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学(第二版)
2652100000013

第13章 常用方剂(1)

一、解表剂

根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而立法,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为主而组成,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用以解除表证的方剂,叫做解表剂。此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主要用于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如外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又如麻疹初期、疮痈初起、水肿初期,见有表证以及风湿在表等证,亦可选用。

邪在肌表,在临床上,常见的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如风寒表证,宜用辛温解表,风热表证,宜用辛凉解表,此外,如果患者兼见阴阳气血不足的,还须结合补益药物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本类方剂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宣之品,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弱。同时,服用解表剂时,应避风邪,如外感风寒,还须增加衣被,以保暖取汗,如外感风热则不需加衣被取汗。

解表取汗,以微微汗出为宜,假如汗出不透,或大汗淋漓,都是不适宜的;因为,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过多,必致耗气伤津,甚则导致伤阴亡阳。

如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如表里俱急,则又需考虑用表里双解法。

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吐泻失水,均不宜用。

(一)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4g、桂枝9g、杏仁9g、炙甘草3g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用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诸药煎煮。得汗停服,不汗再服。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方剂。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使皮毛紧闭,汗液不能向外排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肺主皮毛,皮毛紧闭,使肺气不能宣通,故又出现喘咳之症。治宜发汗宣肺之法。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杏仁宣肺下气,助麻黄平喘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应用要点。

(2)外感风寒,鼻塞咳嗽,气促多痰,可用本方去桂枝,功专宣肺止咳,方名为三拗汤。

(3)外感风寒湿,恶寒无汗,骨节烦痛,可用本方加白术以除湿,方名麻黄加术汤。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束表或犯肺者。

“使用注意”本方为发汗峻剂,凡表虚有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不宜使用。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2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且宜饮稀粥以助药力。

“功效”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主治”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干呕。苔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本方证是因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能外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脉缓;风寒入于肌表,故见发热、头痛、脉浮等症。方中桂枝温经散寒,解肌祛风为君;白芍和血脉敛阴气,与桂枝等量配伍,共同调和营卫而为臣;生姜、大枣止呕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且与桂枝相配,有辛甘发散为阳之义;与白芍相合有甘酸化合为阴之妙。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适用于表虚证,又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临床以恶寒发热,有汗,脉浮缓为应用要点。

(2)用治内科杂病属于阴阳、营卫、气血不和者,诸如虚人自汗证加黄芪、白术;妊娠恶阻加苏梗、砂仁;低热证加白薇、银柴胡;。病后、产后体虚加黄芪、当归。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虚者。此外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冻疮、冠心病等属于营卫、阴阳不和者。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表实证,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均不宜使用。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9g、芍药9g、细辛6g、干姜6g、甘草(炙)6g、桂枝9g、五味子6g、半夏9g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表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而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或干呕,或噎,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腹胀水肿,苔白滑,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而设。风寒外束,皮毛闭塞,故恶寒发热、无汗;内停水饮者,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形寒饮冷则伤肺,水与寒相搏,水寒射肺,故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紧,是为表寒内饮之证。由于水饮停蓄部位不同,其证候不尽相同,水留胃中则干呕或噎;水渍汤间则不利;蓄于下焦则小便不利或腹胀;水淫于肌肤则身面浮肿。治宜解表化饮,才能使外邪得以宣解,停饮得以蠲化。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宣肺止咳,共为君药。芍药养营敛阴,与桂枝为伍,可调和营卫,并防麻、桂汗散太过,为臣药。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湿,祛除水饮,干姜、细辛并可助麻、桂以散表寒,半夏并能和胃以止呕、噎;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姜、辛、麻黄相伍,是为散中有收,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肺气不伤,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八味合用,共收解表化饮,宣肺止咳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水饮内停之证。临床以发热恶寒,喘咳而痰多稀薄,苔白滑或滑润为应用要点。

(2)如无汗恶寒者,可重用麻、桂;若自汗恶寒者,桂枝可重用,并加生姜、大枣,以调营卫;如外寒已缓解而内饮偏重者,可用炙麻黄以缓和发散之力,并酌加细辛、干姜用量,以加强温肺化饮。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者。

“使用注意”

凡干咳无痰,或痰色黄稠,咽干口燥者忌用。

(二)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9g、连翘9g、薄荷6g、荆芥穗6g、牛子6g、淡竹叶3g、淡豆豉6g、桔梗6g、芦根9g、甘草3g

