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
2671600000012

第12章 《红楼梦》中药,治病加养生

养生先从人参说起

说养生不得不谈到人参,《红楼梦》有多处写到人参。第三回写林黛玉吃人参养荣丸这种丸药的主药就是人参。人参养荣丸是在十全大补汤的基础上衍化而来。十全大补汤由10味药组成,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芍、黄芪、肉桂。十全大补汤去川芍,加上五味子、陈皮、远志、姜、枣,就成了人参养荣丸。

在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张太医为秦可卿开了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共有14味药,外加去心莲子、大枣为引,人参也是主药。

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有毒设相思局,贾天样正照风月鉴”中,又着重写了以人参为主药的独参汤。贾瑞中了王熙凤设的圈套,在“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相思病难禁,又添了债务,日间功课又紧,他自己又不争气,反复**,加上遗精,已经危在旦夕此时极需要用“独参汤”,以挽救生命。他的爷爷贾代儒,一个穷文人,哪有这样的力量?只得到荣国府求援。王夫人命凤姐称二两给他。凤姐也不谴人去寻,只将些渣末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对于一个危重病人,几钱渣末哪能管用?于是贾瑞就命归西天了。

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薛宝钗看林黛玉的药方,觉得人参、肉桂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建议她宜平肝养胃为主,于是推荐了“燕窝粥”。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医生给凤姐开了丸药“调经养荣丸”,要用上等人参二两。围绕这二两人参,作者又费了一番笔墨,使读者获得了很多有关人参的知识。

自古以来,人参被中国人奉为包治百病的神药。《神农本草经》首次将人参当成药物收入,在书中,人参被定为上品君药。人参的实际作用非常广泛,具有滋补强壮、补气、固脱、安神、生津、止渴、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效。另外人参具有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镇静大脑、调节神经、促进代谢、恢复疲劳功效;具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改善骨髓造血能力、活跃内分泌系统、增强肌体免疫作用。对于治疗虚症发热、内伤中风、病后体虚失血、治虚脱及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抗癌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人参的种类主要有野山参、红参、白参、高丽参、园参、边条参、糖参、西洋参等,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红参、模压红参、生晒参、全须生晒参、保鲜参和活性参等。通常来说,一般人进补,可以吃一些生晒参,但不要吃太多。年老体弱而且身体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红参或野山参,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吃野山参,也可以吃一些生晒参。妇女产后体虚者,可以吃一些红参。大出血病人,最好吃野山参,其次是吃红参,再次是生晒参。夏天进补,可以选用西洋参。体质较热的人,最好选用西洋参或者生晒参。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人参。比如说高血压患者;脾气暴躁而面色发红者;消化不良或有炎症者;胸闷腹胀者;疮疡肿毒,身患疔疮疥痈和咽喉肿痛者;舌质紫暗,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者不宜吃红参和野山参;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西洋参。身体健康的人当以饮食和体育锻炼为强身之良策,若多服、过服人参无益于健康,尤其是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

另外,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食用人参时还应该要注意季节的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红楼谈宝玉,佩玉益身体

宝玉之所以被名为“宝玉”,是因其一生下来,嘴里所衔之玉上,镌着“通灵宝玉”。由于宝玉并非“通灵宝玉”本身,所以宝玉仅仅是假(贾)宝玉而已。玉时宝玉的命根子,离开了玉宝玉便神志不清,疯疯癫癫。那么,玉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玉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视为吉祥贵重的物品,在我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便有记载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人们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元春省亲,给贾母带的礼物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伽楠念珠一串。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大寿时,送寿礼者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四个,努银五百两。这如意为何物呢?据陈重远《古玩史话与鉴赏》所述:如意是器物品,出自印度。最早的如意,柄端做手指之形,以示手不能至,搔之可以如意,也有柄端做心字形的,用竹、骨、玉、铜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而贾母所受的金、玉如意,是用金和玉制作的,因“如意”之名,蕴含吉祥如意、幸福来临的韵味,在明清时期备受人们青睐。

