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影视公司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是政府行为产生的结果。影视作为新兴产业走进了市场,但又不完全是商品,有它特殊的属性。上上下下对影视都很重视,每年都要组织各种名目的评奖。这不仅是评比影视作品的好坏,也是评比一个地方的宣传工作是否到位,各级领导就不能不重视。在古城上至省委书记,下到宣传部长,都把这一工作很当回事。古都影视公司办好了,每年在全国拿几个奖,从上到下脸上都会很有光彩,如果无声无息,年终总结的时候,关于宣传工作这一块就会显得很苍白,没有什么说服力,各级领导脸上都挂不住。
刘公达原来在一家工厂工会工作,写写画画,出个黑板报什么的。刘公达在内蒙古建设兵团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气了。他是师里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标兵,经常有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文章在兵团报上发表。后来他被推荐到古城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之后便被分到这家工厂。
是发表文章让刘公达改变了命运。当年一起去兵团的战友,有的至今仍留在内蒙,就是已经返城的战友,大都也很不幸,刚开始是找工作,然后娶妻生子,又为住房发愁,房于还没解决,企业又面临着改革,他们大部分人要学历没学历,要特长没特长,有的只是一腔曾经燃烧过的热血,于是,不少人已经下岗了。
而刘公达并没有就此止步,仍努力刻苦地学习,那时学习毛泽东思想已经不时兴了,而是提倡改革开放。
关于改革开放的文章从报纸到刊物铺天盖地,刘公达在这铺天盖地的声浪中日夜兴奋着。他在工厂机关工作,在别人眼里混得已经不错了,可他并不满足,他眼里盯着市里、省里,他知道小小的工厂并不是他的舞台。既然写文章能改变他的生活轨迹,他不会轻易放弃的。
三年中文系的基础,帮了刘公达许多忙,他文字基础得到了加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课程使他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社会的能力。他写了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文章《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关于马列主义的运用》,在《古城日报》发表后,被老头子看中,他被调进了宣传部。从那时起他便成了老头子的左膀右臂。经常是老头子出思想,刘公达执笔,有老头子做后盾,刘公达如鱼得水,一篇接一篇理论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不长时间,刘公达在古城政治圈内就小有名气了,老头子曾在宣传部的一次例会上称刘公达为古城的一支笔。那时的苏群也在政治理论方面崭露头角。两个人同属宣传部门,被人称为大刘和小苏。
不久,老头子当上了宣传部长,刘公达成了他的秘书,职务也由原来的正科升为副处。从那以后,老头子的大小讲话都由刘公达起草,同时也没忘记写大块的理论文章。以前他发表文章都是署老头子和他两个人的名字,自从成为老头子的秘书,再发表的文章便只剩下老头子一个人的名字了。有几次,署有老头子名字的文章还在《红旗》杂志上露了脸,老头子很高兴,他说:小刘哇,这样不好嘛!文章是你写的,我只是出了个思想嘛!
刘公达就谦逊地说:文章自然是您的,我只是代笔而已,这是我的工作呀。
老头子就很慈祥地笑,笑过了就说:这个小刘哇。
老头子当上宣传部长后,就是占城常委的人了,样子也越来越常委了,说话时总喜欢“哇、呀”什么的,脸上也常常挂着慈祥。
刘公达那时就意识到,老头子未来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已深得老头子喜爱和信任,也就是说,他是老头子的人,他登上了老头子的船,老头子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
他知道,文章署不署自己的名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写文章的人算什么?说你是个人物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什么也不是。他已经通过文章达到了改变命运的初衷,剩下的就要看老头子了。
凭着他在机关混了这些年的经验,他知道老头子还能升,他踏实地辅佐着老头子。果然,三年以后,老头子成了古城的副书记,他也成了副书记的秘书,职务由原来的副处升为正处。因此,他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苏群一直是他的竞争对手,所不同的是,苏群一直工作在政治理论研究室,他是正儿八经大学毕业分配来的。苏群的文章也经常发表,有的还被“内参”转载,他深得陈书记的喜爱。苏群不是陈书记的秘书,陈书记若重用苏群别人也说不出什么,陈书记还能落下个爱才的好名声。
果然,古都影视公司成立时,刘公达看上了这个位置,苏群也看上了这个位置。他们都知道,影视公司只是他们的一个实验的舞台,成功了,将是通往仕途的捷径。秘书也好,调研员也好,永远担当不了大任。担当大任之前,首先就得在一个舞台上扎扎实实把戏做足了,用你的人才好为你说话。
刘公达到影视公司可以说是老头子的一步棋。