“用法”共杵为散,每次9g,合鲜芦根煎煮,香气大出,即可取服。病重者日3服,夜一服;轻者日2服,夜一服。病不解再服。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表热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温病初起,邪袭于表,卫气被郁,故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苔薄白等表证;肺主皮毛,卫气被郁,则肺气失宣,而见咳嗽;温邪上受,壅滞咽喉,而见咽喉干痛;温邪最易伤津,故温病初起,即感口渴。方中以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芳香辟秽,解毒为君;荆芥、豆豉助君药开皮毛逐邪为臣;桔梗、甘草、竹叶、芦根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共为佐使。故该方有芳香辟秽,辛凉透邪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辛凉平剂。可广泛用于温病初起的表热证。临床以发热,微恶寒,口渴,脉浮数为应用要点。

(2)发热口渴、汗出者,加生石膏、知母以辛寒清热。

(3)恶寒无汗,头痛明显者,重用荆芥、薄荷加白蒺藜、蔓荆子以疏风透表,清利头目。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感”、“乙脑”初起,扁桃腺炎、咽喉炎,痈疮、麻疹初起等属邪在卫分者。

“使用注意”

风寒表证忌用。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12g、菊花9g、杏仁9g、连翘9g、薄荷6g、桔梗6g、芦根9g、甘草3g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用法”水2杯,煮取1杯,日2服。

“方解”本证为风温之邪,入侵肺卫,感邪较为轻浅。由于风邪初入,故一般症状较轻。重点是风温犯肺,导致肺气不宣,故以身热咳嗽为主症。方中以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共为君;薄荷辛凉解表,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共为臣;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则功专于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临床应用”

(1)本方是“辛凉轻剂”,临床以身热不甚,但咳、口微渴为应用要点。

(2)外感风热咳嗽证、肺炎初起及支气管炎见咳嗽气促者,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3)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流行性结膜炎。

“使用注意”

风寒表证及风寒咳嗽者,禁用。

(三)扶正解表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柴胡30g、前胡30g、川芎30g、枳壳30g、羌活30g、独活30g、茯苓30g、桔梗30g、党参30g、甘草15g

“用法”上为末,每服9g,成人酌增,入生姜,薄荷煎。近代用法:亦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少许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烦疼,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素体气虚,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风寒湿邪客于肌表,表阳被遏,邪不外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湿邪留滞,故见胸膈痞闷,舌苔白腻;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见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治宜扶正祛邪同用。方中羌活、独活解表散风寒湿邪,加入川芎,配合羌、独活祛风以除头痛身疼;党参益气健脾,扶助正气,使邪从汗而解;茯苓渗湿化痰;前胡、桔梗、枳壳理气宽胸,止咳化痰以除胸膈痞闷;柴胡、薄荷、生姜协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益气解表,扶正祛邪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以憎寒壮热,无汗,头身重痛,咳嗽痰稀,脉浮重按无力为应用要点。

(2)下痢初起,有表证者,并见恶寒发热,头痛肢楚,舌苔白腻,可用本方以疏散表邪,使邪从外入者,仍从外出,外表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

(3)体质未虚,外感风寒,可去党参,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医学正传》)。也可治痈肿初起而有表证者。

(4)本方去党参,加银花、连翘,名银翘败毒散(《医方集解》)。用治痈疮初起,红肿疼痛而有表证。

(5)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冒、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病证属于气虚而外感风寒湿邪者。

“使用注意”若痢下不爽,里急后重,或便脓血,无表证者,是邪已入里化热,不宜使用本方。

二、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一类方剂,称泻下剂。

临床上寒、热、燥、水结于体内,皆可形成里实证,故治法、用药亦随之不同。本章方剂相应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和逐水四类。

寒下剂主要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胀或满或痛,甚或高热谵语,舌苔黄厚,脉实等。

温下剂主要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不通,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脉沉紧等。

润下剂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阴血不足,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津亏,大便秘结之证。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以及水肿实证等。

临证使用泻下剂,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应按先表后里的原则,首先解表,然后才可治里;若表证未除,里实已急,可用表里双解的方法进行治疗。

泻下逐水剂性较峻烈,对于孕妇、产后、月经期、失血病人,以及年老、体弱或病后元气未复者,均应慎用或不用,以免重伤气血,甚至造成虚脱、损胎、大出血等;如果确有可下之证,亦应酌配补气养血药,以攻补兼施。

本类方剂大都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不可久服。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煎炸、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

(一)寒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枳实12g、厚朴24g、芒硝9g

“用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去渣溶化芒硝,取汁分2次服用,得下停后服。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脘胀满,硬痛拒按。苔黄厚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热结旁流证:下利稀水秽臭,腹痛拒按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③痉厥证:抽搐,发狂。

“方解”本方证皆有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津伤所致。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则大便秘结;热结肠胃,气机壅滞则脘腹痞满,胀痛拒按;热结津伤,则口燥咽干,苔燥;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热、积内结,则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热结旁流”是因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不得出,以致少量粪水从旁而出;阳气受遏则见热厥之证;热盛伤津,则见痉病。此时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液。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君;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臣;君臣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枳实、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助硝黄推荡结滞,以加速热结排泄共为佐使。本方有急下实热燥结之功,对里实欲下者起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作用。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痞、满、燥、实及脉沉实有力为应用要点。