其实,玉除了用作观赏、礼品之外,虽不具有宝玉的“通灵宝玉”那样神奇的效用,但它对于人体的养生保健来说,的确是十分有益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已懂得将玉石雕琢成饰物佩戴,并运用在保健医疗方面。据古代医药名著《神农本草经》等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含有玉石或用以作引子的方剂,也为数不少。佩玉能使人头脑清晰、反应敏捷,所以民间说老年人佩戴玉器能防中风。

玉石具有特殊的光电效应,在切割、打制、研磨的过程中,这些效能可积聚能量,形成一个电磁场,会使人体发生谐振,促使人体各器官更协调、精确地运转,起到稳定情绪、平衡生理机能的作用。玉石中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硒、镍、钙、钻、锌、铜、镁、铁等,玉器戴在人身上手上,与人的皮肤密切接触,便有少量有益元素能被吸收,因而有利人的健康。

佩玉还有益于孕妇,医学认为,玉石类可“安心神而镇魂魄”,孕妇佩戴玉器,可使心神安定,心平气和,从而防止孕妇心情浮躁及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另外,中国古代胎养经书中有“珠宝玉石类安胎养儿法”,取其“外相而内感也”之理,孕妇佩玉可消去胎毒,使日后孩子相貌端正,肌肤细嫩。相传慈禧太后有个奇特的美容法,就是用玉尺在面部搓、揉、磨、操,这玉尺就是用珍贵的玉石做成的一根较短的圆形玉棍。事实上,适度的按摩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皮肤健美。同时,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也有利于皮肤的养护。

近年来,国内外时兴“佩玉热”,经研究证明,海蓝玉石能益气润肺,缓解呼吸系统的病痛;钻石能强心壮神,使人精力旺盛;紫晶能解除人的紧张状态,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因此对于佩玉来说,人们不仅是把玉作为美丽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是看重它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其效果笔者不能一一尽述,也许读者亲身体验一番,佩玉的神效便会了然于心了。

葵花也是养生药,驱虫止痢混身宝

葵花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闲食品了,逢年过节,闲暇无事时,一捧瓜子总会为我们平添诸多乐趣。瓜子人人爱吃,《红楼梦》中人更是如此。黛玉爱吃瓜子,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来到薛姨妈家玩,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想饮酒,宝玉的奶妈又不准宝玉多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丫鬟们也爱吃瓜子,在《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觉袭人回家去了,不知情况怎么样,于是和茗烟一起去看看。宝玉出门后,家中无人管束,他房中这些丫鬓们都越性悠意的顽笑,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骸抹牌的,磕了一地瓜子皮。

葵花,又名向日葵,为菊科植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向日葵为俄罗斯国花。前苏联人民热爱向日葵,并将它定为国花。向日葵,意为向往光明之花,给人们带来美好希望之花。相传古代有一位农夫女儿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实,长得俊俏,却被后娘视为眼中钉,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顶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这时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难忍,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坟上开着一盘鲜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

另外在希腊神话中,也有关于向日葵的传说。传说克丽泰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她深深为这位俊美的神所着迷,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视着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阿波罗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这样呆坐着,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向日葵。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追随他,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恋情。

不管是哪个传说,都讲出了向日葵向往光明之意。在秋季将向日葵花托摘下,收集成熟的种子,晒干即成葵花籽。向日葵一身是药,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

葵花籽性味甘、平,入大肠经,有驱虫止痢之功。葵花籽中所富含的脂肪油和亚油酸,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可以延缓人体细胞的衰老,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增强大脑细胞的记忆功能,而且能安定精神情绪。另外吃葵花籽还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此外,葵花籽油还有高效的润肤功效,新疆盛产葵花,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又多又长,乌黑油亮,据说与姑娘们爱吃葵花籽有关。但葵花籽炒后性多温燥,多食后易出现口干、口疮、牙痛等“上火”症状,故应适量。

