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咳嗽为其特征。感冒有轻重不同,病情较轻者,又称为“伤风”,病情较重者,称为“重伤风”,有流行趋势者,称为“时行感冒”。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季为多见。
感冒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很少有传变,病程短而易愈,但时感重证、老人、婴幼、体弱者,亦可变生它病。因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高,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本篇包括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的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感冒是由于六淫(风邪为主因)、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发病。风邪为六淫之首,由于季节气候不同,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一般以风寒、风热为多见。若非其时而有其气,寒暖失常,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
感冒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一定的关系。如体质偏弱,卫外不固,或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劳累,导致肌腠不密,皆易感邪为病。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卫阳被遏,营卫失和,肺气失宣,故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等症状。
“辨证论治”感冒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继则恶寒、发热、头痛、身酸胀、咽痒、咳嗽等,病程在5~7天左右。一般伤风,全身症状较轻,少有传变。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症状较重,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且化热入里,变生它病。
本病为邪在肺卫,故辨证多属于表证。临床必须根据病情,辨其病邪的性质,区分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在治法上,应采用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夹杂,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若体虚感邪,属表虚证者,治宜扶正与解表兼施,不可专行发散,再伤正气。
1.风寒证
证候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分析
感受风寒,邪束肌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被阻,故头痛,肢节酸痛。肺气失宣,故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为表寒之征。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若表寒重者,可加麻黄、桂枝以加强辛散之力。
2.风热证
证候
发热重,微恶寒,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吐痰黏或黄稠,鼻塞流浊涕,口渴欲饮,或咽喉红肿作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风热袭表,热郁肌腠,表卫不和,故见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故头痛。风热伤肺,肺系受损,则咽痛,鼻流浊涕;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黏或黄。热邪伤津,故口渴欲饮。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犯肺卫之征。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若头胀痛甚者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稠加贝母、杏仁、瓜蒌以清化痰热;咽痛加元参、山豆根以解毒利咽;时行热毒症状明显,加大青叶、蒲公英、蚤休等清热解毒。
3.暑湿证
证候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分析
夏季感受暑邪,暑多夹湿。暑湿伤表,卫气失宣,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暑湿上扰清空,故头重胀痛。暑湿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痰黏,鼻流浊涕。暑热伤津,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湿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泛恶,渴不多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为暑热夹湿之象。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暑热偏甚者加黄连、青蒿、荷叶、芦根以清暑泄热;湿困卫表加藿香、佩兰芳化宣表;里湿偏盛者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以和中化湿;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茯苓以清热利湿。
至于体虚感冒之证,为体弱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经常感冒,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临床以气虚、阴虚为常见,现简述于下:
气虚感冒,为卫气不固,抗邪无力,感受风寒,邪不易解,症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酸痛,神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药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桔梗、枳壳。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寒者,可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感冒。
阴虚感冒,为阴津素亏,易感风热或秋燥,除有风热表证外,并见阴虚之症,常有心烦,咽干口燥,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咽干口渴明显,可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风寒证,可选午时茶、通宣理肺丸;风热证,可选银翘解毒片、速效银翘片、桑菊感冒冲剂;暑湿证,可用藿香正气丸;时行感冒,可用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2.单方验方
三桠苦、大枫、马鞭草各90g,加水4000mL,煎至2000mL,供成人10人饮用,可治疗或预防时行感冒。
3.针灸疗法
风寒证,可选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风热证,可选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
4.大蒜液滴鼻
10%大蒜液与适量甘油混合,每次1滴,每日滴3次也可防治感冒。
“预防调摄”
1.注意生活起居方面,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睡眠;避免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2.饮食方面,宜清淡,多饮水,常食用葱、蒜、姜。
3.时行感冒期间,可选用药物预防,如贯众、大青叶、板蓝根、荆芥、佩兰、藿香、薄荷等煎服。
4.食醋熏蒸法:选食醋10mL/m2,加水2倍稀释,每日或隔日1次熏蒸2h,作空气消毒可预防时行感冒。
二、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根据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外邪侵袭于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素问·咳论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认为咳嗽不仅为肺的病变,脏腑间的影响也可发生。