(2)无燥结者,去芒硝,即小承气汤,能轻下热结。

(3)无痞满、腹痛拒按者,去枳、朴加甘草,即是调胃承气汤,能和胃调中。

(4)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肠梗阻、肠麻痹、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病证属于实热、积滞壅结者。

“使用注意”

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孕妇禁用。

(二)温下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12g、人参9g、甘草3g、干姜6g、附子9g

“用法”临熟下大黄,水煎服。

“功效”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症见便秘腹痛,绕脐不止,手足不温,口不渴,舌苔白,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为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所致。脾阳不足,传导失司,则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寒邪积滞,气机壅滞,则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阻结肠中,阳气不达,则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治宜攻下冷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中附子辛热,温壮脾阳,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大黄荡涤泻下,攻积通滞。附、黄相配,以温制寒,(大黄为制性存用)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共为君药。干姜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为臣药。人参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诸药配合,共奏温通、泻下、补益之功,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为应用要点。

(2)腹痛甚者(寒凝气滞)加肉桂、木香;呕吐者加半夏、砂仁。

(3)本方加减可用于肝硬化腹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寒,冷积内结者。

“使用注意”

寒凉药用量一般小于温热药用量。

(三)润下

麻子仁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500g、枳实250g(炙)芍药250g、厚朴(炙,去皮)250g、大黄500g(去皮)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250g

“用法”上药为末,蜜和丸,每次9g,每日1~2次,渐加,以知为度。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症见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小便频数。

“方解”本方证为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则小便频数;津液不足,肠道失以濡润,则大便干结。治以润肠通便,兼泻热行气。方中火麻仁滋脾润燥,滑肠通便,为君药;杏仁苦泄降气,润肠通便,白芍养阴以助润下,大黄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共为臣药。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枳实下气破气,行滞消胀,厚朴助黄、麻以降泄通便,为佐使(兼):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润肠通便,泻热行气之功。主治脾阴不足,肠胃燥热之脾约证,故又名“脾约丸”。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便干结,脘腹痞胀,舌红苔黄而干为应用要点。

(2)兼血虚者加熟地、当归;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黄芪;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3)本方加减可用于虚人及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属于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者。

“使用注意”年老体虚者不宜常服。孕妇以及纯属血少津亏便秘者应慎用。

(四)攻补兼施

黄龙汤

《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芒硝6g、枳实9g、厚朴9g、甘草3g、当归9g、人参6g、生姜3g、大枣二枚

“用法”水煎服,煎之后再入桔梗3g,热沸为度。

“功效”泻热通便,益气养血。

“主治”热结阳明,气血不足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自利清水;身热口渴,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神衰气脱,神倦少气,苔焦黄,脉虚。

“方解”本方证为热结阳明,气血不足所致。热结肠胃,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苔焦黄;热结旁流,则自利清水;热邪耗灼,神衰气脱,则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神倦少气,脉虚。治宜攻下实热,兼顾正气。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行气除积,为君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既扶正以祛邪,又使下不伤正,为臣药;桔梗宣肺(上)以助通下,为佐药;生姜、大枣调补脾胃,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本方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药同用,共奏攻补兼施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腹痛拒按,身热口渴,体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老年气血虚者,可去芒硝;阴液大伤者加玄参、生地。

(3)本方加减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伤寒或副伤寒等证属于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者。

(五)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用法”上三味等分为末,以大枣10枚煎汤,或装入胶囊,清晨空腹送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效”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证,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臌胀属实证者,症见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

“方解”本方证为水液代谢失调,停于胸胁,或泛溢肢体所致。水饮内停,邪气壅盛,上迫于肺,则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饮停胸胁,气机阻滞,则胸胁牵引作痛,心下痞硬;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水饮内结,则苔滑,脉沉弦。水肿腹胀之实证,则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治宜攻逐水饮。方中甘遂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为君药。大戟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芫花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共为臣药。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聚,消肿满。大枣益气护胃,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积水去而不伤正,为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应用要点。

(2)本方加减可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使用注意”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

三、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和寒热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脏腑功能失调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剂。

和解剂根据其治疗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四类。

和解少阳剂主要适用于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调和肝脾剂主要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犯脾胃,或脾虚不运,肝失疏泄,肝木乘脾所致。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

调和肠胃剂主要适用于寒热互结于中焦,肠胃不和,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

表里双解剂主要适用于表里俱病。症见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寒里热、表里俱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寒等证候临床表现。

