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土耳其人
2659400000019

第19章 共和国之父凯末尔

在历史上,每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总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治世奇才和英雄豪杰。凯末尔就是这样一位在土耳其近现代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不但在最后的历史关头把奥斯曼帝国从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中拯救了出来,而且通过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实行一系列以政教分离为宗旨的世俗化社会改革,最终把一个多民族军事联合体的帝国,演变成了一个民族性的现代国家,把一个具有伊斯兰教性质的君主神权国家,演变成了一个立宪民主共和国,把一种官僚封建主义演变成为了一种现代资本主义,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被人们誉为“现代土耳其共和国之父”。1881年的春天,凯末尔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美丽的爱琴海城市萨洛尼卡的一个中等木材商家庭,他的祖父是萨洛尼卡地方的一名小学教员,父亲阿里·李查曾经是一名帝国政府海关的低级官员。在凯末尔的童年时代,奥斯曼帝国已经完全沦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一时期,以素丹为首的专制统治集团的无能和卖国,奥斯曼民族的屈辱与外国人的跋扈,在整个奥斯曼帝国表露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动乱彻底冲垮了他的家庭赖以为生的木材生意,父亲经受不住这种沉重的打击,在凯末尔7岁那年,不幸身染重病,虽多方求医,耗尽了家中大量的钱财,但终因病情太重,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社会的动荡与家庭环境的险恶,都在凯末尔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凯末尔从小酷爱军事,似乎对军事有一种天生的悟性。12岁那年,他违背母亲的意愿,偷偷考入了萨洛尼卡的一所中等军事学校。在军校学习期间,除军事课程以外,他对数学、化学、历史、文学也都有极为浓厚的兴趣。他立下宏愿:要读尽天下的好书,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自己的楷模,长大后成为国家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才。以后随着眼界的开阔,阅历的增长,新思想的冲击,使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干练,从而为日后的政治与军事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95年,凯末尔在萨洛尼卡中等军事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后,升入玛纳斯提尔军事预备学校。他在这所学校不仅表现出数学课程成绩优异,而且外语与化学等课程都获得优良的成绩。凯末尔的远大抱负与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得到了校长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从玛纳斯提尔军事预备学校毕业后,1899年9月,凯末尔进入伊斯坦布尔帝国陆军大学学习步兵,不久,他的军事才能得以崭露头角,深得有关部门的赏识,所以又让他改学军事参谋专业。1905年1月凯末尔毕业,被授予帝国陆军上尉军衔。

凯末尔在伊斯坦布尔帝国陆军大学学习期间,正巧也是奥斯曼帝国素丹阿布杜尔·哈米德黑暗专制统治最为严厉的年代,而帝国陆军大学又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境内秘密反抗素丹专制统治的主要中心之一。学员们不顾学校当局采取的一切纪律性措施,依然偷偷地在宿舍里阅读青年土耳其党人流亡分子的著作,并且就国家的弊端及挽救之术相互交换意见。起初,凯末尔对社会政治问题不予过问,在学校里只是埋头读书,很少关心与军事无关的一些事情,担心因违纪而被学校开除,从而失去当军官报效国家的机会。但是不久,奥斯曼帝国的软弱,社会的不公正以及西方列强外交官的飞扬跋扈、傲慢无礼的现状,都在凯末尔的脑海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他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现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凯末尔一面刻苦学习,一面思虑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尤其是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痛苦,经常使他冥思苦想通宵达旦,整夜不能合眼。他逐渐抛弃了政治上的天真,越来越深入地卷入到青年军官的政治活动中,最终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政治组织,成为一名反对素丹血腥专制统治的坚定革命者。1905年1月,当凯末尔即将得到毕业证书时,由于他积极参加反对素丹专制统治的政治活动,终于不可避免地被人告发,导致他和他的几位同学一起被捕,被关在帝国皇宫里面拘押犯人的地方。在经过长时间的审讯并毫无结果之后,帝国政府就把凯末尔和他的几位密友一起放逐到大马士革的第五军团去服兵役。大马士革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境内外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集合点之一,奥斯曼帝国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这里表露得最为尖锐激烈,因此素丹政府在那里常年派驻重兵,其目的就是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凯末尔到达第五军团以后,曾经在叙列亚各地到处游览,亲眼目睹了素丹专制统治下腐败无能的社会现状,以及广大民众受苦受难的悲惨情景。为了把奥斯曼帝国从素丹专制残暴的统治下拯救出来,在这里,凯末尔又把在军校学习期间开展的革命政治活动恢复了起来。他和四位最可靠的战友,大马士革成立起“祖国与自由协会”的秘密政治组织,并通过这一革命政治组织同许多朋友建立起了关系,团结起更多的人们参加革命活动。1907年3月,凯末尔被晋升为少校军衔,并被调往马其顿的第三军团任职,开始了他战功卓著、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此后,他同青年土耳其党的秘密政治组织“同盟进步委员会”取得了联系,并积极参加他们的革命活动。然而,这一时期的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等刚愎自用、爱好虚荣、嫉贤妒能、排斥异己,他们并没有重用像凯末尔这样一些革命品质坚定、非常具有政治才干的青年军官。因此,在奥斯曼帝国著名的1908年宪政革命中,没有能够使凯末尔显露头角。

