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志丹县军事志
2651100000008

第8章 军事组织

军事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武装起来的集体,是其他军事工作的基础。志丹县自古以来为陕北军事重镇,境内军事活动频繁,军队组织机构、指挥关系复杂多变,特别是近现代,志丹县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频繁,过往军队较多,组织机构复杂。

第一节 军事机构

一、清及清前军事机构

秦汉时,县境属上郡高奴县、雕阴县。县设县尉,统领地方部队,平时负责维护地方治安,进行军事训练,战时随军作战,或征调一部分编入正规部队参战。

隋代,县境属洛源县。县设县尉、兵曹,主管地方兵事,负治安之责。

唐代,县境大部属洛源县。县设县尉、司兵,负地方治安之责。

宋代,始置保安军,为军政合一机构,由知军兼管军事。

宋太宗时(976~997),尹宪充延州保安军使,转供备库使。张熙知保安军,转邠宁、环庆路钤辖兼巡检安抚都监。

康定元年(1040),王倍知保安军,兼鄜延路兵马都监。治平四年(1067),保安军设北都巡检,德靖寨设西路同都巡检。

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2),达鲁花赤(知县)兼管本县诸军。

明代,置中、东、西三路兵备道。西路驻靖边,辖安定、安塞、保安及诸营堡,兼理盐政。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裁东、西路兵备道归中路,为延榆绥兵备道,驻榆林。嘉庆七年(1802),设分防外委一员,属靖边营。咸丰时(1851~1861),设千总一员(旧为靖边营都司中军官),分防经制外委一员,归靖边营都司,专辖靖边营协镇,兼辖榆林总镇。

二、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中华民国初年,废延安府,置榆林道,辖保安。民国五年(1916),井岳秀为陕北镇守使,统管陕北各县军政。县役政由县长直接负责,在县、区设民团,有正、副团总各一人。保安有县民团一个,区民团五个,地主豪绅武装十几个,兵丁千余人。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军事机构

赤安县赤卫军大队部 1934年11月,赤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设赤卫军大队,大队设有大队部,领导全县武装力量。历任大队长是袁万祥、王启孝、王生贵。

赤安中心县军事部 1936年1月,赤安中心县委成立,改赤卫军大队部为军事部,负责全县武装工作。部长刘景范,副部长王四海。

志丹县军事部 1936年6月,赤安县改称志丹县,县政府设有军事部。历任部长是刘景范、王四海、曹生有、刘安堂,副部长为王四海。

志丹县保安大队部 1938年1月,志丹县军事部与志丹独立营合并,改为志丹县保安大队,下设2个中队、9个排、18个班,共150多人。大队设有大队部,负责全县武装工作。1942年2月,保安大队撤销,队部也随之撤销。历任大队长是刘安堂、刘明山、武志升、张吉厚、刘安堂、刘明山,教导员王四海(代),政委任志新(兼)、副大队长是张步福、李宗焕、宜立功。

志丹县民兵大队部 1948年7月,志丹县成立民兵大队部,设大队长(县长兼)、政委(县委书记兼),副大队长(武装科科长兼),民兵大队部与武装科合署办公,负责全县武装工作。

志丹县武装科 1948年7月,志丹县政府设武装科,有科长、副科长、参谋、干事共五人,科长车占平。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事机构

(一)志丹县民兵大队部与武装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志丹县军事机构仍为民兵大队部与武装科,合署办公,为地方建制,受中共志丹县委和县政府领导。民兵大队部设大队长,由县长兼任,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专职副大队长同时兼任武装科科长。

(二)志丹县人民武装部

1951年5月,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成立。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改由部队供给。下设军事股、政工股,隶属延安军分区和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任政委。下辖六个区人民武装部。

1952年,县人民武装部调整编制,设部长一人,助理一人,参谋三人,警通人员一人。下辖七个区人民武装部,各有部长一人,助理二人。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颁布后,7月,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为陕西省志丹县兵役局,隶属延安军分区和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任政委。下设兵役、民兵两个科,共25人。各区人民武装部撤销。由兵役局指派一名现役军人担任军事助理,负责基层武装工作。

1958年10月,陕西省志丹县兵役局改称为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下设动员科、政工科,科为正营级,有部长、政委(县委书记兼)、科长、助理14人,隶属延安军分区和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1961年9月,县委书记王廷璧兼任第一政委。