临床使用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使用;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洗)生姜9g、大枣4枚甘草6g(炙)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眩。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以及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方解”本方证为热犯少阳,正邪相争,枢机不利所致。外感伤寒,热犯少阳,正邪相争,则寒热往来,脉弦;化热传入,枢机不利,则胸胁苦满;少阳胆热内犯,犯胃扰心,则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火热炎上,则口苦,咽干,目眩。治宜和解少阳。方中柴胡透少阳之邪,疏畅少阳枢机,为君药。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共为佐药。炙甘草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祛邪扶正,和里而解外。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为应用要点。

(2)表证未解者,去人参加桂枝;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壳。

(3)热入血室证兼血淤者加归尾、桃仁、元胡;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

(4)黄疸者加茵陈、山栀子。

(5)本方加减可用于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以及产后发热等见少阳证者。

“使用注意”

阴虚血少者忌用。

蒿芩清胆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青蒿6g、淡竹茹9g、半夏5g、赤茯苓9g、黄芩6g、枳壳5g、陈皮5g、碧玉散9g(滑石、甘草、青黛)包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本方证为少阳热盛,胃失和降,湿热痰浊中阻所致。少阳热盛,正邪相搏,则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少阳气机郁滞,则胸胁胀满,膈闷;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口苦,吐酸苦水;挟痰湿上逆,则或呕黄涎而黏;湿热下注,则小便黄短;胆热偏盛,痰湿内阻,则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方中青蒿清透少阳邪热,芳香辟秽宣络,黄芩清泄少阳邪热,清热燥湿,共为君药。蒿、芩相配,透邪泄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竹茹清胆胃之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共为臣药。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赤茯苓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枳壳行气消痰,散结除痞,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少阳郁热清,湿痰内阻化,胃得和降,气机通畅。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临床以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应用要点。

(2)若呕甚者加左金丸、代赭石;湿重者加白豆蔻、草果、藿香;痰湿上蒙清窍而眩晕者加石菖蒲、蔓荆子。

(3)本方加减可用于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属胆经湿热者。

“使用注意”

邪犯少阳,寒重热轻者禁用。

(二)调和肝脾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9g、甘草3g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6g,加姜片、薄荷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肝气郁结,血虚脾弱所致。经气郁滞,则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肝气郁结,木郁乘脾,脾弱失运,则食少神疲,脉虚;肝郁脾虚,血虚血不上荣,则头痛目眩,月经不调,舌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是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三者共为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脾脏运化有权,气血化生有源为臣。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生姜烧后,其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经郁热,甘草、生姜、薄荷共为佐使。本方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本方立法正确,用药周到,为治肝脾不和之良方。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两胁作痛,倦怠食少,寒热往来,脉弦而虚为应用要点。

(2)兼见月经不调者,加丹皮、栀子以凉血清热。胁痛甚者,加香附、郁金理气解郁止痛。

(3)本方加减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

“使用注意”

柴胡、薄荷用量宜轻,其中柴胡用量要少于当归、芍药,否则升散太过,耗伤阴液。

痛泻要方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组成”白术9g(炒)白芍6g(炒)陈皮6g(炒)防风3g

“用法”水煎服。亦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效”补脾泻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痛泻证。症见肠鸣腹痛,痛即泻泄,泻后痛不止,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而缓。

“方解”本方证由脾虚肝乘,脾不健运,清浊升降失调所致。土虚肝旺,肝气横逆乘脾,脾运失常,清浊升降失调,则大便泄泻,腹痛肠鸣,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缓;肝脾气机郁滞,泻必腹痛。治宜泄肝补脾。方中白术益气补中以治脾虚,健脾燥湿以促脾运,为君药。白芍养肝柔肝以泻肝之实,缓急止痛,为臣药。术、芍相配补脾柔肝,培土抑木,调和肝脾。陈皮芳香化湿以醒脾,行气和胃,防风散肝疏脾,升清阳以止泻,共为佐药。四药相配,泄肝补脾,调和气机,而痛泄可止。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泄泻,泻必腹痛,肠鸣,脉弦缓为应用要点。

(2)脾虚甚者加党参、怀山药、茯苓;气滞甚者加厚朴、木香;兼食积者加山楂、鸡内金、神曲。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神经性腹泻属于脾虚肝旺者。

“使用注意”

湿热泄泻禁用。

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柴胡6g、甘草6g(炙)枳实6g(破、水渍、炙干)芍药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主治”

(1)阳气内郁之“四逆”证。症见手足不温,身微热,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所致。伤寒邪气内传,肝气郁结,气机枢转不利,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则手足不温,脉弦;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气壅滞,脾阳不达四肢,则手足不温,脉弦,泄利下重;肝脾气机郁滞,则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透邪解郁,为君药。白芍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之体。枳实行气导滞而理脾,为佐药。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炙甘草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疏肝理脾,透邪解郁之效。

“临床应用”

