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2650400000004

第4章 胸怀大的男人懂得“糊涂”过

糊涂一时,免千日之忧

在《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中,季羡林写道:“普天之下,绝大多数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尝到一点小甜头,便喜不自胜,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忘乎所以。碰到一个小钉子,便忧思焚心,眉头紧皱,前途暗淡,哀叹不已。这种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们是真糊涂,但并不自觉。他们是幸福的,愉快的。”他说这世界上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有些人是真糊涂,沉溺在世间的表象之中,因为不清醒,所以活得有滋有味,这种糊涂大概是让清醒者艳羡不已的。也有一些人,看透了这世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知现实情况如此而不得不装点糊涂,如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便是这类。是做一个真糊涂而缺少自我的快活人,还是做一个假糊涂但清醒正派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糊涂一点终归是对人生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名利、金钱、地位、得失,它们的存在让一个男人无法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一个深陷其中的男人,总会不停地为之奔波、纠缠、嫉妒,总想做最得利最清醒最不吃亏的那个,但一番较量过后,往往落得一个最疲惫甚至伤痕累累的结果。

虽然人生不能总是糊涂,但也不能一直他人众醉我独醒,该糊涂便装点糊涂,人生就会幸福很多。

吃点亏是福气

两个邻居因为一堵墙打起了官司,其中一家有人在外做官,便找他做主,官员给家中寄去了四大大字——“吃亏是福”。同时又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接到信,这一家人顿然醒悟羞愧难当,当即撤了诉状,并向自己的邻居表示不再相争,后退三尺。那邻居也被另一家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也后退三尺。于是便出现了有名的“六尺巷”,两家重归于好。

这样一段佳话,留下了“吃亏是福”的千古趣谈,也留下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各退让三尺,却换来了两家人融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净空法师曾说很多人怕吃亏,因为害怕“我尊敬别人,别人不尊敬我,我爱护别人,别人讨厌我,我帮助人,别人不帮助我。于是不肯干了,别人怎么对我,我也怎样对人,还是犯这个老毛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所有的人做出的所有事都能符合我们自己的意愿,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难免会发生问题。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若想与他人和平相处,就要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原则范围内,偶尔吃亏,偶尔退让,既是一种包容的胸怀,也是一个友好的讯号。若太过计较,双方都将陷入坏的情绪中而难以挣脱,对他人无益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憨山大师醒世歌》中说:“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生活处世中吃点亏,有时反而会让人看到更美的风景。做男人不能太偏执,太自我,要学会把心胸放宽,包容万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自然地在世间活得游刃有余,要知道有了“容”,才有“融”。人间真正的快乐,不是自己能够创建的,他是与他人相互妥协而取得的和谐,懂得给予,适当的时候吃点亏,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狭路相逢时,各让一步,则皆大欢喜,否则,你怎么知道你就是那个勇者能胜利呢?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罢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意思是水如果太清了,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没有同伴了。在生意场上打拼的男人们,总要学会一点假装愚钝的方法,否则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胸怀变得极为狭隘,他总会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每个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件事的一致性,因此太精明容易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若再没有宽容的精神去调和,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而很多有才或者有财之人,他们往往会选择糊里糊涂地隐藏自己,假装愚钝,从不处处炫耀自己来满足虚荣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放开胸怀学会糊涂地隐藏,才能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细,让别人探不出虚实。这就是糊涂的好处,糊涂地隐藏自己的好处,总是让人探不出自己的深浅,给对手真亦假假亦真的错觉。但一旦动起真格,他们会像一柄锋利的剑,直刺对手要害。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不仅才华横溢,为人处事也聪明绝顶。明代宗室宁王朱宸濠很赏识唐伯虎,有一天,他特地派人用一百两黄金把他从苏州请到了江西去做官。为官半年以后,他看出朱宸濠日后会谋反的迹象。为了避免卷入是非,招致杀身之祸,唐伯虎便开始装疯卖傻来躲避。

一次朱宸濠派人来送礼,只见唐伯虎赤身裸体蹲在地上,还随口乱骂。这一举动让朱宸濠信以为真,以为他真的疯了,于是就放他回家了。

不久,朱宸濠起兵反叛。唐才子因装疯逃过一劫,做他的。桃花庵里桃花仙。去了。

胸怀大的男人不在意装一时的傻瓜,更不在意一时被别人认为是愚笨,他们志在四方,志在长远,他们懂得明哲保身最重要。

当然假装愚钝,重点在于一个“假”字。这里的“假”,就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放下面子,放开心胸,别在意毁一时的形象去做一些表面文章。这样便可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自己,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主动让点利不是糊涂,长久买卖得利得人心

郑板桥为官时,将官场和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彻,性情刚直,不谄媚、不圆滑的他无法释之。但不平不公之事太多,他无能为力,只好在“糊涂”之中寻求遁世之术。

人人都知道郑板桥曾经说过“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但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却少之又少。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难得糊涂”四个字,却很少有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当坐公交时不小心被人碰到,你想到的很可能不是“难得糊涂”算了吧,而是睁大眼睛狠狠地去瞪他一眼;当与同事发生口角,想的可能不是“难得糊涂”别计较了,而是锱铢必较一定要争出个是非对错;当在家里与妻子生气,也许想的不是“难得糊涂”不吵了,而是大呼小叫非要让对方道歉才罢休……难得糊涂,主动吃点小亏又何妨?