1966年11月,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为正团级建制,有部长、政委(县委书记兼)、副部长、副政委、秘书、干事、助理和炊事员共八人,隶属延安军分区和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任第一政委。同年7月,志丹县公安队改隶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3年,县人民武装部配备专职政委,设军事、政工、后勤三个科,有部长、副部长、科长、参谋、干事、助理13人。

1979年1月,县人民武装部设组训、政工、后勤三个科,有部长、第一政委(县委书记兼)、政委、副部长、副政委、科长、参谋、干事、助理员、通信员、司机共22人。

1985年3月,县人民武装部党委取消第一书记称谓,县委书记改任县人民武装部党委书记。同时,县人民武装部不再设第一政委。

198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改称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科室为正科级,工作性质和任务未变。1994年4月,增设以劳养武办公室。

1996年4月,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为正团级单位。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科为正营级。

(二)乡镇基层人民武装部

乡镇基层人民武装部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又是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构,是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兵、预备役组织的直接组织、指挥者。其主要任务是:贯彻上级党委和县人民武装部的命令,负责承办民兵、预备役、征兵和战时兵员动员工作,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担负战备和治安值勤任务,战时组织民兵参军参战,配合部队作战,保卫后方,支援前线等任务。

1951年3月,中共志丹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全县六个行政区(即太平、槐树渠、永宁、旦八、金鼎、顺宁)分别设区人民武装部,各区人民武装部配备部长1人,干事1~2人。1954年6月,区人民武装部撤销,只配备武装助理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每公社配备1~2名武装助理员。

1961年9月,全县划分为城关、双河、杏河、永宁、旦八、金鼎、顺宁、侯市、纸坊、张渠、吴堡、义正、三台13个人民公社。每公社配备武装干事1~2名。专职武装干部的选拔由县人民武装部与县委组织部协商提名,报延安军分区审批、定级、任命,工资由国防费支付。1971年7月,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通知,志丹县基层专职武装干部工资由国防费发放改由地方经费支付。1980年,志丹县各人民公社成立人民武装部,为副科级建制。

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制。全县共辖杏河、旦八、保安3个镇,周河、双河、永宁、金鼎、顺宁、纸坊、张渠、吴堡、义正、侯市10个乡,各乡镇人民武装部设部长1名,武装干事1~2名,武装部部长进同级党委。

1988年10月,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总部、总后勤部通知,志丹县各乡镇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统一着陆军制服,佩戴人民武装符号。

(三)武警志丹县中队

1951年12月,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延安专区大队志丹县中队组建。

1954年11月23日,地方公安部队整编,志丹县中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延安专区大队志丹县公安队,隶属延安军分区。

1955年7月,专区公安大队改隶公安机关,志丹县公安队改称为志丹民警队。

1962年3月5日,延安公安处人民武装民警大队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延安专区大队”,志丹县民警队属延安专区大队和县公安局双重领导。

1963年2月至1966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志丹县公安队领导体系未变。1966年7月,志丹县公安队改隶志丹县人民武装部领导,8月30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志丹县中队。197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志丹县中队改称为志丹县公安武警中队,移交志丹县公安局管理,隶属公安系统,但性质、任务、待遇如前,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条令。

1983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1982〕30号文件精神,志丹县公安武警中队改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志丹县中队。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延安地区支队和志丹县公安局双重领导,至2005年未变。

(四)武警志丹县消防大队

1983年,武警志丹县公安局消防股成立,设消防专干一名,袁学伟任专干。1993年1月,武警志丹县消防科成立,副营级建制,周智升为负责人。1995年7月至1997年10月雷永强为负责人。

1997年,消防科升格为消防大队,正营级建制,谢忠诚任大队长。

2003年3月,杨忠宽任大队长。消防大队有业务专用车一辆,防火勘查箱、个人防护装备、市政消火栓全部安装到位。2004年12月,由县政府与永宁钻采公司组建了志丹县第一支政企消防中队,配备消防车六辆(东风153泡沫车三辆、东风—2泡沫车一辆、干粉消防车两辆),消防队员18人,配有防化服、战斗服、扩张器、空气呼吸气等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装备。

第二节 驻 军

一、清及清前驻军

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令大将蒙恬,自今淳化县至内蒙古包头市堑山填谷,修筑直道,穿越县境,有数万驻军和劳役修筑秦直道。