葵花的花盘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之功,对头痛、头晕等有效。将葵花盘晒干研末,每取5克,黄酒送服,每日3次,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将花盘水煎服,可治疗哮喘;将花盘水煎加红糖饮服,可治疗痛经。

葵花的茎叶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取向日葵干茎叶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5到7天,可治疗高血压;取鲜向日葵茎叶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眼红目赤、泪多等症。

葵花的茎髓可健脾、利湿、止带。取向日葵茎内白髓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白带清稀、腰膝酸软;取向日葵茎髓20克,灯芯、竹叶、通草各5克,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前列腺炎。

葵花根可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取向日葵根适量,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尿频、尿急、尿痛;取向日葵根30克,白术10克,水煎服,可治疗胃痛。

驴皮浸泡熬阿胶,补血止血之要药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产老东阿县而得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贾蓉媳妇秦可卿病重,迭经治疗,效果不显,后经冯紫英介绍张大医,诊脉片刻工夫就将秦可卿的病症揣摩得八九不离十。尔后,张太医提笔开了一药方,乃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处方为人参、白术、云菩、熟地、归身、白芍、川芍、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淮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最后,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此方中阿胶为养血、止血要药。阿胶色泽棕黑光亮半透明,质坚而脆无腥气,为驴的皮,经煎熬,浓缩制成的胶块。主产于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制作阿胶,宰杀毛驴后,收取驴皮。将驴皮置清水中浸泡2至3天,浸软后取出去净毛及污垢,切成小块,洗净,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至皮卷成筒状时取出,放入另一有盖锅中,加五倍量的清水,煎熬约3昼夜,待液汁稠厚时取出,加水再煮,如此反复5到6次,直至驴皮溶化而成胶质溶液为止。将所得液汁用细铜筛过滤,滤液中加入少量白矾粉搅拦,静置数小时,待杂质沉淀后,取上青液,加热浓缩。在出胶前2小时加入矫臭、矫味剂、黄酒、冰糖。见锅面起大泡时,改用文火继续煎熬,至浓度达到用铲挑起少许,断续成片落下时,再加香油,然后立即停火出胶。将胶倾入不锈金属胶盘,待胶凝固后,取出切块反复晾干即成。

关于阿胶的来历,传说在很久以前,流传着一种无法医治的疾病,人若患上它便吐血而死。在山东阿邑县有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娇。他独自一人去东岳泰山祭祀药王,寻求治好这病的药草。路上,一位老人告诉她:“要治好这病,非用食狮耳山之草,饮狼溪河的水生长的小黑驴的皮不可。”阿娇一听,心中大惊,家乡就有这么一头驴,它穿山越河如平地,连山上猛虎恶狼都惧它三分。阿娇哪里知道,这头小黑驴就是上天受贬的一条乌龙,所以神通广大。老人交给阿娇一把宝剑,不教会她剑术让她对付黑驴。阿娇回到家乡后,用老人所传授的剑术杀死了黑驴,并按照老人的吩咐,和乡亲们一起把驴皮剥下来,熬成了黄澄澄、亮晶晶、香喷喷的药胶。病人服下这药,病很快就好了。大伙去感激阿娇姑娘,她却不见了。有人说,那老人一定是药王菩萨下凡,他带阿娇到仙山当药童去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阿娇姑娘,便把这种由黑驴皮熬制成的药胶称为“阿胶”。