本篇讨论范围,重点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篇互参。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弱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寒暖失常,气温突变的情况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不宣,肃降失司而引起咳嗽。由于四时主气的不同,因而感受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和燥热之分。
内伤咳嗽:内伤致咳的原因甚多,有因肺的自身病变;有因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嗜好烟酒,过食辛辣,熏灼肺胃;或过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或由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火气循经上逆犯肺,引起咳嗽。因肺脏自病者,常因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及宣降功能失常,而致气逆为咳。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嗽屡发,肺气日损,渐转为内伤咳嗽;而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脏腑虚损,表卫不固,易受外邪而使咳嗽加重。
“辨证论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首先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治疗当以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为主,并根据脉象、舌苔、痰色、痰质及咯痰难易等情况,辨明风寒、风热、燥热之不同,治以发散风寒,疏散风热,清热润燥等法。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多属邪实正虚,治疗当以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1.风寒咳嗽
证候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畅,故咳而声重;风寒上受,肺窍不利,故咽痒,鼻流清涕;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咯痰稀薄色白;风寒束于肌表,腠理闭阻,阳郁不达,故寒热无汗,头痛身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或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如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如热为寒遏,外寒内热,咳嗽声嘶,气促,痰黏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桑白皮、黄芩以解表清里。
2.风热咳嗽
证候
咳嗽,气粗,咯痰不爽,痰黄而稠,口渴,咽喉燥痛,鼻流黄涕,身热,汗出恶风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而气粗;肺热内郁,灼津成痰,故咯痰不爽,稠黏色黄,鼻流黄涕;肺热津伤,故口渴,咽喉燥痛;风热犯表,表卫不和,故身热,汗出恶风,头痛。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征。
治法
疏风清热,肃肺化痰。
方药
桑菊饮加牛蒡子、前胡。发热较重,加银花、黄芩以清泄肺热咽痛甚,加大青叶、玄参以清热利咽;口渴甚,加沙参、石斛、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3.燥热咳嗽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痰中带有血丝,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身热,头痛等表证,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
分析
燥热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燥热灼津,则鼻燥咽干,痰黏难吐;热伤肺络,故痰中夹血;肺气不利,故咳甚胸痛。初起或见表证,乃属燥热外客,卫气不和。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为燥热之象。
治法
清肺润燥。
方药
桑杏汤。初起有表证者,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强解表宣肺;如热重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泄肺热;津伤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痰中夹血者,加白茅根清热止血。
4.痰湿咳嗽
证候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黏,胸脘作闷,或有胃纳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分析
脾虚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湿中阻,则胸脘痞闷;脾气虚弱,故食少,神倦,大便溏。苔白腻,脉濡滑,乃痰湿之候。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二陈汤加苍术、厚朴、杏仁、苏子。如寒痰较重,痰白黏而量多,形寒肢凉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如痰浊不化,郁而化热,咳痰黄稠,舌苔黄腻,前方去苍术、厚朴,加黄芩、桑皮、瓜蒌、贝母以清热化痰。病情稳定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资调理。
5.肝火犯肺
证候
气逆作咳,咳时面红,引胸胁作痛,口苦咽干,痰黏难出,甚则痰中带血,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分析
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清肃,故气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或口苦咽干;木火刑金,煎液成痰,甚则络伤,故痰黏难出,或痰中带血;胸胁为肺肝经脉络属之区,故咳而引痛。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肺热之征。
治法
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方药
黛蛤散合泻白散加黄芩、陈皮、茯苓、沙参、知母、枇杷叶。如胸胁痛甚者,加郁金、丝瓜络以理气通络;痰黏难出或夹血者,加瓜蒌、贝母、白茅根以清热化痰止血。
6.肺虚
咳嗽肺阴虚和肺气不足,均可引起咳嗽。肺气虚者,多气喘兼咳,可参阅哮喘篇,此处介绍肺阴不足所引起的咳嗽。
证候
起病缓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两颧红赤,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形体日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则干咳少痰或声嘶;肺燥络伤,故痰中夹血;阴虚津少,则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颧赤盗汗;阴虚不能充养,故体瘦神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方药
百合固金丸。如潮热甚者,加沙参、银柴胡、地骨皮、青蒿。咯血者,加白及、藕节、仙鹤草止血。盗汗甚者,加五味子、浮小麦收敛止涩。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麻黄止嗽丸、小青龙糖浆适用于风寒袭肺咳嗽;桑菊感冒片、蛇胆川贝液适用于风热咳嗽;秋燥感冒冲剂、二母宁嗽丸适用于风燥咳嗽;半贝丸、陈夏六君丸适用于痰湿蕴肺咳嗽;琼玉膏、玄参甘桔冲剂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千金化痰丸、三蛇胆川贝末适宜用于肝火犯肺咳嗽;双黄连口服液、清金止嗽丸适用于痰热郁肺咳嗽。
2.针灸疗法
(1)可选肺俞、脾俞、合谷、丰隆等穴,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脾虚痰湿咳嗽。
(2)可选肺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用补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
(3)可选肺俞、列缺、合谷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外感咳嗽。
(4)可选肺俞、尺泽、太冲、阳陵泉等穴,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肝火犯肺咳嗽。
3.饮食疗法
(1)生薏苡仁、山药各60g,百合、柿饼各30g,同煮米粥,每早晚温热服食。适用于脾虚痰湿咳嗽。
(2)大雪梨1个、蜂蜜适量,去梨核入蜂蜜,放炖盅内蒸熟,每晚睡前服一个,适用于肺阴虚损咳嗽。
(3)新鲜芦根(去节)100g,粳米50g同煮粥,每日二次温服,适用于肺热咳嗽。
(4)百合30g、糯米50g、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温服,适用于肺燥咳嗽。