现在,刘公达也学会自己走棋子了。
前特种兵少尉李明又一次走进古都影视公司的时候,已经是另外一种身份了一总经理助理。他说不清这一职务究竟有多大,相当于部队的上尉还是少校?刘公达专门为李明召开了一个全公司的欢迎会,说是全公司,其实也就是二十来人,大家聚在会议室里。刘公达自然坐在台上,苏群却搬了张椅子坐在人群后面,刘公达看见了,便说:苏总啊,坐前面嘛。
苏群就冲大家摆着手说:我就坐这儿吧,坐前面吸烟人多,呛人。
刘公达就不勉强了,然后望着身旁的李明说: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公司新来的李明,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的。咱们是公司,职务也不能按行政单位套,根据工作需要,就做总经理助理吧,帮助我和苏总处理一些日常工作。
说完就带头鼓掌,下面的人也就哗哩哗啦地跟着鼓掌。
李明站了起来,刚想举手给大家敬礼,一想这不是部队了,便把敬礼改成了鞠躬,掌声稀落的时候,才坐下来。
刘公达介绍完李明又强调了公司着手抓的几部片子,这些李明听不进去,也不感兴趣,便去观察大家。
他发现这些人似乎都没在听刘公达说什么,抽烟的,喝茶的,在纸上乱画的,冲着窗外发呆的都有。
刘公达似乎看出了李明的心思。散会的时候,刘公达对李明说:艺术单位的人都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
刘公达想起什么似的又说:我带你去苏副经理那看一看。
说完他带着李明来到苏群的办公室,苏群正用可乐瓶子为那些植物浇水,可乐瓶子上扎了若干小眼,水就均匀地从可乐瓶子里洒出来。
刘公达大着嗓门说:苏总哇,小李的事,以前我也没和你商量,原来他分到文化厅了,他们也不重视人才,发配他到影院当保安,我就把他给挖过来了。
苏群放下可乐瓶子,冲李明伸出手,李明和苏群握了握手。苏群说:好事,好事,我欢迎。
李明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盒烟,抽出一一支递给苏群,苏群用手推了道:我早就不吸烟了。
李明专门为今天第一天上班准备了一盒烟,他想同事们初次见面,敬个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部队上新来的兵,或者谁探家回来了,都敬个烟,会抽不会抽的,都抽着玩,那是在领人家的情。
不知为什么,公司里没人领李明这个情,李明的心里就疙疙瘩瘩的。他觉得苏群这个人有些怪,究竟怪在哪里他一时又说不清。
刘公达带着他从苏群办公室里出来,导演室的门正开着,一个满脸长满粉刺的男人屁股坐在桌子上,双腿架在椅背上,腿上摊着一叠稿子正在哗哗啦啦地翻着,刘公达就冲李明说:这是金小龙,大导演。
李明就走过去,又掏出烟给金小龙。金导演没把腿从椅子背上拿下来,只是抬起眼睛,接过李明递过的烟,拿过火点燃道:你是特种部队转业的?
李明说:是。
金小龙说:年轻轻的,怎么不在部队干个少校中校的,这么早就回来了?
一提起转业的事,李明心里就憋得慌,他只冲金小龙笑了笑。
金小龙说:听说你身手不错,那天那么多人,你愣把朱青那丫头抱到了公司。
李明诚恳地说:特种兵嘛,谁都会几招,没什么大不了的。
金小龙又说:以后有合适的戏,我让你来演。
李明忙说:我哪里会演戏。
金小龙就吐口烟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会说话,会走路,你就会演戏。
李明觉得金小龙这人挺有意思的,以前看电视看电影什么的,总把导演和演员想得挺神圣,今天一见,觉得金小龙也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金小龙眨着眼睛小声说:刘总把你调来的?
李明这才发现刘公达早就走了,他见金小龙这幺问,便点点头,又补充道:以前我也不认识刘总。
金小龙不再说什么,怪怪地看一眼李明,低下头又去看腿上那叠稿子了。
李明便没滋味地离开金小龙,回到自己办公桌前坐下。
刘公达的办公室分里外间,李明就在外间办公。他的桌上除了摆着一部电话,还有一只印着电影明星的台历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他坐了一会儿,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便站起身推开里间虚掩着的门,看见刘公达正低着头写着什么。
他说:刘,刘总。他想叫刘哥,想想不妥,又改口叫刘总了。
刘公达抬起头,李明说:刘总,你看我干点什么工作。
刘公达放下笔说:以后你的工作,只听我一个人的。
我有事就叫你,没事你就在外间坐着,干什么都行。
李明正想离开,刘公达又想起什么似的说:这两天我和财务说一声,让他们帮你买个呼机,这样联系起来方便。
李明回到桌前坐下,看着空空荡荡的桌子,空前地怀念起部队的生活。他想,部队那些战友,此时也许正在训练吧,射击?格斗?野生救援?那是一个年轻的集体,青春让他们嗷嗷乱叫。他又想到自己和战士们分别时,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们都哭了,他们一边和他拥抱一边说:排长,我们会想你的。他也一遍遍地说:我也想念你们。他真的不愿意离开部队,离开那些乱蹦乱跳的战士们,可命令就是命令。
现在李明想起这一切,心绪仍久久不能平息。
他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突然想起了石丹,不知为什么,想起石丹的时候,他的心情好了起来。他想:晚上到石丹那里去看看,告诉她自己已经到古都影视公司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