这当然只是个美好的传说,熬制阿胶与驴皮的颜色并无关系。阿胶性味甘平,补血止血功效卓著,且能滋阴润燥,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血虚所引起的眩晕、心悸、萎黄以及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妇女崩漏下血、妊娠出血等,尤其对出血兼见血虚、阴虚者最为适宜。相传慈禧怀孕时曾胎漏出血,时作时止,虽遍请名医诊治,但都毫无疗效。眼见她的病情越来越重,惟恐胎儿难保。这可急坏了一直没有子嗣的咸丰皇帝。正在此时,山东东阿人户部侍郎陈宗妫奏告咸丰,建议慈禧服用东阿阿胶。慈禧听从他的意见,服下阿胶,果然血止病愈,后又足月顺产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有些人服用了阿胶后出现口舌生疮,甚至出鼻血的状况,这是因为人们在加工阿胶时,加入过多的黄酒、龙眼肉、胡桃肉、红枣等热性滋补品,服了这些加工过的阿胶出现“上火”的症状。因此对于阴虚火旺甚者来说,服用阿胶时最好用玄参50克至100克浓煎50毫升至100毫升汤液,加入配制好的阿胶中,可去除热性反应。另外,阿胶性较腻,如胃纳不佳,湿困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差者,应先用开胃健脾方进行调理,可选用陈皮、半夏、川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使脾胃健运,方可服用阿胶。

甘草祛痰又止咳,缓和药性解热毒

在《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贾蓉媳妇秦可卿病重,经过治疗,效果不显,后经冯紫英介绍张太医,诊脉片刻工夫就将秦可卿的病症揣摩得八九不离十。然后张太医提笔开了一药方,名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处方为: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芍、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淮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最后,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此方中出现了甘草这味中药,甘草又名蜜草,以味道甜而得名,自古还有“灵草”、“国老”的美名。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甘草的记载。古代医家对甘草的使用更是广泛,直至目前,甘草也仍是中医常用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可驱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甘草生用清热解毒,蜜炙后用则能补中缓急。

对于甘草的由来,这儿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位郎中,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又来了很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一看这么多人坐在家里等她丈夫回来治病,而丈夫一时又不回来。她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药嘛,一把一把的草药,一包一包地往外发放,我何不替他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们打发呢?

给他们包什么药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烧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觉得还有点甜。于是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小纸一包一包包好,又一一发给那些来看病的人,并告诉这些病人这药是郎中出门时留下的,回去煎水喝了病就会好。那些早就等得着急了的病人们一听都很高兴,每人拿了一包药告辞致谢而去。

过了几天,好几个人拎了礼物来答谢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就好了。郎中愣住了,他妻子心中有数,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如此这般地小声对他说了一番话,他才恍然大悟。他问妻子给的是什么药,他妻子拿来一根烧火的“干草“棍子,告诉丈夫就是这种“干草”。郎中问那几个人原来得了什么病?他们回答说,有的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肿胀……可现在,他们吃了“干草”之后,病已经全部好了。

从那时起,草药郎中就把“干草”当作中药使用,用以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又以其润肺功能治咳嗽多痰;不单如此,郎中又让它调和百药,每帖药都加一两钱进去,并正式把“干草”命名为“甘草”。从此,甘草一直沿用下来。

甘草不仅是著名中药,而且在糖果,卷烟,医药和啤酒制造工业中均可作为调味剂,还可用于蜜饯果品中,如甘草橄榄,甘草梅子,甘草瓜子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量使用甘草,会引起浮肿、高血压、胸腹胀满、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中医认为甘草不可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以免发生毒副作用。

甘草有许多食疗方,如甘草黄芪汤:取黄芪15克、麦冬10克、甘草3克洗净,同入锅中,加适量水,浓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加白糖10克即成。上下午分服。功能益气固表,养阴生津,适用于反复感冒的亚健康状态者,对兼口干咽干者尤为适宜。

莲子甘草茶:取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将上述物品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代茶频饮。功能清心泄热,适用于心火亢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者。

绿豆甘草汤:取甘草30克,绿豆90克。把甘草洗净润透,切片;绿豆洗净,去杂质,把甘草、绿豆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400毫升,再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此汤解毒而不伤正气,中毒性肝炎患者可每天随意饮用。

贾芸行贿用麝香,通络散瘀治癫狂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实为迎接贾元春的省亲别院。当传出要修建大观园的消息之后,贾家的许多人无不想在这件工程上捞到一些油水,而贾芸便是其中之一。贾芸是贾府本家的爷们,宝玉的侄辈,“后廊上住的五嫂的儿子”,很想在贾府谋得一份差事,先求贾琏不成,又准备去求王熙凤。