在生活中,有些聪明的人往往依仗自己的聪明,目空一切,绝不吃亏让利。这种人很爱把自己的小聪明小利益摆在脸上,而且会想方设法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聪明,让别人为自己让利。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越是不想让利,就越容易引起吃亏。相反,糊涂一点主动让点利,会长久得利得人心。王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主动让利的服装店店主。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将自己的一家小店扩展出五家分店,发展势头迅猛。这全在于他胸怀大,从不斤斤计较,而是对客户都是主动让点利。他做服装生意秉承两个原则:一是依质量定价,物美价廉;二是有着一套较好的互惠模式。

这种互惠模式其实就是利用看似吃亏的方式来促销的营销模式,如:客人A在商店购买到物美价廉的货物后,如果能够介绍客人B购买货物,那么客人A将会得到一张打折卡。客人B介绍客人C,客人B也会得到打折卡,循序渐进地进行。

这种营销模式,使得在商店获得利润的同时,也激发了客人因得到商店给予的利益而介绍朋友的欲望,从而促进了商店的消费。王先生这种巧妙让点利的吃亏原则,看似自己吃点亏把实惠送给了顾客,其实为自己带来了更大更广的客户源。

生活中这种主动让点利吃点小亏的事例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放开胸怀拥有长远眼光才能真正做到。不爱吃看得见的小亏,反而吃了看不见的大亏,正所谓“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其实,要懂得吃亏才是不亏的道理,就像天上的日月不可能永远盈,也不可能永远亏一样,你也不会永远处在亏的地步。因为很多时候,看似吃亏,实际上有一个更大的补偿在等着你。

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如今现实复杂的社会,已经鲜有人懂得糊涂了。糊涂一下,便害怕被人欺负;糊涂一下,便觉得受了欺骗;糊涂一下,就害怕晋升的机会被别人捞走了……在这个人人寻求精明的社会,许多人费尽心机想的是如何占点便宜,如何捞点油水,如何“空手套个白狼”。然而,真正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的男人们,还是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小事多点糊涂,大事要精明。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聪明过头,并非是件好事。相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自己。

现实生活由很多的小事和大事组成,对于小事不能太计较,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计较来计较去反而失去了大男人的风度,让别人觉得自己小家子气,容易伤及与他人的感情,还会理不清理还乱,越计较越复杂。聪明的男人不妨让这些小事顺其自然,在不丧失原则和人格的前提下,尽可能装糊涂一些;或为了顾全大局,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是聪明男人的做法。给他人一点小好处,待到他日他人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大好处。

除此,你若不分大事小事都显现出一股聪明劲头,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甚至有可能使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要知道“枪打出头鸟”,不学会隐藏锋芒,早晚会被自己的锋芒所伤。干大事业者,大可不必在一些琐碎小事上精明,低调点,隐藏实力才能蓄积待发。否则在小事上纠缠不休,不仅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心绪不宁,也切实得不到多高多丰厚的利益。这样生活,太得不偿失了。

北宋人吕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却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处就想贪。为了一点小利,不顾前程;为了一点小过,争个你死我活。这种人看似聪明,其实再糊涂不过了。

大事精明,小事上糊涂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便可。为人处世,还是那句俗话说得好:大智若愚。愚在小事上,多装点糊涂,智在大事上,心里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世艺术吗?

做“小迷糊”,左右逢源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是一个男人一生中的“必需品”。好的人缘可以带给男人很多成功的机会,好的朋友同样可以成为男人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关键是自己如何抓住好的人缘和益友。

《菜根谭》中说:“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生活中,很多男人总以为要表现出精明的样子才能左右逢源,因此经常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来以此结交朋友。殊不知,这不仅不会得到朋友,更会让别人觉得你清高、浮夸。

世上许多自诩聪明的男人,身边鲜有益友协助提携,到头来总是吃尽苦头。因为他们吃不得小亏,哪怕是一点蝇头小利也与他人斤斤计较。不计较得失的人永远被他们看做傻子,更不会与这样的人结识为好友,而他们得到便宜后也偷偷窃喜。这些人的可悲之处大概在于聪明反被聪明误,被自己的小聪明欺骗。