汉元狩三年(前120),关东大水,汉移平民70万于陇西、北地、上郡等地,令开官田,斥塞卒60万屯田戍边。

唐代,县境为边师驻军之地。唐咸亨年间(670~673),曾驻守禁军。贞元十四年(798),建为神策军。

宋代,志丹为宋夏边地。宋延州巡检指挥使狄青曾屯兵于县西南90里的狄家城(今旦八镇城台村)。康定元年(1040),王信知保安军,兼鄜延路兵马都监,领兵300名。治平四年(1067),保安军设2族,驻兵361名,马50匹。德靖寨设西路同都巡检,领20族,兵7805名,马877匹。又小胡19族,兵6950名,马725匹。保安军北都巡检,领厥七(部族名)等9族,兵1441名,马167匹。园林堡设2族,兵822名,马93匹。元丰五年(1082),西夏州(今靖边县境内)观察使格众率3万军士屯驻金汤堡(今金汤村)。

明成化时(1465~1487),设延绥土兵,保安亦行其法,时得丁壮5000余名。

清嘉庆七年(1802),设分防外委一员,守兵六名,属靖边营。

清咸丰时(1851~1861),设千总一员(旧为靖边营都司中军官),分防经制外委一员,归靖边营都司,专辖靖边营协镇,兼辖榆林总镇,统辖战守兵50名,分防本城、园林驿、巡检司,为三汛设演武场于县南门外。

清同治时(1862~1874),裁减绿营兵额,保安共存兵29名,岁支兵粮一百石有零(榆林县支粮六十石,怀远县支粮十三石零,保安县支粮二十九石,每兵岁支粮三石有余)。

同治六年(1867),知县刘某乞师于府,得三营驻防县西金鼎山,以堵庆阳回民起义军进路。

同治七年(1868)八月,袁大魁自云岩镇(今宜川县地)败后,率西捻军撤至保安老崖窑,集结义军溃卒数百,遍胁邻寨土民千余,皆蓄发从军。分五队,队设元帅、指挥统之。

光绪二十三年(1897),复奉部文,裁去6名,实存兵额23名。

二、民国时期驻军

(一)国民党军队

民国二十年(1931)二月,国民党高双成部高玉亭营300余人驻守保安县城。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高双成部张志英团600余人驻守保安县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国民党甘肃驻军马步芳部第35师直属骑兵团马培青部驻扎在金汤、白豹(今属吴起县)一带。

(二)人民军队

红26军第3团 1933年10月,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决定以原红26军第42师第2团余部为骨干,与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大队、耀县游击队第3支队和红26军第4团少年先锋连,组成红26军第3团,王世泰任团长,李映南、黄罗斌先后任政治委员,团编三个连,约260人。1935年5月,红26军42师第3团在团长王世泰率领下驻保安县马子川一带。

红25军 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沣峪口召开会议,决定红25军主力西征北上。7月16日,红25军主力从沣峪口出发西进,辗转双古辅,进入甘肃天水、两当、秦安、隆德,经泾川四坡村入平凉,东渡泾河北进,9月7日进入陕甘苏区保安县豹子川(今属甘肃华池县)。9月9日,红25军到达赤安县永宁山,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景范亲自前往迎接。随后部队在永宁山作短暂休整,向延川永坪进发。

教导2旅 1944年初,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第1、第5、第9、第34团和独立团、骑兵团组成机动旅,于2月~3月开赴陕北地区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是年秋,改称教导第2旅,黄永胜任旅长,邓华任政治委员,陶汉章任参谋长,袁少平任政治部主任。旅辖第1、第5、第9、第34团和独立团、骑兵团等六个团,共4750人。驻防于洛河川东起王家坪,西至瓦子川一带。其一部驻志丹永宁瓦子川。1945年初,该部奉命调防金盆湾接替第359旅所担负警戒任务。

西北野战军属部 1947年末至1948年初,西北野战军骑兵第6师在县城驻扎三个多月,师长胡景铎,政治委员李宗贵(兼),副师长杨拯民。

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警备第3旅驻志丹、安塞一带,开展了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冬季整训。

1948年秋,西北野战军某部一个骑兵团驻柳树坪、进士窑一带。

第三节 军队院校、军工厂

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3年11月7日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正式成立。历任校长、政委有:叶剑英(校长兼政委)、何长工(继任校长)、彭雪枫(继任政委)。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军大学改编为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1935年11月,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后,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与原陕北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周昆任校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郭化若任训练处处长。下设军事指挥科、政治工作科、游击战争科和特科,计划招生2700名,吸收知识青年和抗日游击队干部报考。校址在瓦窑堡。但由于战争环境及开始东征,学校并未开课。