“预防调摄”
1.平素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易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
3.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咳嗽患者不宜过于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饮食。
5.内伤久咳者,应戒烟酒,应坚持“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三、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清·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脾胃论》气虚发热,其中治疗“唯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证治证外·发热》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气虚)、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症发热、伤食发热、淤血发热、疮毒发热。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主要由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所引起,也有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者。发生内伤发热的共同病机是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其病机正如《丹溪心法》概括的“气有余便是火”,又因这种发热与情志有关,故也称“五志之火”。
淤血阻滞:由于情志、劳倦、外伤、出血等原因导致淤血的产生,淤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
湿郁发热:湿困中焦,气机升降不畅而引起发热。
中气不足: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即现今通称的气虚发热。
血虚失养: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因失血过多,以致血虚失于濡养。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阴精亏虚: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胜,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
以上病因病机所致的发热中,气郁、血淤、湿郁属实,气虚、血虚、阴虚所致者均属虚。临床往往虚实夹杂,互相转化。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也可发展为阳虚发热。
“辨证论治”内伤发热,首先应辨明病因病机及证候虚实,再辨明病情的轻重。一般病程长久、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等,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内伤发热一般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起病徐缓,且多低热或自觉发热,其热时作时止,且多感手足心热,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临证应与外感发热鉴别。
临床要针对不同证候的病机进行相应的治疗。实火宜泻: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药。虚火宜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适当配清退虚热药。本病慎用发散、苦寒之剂。
1.气郁发热
证候
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故身热或午后发热;肝郁不舒,故急躁易怒;叹息则肝气暂得舒展,故喜叹息;肝火上逆,则口苦。舌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胸胁疼痛者,加郁金、香附、青皮。热甚,舌红、便秘者,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月经不调者,加泽兰、益母草。若有眩晕、头痛者,加菊花、钩藤。
2.血淤发热
证候
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舌青紫、淤点、淤斑,脉弦或涩。
分析
淤血在血分属阴,故发热常在下午或夜间;淤血停留之处,则疼痛不移或有肿块;淤血内阻,新血不生,肌肤头面失养,以致面色萎黄或黯黑、肌肤甲错;舌质青紫或有淤点、淤斑,脉涩,是血行不畅、淤血内停的重要征象。
治法
活血化淤。
方药
血府逐淤汤。发热甚者,加丹皮、地骨皮、白薇。若夹食滞者,加山楂、谷麦芽、鸡内金。
3.湿郁发热
证候
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困重;纳呆、渴不欲饮,甚或呕恶,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分析
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蕴积化热而发热,午后热甚。湿性重浊致胸中闷脘痞及全身困重。湿困脾胃,失其健运则纳呆且渴不欲饮。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是湿郁之象。
治法
利湿清热。
方药
三仁汤。呕恶者,加竹茹、藿香、陈皮。胸闷、苔腻者,加郁金、佩兰。热势较甚,舌红,苔黄腻,脉数,加茵陈、黄芩。若纳呆、便溏者,加白扁豆、白莲子、茯苓。
4.气虚发热
证候
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分析
脾胃气衰,中气下陷,虚火内生,故发热。本已气虚,劳则更耗,故发热多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无以充养,以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气虚卫表不固,则自汗,易于感冒。脾虚不能健运则食少便溏。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自汗明显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白芍。胸闷、脘痞、苔白腻,加苍术、厚朴、云苓。食少便溏者,加淮山药、芡实、谷麦芽。
5.血虚发热
证候
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
分析
血本属阴,阴血不足则无以敛阳,因而引起发热;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眼花、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血不养心则心悸不宁;血虚不能充养肢体,故身倦乏力。舌质淡,脉细弱,为血虚征象。
治法
益气养血。
方药
归脾汤。临证时加熟地、枸杞、阿胶以加强滋阴补血之力。发热甚者,加银柴胡、白薇。若兼淤血者,加丹参、鸡血藤。本证亦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6.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烦躁、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多梦;舌红、裂纹、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分析
阴虚阳胜,虚火内炽,故见午后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烦、少寐多梦;内热逼津外泄则盗汗;阴虚火旺,津亏失润,故口干咽燥、便干尿少。舌红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清骨散。盗汗者,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气阴两虚者,加党参、麦冬、五味子。血虚者,加枸杞子、黄精、桑椹子。肝肾阴虚明显者,改用知柏地黄丸。
7.阳虚发热
证候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纳少便溏、腰膝疲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分析
久病、素体不足、过服寒凉,脾肾阳气亏损,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发热。舌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征象。
治法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方药
