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2666700000051

第51章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1991年,85岁高龄的周祖训离职休养,可他离职没离工作,休养没休心志。除仍参与民革工作外,读书看报写东西,成了他离休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他每天坚持学习四小时,大有“朝闻道,夕死足矣”的紧迫感和愉悦感。

他的学习兴趣广泛,学习内容丰富。图书类以《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为主。在职时,他把《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都通读过一遍,有些重点文章反复读多遍,并且把重要的句、段,用红、蓝铅笔划出彩线标记,以便查找,加强记忆,甚或加以背诵。离休后,他仍把《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两卷本)和《邓小平文选》置于案头,作为精读范本,不时翻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后,周祖训为了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与时俱进,他手不释卷,重新认认真真地学习了《邓小平文选》。为了加强记忆加深理解,他在读原著的基础上,又阅读了大量阐释邓小平著作的辅导材料和名人、学者学习邓小平著作的心得体会文章。他还把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的108篇这类文章阅读后,又剪下来贴在“学习《邓小平文选》剪报集”上,共剪贴三本。他对一些重要文章的精辟见解随读随作笔记。

离休后的周祖训十分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他经常阅读的报刊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漯河内陆特区报》、《中国统一战线》、《台湾工作通讯》、《台港澳情况》等。因为报刊多,他以浏览为主,对感兴趣的文章,仔细阅读,有的还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本子上。这种剪贴他先后集了453本,分教育、政治、经济、外交、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修养、科学知识、医药卫生与健康、参政议政、文史资料、文化等门类。教育方面的剪贴最多,计51本1530篇。这些剪贴文章的要点,大部分都用蓝笔画过,可见他读得十分认真。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他每天除看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外,还把报纸上关于伊拉克战争的重要报道和资料,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已剪贴了几十篇。他严厉谴责美英联军的侵略暴行,深深同情伊拉克平民遭受的战争灾难,坚决支持中国政府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严正立场。

周祖训还有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在读书看报时,常常把一些格言、警句,富有哲理的语句,优美的诗词,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嘉言,都随手抄录下来,起名为《嘉言抄》。他共集了四本《嘉言抄》,计318条。例如:“全力求知脑不僵,读书不为作书囊,书中自有无穷趣,常在行间字里藏”,“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议他人非”等等,常用来自勉自律。

离休后,周祖训坚持笔耕不辍,经常写一些回忆录、诗词、提案等。他先后写的回忆录有:《我任河南省立信阳师范学校校长十年》、《忆中原临时中学》等近10篇。特别是2002年秋冬之交时,97岁高龄的他,克服年迈体弱重重困难,查资料,凭记忆,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写出23000字的回忆录《共产党统战政策铸造我的一生——我与吴芝圃同志》,登载在中共漯河市委统战部编印的《我与统一战线》一书上。周老还常有诗篇问世,借以抒发情怀,讴歌盛世,颂扬光明,追求正义。1996年他90岁时,创作组诗《九十行》,在《漯河内陆特区报》上发表。全诗长54行,分为三篇,即《历史篇》、《励志篇》、《保健篇》。他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概述了他90年风云变幻的生活历程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现从三篇中各摘录几行于后。

四十风云变,毅然择枝栖。

五十罹坎坷,信念如磐石。

六十遭动乱,中流砥柱屹。

七十逢盛世,老骥志千里。

八十参议政,为国效驰驱。

九十体犹健,坚斥台独立。

百岁一息存,喜见大统一。

人生百岁半九十,

今后更须勤磨砺。

夕阳的确无限好,

万丈霞光值暮时。

胸怀开阔天地宽,

无忧无虑心坦然。

常练气功勤按摩,

多动多忙体康健。

周祖训常写的另一项内容,是寄给至亲好友的书信。他现存来信1644封,他寄出去的信札远远超出这个数目。他经常利用书信与亲人朋友沟通情况,交流感情,谈学论文,探求真理,排忧解难。1995年秋,老同学黄祖瑜寄来一封信,为悼念一位同窗密友,忧悒地写道:“人生无常,咱们这些八九十岁的人,说不定哪天会撒手尘寰,真是所谓浮生若梦了。”周祖训担心老友过分伤感会有损健康,便立刻复函相劝:“人生在世,如同溪流之入大河,大河之入大海,既有流动,也有消失,自然法则,概莫能外。对此不必多想,想也没用。我们都是自然界之一员,以自然为归宿,心地坦然,庶几可以长寿。”

2004年是信阳师范百年校庆。校方提前约请老校长周祖训题词庆祝。周老欣然应允,展纸挥毫,写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个大字,用笔稳健,结构严谨,富有神韵,显示出虽近百岁而不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