都讲自由恋爱,谁还理会门当户对呢?其实不然,在我们的脑海中,美丽的公主爱上了穷书生,高傲的王子爱上了灰姑娘,这样的爱情好像才是人世间最灿烂、最金贵、最浪漫的爱情。不否认,社会等级差别很大的情况下,也会激发出伟大的爱情。但是,更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就是门当户对的基础上产生爱情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且一旦产生之后,易持久。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门当户对的观念之所以经久不衰,是有着很深的经济底蕴。因为爱情观念、婚姻习俗等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我们常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婚姻当然也应该由经济基础来决定。没有谁去考证,缺乏经济基础,那些公主与穷书生的爱情能维持多久?
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来看,门当户对有利于做到收支平衡。两个贫富相当的人家联姻,双方的付出与回报很容易做到持平,比如男方家给了女方家多少彩礼,一般都可以得到相当的嫁妆。而一个富人家和一个穷人家结亲,则富人家的彩礼通常只能充当穷人家的“赞助”。
而且,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要改变自身的境况很难,一个富家女嫁到一个穷人家,往往注定要受一辈子苦,一个富家之子如果娶了穷家女,也意味着一辈子都要受到拖累。所以,门当户对被人们所看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也有富家小姐非嫁穷小子不可的事例。当年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看似门不当户不对,殊不知她看中的是司马相如的才,判断他日后定能成大器。而司马相如也不辜负文君小姐厚望,青云直上,终使两人达到了门当户对,成为流传后世的爱情佳话。诸如此类,穷途公子落难,小姐花园定亲是我国古代戏曲演绎的一个重要主题,为什么这些小姐们找的人都是落难公子,而不是花园里的园丁。因为她们知道这些落难公子都是才学过人,才学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别看今天是落难公子,说不定明天就会金榜题名,就能与自己门当户对,甚至高出自己的门户。
现代婚姻的门当户对不能太狭隘化,它不仅仅指的是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婚姻的双方,即男方和女方之间在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等各方面要门当户对。也就是说门当户对不能只限于家庭出身、学历、形容、地位、职业,志趣、爱好也要相对应,即人们常说的“般配”(资源合理配置)。只有这样两个人的感情、两个人的婚姻才会稳固,才会不断升华。那种从心底发出的愉悦,才能将婚姻维持得更加长久。反之,学历差别太大难以沟通,兴趣不投无法交流,地位差别太大人格难以平等,职业相距太远无法共同提高。让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一个一字不识的人在一起生活,结果会怎么样呢?
在人来人往的大千世界里,能拥有一份精神上能沟通、思想上能共识,相知相惜、相投相契的爱情,那是多么让人羡慕啊!反之,如果两个人没有了沟通,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对生活的爱,那生活将是什么滋味呢?
曾有一位即将退休的女士,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情况下,还坚持要离婚。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是不可理解的事。这位女士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丈夫下岗后,在家做了“贤内助”,包揽了一切家务,家里的事情完全不用这位女士操心。
在大家看来,这家人过得顺顺当当的,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怎么这女士要想着离婚,再说年纪都不小了,又得了病,为什么就不能将就将就呢?
这位女士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在进步和发展,我希望我对事业的上进心能影响到他,可他却从不想着与社会同步,没有一点上进心,一辈子就这么原地打转。他的思想、文化素养、自身素质与修养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而我不同,我经常接触新事物、新观念,因此现在我的思想和文化结构与他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了,叫我怎么跟他去沟通和交流,我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成天面对他就如同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说真的,没人做家务活,没关系,可以找人做,可没有交流和沟通的二人世界对我来说真的太痛苦了,这样的日子对我就是一种折磨,哪怕只剩最后一天,我也要过一回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活一回。
确实,生活在那样的二人世界里是痛苦的,没有沟通、了解、交流,更不要说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了。生活是要讲究质量的,是要对自己负责的。人们常说,婚姻如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现代的人们在基本满足了物质生活以后,就会追求更高层的东西,这时门当户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种门当户对是文化和素养方面的,是指双方能站在同一起点、同一平台,能经常进行心灵沟通,不断地给对方惊喜与浪漫、激情与智慧,让生活充满了活力。这种门当户对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看来,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门当户对都是人们对待婚姻的一种理性行为。短暂的瞬间,高贵美丽的露丝爱上了热情奔放的杰克,但那不过是好莱坞一手炮制的爱情童话。如果“泰坦尼克号”不沉没,让长期在一个贵族世家生活久了的小姐和一个底层小子生活在一起,其结果只会像童话故事中的结尾一样,让人们去猜想了。
没有什么比结婚好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个晚会现场,来自上海的股票商杨百万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没结婚时被股票套牢,结了婚被爱人套牢。”可是为什么大部分人甘愿被婚姻套牢呢?