贾芸伶俐乖觉,比宝玉年长四、五岁,却甘愿认作宝玉的儿子。他家境贫寒,亲舅舅现开香料铺,为巴结凤姐,贾芸在端阳节前去找舅舅赊一些冰片、麝香,以作送给凤姐的礼物,并向舅舅保证“八月节按数送了银子来”。不料却遭到舅舅、舅母的冷遇,深感世态炎凉。倒是街坊醉金刚倪二轻财仗义,一次就借给他十五两三钱银子。他拿银子买了冰片、麝香,便向荣国府去,打听贾琏出了门,才来候见凤姐。

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又是请安,又是问候,夸她年轻能干,将一个大家子“料理的周周全全的”。凤姐听了这些恭维话,又是得意,又是欢喜。贾芸谎说一个开香铺的朋友,因去云南做官,不开香铺了,把货物攒了一攒,该送人的送人,该贱卖的贱卖,像这贵重的,都送给亲友,他也得了一些。他对凤姐说:“我和我母亲商量:贱卖了可惜;要送人也没有人家儿配使这些香料。因想到婶娘往年间还拿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所用,也一定比往年要加十几倍:所以拿来孝敬婶娘。”

从贾芸的这些话可以看出,这贾芸是何等之乖觉之人,以凤姐之精明能干,也被他这些恭维的话说得心花怒放。毫无疑问,贾芸向凤姐行贿成功了,谋得了一个种树种花的差事,一次就领了二百两银子,先找倪二还了账,又拿五十两银子去买树。

贾芸行贿用了冰片和麝香。冰片别名艾片、梅片、龙脑,为半透明薄片状结晶,青白色,质稍硬,手捏不易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以片大、质薄、洁白、松脆、清香气浓者为佳。

冰片辛香走窜,性凉清热,其开窍醒神之力较弱,而以清热止痛见长,故为五官外科常用之品。可治疗神昏痉厥诸证。宣窍醒脑作用与麝香相似。外用可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常用于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癎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等病的治疗。

麝香入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言:“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症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以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过耳。”

关于麝香的发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一位老猎人与其子人山射猎,儿子跌落涧中,不能动弹。老人奔至涧中,却闻一股奇香沁人心脾。其子闻香后疼痛顿解。老人深感其异,循香搜索,发现香气是一块不毛之地的土下散发出来。老人挖土得一块鸡蛋大小、被有细毛的香囊,便将其带在儿子身上,不久其子伤愈。后每逢有人跌打损伤,带上此囊其伤自愈。此事传出,被县里的县官得知,便派人强行抢走香囊,让小妾带着。谁知其妾怀孕三月的胎儿被打,便被视为不祥之物,扔到河中。老人失去香囊,十分伤心,决定上山再找一个。后来发现一种名为麝的动物,在发情交配期,雄麝便从腹部脱落香囊,然后将其埋入泥下,这便是麝香发现的来历。

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症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治疗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之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另外麝香还可治疗於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於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心绞痛、白瘢风等症。对于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瘫痪,麝香亦有一定疗效。

大观园内翠绿景,桑榆槿柘显清新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写道:贾政引众人观看省亲别墅,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这里的“桑”指的是桑树,可谓一身是宝。桑树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叶叫桑叶,枝叫桑枝,根皮叫桑白皮,成熟果实为桑葚,均可入药。桑葚还可食用,以其色香味美、香甜可口而深受人们喜爱。

桑叶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或蜜炙入药。性味苦甘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情热、清肝明目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燥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涩痛、眼目昏花等病症。桑白皮适宜冬季采挖,刮去黄色表层皮,剥离皮部,洗净,切段。晒干,生用或蜜炙使用。