金匮肾气丸。临证时,加巴戟、仙灵脾、鹿角胶以加强温肾壮阳。短气、懒言者,加人参;便溏、腹泻者,加白术、炮姜。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气郁发热者,可选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血淤发热者,可选田七片、大黄虫丸;湿郁发热者,可选益元散、甘露消毒丹;气虚发热可用参芪膏、黄芪建中丸;血虚发热者,可用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丸;阴虚发热者,可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阳虚发热者可用右归丸、附子理中丸。
2.饮食疗法
(1)金橘30g、芦根30g,煎水去渣,入粳米50g煮粥,每日一次温服,适用于气郁发热。
(2)田七6g、黄芪20g、田鸡100g,炖至烂熟,隔日一次温服,适用于血淤发热。
(3)生薏苡仁30g、紫背天葵10g,煎水代茶,每日一次,适用于湿郁发热。
(4)生晒人参10g、老母鸡一只(去内脏),炖至烂熟,每周二次温服,适用于气虚发热。
(5)黄芪、党参各30g,大枣5枚,乌鸡肉250g,水煎汤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气血虚发热。
(6)地骨皮30g,猪瘦肉适量,水煎,饮汤食肉。适用于阴虚发热。
(7)肉桂3g、干姜10g、陈皮6g、狗肉250g,加盐油调味,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阳虚发热。
3.针灸疗法
(1)针刺大椎、内关、间使等穴,或灸气海、关元、百会、神厥、足三里等穴。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
(2)针刺期门、行间、三阴交等穴。适用于肝郁发热的治疗。
“预防调摄”
1.加强护理,发热体温较高者宜卧床;长期低热者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2.保持精神愉快情绪,避免过度操劳;进食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之品,避免油腻荤腥。
3.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4.及时治疗外感发热及其他有关疾病,防止久病伤正。
四、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历代文献中,有将胃痛称为“心痛”,“心下痛”的,但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证是完全不同的,如《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说明真心痛与胃痛的心痛不同,而且是一种危急证候。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胃痛的形成,除胃腑本身的病变外,常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寒邪犯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气不和;若素体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造成湿热中阻,而致胃热作痛。
肝气犯胃: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不畅而发生疼痛。
脾胃虚弱:脾胃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生疼痛。
胃为仓廪之官,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生理上二者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则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则土壅木郁。故胃脘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脾、肝有密切关系。其病因虽有前述种种不同,但其病机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或肝气郁滞,可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胃络失于温煦,或胃阴不足,胃络失于濡养,致脉络拘急而作痛;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邪犯胃,可致火郁而痛;气滞日久导致血淤,淤血内结,可致血淤而痛。
“辨证论治”胃痛的辨证,主要辨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所引起;是实证(如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如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属气滞,还是已成血淤。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多为慢性疼痛。对胃脘痛的治疗,“理气止痛”为临证常用之法,并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证属病邪阻滞者,当辨之以祛其邪,如属肝气郁滞者,当以疏肝理气;属食滞胃脘者,当消导和中。证属脏腑失调者,亦当细辨以调理之,脾胃虚寒者,应温中散寒,胃阴不足者,当益胃养阴。
1.寒邪犯胃
证候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分析
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痛暴作。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故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淡喜热饮,苔白,脉弦紧,均为寒盛之象。
治法
散寒止痛。
方药
轻症可局部热敷或服生姜汤即可;重者可用良附丸加吴茱萸、荜。痛剧加延胡索、砂仁;挟食者,加枳实、神曲、鸡内金。
2.肝气犯胃
证候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大便不畅,苔薄黄,脉弦。
分析
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而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故胃脘胀满而痛。气多走窜,胁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两胁。气郁不舒,胃失和降,则胸闷嗳气。若气郁日久化火,则见烦躁易怒。苔黄、脉弦均为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
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青皮、郁金、木香。若嗳气较重加降香、旋复花;气郁日久化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者,加黄芩、黄连。
3.脾胃虚寒
证候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泛吐清水,手足不温,神疲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
胃痛日久不愈,脾胃阳虚,纳运不健,中寒内生,故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受纳运化失常,故食少,乏力。脾主四肢,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肢,则手足欠温。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或因运化失司,故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均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之征。
治法
温中健脾。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味。若泛酸者,可去饴糖,加黄连、山茱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以化饮降逆。痛止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4.胃阴不足
证候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烦渴思饮,食少,便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分析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养,故隐隐胃痛;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干咽燥,阴液耗伤,无以下溉,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舌红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益胃养阴。
方药
一贯煎加白芍、甘草。或加黄连、竹叶以增清火泄热之功。纳差者加少量陈皮及神曲、麦芽之类以助胃气通降;吞酸加煅瓦楞子;兼有淤滞者加丹参、桃仁活血化淤。
5.饮食停滞
证候
胃脘胀满,甚则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分析