1936年5月14~15日,红军东征胜利陆续返回陕北。为了适应抗日形势新要求,中共中央于同年5月20日决定,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6月学校正式成立,毛泽东任校教育委员会主任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任训练部部长。下设第一、第二、第三科。第一科主要训练团以上干部,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第二科主要训练营连干部,科长周士第;第三科(又称附属步兵学校)科长周昆(兼任校长),政治委员袁国平。红大第一期于6月1日在瓦窑堡米粮山上的阎家大院举行开学典礼,有800余名干部入校学习,其中参加第一科培训的军、师职学员共40名(其中外国人两名)。

1936年6月21日,国民党军第86师高双成部向瓦窑堡发起突然袭击,刚刚开学20天的红大师生与其他守城红军一道奋起还击,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向志丹方向安全撤离。随后,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也与中央机关一起于7月7日迁到志丹。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进驻志丹后,第一科住在县城南桥沟口南侧寨子山下的石窑洞里,第二科住在县城南5公里的进士窑。当时,校舍、教员和教材极度缺乏,并且面临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生存危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全体教职学员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论职位高低,都踊跃地投入建校劳动之中。他们将原破烂的石窑洞加以整修,小的作宿舍,大的作教室,在石窑洞的墙壁上磨出一块平面,涂上锅黑,便是黑板。用石头砌成学习用的桌子、凳子和讲台,拣一些质软的石子当“粉笔”,没有纸就把国民党军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用。校舍建成开课那天,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等中央领导和徐特立亲临红大视察,毛泽东曾诙谐地说:“你们过着原始的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研究的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在保安的石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陕甘,三个方面军的红军学校于12月6日并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2月7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转发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任命林彪为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刘亚楼先后任教育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下设第一校(校址在志丹)和第二校(校址在甘肃省环县),林彪兼任第一校校长,罗瑞卿兼任政治委员,傅钟兼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何涤宙为训练处副处长,杨立三为校务处处长。第二校由刘伯承兼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周昆、郭化若先后任教育长,张际春、罗贵波任政治部正副主任。

1937年1月,第一校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校迁于甘肃省庆阳,改称庆阳步兵学校。同年春夏之交,庆阳步兵校改归红军前线总指挥部直接领导。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和少而精。教学内容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问题、社会发展史、红军政治工作、步兵战斗条令、野战条令、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红军和外军作战经验等。

二、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

1935年12月底,中央红军到达瓦窑堡,中央军委三局、原红军通信学校(长征时改为教导大队)部分人员也到达瓦窑堡。中央军委三局将红军通信学校人员和陕北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合并,正式成立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1936年7月,学校由瓦窑堡九沟台随党中央迁至保安西武沟门,先后在保安招收培训了第五、第六、第七期学员。1937年1月,学校随中央由保安迁至延安城里城隍庙。后学校先后迁至泾阳县云阳镇、延安延店子、富县东村、富县督河村。1939年3月,学校再次迁至志丹,6月又迁至延安。1945年学校停办。

三、王庄哥老会兵工厂

1932年,保安县哥老会首领马海旺在永宁王庄办起兵工厂,有工匠10名,为刘志丹的队伍制造步枪。

四、甄家峁赤安县兵工厂

1936年6月,赤安县政府在双河甄家峁办起兵工厂,有工匠10多名,主要制造步枪、马刀和梭镖等兵器。

五、郝岔八路军兵工厂

1937年秋,八路军兵工厂由富县茶坊迁至志丹双河乡郝岔村。初期机房和职工住房均借群众窑洞,后工人自建机房6间,住房10多间,家属院窑洞3孔。有工人和工作人员七八十名。设有木器加工股、铁器加工股、钳工股、机床股。另编一个警卫班和一个骡马运输队。因原料缺乏,在铁道上拔铁轨运回加工,一星期可造3~5支枪。次年冬,朱德总司令到兵工厂视察。1941年2月兵工厂迁到富县境内。

六、陕甘宁边区被服厂

1939年8月,陕甘宁边区被服厂从延安迁至志丹县进士窑村。有职工70多人,缝纫机18台,主要承担八路军衣服、鞋帽、大衣、裹缠、被褥生产任务。1941年,被服厂迁回延安。

七、永宁造纸厂

1945年,驻志丹永宁(三区)部队与驻地民办社、联社合办造纸厂,当年2月起正式出纸。纸有麦秸纸、玉米皮纸、蒲草纸、梭草纸和马兰纸五种,以马兰纸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