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经,有润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热哮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眩晕头痛等病症。桑枝春夏采收,枝嫩时切片。其味苦性平,入肝经,有祛风通络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急、关节肿痛、手足麻木等病症。

桑葚在4到6月果穗红熟时采收,洗净,晒干生用,或用蜂蜜熬成膏剂使用。其味甘,性微寒,可入心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年老体衰、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燥热烦渴等病症。

“榆”指的是中药地榆。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说:“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李时珍也提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

地榆性味苦、酸,微寒。入大肠经。可凉血止血,泻火敛疮。地榆用于便血、血痢、痔疮出血、尿血、崩漏等症,可凉血止血,尤其是痔血、便血等症常用之品,往往与槐花等药配合应用。用于烫伤、皮肤溃烂、流脂水、疼痛等症,可泻火毒并有收敛作用,烫伤后,取生地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使脂水减少,疼痛减轻,愈合加速,为治烫伤要药。

“槿”指的是木槿。木槿的用途很多,槿皮可代麻制作绳索,槿条可编制篓、筐、箱等日用品。过去农妇惯用槿汁洗头,既去污又治头皮瘙痒。木槿根皮及叶可分别用来酿酒。值得一提的是,将,木槿根用来炖肉作药膳,可治吐血、咯血。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木槿,种之易生,嫩叶可茹,作饮代茶。”《医林纂要》中记载:“木槿花,肺热咳痰吐血者宜之。”取木槿花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可起到祛风、除湿热、利小便的功效。取鲜木槿花、玉米面各适量。先将木槿花切碎,加入玉米面和匀,蒸熟后加调料,随意食用。可治痢疾,能活血润燥、清热祛湿。取木槿花、瘦猪肉等量。先将木槿花,加水煮沸,去渣留汁,放入猪肉块煮熟,加调料,吃肉饮汤,可治大便下血,湿热带下。利肠胃,除痢疾。取红木槿花适量,阴干研末,用以煎面饼蒸食,可治下痢。用木槿花阴干研末,用陈糯米煮汤调服。可治反胃吐食。

“拓”指的是拓树,其茎叶为常用中药。拓树茎皮是很好的造纸原料;叶可用于饲蚕;果可食用并用于酿酒。我国古时常“桑拓”并称,如《礼记·月令》记载:“季春之月,毋伐桑拓。”中医认为,拓叶性味淡而微甘、凉,入肺、脾经,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之功,适用于痒腮、疖肿、湿疹、跌打损伤、关节扭伤、腰腿痛。其茎叶经加工制成的糖浆有抗癌作用。

宝玉也会配丸药,名贵首乌紫河车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玉对母亲道:“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

这儿所说的“头胎紫河车”即胎盘。紫河车是人体胎盘的中药名,中医称为胞衣、胎衣等。胎盘的鲜品、干品均可入药。每个紫河车重约30到60克,质地硬脆,有腥气。以整齐、紫红色、洁净者为佳。那么胎盘既非草木,又非金石,世上也没有紫河,何以命名为“紫河车”呢?其实,这名字的来历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本草纲目》解释,“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其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因此,入药时称为“紫河车”。

但取胎盘作为补气养血、安神益精的药物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739年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一书中首先有了胎盘药用的记载。唐代著名养生学家孙思邈也提出了衣胞洗净、晒干,炉上焙干研成末,可治目赤眼疾、生翳。明代大医学家更加重视胎盘的医疗价值,其他许多本草书籍亦有详尽药用方法。不过古人因开方忌讳,多不称胎盘、胞衣等,而称“紫河车”。

传统中药里胎盘多用干品,即将新鲜胎盘,横直割开血管,用水反复洗漂干净。另取花椒装入袋中加水蒸汤,将洗净之胎盘置花椒汤中浸2至3分钟,及时捞出、沥净水,以黄酒适量拌匀,置笼中蒸透取出烘干而成。中医学认为,胎盘属血肉有情之品,出诸人体而与人同气相求,可调补机体、振奋生机,对人体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盗汗、遗精、阳痿、妇女气血不足、不孕或乳少等均很有疗效。著名古方“河车大造丸”就是以紫河车为主,治疗虚损劳伤、神疲乏力、腰酸腿软、潮热、梦遗等的良药。胎盘须经长时期服用,始能见大补气血的功效。若患感冒、腹泻以及有内热口苦等症者,应暂停服用。