暴食多饮,停积于胃,致胃中气机阻塞,故胃脘胀痛;健运失司,腐熟无权,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故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呕吐之后,积滞得去,故痛减。胃中饮食停滞,导致肠道传导受阻,故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为食滞停留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保和丸。若腹胀甚,可加枳实、砂仁、槟榔或大黄、厚朴、木香、香附;若舌苔黄燥便秘,再加芒硝。
6.淤血停滞
证候
胃脘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淤斑,脉涩。
分析
胃痛日久,导致气滞血淤,淤血阻络,故胃痛如针刺刀割;因淤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淤痛日久,损伤脉络,血不循经,淤停于胃则吐血,淤停于肠则便血;舌质暗脉涩,均为淤血之象。
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若见呕血、便血,宜辨寒热而治之。呕血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者,属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可用泻心汤;呕血紫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无力,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
“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山楂15g、香附9g,水煎服,适用于食滞胃痛。
(2)干姜10g、砂仁6g(后下)、炙甘草3g,适用于虚寒胃痛。
(3)桃仁、五灵脂、香附各10g,水煎服,适用于淤血胃痛。
(4)乌贼骨8.5份、贝母1.5份,每次1.5~3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胃痛泛酸者。
2.针灸疗法足三里、中脘、内关能有效的缓解胃痛。
3.外治法推拿、敷贴、穴位压迫、穴位注射等疗法。
4.饮食疗法
(1)高良姜适量、南粳米50g、红枣2枚、砂糖适量、葱白2根,共煮稀粥,每日早晚温服,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2)沙参10g、玉竹10g、大枣6g、粳米60g。共煮稀粥,每日一次温服,适用于胃阴亏虚。
(3)黄芪20g、当归10g、鲤鱼1条,共煮至烂熟,每日一次,服汤,适用于淤血停滞者。
“预防调摄”
1.情志
饮食胃痛初起,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舌苔黄腻,久而不化者,应限制肥甘厚味,烈性酒尤当禁忌。
2.生活起居
如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者,应卧床休息。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便血者,应及时住院。内服汤药,对虚寒性胃痛,宜温服,并宜在疼痛发作前服。如患者呕吐,可在服药前用鲜生姜擦舌面,汤药改作多次分服。
五、泄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有暴泻和久泻之分,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发为暴泻;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脾肾阳虚,则成为久泻。
泄泻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肠结核、消化不良等疾病。
“病因病机”泄泻的发病原因,有感受外邪,伤于饮食,情志不和及脏腑虚弱等。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其中又以脾胃的功能障碍为关键。因脾胃受病,胃不能腐熟水谷,脾不能运化精微,则水谷不能消化吸收,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微之气不能运化,清浊混杂而下,遂成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至于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而产生。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而发生泄泻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常见,因湿邪最易伤脾,脾伤水湿不运则泄泻。而寒暑热往往与湿邪合病,因此湿邪致泻,又有寒湿,暑湿和湿热之别。
伤于饮食:饮食过量,致宿食停积;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影响运化功能,均可引起泄泻。
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如恼怒伤肝,肝气横逆,克制脾胃,或忧思伤脾,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运化失常,因而发生泄泻。
脾胃虚弱: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病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浊相干,混杂而下,发生泄泻。
肾阳虚衰:由于久病或久泻,损伤肾阳,或老年体弱,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辨证论治”泄泻病情有暴泻、久泻之分,辨证有寒、热、虚、实之别。一般来说,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黄褐,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病势急骤,脘腹胀痛,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中,亦有虚实兼夹,寒热互见,应细加分辨。在治疗上,寒湿宜疏解,湿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宜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情志不调宜疏理,久泻不止宜固涩。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
1.寒湿困脾
证候
起病急骤,泄泻稀薄,或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分析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胃肠,或进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稀薄。寒湿内盛,胃肠气机阻滞,故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风寒外束,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征。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
藿香正气散。若表证偏重,加荆芥、防风;湿邪偏重,肠鸣辘辘,加苍术、车前子等。
2.湿热伤中
证候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秽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
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胃肠,传化失常,发生泄泻。湿热下注,气机受阻,故腹痛,泻而不爽。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肛门灼热。湿热蕴结,故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泽泻、车前子。如湿偏重,胸闷腹胀,口不渴,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陈皮以燥湿宽中。泄泻发于暑天,心烦口渴甚者,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以清暑化湿。
3.食滞胃肠
证候
起病较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数。
分析
饮食不节,食滞胃肠,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浊气上逆,则嗳腐吞酸。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则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数,为宿食停滞之征。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保和丸。如食滞较重,腹胀,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
4.脾胃虚弱
证候
