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齐名的中国儒家亚圣孟子,不仅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垂世之作《孟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孟子名轲,字舆,一字子车,邹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在世84年左右。孟子是春秋时鲁国三个新兴贵族之一的孟孙氏的后裔(其他两位是叔孙和季孙)。他的先祖的坟墓都葬在鲁地,后来由于家境的败落而迁居邹邑(今山东邹县)。孟子的父亲孟激在孟子三岁时候过世,孟子是受母亲严格教育而成长的。
纵观孟子一生,大概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求学时期、设馆授徒时期、周游各国时期、讲学和著述时期。他六岁开始习学,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在母亲和业师的严格教导下,他勤奋学习,学有所成之后,开始在邹邑授徒。大约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这是他崇拜孔子、像孔子那样宣传自己政治思想的具体行为。在几十年的政治游说生涯中,他先到齐、宋、薛国,再返回邹邑。然后又到滕、梁、齐等国。这样反反复复,也没有找到一个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人,最后,他不得不返回故乡。大概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著书立说。几年之后,他死于故乡邹邑。
孟子的一生,值得讲述的事情很多。这里按照以上所说的几个阶段,选取些突出的例证来叙述吧。
首先是几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三迁、断机、“出妻”。
孟子幼年时也和普通小孩一样,喜欢嬉戏,善于模仿。那时他随母亲倪氏夫人居住在城郊的墓地附近。幼年孟子整天看到的是人们披麻戴孝、哭哭啼啼掩埋死人的情况,不时还听到阵阵哀乐声。这一切,濡染着幼年孟子的视听和心灵,于是他就常常学着那些掩埋死人的礼仪,以“墓间之事”为他们游戏的内容,模仿挖圹筑墓的活动。母亲看到之后,感到这不是她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担心会影响孟子的成长,于是就把家搬到了一个市场的旁边。但是,这个贸易经营之所,整天叫卖声不绝,买卖事不断,人们熙来攘往,好不热闹。年幼的孟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免不了又模仿一番,学着商人的“街卖之事”。孟母发现之后,感到这种商人的买卖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影响不好,认为“这里也不是我儿应该居住的地方”,于是,把家迁到一个学宫的附近。学宫里的读书声,演礼习艺的活动整天濡染着孟子的耳目,使年幼的孟子受到很好的影响,他也常常模仿着学宫里的种种礼仪,或祭祀,或行礼,或诵读。孟母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才踏实了下来,说这才是我的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孟母是一个很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亚圣,跟这位伟大母亲的见识是分不开的。
孟母对孟子的教导不仅给他选择优良的生活环境,而且也行以严格的教导方式。孟母断机的故事,也是这位伟大母亲留给后世的嘉行美举。故事的内容是说一天孟子下学之后,孟母问他一天的学问都学好了没有,孟子说都学好了,但当孟母问到某些学习内容的时候,孟子却回答不上来,而且还不当回事,表现得很不在乎。孟母生气了,她拿来一把剪子,把正在织的一匹布剪断了。织到中间的布匹从织机上分成两截断了下来。一见这个情景,孟子惊呆了,忙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母亲说,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成名,只有勤奋的学习才能够见多识广。居,才能得安,行,才能远离祸害。现在你不专心学习,就难免将来从事杂役,这就很难远离祸患,这同剪断正在织的这匹布有什么不同呢?这番教导使孟子心生恐惧,从此就勤奋学习了。
孟母对孟子的教导并没有因孟子的年长而停止,在孟子结婚以后,孟母还没有放松对他的教导。有一天,孟子突然提出要“出妻”,就是把妻子休回娘家,不要妻子了。原因是,孟子从外面回家,走近妻子的卧室,看见妻子正裸身在屋里(一说妻子坐在床上)。孟子很生气,没有进屋就走开了。妻子裸身在自己的卧室,这就是孟子出妻的原因。孟妻知道后,就向孟母请求离开孟家。她说,我听说夫妇之道,私人的卧室不能随便进入。今天,我脱衣在卧室里,我丈夫进来看见了,很不高兴,这是把我当成了客人。妇人,是不能以客人的身份住在别人家的,因此,请求您让我回到我的父母家去。听了这话,孟母就叫来了孟子,说按照礼仪,一进门就应该问谁在屋里,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进入人家的正室,要大声打一下招呼,给人家一个准备。进入人家卧室的时候,一定要眼睛向下,恐怕见到不应该见到的东西。今天你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仪,反而责备人家,这难道不是失礼得太远了吗?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真心地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于是感谢了母亲,打消了出妻的念头。
据有些资料记载,孟子一生收徒不多,有名有姓的只有十几个人(《大儒列传·孟子》)。这相比于孔子来说好像少得很多,但这只是讲有姓名可查的人,还有些未留下姓名,但也向孟子求教过的人没计算在内。孟子的这些有姓名可查的弟子是公孙丑、万章、公都子、陈臻、屋庐子、充虞、乐正子(克)、高子、徐辟、陈代、彭更、咸丘蒙、桃应。