对于社会上大部分的人来说,爱情与婚姻也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它带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同样要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分析。
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说:“由于男人和女人为寻找配偶而竞争,所以可以假定婚姻中存在一种市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市场的存在,已无需假定;各类婚介所或婚介公司的涌现,足以说明婚姻市场的实实在在。他还说,一个人当结婚的预期效用超过继续单身的预期效用时,就会决定结婚……
人为什么要结婚?是因为看重了婚姻的收益。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结婚的目的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
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获得性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特别是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双方都有好处。二是,能够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最明显的例子是,生活成本降低了,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生活也是用一套。再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或者女主外男主内,要比一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更高。三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后实现总效用的增加。四是,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而失业的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
夫妻婚姻生活能不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在“交换”价值上能不能对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婚姻生活就是“交换”,即双方的付出和得到的“交换”。如果有一方付出和得到极不平衡,心理很容易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痕。拿离婚来说,我们常常看到,总有一方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女方认为,我起早贪黑,为了孩子,操持家务,你多拿些钱就夜不归宿,拈花惹草,没有一点良心。男方则认为,我比你挣得多,偶尔花心一下,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实际上,这本身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命题。女方收入少,但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家务劳动上,而这部分劳动本身就是机会成本,所以说是有经济价值的,可以折算成金钱。而男方之所以有些“牛气”,恰恰忽略了女方这部分经济价值,因此“偶尔花心一下”不仅不觉有愧,还满不在乎。
实际上,结婚是一个双赢方案,因为出于自愿,并且双方受益。结婚的收益,更集中地体现在“规模效应”上——“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厨具,两个人结婚后只需要一套厨具”,这就是规模效应。
美女找丑男,金钱只是替罪羊
两个朋友上街购物,迎面走来一个相貌平庸、装扮没有品位的男人,搂着一个如花似玉、装扮时尚,有着天使般笑容的女孩。其中一人等他们刚一过去就说:“那男的肯定是大款,把那女的给包了,那女的看起来挺清纯的,没想到也是个伴大款的!”
不知各位遇见这样的景象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但是,这种现象真的是因为女方或男方图对方的钱财而导致的吗?其实根据经济学的观点,这种结果很可能是逆向选择的结果。简单地说,“逆向选择”就是事与愿违。
如今,“逆向选择”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概念,尤其是在二手商品市场上尤为流行。通常,二手市场上很多商品的质量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而二手市场的卖家是拥有商品质量信息的关键人,作为买家对此就了解甚少了。由于买家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能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出价,这样就会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最终不得不退出交易市场;最终只剩劣质品,当然交易的也只有劣质品,如果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越来越不满意,就会导致整个市场交易的停止。
在现实生活中的漂亮女孩很可能成为“逆向选择”的受害者。一个漂亮而又有才华的女孩,会被很多男孩子暗恋,但是往往由于她的条件太好,反而让很多男孩望而却步、不敢表白。漂亮女孩的追慕者会这样想:这么漂亮的女孩,哪会轮得到我来追?一定会有比我更优秀的人去追她。
由于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漂亮女孩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只是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判断是否追求这个漂亮女孩。由于大家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无形中将预期的门槛设得过高,让自己无法逾越,最后造成优秀的成员主动退出竞争,反而是那些考虑问题简单、极其普通甚至丑陋的男生追到漂亮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