大便时溏时泻,反复无常,饮食不化,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食欲不振,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
脾胃虚弱,腐熟和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故食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大便次数即增。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胃。
方药
参苓白术散。如虚而偏寒,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宜用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肉桂以温中散寒。如久泻而致气虚下陷,脱肛不收,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清。
5.肾阳虚衰
证候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
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阴盛而阳未振,故腹痛肠鸣即泻,又称为“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
四神丸加附子、干姜。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
6.肝旺乘脾
证候
常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沉细。
分析
情志所伤,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弱,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
疏肝扶脾。
方药
痛泻要方加柴胡、郁金、木香。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寒湿泄泻者,可选用午时茶冲剂、四正丸;若为湿热泄泻者,可选六一散、六合定中丸、暑热感冒冲剂;食滞证,可选沉香化滞丸、枳实导滞丸;肝郁证选戊己丸、逍遥丸;脾虚证选四君子丸、人参健脾丸;肾阳虚证选十味石榴丸、附子理中丸。
2.针灸疗法
(1)选肝俞、脾俞、足三里、期门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每日一次,适用于肝郁脾虚泄泻。
(2)艾灸关元、涌泉、上脘、足三里等穴,每日一次,适用于肾虚泄泻。
(3)选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针用泻法,每日一次,适用于急性泄泻。
3.饮食疗法
(1)脾虚泄泻:淮山药60g、粳米100g,煮粥,每日一次。
(2)肾虚泄泻:芡实30g、胡桃肉30g、粳米100g,共煮稀粥,每日一次温服。
(3)肝郁泄泻:山楂20g、陈皮9g、大枣6枚,每日一次煎水温服。
4.敷脐法
肉桂、鸡内金各3g,硫黄、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共研细末,鲜葱头3根捣烂与药未拌匀,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纱布覆盖,每次敷2h,每日1次,6次为1疗程。适用于肾虚泄泻。
“预防调摄”
1.加强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此外,在治疗的同时,泄泻病人要注意饮食,忌甜冷肥腻的食物,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2.起居适宜,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使脾气旺盛,不易受六淫之邪侵袭。
3.急性泄泻,保护肛门黏膜,防感染。
5.重度泄泻,应防止脱水,及时补充液体。
六、黄疸
黄疸是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分类、治法、方药作了全面的论述,使黄疸病的理法方药渐臻完备。《诸病源候论》提出“热毒”所致的“急黄”,宋代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又提出阴黄的证治,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则将阳黄和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景岳全书》明确指出黄疸是因“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所致。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指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尔人最急。”已认识到此类黄疸险急危重,且有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出现黄疸,以及溶血性黄疸,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肝胆郁阻;内因多与脾胃虚寒有关。
感受外邪:外感湿热之邪,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干肝胆,不能泄越,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其势暴急,热毒内入营血,损及肝肾,内陷心包,则发为急黄。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饥饱无常,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浸淫肌肤而发黄。
肝胆郁阻:情志不舒,惊怒所伤,肝失条达,胆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化热,热煎胆液,结成砂石;或蛔虫钻窜;或气滞血淤,形成积聚,均可阻滞胆道,使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
脾胃虚寒:素体脾虚,或劳伤太过,使脾胃虚寒。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受阻,渍于肌肤而发黄。
总之,黄疸的病因,以湿邪为主。湿邪不得泄越,湿与热合,引致湿热发黄;湿与寒合,引致寒湿发黄;湿热夹疫毒,引致急黄。此外,砂石、虫体积聚阻滞,亦可引发。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脾胃肝胆。基本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常,肝胆疏泄失司,胆汁外溢。
“辨证论治”辨证首先应根据临床表现区分黄疸的类型。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多为阳黄;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或黧黑,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或沉迟,多为阴黄;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身黄如金,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多为急黄,属阳黄重证。其次为辨病机病性,阳黄多属湿热蕴蒸(又有热重、湿重之别)、肝胆郁热;急黄属热毒炽盛;阴黄多属寒湿阻遏、淤血停积和脾虚血亏。阳黄属实证、热证,阴黄多虚证、寒证。再次应辨病势转化,黄疸逐渐加深,表明病情加重;反之,为病情好转。黄疸色泽鲜明,神清气爽,为顺证,病轻;黄色晦滞,烦躁不宁,为逆证,病重。阳黄失治,迁延日久,脾阳不振,可转为阴黄;阴黄不愈,重感时邪,复加热毒,可致虚中夹实,加重病情。
治疗以祛湿利小便为基本原则。阳黄以清热利湿,阴黄以温中化湿。必要时,阳黄应配以解毒、解表、通下,阴黄应配以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疏肝活血。急黄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为治。
1.阳黄
(1)湿热蕴蒸,热重于湿
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食欲减退,或心中烦,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
湿热蕴蒸,热重于湿,因热为阳邪,故身目黄色鲜明。热邪内盛,灼伤津液,故发热口渴。湿热蕴结中焦,运化失常,故食欲减退。胃失和降,胃浊和胆汁上逆,故心中懊忄农,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胃腑热盛,腑气不通,故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湿热下注,邪扰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蕴结热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加车前子、茯苓、猪苓、黄柏、郁金。如恶心欲吐,加竹茹、橘皮、黄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加枳实、厚朴;胁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柴胡;心中懊忄农,加豆豉、黄连。若黄疸初起,表现畏寒发热、头重身痛、脉浮之表实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脉弦之少阳证,可用小柴胡汤。