像孔子的《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学生的对话一样,《孟子》也是记载孟子和学生对话的一部著作。我国这两部名垂千古的儒家经典,都是以对话为体例和内容的。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教学方式是以对话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流传时间很长,从孔子到孟子,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当然,有时也是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或讨论。这种方式,针对性强,形式生动活泼,避免了填鸭和灌输。《孟子》一书所记载的孟子与13位学生的对话共54次。看来这次数也不算太多。不过,这恐怕也不是他们对话的全部。而且,孟子和学生的对话所谈的都是一些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君主必须实行仁政的问题、孝道的问题、对人的品行评价的问题、礼的问题等等,内容高深而且精到,可以说,以少胜多。
孟子在教学中,首先进行了传道的教育。他所教导给学生的是仁道和中道。孟子提倡的仁道和中道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如士人修养仁义,贤人以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战争,主张王权天授,君主行使政权必须符合天意和民意,君主违法可以流放等。比如孟子说,古代贤相伊尹把国君商汤王位的继承人太甲流放到桐邑(今属河南),后来太甲悔过了,怀有仁心,唯义是从,完全听从伊尹的教导了,就又回到亳都(今属河南)当上了天子。对于这件事,有一天,弟子公孙丑问孟子,天子不好,贤德的臣子就能把他流放吗?孟子的回答非常明确。他说,像伊尹那样以天下为公的人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以天下为公的人,就不可以,那说不定就要篡夺王位了。这说明,孟子是主张皇权必须受到监督的,而且,监督者必须出于公心。
在教学中,孟子还宣扬孝道。他称颂舜是大孝。舜虽然得到了尧的禅让,贵为天子,但是,他还是忧愁不已,到田地里向天哭泣。弟子万章为此而询问孟子,舜拥有了天下为什么还要哭泣。孟子说,财富、尊贵、人们的喜爱、美丽的姑娘,这些人们向往的东西,都解除不了他的忧愁,那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父母的欢心,就像穷人没有归宿一样。这就是大孝之心。具有这种孝心的大孝之人,终身都会怀念父母。这样的品德,我在舜身上看到了。孟子虽然主张大孝,但是,他反对愚孝。当时齐国有一个将军名叫匡章,因为他的父亲把他的母亲杀死了,他认为父亲的行为有些过分,善言批评了父亲,可是这个行动遭到了人们的批评,说他不孝,都远离他,只有孟子和他往来,而且很敬重他。对此,弟子公都子问孟子这是为什么。孟子说,父亲做了过分的事,儿子善言相劝是应该的。正因为孟子这样的看法,齐威王重用了匡章,而齐国也因此打了胜仗。可见孟子所主张的孝道也是有原则的。
在教育的内容方面,孟子要求“道”。在孟子那里,“道”就是“仁”,是做人,当然也包括了“仁政”。“仁政”是古代中国仁人志士及广大人民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君子侍奉君主,一定要引导君主实行仁政。可见孟子的教育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这个以“仁”为“道”的教育,可以说是抓住了社会政治的“牛鼻子”,它充分地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也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教育。孟子还教育人立以“中道”。就是要恰到好处,不过分,也无不足,不太高,也不太低。他还教导学生要引而不发,就是教给学生以方法,不搞包办代替等等。
孟子不仅教书育人,他更有宏大的理想。有一次,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先生,如果您在齐国当权,您能够复兴管仲和晏婴的功业吗?”孟子说:“你真是齐国人,就知道管仲和晏婴。管仲是曾西(曾参的儿子)都不愿效仿的人,你以为我愿意学他吗?管仲、晏婴的功业,只是使齐国兴起霸业,我要推行仁政的话,那是要让齐国统一天下。”可是,正如孔子一样,孟子用仁政为国君创造霸业的理想,在当时也很难被国君们接受,因此,他不得不像孔子那样去周游列国。
孟子周游列国是从齐国开始的。当时,齐威王接受了淳于髡的建议,重用邹忌改革,军事上重用匡章,使得齐国大治。在政治、军事取得胜利的同时,齐国开始了文化建设,建立了稷下学宫,邀请孟子、荀卿等人前往讲学、议政。
但是,孟子刚到齐国时,齐威王并不重视他。有一个故事大概可以说明孟子学说在当时齐国并不受欢迎,那就是著名的“嫂溺援手”的故事。孟子有一个理论叫做“男女授受不亲”。这个理论在当时似乎已经过时,所以有人对它给予嘲讽,淳于髡就是其中之一。一天,淳于髡问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是合于礼的吗?”孟子说:“是合于礼的。”淳于髡说:“如果嫂子落到水里,能用手去拉她吗?”孟子说:“嫂子落到水里都不拉她,那是豺狼。男女授受不亲是礼的规定,嫂子掉到水中用手去拉她,是权宜之变。”就是说,礼也是可以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它不能代替礼,只是临时的一种变化。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到水里了,先生你不去救援,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人都掉到水里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子掉到水里用手去救援。你难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的人吗?”看得出来,淳于髡的发问有很大的挑衅性。他所以这样挑衅,就是因为对孟子学说存有怀疑。
不仅淳于髡怀疑他的理论,齐国的百姓也怀疑他的理论,而且讥讽他是替蚳孳(蚂蚁卵)想得不错。正因为孟子的理论得不到重视,孟子在齐国才不被重视。直到后来,他才被封为一个客卿。不过从“嫂溺援手”和“章匡劝父”这两个故事来看,孟子的儒学理论也不是僵死的,还可以通融。而且孟子最后的意思是,救援天下的人,应当用道。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解为仁道、仁政的话,这个理论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此齐威王后来较为重视孟子了,这和孟子对匡章的正名有关。