1908年的奥斯曼帝国资产阶级宪政革命胜利以后,因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政治纲领只能满足于帝国宪法的恢复和暴君的下台,而整个国家并未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进步,特别是革命的发展趋势与凯末尔的想法和政治信仰相冲突,为此,凯末尔十分不满。他很快脱离了青年土耳其党人,一度放弃政治而专心致力于军事研究。他曾经先后翻译并发表了德国著名将军李兹曼的步兵排战斗操典和步兵连战斗操典,使受训的官兵们颇有收益,他的军事才能也得以崭露头角。1910年4月,凯末尔第一次访问欧洲,参加了当年在皮卡尔迪举行的法军大演习,亲眼看到了欧洲经济上的繁荣和军事上的强大,并广泛接触和学习到了许多欧洲的新思想以及先进的军事科学。尤其是通过与西方社会的对比,使他对奥斯曼帝国国势衰微、政治腐败,以及广大民众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段经历对凯末尔日后树立治国平天下的雄心有很大的影响。此后,在奥斯曼帝国反击意大利入侵巴尔干地区的战斗中,凯末尔亲率他指挥的部队奔赴前线,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他的所作所为与军事才能,深得上级的赏识。不久,他就被上级有关部门任命为一个大大超越他军衔的军事指挥职务。虽然当时凯末尔只是一名少校军衔副官,可是上级却命令他统帅一个团的军队。由于凯末尔在军中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为人宽厚、善待士兵,使得上下左右交口称赞,深得广大官兵的衷心爱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国际形势洞察敏锐的凯末尔预见到:不管奥斯曼帝国的同盟者德国是否获胜,等待奥斯曼帝国的都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凯末尔曾经多次给帝国最高军事当局建议,竭力反对把奥斯曼帝国的命运同德国拴在一起,尤其是反对完全听任德国来摆布奥斯曼帝国的命运。但是,对德国人言听计从希望能够依靠德国强大的武力建立起一个以奥斯曼王室为首的突厥民族大帝国的最高政府当局则充耳不闻、听而任之,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凯末尔的劝告和批评。1911年10月,急公好义、嫉恶如仇的凯末尔被调离帝国的首都。在此后令人揣测不安的和平年代里,他被任命为奥斯曼帝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成为以德国为首的同盟集团国成员之一。1915年初,由于凯末尔本人的恳切请求和大声疾呼,不久,被帝国政府招回国内参加战争,奉命统率当时在马尔马拉海欧洲沿岸泰基尔达地区正在着手建立的,几乎属于空想的第19师。随后,踌躇满志的凯末尔统率他的军队由泰基尔达地区奔赴加利波利半岛前线。一时间战云密布,一触即发,奥斯曼帝国境内社会动荡,人心彷徨不安,到处笼罩着悲观的情绪。此时,凯末尔深深地感到救国家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一名军人责无旁贷的崇高天职,所以他到达前线之后,就亲临阵地战壕视察,关心士兵们的疾苦,积极备战。他的所作所为使得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