中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曾在《中国人之聪明》中说道:“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俗语曰:‘聪明反被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在他眼中,这些“小迷糊”们是一群具有包容度的人。他们诚实、善良、不施诡计、不为利益驱使,不蝇营狗苟。他们的糊涂是体谅别人,也能保护好自己。适当装糊涂,不说破一切。这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其实“糊涂”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思维,它为人际关系开拓了广阔天地。在交往过程中,你若能该糊涂时灵活地糊涂一下,少点计较、较真,多点吃小亏,这样的“小迷糊”,谁都愿意走近你。走近你才能了解你,了解你才能逐渐成为你的朋友。要记住,良师益友也许并不能帮你做好工作、成就事业,但他却可以指引你如何顺利地走过这条路。

不较真的男人过得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和悲剧都来自较真。有一首流行歌曲《雾里看花》,歌词大意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实际上,我们若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后,也未必活得快乐。一切都看得透透的,我们也就此失去了可苦、可恼、可乐、可痛的事情,当一个人连可苦、可恼、可乐、可痛的事情都没有了,活着又有何意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不需要看得如此透彻明了,只是需要糊涂一点,不能对任何事都过于较真。太过较真就是勉强,勉强终究不是出于情愿,不情愿就不快乐。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央求着老和尚。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了起来。“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着急地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草籽,就飞来几只小鸟前来啄食。“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就急冲冲地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随喜!”

人生终究不过是百年,何不活得快乐和洒脱一点。《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一粒沙里一个天堂,一朵花里一个世界。平平淡淡的寻常日子,只要不去较真都能过得开心。随缘生活,随意自在。不要让自己为功名利禄所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或事,就少了许多烦恼。

所以,无论你是高居庙堂之上或平处江湖之远,不必时时事事太过较“真”,于朴实无华的心境中生活,于宁静中净化自己的灵魂,于贪求中变得淡泊,你便会自由自在。

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菜根谭》中说“路留一步,味减三分”,意思是在经过道路狭窄的地方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能走得过去;在享受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留一些分给别人品尝。一个男人要想拥有辉煌的事业,拥有快乐幸福的婚姻,总要学会留点余地,无论是对敌人、亲人、朋友皆如此,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他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三国时期,各势力长期混战,曹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唯一能和袁绍抗衡的力量。

不过在当初,曹操的势力远不如袁绍。他的很多部下也暗自与袁绍勾结,来为自己铺后路。然而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获得了胜利。结束后,曹操将所得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缎匹赏给军士。在清理战利品时,曹军从袁军大营里缴获了一大摞书信,都是之前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件。那些写了信的人见秘密即将揭露,个个都胆战心惊,以为这回死到临头了。

曹操左右的人也提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然而聪明的曹操并没有得理杀人,而是大度地处理了这件事。他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曹操一眼也没看信件,就下令将其全烧毁。

他的部下见他这样有胸怀,宽宏大量,是一个靠得住的君主,便更加忠心地追随他。

曹操烧信赢得人心,可谓匠心独运。他运用的正是有理也要让三分,给他人留点余地的吃亏智慧。

都说“大度能忍,方为智者本色”。在人际交往当中,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容人肚量,是很难容忍别人的缺点及对自己某些利益的损伤的。时间长了,交往的圈子就非常狭小,自己的人生境界自然就难以提升。曹操是看透了人性的,人在特殊情况下,被眼前利益驱使,都有可能说错话,做错事。如果曹操得理不饶人,睚眦必报,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军心动摇。况且,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消除了异己,实力也将大大受损。这是极不明智的选择。

反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大度地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则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为自己效劳。这看似吃亏实则是福,唯有胸怀宽广者才能体悟这其中利与弊。

知足常乐

有一幅名字叫做“知足常乐”的画: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昂首走在前面,一个骑毛驴的人悠闲地走在中间,走在后面的是满头大汗推着小木车的老汉,上面写着这样的几行诗句:世上纷纷说不平,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这幅画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都少人因为不曾明白其中道理而陷入苦痛之中。知足常乐,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为。对于世间纷繁的事物,对于能产生无穷欲望的人类来说,能够做到知足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知足常乐,事能知足心常惬。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有能获得常人难以获得的坦然和宁静。

大部分男人都是怀有大抱负,大志向的,一心想着干出一番伟大事业,以为知足常乐便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的重要一环,懂得知足才不至于好高骛远,在事业和生活中迷失方向,不懂得知足一味不根据实际情况的向前、向前,最终不是累垮了身体就是累坏了心,又何谈成就事业?

胸怀大的男人都懂得知足,知足的男人都胸怀大。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从不固执向前和勉强执着;对情,相濡以沫,你若安好便好,从不祈求大富大贵,完全拥有;对物,得到便是属于我,得不到也不望尘莫及。有一颗宽敞的心,对事、对情、对物能做到知足常乐,生活和工作也便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

知足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需要停靠的港口。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