(2)湿热蕴蒸,湿重于热
证候
身目俱黄,但不甚光亮,身热不扬,头重身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胸脘痞满,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分析
湿热蕴蒸,湿重于热,因湿为阴邪,故身目俱黄而不鲜明。湿甚于内,热为湿遏,不能外透,故身热不扬。湿邪内阻,清阳不升,故头重身困。湿困脾胃,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升降失常,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胸脘痞满,便溏不爽。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为湿重热轻之象。
治法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散去桂枝加藿香、白蔻仁、薏苡仁。如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腹胀较甚,加苍术、厚朴、大腹皮;食滞不化,加枳壳、神曲。
(3)肝胆郁热
证候
黄疸鲜明,发黄较快,胁痛引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分析
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胆汁外溢,故发黄较快。肝胆疏泄失司,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故黄疸鲜明,胁痛引背。少阳胆经受病,故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肝胆郁热,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常,则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为肝胆热盛之征。
治法
疏肝利胆,清热导滞。
方药
大柴胡汤加金钱草、茵陈、郁金。如胁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纳呆腹胀,舌苔黄厚,加苍术、厚朴。若属蛔虫阻滞胆道,可加乌梅、使君子、苦楝根皮,或用乌梅丸。
(4)热毒炽盛
证候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腹满,小便深黄,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淤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细数。
分析
湿热夹毒,热毒炽盛,其势暴急,熏灼肝胆,迫使胆汁泛溢肌肤,湿热下注膀胱,故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小便深黄,即为急黄。热毒内炽,灼津耗液,故高热烦渴。肝胆疏泄失司,气机失调,故胁痛腹满。热毒内陷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则衄血、便血,或见淤斑。舌质红绛,为热毒内陷心营之征;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细数,为热毒内炽,灼伤津液之象。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犀角散合黄连解毒汤,可选加生地、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如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如衄血、便血或肌肤淤斑重者,加白茅根、地榆炭、侧柏叶。
2.阴黄
(1)寒湿阻遏
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溏薄,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分析
寒湿内阻,阳气不宣,土壅木郁,胆汁外泄,因寒、湿均为阴邪,故黄色晦暗。寒湿困睥,运化失常,故纳少脘闷,腹胀便溏。寒湿久留,阳气虚弱,气血不足,故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为阳虚湿浊不化之象;脉濡缓或沉迟,为寒湿留于阴分之征。
治法
温中健脾化湿。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茯苓、泽泻。如湿盛,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
(2)淤血停积
证候
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有癥块胀痛,皮肤可见赤纹丝缕,大便黑,或有腹水,舌质紫或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分析
病久气滞血淤,结为癥块,积于胁下,胆汁运行受阻,故身目发黄。久病脾肾两虚,故黄色晦暗,面色黧黑,或有腹水。淤血停积,气机不畅,故胁下胀痛。淤血滞塞脉络,故皮肤可见赤纹丝缕。淤血阻滞脉道,血不归经,则大便黑。舌质紫、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为气滞血淤之象。
治法
活血化淤,疏肝利湿。
方药
膈下逐淤汤加茵陈、栀子。如有腹水,加车前子、大腹皮、泽泻。若胁下痞块久积,亦可用鳖甲煎丸消癥化积。若肾虚有热,兼有淤血,证见身黄面色黧黑,少腹满,膀胱急,足心热,大便黑溏,可用硝石矾石散清热消淤。
(3)脾虚血亏
证候
面目及肌肤发黄而不泽,黄色较淡,肢软乏力,心悸气短,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分析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血败而不华色,不能营养于外,故面目肌肤发黄而不泽。脾气不足,故气短乏力。血虚心失所养,故心悸。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故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为气血俱虚之象。
治法
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方药
黄芪建中汤。如气虚甚,加党参;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阳虚甚,加附子。
“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虎杖、茵陈、红枣各30g,煎成100mL,加糖适量,连服至黄疸消退。
(2)茵陈60g、大枣18枚浓煎,每日一剂,早晚服。
(3)茵陈30g、板蓝根30g、龙胆草15g,水煎服,连服15天。
以上方法用于阳黄证。
2.中成药疗法
黄疸湿重于热者,或选茵胆平肝胶囊、茵虎冲剂;湿重于热者选黄疸茵陈冲剂、茵陈五苓丸;胆腑郁热证选龙胆泻肝丸、乌梅丸等;疫毒发黄者可选用片仔黄、安宫牛黄丸等;寒湿证可选用胃苓丸、附子理中丸;脾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丸、资生丸。
3.吸鼻法《证类本草》
瓜蒂、丁香、赤小豆各7枚,共研细末,吸少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日一次,用于阴黄。
4.饮食疗法
党参20g、淮山药30g、大枣10枚、瘦猪肉100g,隔水炖服,每周2次,适用于脾虚证。
“预防调摄”
1.情志方面: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忌忧思郁怒。
2.饮食调理:宜高糖、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饮食以新鲜清淡、易消化为宜;忌食辛热、酒、油腻、煎炸之食物。
3.起居调摄:起居有节,充分休息,勿妄作劳,顺应时令,适当体育锻炼。
4.疫毒所致者,应隔离治疗,食具、用具、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杜绝传染。
5.经治疗后黄疸消退,不可立即停药,根据病情适当治疗。如肝郁脾虚,表现胁肋胀痛,食少体倦,大便不调,可用逍遥散疏肝健脾;如脾胃气虚,湿滞中焦,表现脘腹胀痛,呕恶嗳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七、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证候。临床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同时并见。