凯末尔经过周密、细致的研究部署之后,率领他的部队顽强地抵挡住了英国军队强大的攻势,成功地保住了达达尼尔海峡不被敌人所占领,为扭转整个不利战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的辉煌胜利,虽然一方面给凯末尔带来了晋升和荣誉,使他赢得了“伊斯坦布尔大救星”的美称,但另一方面也遭到了奥斯曼帝国政府最高军事长官恩维尔的嫉妒和猜疑。不久,凯末尔被调往距离帝国首都数百公里以外遥远的东部前线执行一项任务,因为恩维尔认为,如果把凯末尔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光彩夺目的民族英雄留在奥斯曼帝国京城,总不免会过于引人注目,从而使他相形见绌。1916年2月27日,凯末尔受命正式接任在迪亚尔巴克尔地方的一项军职,并被授予将军军衔。在同俄国人进行了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之后,他为奥斯曼帝国夺回了比特利斯和穆什等许多地方,同时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新的荣誉。1917年7月,凯末尔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帝国第七军军长。他曾经竭力反对青年土耳其党人军政府的轻率进攻战略,相反,他多次强调守卫国土和奥斯曼帝国人力与物力的重要性。他同时也反对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认为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相信西方化,私下认为伊斯兰教在很多方面阻碍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所以凯末尔的思想观念比起他的同事们来显得更加世俗化。因此,可以这样公正地说,如果凯末尔早期还不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也足以使他日后成为这样的历史人物。

1918年初,体弱多病、长年卧床不起的奥斯曼帝国素丹病故,由皇太子凡希代丁继位。因凡希代丁对具有超人精神和具有独创军事才能的凯末尔颇有好感,所以委任他为帝国驻战略重地叙利亚的第七军团总司令。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整个战局不断恶化,装备精良的英国与法国军队马不停蹄地向奥斯曼帝国军队与德国军队发动强大的进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帝国与德国联军赶出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广大地区,到处传来奥斯曼帝国军队兵败如山倒的噩耗,奥斯曼帝国的许多重要城镇纷纷陷于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军队的铁蹄之下。

尽管凯末尔指挥自己的军团,在撤退下来的其他各军团的协助下,经过周密筹划,组织了多次卓有成效的反攻,并在哈来卜北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垮了法国军队,又腾出手来有效地阻止住了英国军队的进攻,获得了局部战役的胜利。特别是凯末尔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命令手下虎将伊斯梅特上校率其部强渡沙姆特斯河,将英军退路切断,准备在勒阿颇以北地区同英国军队进行最后一场殊死之战,发誓要雪洗民族之耻。然而,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巨人气数已尽,在军事上彻底被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军队所击垮,再也无力进行抵抗了。

1918年10月3日,奥斯曼帝国正式在摩德洛斯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协定规定:德国元帅应从奥斯曼帝国军队中离开,任命凯末尔担任奥斯曼帝国最精锐的部队——闪电集团军总司令。但是,在两个星期之后,精锐的闪电集团军被奥斯曼帝国政府勒令解散,凯末尔本人也被召返回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1918年11月30日,当凯末尔抵达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这一天,也正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庞大舰队开到伊斯坦布尔的同一天。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的惨败,使得凯末尔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沉重打击,他暗中发誓一定要雪洗民族之耻。