而宝玉提到的“龟大何首乌”即何首乌,为常用补益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本出顺州,江南渚道皆有。苗如木藁,叶有光泽,形如桃柳,……有雌雄:雄者苗色黄,雌者苗黄赤,根远不过三尺,夜则苗蔓相交……其根味甘温无毒,茯苓为使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瘦痰癖,……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

何首乌有延年益寿乌发黑发的功效。相传何首乌本为一人名,其祖父原名田儿,生来身体虚弱,没有**,于是从师学道,住在山中。一天酒醉之后卧在山石上憩息,天色已晚,忽见有二株藤枝纷披,青翠可爱,渐渐枝叶互相交缠,过了很久才分开,后来又交缠在一起,他感到十分奇怪。第二天顺藤掘根,没有什么发现,于是他就把根取回请人辨认,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后来有个老人对他说,这恐怕是一种仙药,不妨服用试一试。他服了七天渐有**,几个月以后身体也好起来了,一年之后早疾全愈头发乌黑,容貌转少,十年内生了几个儿子,就改名为能嗣。他又把药给何首乌的父亲父亲服用,其父也活到了一百三十多岁以上。何首乌的邻居李安期与何首乌的交情很好,搞到这种药来吃,寿命也长了,并把他公开了,从此以后这种药就起名叫何首乌。

另外何首乌还有一个起死回生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被关押在黑牢里的人,因为他得罪了权奸而入狱的,官宦要折磨饿死他,命令狱卒不给他饭吃,过了半年,官宦以为他早就死了,打开牢房一看,不由大吃一惊,这个人不但没饿死,反而面色丰润目光炯炯,原来的白发也变了黑发了,这个人自断炊之后,饥渴难忍,想不出法了来,只好摘取从外面伸进来的一种藤叶来充饥,藤叶吃完了发现有些藤叶的根长在牢房里,他又挖根来吃,官宦们以为这个人是位仙人,只好释放了他。出牢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别人,后来人们就用何首乌来治病,何首乌的神奇功效也就渐渐传开了。

金桂害人却害己,砒霜剧毒药自己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这样描绘夏金桂的:“这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在家里也读书写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由此可见这夏金桂长相是没得挑剔的。然而如此美丽的女子内心却并不善良,“若论心理的丘壑径渭,颇步熙凤的后尘……养成个盗历的情性,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见有香菱这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欲致香菱于死地而后快。一次在香菱患病之时,托人买了砒霜给香菱下毒。金桂与香菱各有一碗汤,香菱那碗已下了砒霜,丫鬓宝蟾不知,将两碗汤给调了个儿,结果金桂误服了砒霜,以致急性中毒,命染黄泉。

夏金桂服砒霜后,“鼻子眼睛里都流出血来,在地下乱滚,两只手在心口里乱抓,两只脚乱蹬……闹了一会子就死了”。死后“满脸黑血,直挺挺地躺在炕上。”由此可知,夏金桂是急性砒霜中毒而死亡。

砒霜的学名是三氧化二砷,又叫信石或信精。纯品砒霜是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不纯的砒霜为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硫化砷,俗称红砒、红矾、红信石。砒霜属于砷化合物。砷化合物在类金属毒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见的有砒霜、亚砷酸钠、亚砷酸钙、砷酸钙、砷酸铅、雄黄、雌黄、五氧化二砷、巴黎绿等。在各种砷化合物中,以砒霜的毒性最强。