(1)临床以手足不温,胸胁、脘腹疼痛,脉弦为应用要点。

(2)气郁化火甚者加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兼血淤者加失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病证属肝脾(肝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

四肢厥逆的原因不一,本方只能用于阳气内郁所致的热厥较轻者,其他厥逆均不可误用。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洗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大枣4;枚甘草9g(炙)

“用法”水煎服。

“功效”平调寒热,散结消痞

“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证。症见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邪热乘虚内犯肠胃所致。寒热互结,中气虚弱,则心下痞满而不痛;肠胃升降失司,则呕吐,肠鸣,下利;邪偏热挟湿,则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数。治宜平调寒热,散结消痞。方中半夏辛开散结以除痞,和胃降逆,为君药;干姜温中散寒,黄连、黄芩清降泄热,为臣药。姜、夏加芩、连,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人参、大枣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腻为应用要点。

(2)痞满甚者,去大枣加枳实、厚朴;湿浊甚者加藿香、佩兰、蔻仁、滑石;兼食积者加山楂、神曲、莱菔子。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不完全性胃幽门梗阻等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四)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15g、黄芩9g、芍药9g、枳实9g(炙)大黄6g、半夏9g(洗)大枣4枚生姜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内泄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邪犯少阳,郁而发热,热入阳明,实热郁积所致。邪犯少阳,机枢不利,则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胆热扰心、犯胃,则郁郁微烦,呕逆不止;邪入阳明,化热成实,腑气壅滞,则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不解或下利,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方中柴胡疏邪透表,调畅少阳枢机,大黄泻热除积而通腑。柴、黄相配,疏泄少阳,清泄阳明,共为君药。黄芩擅清少阳之郁热。柴、芩相配,透表泄热,和解少阳。枳实行气破结,合大黄以泻热除结,行气除痞,为臣药。白芍柔肝缓急止痛,白芍配大黄治腹中实痛,配枳实理气和血,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为佐药。大枣和中、调和,为使药。诸药合用,既外解少阳,又内泄阳明热结,则诸症可除。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往来寒热,腹痛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应用要点。

(2)热结甚者加芒硝、虎杖;湿热郁滞者加茵陈、山栀子;湿热黄疸者加茵陈、田基黄;气滞者加厚朴、木香。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疾病属于热郁少阳,邪结阳明者。

“使用注意”

里无实热积滞的忌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黄连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清里。

“主治”太阳表证未解,热陷阳明之热利证。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表证未解,误用攻下,里热已成所致。表证未解,里热已盛,则身热(微寒),口渴,脉数(滑数);热迫阳明,则下利臭秽、肛门灼热;邪热内扰胸脘,则胸脘烦热,苔黄(黄腻)。治宜解表清里。方中葛根解肌发表,升清阳而止泻利,解表清热,为君药。黄芩、黄连清泻阳明邪热,燥湿以止泻,为臣药。炙甘草和中调药,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微寒),下利臭秽,烦渴,舌苔黄(黄腻),脉数(滑数)为应用要点。

(2)腹痛后重者加木香、槟榔;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食滞嗳腐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病证属于阳明蕴热,兼有表证者。

四、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清热泻火、清热祛暑、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类方剂,称清热剂。

本类方剂包括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清热祛暑六类。

清气分热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作用,主要适用于热在气分证,表现为壮热烦渴,大汗恶热,脉洪大等。也可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伤,余热未清者,见身热汗多,心胸烦闷,口干舌红等。

清营凉血剂具有清营透热,清热解毒,凉血散淤等作用,主要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诸证。邪热入营,可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邪热入血可见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

清热解毒剂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适用于瘟疫、温毒之三焦火毒热盛或热毒壅聚肌肤之疮疡疔毒等证。

清脏腑热剂具有清心除烦,清胃泻热,泻火清肝,或凉血止痢作用,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候。

清退虚热剂具有养阴退热作用,主要适用于阴虚有热之证,可表现为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

清热祛暑剂具有清暑利湿或清暑益气作用,主要适用于夏季感暑挟湿或中暑气津两伤证,可见身热汗多,小便短赤或不利,体倦少气等。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50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

“用法”水煎至米熟,生石膏先煎,去渣温服。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身大热,大汗出,但恶热不恶寒,面赤,大渴引饮,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温病热邪内传气分所致。气分热盛充斥内外,则壮热,心烦;热邪伤津,则烦渴引饮;热邪迫津外泄,则大汗;热盛于脉,则脉洪有力。治宜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方中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除烦,润燥生津,为臣药。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粳米、炙甘草和中益胃,生津止渴,调和药物,为佐使药。四药合用,效专力宏,使热清烦除,津生渴止。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应用要点。

(2)若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若温热病气血两燔,加羚羊角、水牛角、钩藤;若温证,见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加柴胡;若消渴见烦渴引饮,加麦冬、天花粉、芦根。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属气分热盛者,均可加味用之。