现代医学的各种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各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出现以心悸为主症时,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精神因素、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淤血阻络等有关,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心虚胆怯:心主神,为精神意识活动的中枢。胆性刚直,有决断的功能。若心气不虚,胆气不怯则决断思虑,均能正常进行,凡各种原因导致心虚胆怯者,一旦遇事有所大惊,如闻巨响,突见异物,或登高涉险等即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心气血不足:心主血,血赖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营养脏腑四肢百骸。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若禀赋不足,脏腑虚损;或病后失于调养,或思虑太过,伤及心脾,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心气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
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阳,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证。
心阳不振: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
水饮凌心: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引起心悸。
心血淤阻:一是由心阳不振,阳气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或因寒邪侵袭,寒性凝聚,而使血液运行不畅,甚而淤阻;一是痹证发展而来,即由于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而心悸。
“辨证论治”本证的辨证,应着重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心阳气虚还是心阴血虚,是挟痰还是挟淤。还要掌握惊悸与怔忡的区别,惊悸之症,临床因惊而悸者,初起虽由外因引起,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忡之症则以虚证为多,并无外因,经常心悸,胸闷不舒,发则悸动不安,不能自控,甚则心痛阵发,总起来说,本证以虚中夹实最为多见。
治疗时,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主。实证如因淤血所致,当以活血化淤为法。如因痰热引发,则又当从清热化痰着手。若久病虚中夹实,宜标本兼治,攻补兼施。
1.心虚胆怯
证候
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脉动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病情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可用黄连温胆汤加枣仁、远志。
2.心气血不足
证候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细弱。
分析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故倦怠无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气,益气安神。
方药
归脾汤。如心动悸,脉结代宜用炙甘草汤。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致心悸者,用生脉饮。
3.阴虚火旺
证候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
分析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内动,扰乱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阴虚火旺之征。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
天王补心丹。如心火偏旺者,加黄连、淡竹叶、连翘心。如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加知母、黄柏、山萸肉、黄精。
4.心阳不足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分析
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或沉虚而数,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可另服黑锡丹。
5.水饮凌心
证候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分析
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今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如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饮邪上逆,则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
苓桂术甘汤。如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陈皮、生姜。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宜用真武汤。
6.淤血阻络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代。
分析
心主血脉,心血淤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淤气滞,心阳被抑,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淤阻,故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代,皆为淤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
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通络。
方药
桃仁红花煎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心虚胆怯者,可选用磁朱丸、朱砂安神丸;气血不足者,可选用人参养荣丸、养血安神丸;阴虚火旺者可用安神补心丸、麦味地黄丸;心肾阳虚的可用蛤蚧大补丸、金匮肾气丸;痰火扰心证可选牛黄清心丸、竹沥达痰丸;心血淤阻证可选用丹七片、活心丸等。
2.单方验方
(1)苦参煎剂:苦参、益母草各20g、炙甘草15g,水煎服,适用于心悸而脉数或促者。
(2)珍合灵:每片含珍珠粉0.1g,灵芝0.3g,每次服2~4片,每日3次,适用于各型。
(3)莲子芯6g,大枣4枚浓煎后,冲服川贝末3g,适用于痰热扰心证。
3.针灸疗法
(1)可选心俞、神门、内关、合谷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虚胆怯证。
(2)可选心俞、肾俞、神门、关元、涌泉等穴,艾灸,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肾阳虚证。
(3)可选心俞、神门、内关、膻中等穴,针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适用于心血淤阻证。
4.饮食疗法
(1)怀山药20g、黄精20g、瘦猪肉50g,炖服,隔日一次,适于气血不足心悸者。
(2)怀山药、玉竹、杞子各15g,乌龟一只(去内脏),隔水炖服,每周2次,适于阴虚火旺心悸者。
(3)生晒人参10g、猪心一个。切开猪心,将人参放入,加水适量,隔水炖,连汤带肉一起服食,每周2次,适于心虚胆怯证。
(4)肉桂3g、酸枣仁10g、瘦猪肉50g,炖服,隔日一次,适于心阳虚弱心悸者。
“预防调摄”
1.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身心愉快。
2.给予良好的安静环境,保证充分休息,避免劳倦过度;轻证患者,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不觉劳累为度。
3.应注意起居有常,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保证饮食有节,避免刺激性食物,低脂低盐。
4.心悸初起,治疗及时,比较容易恢复,若失治误治,病情亦可由轻转重,由实转虚。如年迈体衰,心病伤肾,真气亏损,则治疗较难,恢复也慢。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坚持长期治疗。
5.掌握心悸发生的时间长短以及服药后病情的转归。心悸病情严重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
八、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厥论》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是胸痹的重证。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且进行了专篇论述,治疗强调以宣痹通阳为主。后世医家总结前人的经验,又提出了活血化淤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等以胸痛为主要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