可是孟子的理想仍得不到实现,于是他离开齐国,到梁国去。临行前,齐威王送他一百镒(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一说24两为一镒)兼金,孟子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在齐国无事可做,即使给这么多钱也留不住他。接着,孟子作了宋、薛、邹、鲁、滕各国(地)之游。孟子首先到了宋国。宋国国君送给他70镒金子,他接受了。在宋期间,他和宋大夫戴盈之讨论税率问题,孟子建议他们实行十一税,可是戴盈之说,实行十一税,免除关卡和商品的赋税,今年还不能实行。孟子就给他打了一个比喻说,有一个人,每天偷他邻居的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偷东西是不道德的,他说,那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完全不偷了。孟子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认识到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既然十一税好为什么不马上实行呢?从这话中不仅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孟子说话的艺术。孟子在宋国还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名言。这话是这样来的:宋国有个人名叫勾践,孟子和他讨论过游说的问题。孟子说,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勾践说,怎样做才能自得其乐呢?孟子说,尊奉道德,喜好仁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士人不发达时不失掉义,所以能自得其乐,发达时不离开道,所以人们不会失望。古人,得志时,加惠给人民,不得志时,修养自己的身心,这就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因为宋王无道和国无良臣,孟子离开了宋国。在离宋的途中,他经过薛地,因有人要害他,他回到了故乡邹邑。这时正赶上邹国和鲁国交战。邹国死了很多官员,于是邹穆公问孟子,为什么死了那么多官员而老百姓一个也没有死。孟子回答说,因为你的官员不关心百姓,荒年时,仓库里有粮食也不分发给百姓,让他们四处逃荒,甚至还残害他们。现在,老百姓得到报复的机会了。你不要怪罪他们吧,这就叫做“君行仁政,斯民亲其长(长官),死其长矣(为长官而死)”。孟子到鲁国,鲁君要提拔慎滑当将军,但孟子反对,因为孟子反对侵略。
孟子在鲁国也推行不了他的理论和主张,他就去了滕国。在滕国,孟子受到了滕文公的重视,他经常向孟子请教一些问题,孟子都按照自己一贯的民本思想、仁政主张,一一作了回答。但滕文公仍不能按照孟子的主张施政,孟子在两年之后离开了。离开之后,孟子去到了梁国。在梁国,孟子和梁君讨论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关于“利”的。梁王说:“叟(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有利于我国吧)?”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只要有仁义就行了)。”孟子向梁王阐述了人们为了夺利而进行的一些征战杀戮,因此建议梁惠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梁惠王本想从孟子那里得到称霸、夺利的妙计,没想到孟子专门给他讲一些反战、仁政的道理,他听腻了。孟子也看出梁惠王不会听他的主张,就愤怒地骂他“不仁”。
于是孟子从梁到了齐国。这是他第二次到齐国了。这次到齐,他呆了两三个年头。这两三年中,他与齐宣王进行了13次谈话,都是游说齐王行仁政,反兼并的。其中第一次谈话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著名的“以羊换牛”、“挟泰山以超北海”和“缘木求鱼”的故事都是这次谈话中提到的。一天齐宣王坐在大殿上,有人牵一条牛经过,只见那牛神情恐惧,原来是用它去祭祀。齐王看到这个情况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它那恐怖的样子,换一头羊吧。孟子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之心,说,有这种心的人就能统一天下。“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故事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孟子说,有人能够力举三千斤,但却拿不动一根羽毛,眼睛能看清秋毫,但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火。齐宣王不信。孟子说,如今禽兽可以从您那里得到恩惠,但老百姓却从您那里得不到好处。一根羽毛您拿不起来,是因为您不用力气,一车柴火您看不见是因为您不去看。老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因为您不用慈心。您不行仁政,是因为您不做而不是因为您不能做。叫您夹着泰山去跨北海,那是不能,不肯给一个年老的人折一根树枝做手杖,那不是不能,而是不行,是不肯做。实行仁政也一样,不是不能,而是不行。如果大王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就可以运于掌内了。当孟子知道齐宣王的目的是要兼并别国的土地,达到称霸的目的后,孟子说,您的这种做法,就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那对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绝不可能的。
13次的谈话,对于一心想要称霸的齐宣王来说,都是耳旁风,孟子彻底失望了,他辞去了齐国的官职,准备回到故乡。齐宣王还想挽留他,想要在国都临淄给他盖一套房子。孟子拒绝了,说如果我贪财的话,我就不会辞去丰厚的俸禄了。孟子追求的不是钱财而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样,孟子就离开了齐国,回到故乡。开始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直到元前28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