“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外感风寒以及气虚、血虚发热者,均禁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粳米9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石膏先煎。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汗多,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而数。

“方解”本方证为热病后期,余热末清,气津两伤所致。余热熏蒸于内,则身热多汗、虚烦不寐;犯胃,胃气不和,则心胸烦闷,气逆欲呕;气津两伤,则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虚。治宜清补并行。方中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清热除烦,为君药。人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为臣药。半夏降逆止呕,粳米养胃和中,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使热清烦除,气津复,胃气和。

“临床应用”

(1)本方临床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若胃阴不足,胃火上炎,口舌糜烂,可加石斛、花粉等。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花粉等。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中暑、夏季热、流脑后期等发热气津已伤,糖尿病的口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

“使用注意”

根据余热的轻重,增减石膏的用量。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1.5~3g、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银花9g、黄连5g、连翘(连心)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反不口渴,神烦少寐,甚则神志模糊,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邪热内传营分所致。营分属阴,营阴受伤,身热夜甚,舌绛而干,口渴或不渴,脉细数;热传营分,迫近血分,则斑疹隐隐;营气通心,热扰心营,则时有谵语,神烦少寐。治宜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中犀角清营解毒,为君药。生地黄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玄参滋阴清热解毒,麦冬清热养阴生津,为臣药。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竹叶、黄连清心除烦,丹参清心除烦,活血散淤,防热与血结,引药入心,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应用要点。

(2)若气分热盛,营分热轻,重用银花、连翘、竹叶,减少水牛角、生地、玄参用量。若神昏谵语较重,加安宫牛黄丸;若高热烦躁抽搐,加羚羊角、钩藤、地龙,或紫雪丹;若寸脉细数,舌干甚,减黄连。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具有高热烦躁,舌绛而干等营分见证者。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须注意舌象,属热伤营阴,舌绛而干者,方可使用。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1.5~3g、生地黄30g、芍药12g、牡丹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淤。

“主治”

(1)热入血分证。症见身热谵语,斑疹紫黑,吐血,衄血等,舌绛起刺,脉数。

(2)蓄血发狂证。症见烦躁谵语,善忘如狂,咽干,但漱水不欲咽,大便黑,舌绛,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热入血分所致。热入血分,血分属阴,阴血受损,则身热夜甚;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斑疹、舌绛。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淤。方中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为君药。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为臣药。芍药养血敛阴,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淤,为佐药。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方凉血与活血散淤并用,共奏凉血解毒,散血化斑之功。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应用要点。

(2)蓄血,加大黄、黄芩;郁怒挟肝火,加柴胡、黄芩、栀子;心火炽盛,加黄连、黑栀子;热盛神昏,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吐血,加三七、侧柏叶、白茅根、花蕊石;衄血,加黄芩、青蒿、白茅根;尿血,加白茅根、小蓟;便血,加槐花、地榆;发斑,加紫草、青黛。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产褥热、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属血分热盛者。

“使用注意”

虚证所致血证,禁用本方。

(三)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15g、黄连15g(酒炒)陈皮6g、甘草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3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2g、升麻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舌燥口渴,咽喉不利,目不能开,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攻冲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郁于肌表,则恶寒发热;疫毒蕴结,攻冲头面,则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方中黄连、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热毒,为君药;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疏散头面、肌表风热,且能散结消肿,为臣药。玄参、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助君解疫毒;桔梗清利咽喉,助马勃、板蓝根治咽喉不利;柴胡、升麻疏风散热,郁而发之,并引药上行;陈皮理气疏壅,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集苦寒解毒药于一方相得益彰,清疏并用,升降并用,相反相成。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头面红肿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应用要点。

(2)表证明显,加荆芥、防风、蝉蜕、桑叶;便秘,加大黄;兼睾丸疼痛,加川楝子、龙胆草、蒲公英;兼气虚,加人参(少加)。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急性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属热毒者。

“使用注意”

素体阴虚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黄9g、朴硝9g、甘草9g、山栀子仁5g、薄荷(去梗)5g、黄芩5g、连翘18g

“用法”上药方为粗末,每服10g,入竹叶3g,水煎,蜜少许,食后温服。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症见胸膈烦热,身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为上中二焦邪热炽盛,热聚胸膈所致。上焦热甚,热聚胸膈,则胸膈烦热;火热上冲,则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热灼伤津,则身热口渴;热积于中,燥实内结,则便秘,溺赤舌红、苔黄脉数。无形之热非清不可,有形之热非下莫属,故治宜泻火通便,清上泄下。方中连翘清热解毒,去上焦热,为君药。黄芩清胸膈郁热,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为臣药。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为佐药。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应用要点。