返回帝国首都后的凯末尔很少抛头露面,这曾经引起了许多人的猜疑。凯末尔时常一个人默默无语,感觉到这眼前的世界变得很茫然。在等候、期盼和焦虑之中,忧郁地度过了一段归隐生活。但是,就在凯末尔归隐期间,西方列强对奥斯曼帝国贪得无厌的疯狂瓜分,以及素丹王朝的摇摇欲坠,为凯末尔日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东山再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早在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字之前,凯末尔就给帝国政府发去电报,陈述奥斯曼帝国对敌人无条件限制的投降是极其危险的。然而,软弱无能的帝国政府仍然在丧权辱国的摩德洛斯协定上签了字,宣布奥斯曼帝国无条件地投降。面对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虎视眈眈、迫不及待,试图在整个世界众目睽睽之下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狼子野心,凯末尔又含泪给帝国大维齐伊泽特将军发去一份电报,再次指出,如果帝国政府未在对停战协定条款的错误之处加以争辩修改之前就解散本国军队,敌人必然要长驱直入侵占许多地方,奥斯曼民族也必将陷入灭顶之灾。但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摇摇欲坠,满朝的皇亲贵族都吓得魂飞魄散,一心只想着怎样妥协求存,如何苟延残喘,根本就听不进凯末尔的建议和忠告。因此,凯末尔私下将其部属的军队尽可能地悄悄转移到托罗斯山脉以北的广大地区,并把余存的武器和阵地设施采用了发给奥斯曼帝国南部各省民众收藏等必要措施。凯末尔的这些必要措施,在后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为取得安太普、乌尔法、马拉斯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决定性的物质条件。

尽管凯末尔作为奥斯曼帝国硕果仅存的胜利将军而声誉昭著,但他要想在首都伊斯坦布尔组织领导民族抵抗运动挽救危难的国家民族,却很难有所作为,正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因为素丹政府及其帮凶拼命地反对所有一切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奥斯曼帝国的不幸遭遇都是民族主义所带来的。他们对外国侵略者提出的任何无理要求都惟命是从,根本就没有一点骨气和反抗精神,陷于一种极端恐惧的状态之中。此时的奥斯曼帝国素丹政府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阻止任何群众性的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运动,认为这类运动不仅将会威胁外国侵略者的利益,而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他们一方面继续遣散奥斯曼帝国军队,另一方面又听任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军队一再违反休战条约。素丹政府命令在伊兹密尔的帝国军队不得对希腊侵略军进行抵抗,并对京城内任何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抗议活动一律采取严厉的镇压。此时的凯末尔已经敏锐地体察到卖国求荣的奥斯曼帝国素丹政府已经完全堕落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成为了声名狼藉的外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和人民的公敌。面对越来越险峻的形势,凯末尔决心离开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依然到奥斯曼帝国当时民族主义运动非常活跃的小亚细亚地区去。那里成立了全国第一批民族主义抵抗运动政治团体,即“保卫权利协会”,这个政治团体后来又相继出现于奥斯曼帝国各地,并且为每个受到外国侵略者威胁或被外国侵略者占领地区的民族主义抵抗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凯末尔虽然早就有离开外国侵略者占领的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想法,但最终到达小亚细亚地区参加组织领导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却完全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1919年初,行将崩溃的多民族军事联合体的奥斯曼帝国到处都是各族人民的反抗,尤其是在黑海地区的希腊人组织的武装游击队的活动非常活跃,对素丹政府在那一地区的统治威胁极大。帝国素丹政府为了彻底消灭这些由希腊人操纵指挥的游击队,想起了起用声名昭著、骁勇善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凯末尔,任命他为驻防在小亚细亚黑海沿岸的萨姆松地区的奥斯曼帝国第九军团军民联合检阅使,全权负责这一地区的军政大事,成了一名掌握重要职权的领导人。虽然当时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政府领导人对具有爱国热情与军事才能的凯末尔的这一任命持怀疑态度,但帝国素丹政府为了维护他们摇摇欲坠的统治,也只能起用像凯末尔这样的人才,试图倚重凯末尔这位能征善战之将来挽救行将分崩离析的帝国,所以仍然坚持这项任命。最后,1919年5月16日,凯末尔登上了邦德玛号轮船,离开了使人窒息的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前往奥斯曼帝国当时的民族抵抗运动中心小亚细亚地区,并且在那里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在最后的历史关头,把奥斯曼帝国从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中拯救了出来,最终成为土耳其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奥斯曼帝国从传统向现代迈进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