(2)若胃热发斑者,去朴硝、大黄,加石膏、牛蒡子;若热毒壅阻上焦者,去朴硝、大黄,加石膏、桔梗。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胸膜炎、心肌炎、胆囊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属于上中二焦火热郁结者。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3g、贝母3g、防风3g、赤芍3g、当归尾3g、甘草3g、皂角刺3g、穿山甲3g、天花粉3g、乳香3g、没药3g、金银花9g、陈皮9g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热毒壅滞,痈疡肿毒初起。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属于阳证者。

“方解”本方证为风热邪毒客于肌腠经络,气滞血淤痰结所致。热毒壅滞,气血凝滞,则局部红肿热痛;邪郁肌腠,邪正相争,则发热、恶寒;正盛邪实,热毒壅滞,则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方中金银花甘寒清轻,清热解毒,消散痈疮,为君药。当归尾、赤芍活血通滞和营;没药、乳香散淤消肿止痛;陈皮理气通滞,消痈散结,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风透邪,散结消肿,透达营卫;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排脓;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排脓,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诸药配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通经溃坚为主,兼以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应用要点。本方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2)若红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若便秘者,加大黄。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阑尾炎、乳腺炎、消化性溃疡等疾患属于阳证热毒互结,血淤气滞者。

“使用注意”

疮疡已溃及阴疽者忌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慎用。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症见大热烦躁,错语不眠;或湿热黄疸;或湿热痢疾;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为火热毒盛,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所致。火热毒盛,内扰心神,则大热烦躁、错语不眠;热灼津伤,则口燥咽干;火热毒盛,迫血妄行,则吐衄发斑;热壅肌腠,则发痈疮疔毒。治宜泻火解毒,苦寒直折。方中黄连清心泻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药。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清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又导热下行,兼引药入三焦并为佐使药。本方诸药配合,苦寒直折,上下俱清,三焦兼顾。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应用要点。

(2)若便秘,加大黄;若吐血、衄血、发斑加生地、丹皮;若淤热发黄,加茵陈、大黄。

(3)本方加减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属热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集苦寒之品于一方,易化燥伤阴,若出现热邪伤阴,舌绛而干,则不宜使用。

(四)清脏腑热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9g、车前子9g、柴胡6g、生甘草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1)肝经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暴躁易怒,耳鸣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小便淋浊、睾丸肿痛重坠,阴囊潮湿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肝经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肝火上炎,则头痛,目赤肿痛,口苦,耳鸣,耳肿,暴躁易怒;经气不利,则胁痛;湿热下注(湿热俱重),则睾丸肿痛重坠,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为君药。黄芩、山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为臣药。三药相须,清肝泻火,燥湿清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柴胡疏肝清热,使气疏而热郁解,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清泻与渗利并用,上泻肝火,下利湿热。泻中有补,祛邪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胁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应用要点。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非肝胆实火之证不宜用之。

(2)肝经实火盛,减木通、车前子,加黄连;风火上炎,加菊花、桑叶、夏枯草;湿重热轻,减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火毒结滞、玉茎生疮,或阴囊红肿痛,减柴胡,加大黄、金银花、连翘。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炎、急性膀胱炎、睾丸炎及带状疱疹、白塞氏病、急性结膜炎等属肝经实火或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

本方药味多属苦寒,易于败胃,当中病即止,不宜过剂。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15g、当归9g、黄连9g、槟榔6g、木香6g、甘草6g、大黄9g、黄芩9g、官桂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赤白相兼,一日数行乃至数十行,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腻微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为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所致。气机郁滞,则腹痛,里急后重;气滞血淤,酝酿成脓,则便脓血,赤白相兼;湿热下迫,则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治当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方中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为君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大黄泄热去积,“通因通用”,为臣药。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消积止痛,“调气则后重自除”;当归补血行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肉桂助当归以行血,反佐之以制芩、黄苦寒伤阳与冰伏湿热之邪,为佐药。炒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缓急止痛,为佐使药。诸药配合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应用要点。

(2)泻痢后重明显积滞较重,加重大黄用量;兼食滞,减甘草,加焦山栀;气滞较重,加枳壳、莱菔子;热盛伤津,减肉桂,加生地;泻下赤多白少,加丹皮、地榆。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急性肠炎见有泻下不畅,腹痛里急属湿热为患者。

“使用注意”

虚寒性痢疾、痢疾初期有表证者,忌用本方。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10g、木通10g、生甘草10g、竹叶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心,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热盛证。症见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为心经蕴热,热扰心胸或心热移于小肠所致。心经蕴热,热扰心胸,则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移热于小肠,则小便赤涩。治宜清心利水。方中生地甘凉而润,清心凉血,养阴增液,为君药。木通苦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为臣药。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共用清心泻热。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为佐药。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清热、养阴、利水,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养阴不恋邪。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应用要点。

(2)心火盛,加黄连;小便不通,加车前子,赤茯苓。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心经有热者,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属心经移热于小肠者。

“使用注意”

木通用量不宜过多,以免伤肾,脾胃虚弱者慎用。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疫毒邪热,蕴积肠中,深陷血分所致。气机郁滞,则腹痛,里急后重;深陷血分,灼血成脓,则泻下脓血,赤多白少;下迫大肠,则肛门灼热。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中白头翁苦寒,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君药。黄连、黄柏苦寒,入大肠经,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为臣药。秦皮苦寒,有收敛作用,清热燥湿收涩止痢,入大肠经为佐使药。诸药合用,集苦寒清热解毒药于本方,清解中兼以凉血、收涩。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应用要点。

(2)表邪未解,里热炽盛,加葛根、金银花、连翘;腹痛里急明显,加木香、槟榔、白芍;腹痛拒按,苔厚腻,挟食滞,加枳实、山栀;血分热盛、纯下赤痢,加丹皮、赤芍、地榆;疫毒痢,加升麻、马齿苋、金银花、穿心莲。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使用注意”

寒湿痢禁用本方。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12g、当归6g、牡丹皮9g、黄连3g、升麻6g

“用法”上药为末,水煎服。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上攻证。症见牙痛,牵引头面作痛,面颊灼热,其齿恶寒喜冷,或牙宣出血,或牙龈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方解”本方证为胃有积热,循阳明经脉上攻所致。胃火上攻,则牙痛头痛,面颊发热,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热邪伤津,则口干舌燥;热蒸肉腐,则牙龈肿烂;热伤血络,则牙宣出血。治宜清胃、凉血。方中黄连苦寒,直泻胃中实火,为君药。升麻辛甘微寒,清热解毒,宣达郁火;升散上行,为臣药。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兼止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当归身养血和血,消肿止痛,并防胃热及苦寒之品伤及阴血,为佐药。升麻(兼)引药入阳明。诸药合用,气血两清,升降并用,泻中寓补。

“临床应用”

(1)临床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应用要点。

(2)便秘,加大黄;胃热盛,重用石膏加玄参、天花粉;牙衄,加牛膝;口臭甚,加茵陈蒿、藿香、白豆蔻。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于胃火上攻者。

“使用注意”

本方对风寒或虚火牙痛不宜使用。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30g、桑白皮(炒)30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有伏火之咳喘证。症见咳嗽,甚或气喘,皮肤蒸热,午后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肺有伏火郁热所致。火郁于肺,肺气上逆,则喘咳,气急;热伏阴分,伏火郁蒸,则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入肺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为君药。地骨皮甘寒直入阴分,清肺中伏火,助君药平喘止咳,养阴退虚热,为臣药。粳米、炙甘草益气养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肺脾并治,甘寒清降肺热,甘平养胃益肺。

“临床应用”

(1)临床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应用要点。

(2)肺经热盛,加黄芩、知母;燥热咳嗽,加瓜蒌皮、川贝母;阴虚潮热,加鳖甲、青蒿、银柴胡;兼烦热口渴,加天花粉、芦根、麦冬;兼表热,合银翘散。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属肺有伏火者。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喘,或虚寒性咳喘,均不宜使用本方。

(五)清热祛暑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少,体倦少气,神疲乏力,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为感受暑热,气耗津伤所致。中暑受热,则身热汗多,尿赤心烦;暑热伤津,则口渴;暑热耗气,则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为君药。荷梗清热解暑,以助西瓜衣清解暑热;石斛、麦冬养阴清热,以助西洋参补养生津,共为臣药。黄连、知母、竹叶清热泻火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祛暑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

“临床应用”

(1)临床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应用要点。

(2)暑热甚,加石膏,金银花,连翘;津气损伤较重,黄连酌减,加重西洋参、石斛、麦冬用量。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支气管哮喘夏日发作属暑热气津两伤者。

“使用注意”

暑热挟湿不宜使用。

六一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18g、甘草3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g,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者,新井泉水调下亦得。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方解”本方证为感冒挟湿,暑湿下注所致。暑热内盛,伤津扰心,则身热、烦渴。暑湿下注,气化不利,则泄泻、小便不利。治宜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清热利小便,使暑热从小便而去,为君药。甘草清热和中,为佐使药。滑、甘配,甘寒生津,清热而不留湿,利水不伤正。

“临床应用”

(1)临床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应用要点。

(2)湿伤脾胃加白扁豆、白术;湿热下注加车前子、栀子、金钱草。

(3)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等属暑湿或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

阴虚或小便清长者,忌用。

(六)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6g、鳖甲15g、细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症见午后或夜间潮热,两颊潮红,或五心烦热,咽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