纯品砒霜外表与食盐、碱面、麦粉极为相似,且无臭无味,混人以上食品中不易发觉,因此容易误服,也常被坏人利用投毒。这在文学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砒霜服后即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咽部烧灼感、口渴、恶心、剧烈腹痛、呕吐。呕吐的最初为胃液和食物残渣,继之吐出黄色胆汁。同时剧烈腹泻,初为粪样,后为米汤样,有时带血,严重者酷似霍乱。随后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尿量减少,以至发生尿闭、虚脱、昏迷,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当极大量的砷进人体内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症状,发生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澹妄、昏迷,能在一小时内死亡。

砒霜中毒实际上是砷中毒,而古代的炼丹术与砷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古代也有许多服食丹药死亡的事例。《红楼梦》中的贾敬就是其中的一位。贾敬是宁国府的第三代,第一代是宁国公。当时朝中有八大国公,除了宁荣两位国公之外,还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等。宁荣两国公是同胞兄弟两个,分别建了宁国府与荣国府,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宁公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子名贾敷,八、九岁就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儿子贾珍,因父亲一心想做神仙,倒又因此袭了官。贾敬倒无官职,一身清闲,又不肯住在家里,每天只在城外道观中和那些道士们胡屏。贾敬修道是很虔诚的,一味在玄真观打坐静默、烧炼金丹。后来将秘制的丹砂悄悄地服了下去,原想成为神仙,升飘而去,谁知却因中毒而死亡。

书中的描述是:“腹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用科学的观点看,是急性汞中毒死亡,但当时却有人凑合着说,是“修炼功成圆满,升仙去了”,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了”,纯粹是一派胡言。这种虚妄之说在当时就有很多人不信。大夫们“素知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虚诞,更至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等,妄作虚为。”连玄真观的道士也说:“原是秘制的丹砂吃坏了事。”

观赏药用凤仙花,红楼众女染指甲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写道:宝玉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地落了一地……把那花儿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第五十一回晴雯生病,请来太医看病。晴雯从慢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这凤仙花为观赏药用两相宜的花卉。

凤仙花,又叫指甲花、金凤花等,其色彩鲜艳,花姿动人。吟咏者甚多,宋人杨诚斋诗云:“细看凤仙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元代杨维桢有诗曰:“有时漫托香腮思,疑是胭脂点玉颜。”赞美了凤仙花的美丽。姑娘们常用凤仙花敷指甲上,将其染红,可数月不退。因此,凤仙花又叫指甲花。

凤仙为凤仙花科,属一年生庭院观赏性草本植物,易栽易活,夏秋季开花。茎圆锥形,直立光滑,肉质多汁。花朵大,花色鲜艳,有红、白、橘红、玫瑰红、粉红等色。《本草纲目》言“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以名之”。

关于凤仙花药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龙溪有个叫风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个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风仙这般漂亮可爱,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风仙臭骂一顿灰溜溜地走了。风仙知道这下可闯了大祸,县官儿子肯定要来找麻烦。于是决定与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风仙只有父亲,金童上有母亲。两老两少连夜启程远走他乡逃难。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再说县官听说儿子被村姑骂了一通,就命手下前来捉拿风仙,眼看就要追上,无奈之中风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示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风仙和金童二人合葬。晚上两位老人依坟而卧。风仙和金童夜间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红的似朝霞,白的似纯银。老人采花煎汤,服后果真药到病除。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以示纪念。

凤仙花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其嫩茎可炒、烧、烩、腌、泡,炒肉片、烧肉片、烧青笋等,有独特的风味。凤仙花全身入药。花有祛风、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偏瘫、腰胁疼痛、妇女闭经腹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等症。茎,中药名叫透骨草或凤仙花梗,有祛风湿、活血止痛、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可治风湿疼痛、关节炎、咽炎、跌打损伤等疾病。根,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筋骨疼、跌打损伤等。种子,中药叫急性子,有软坚消肿作用,可治骨、鱼刺鲠喉。

除此之外,将鲜凤仙花适量,置掌中,两手搓擦,每日1至2次,可治疗手癣。取鲜凤仙花15朵,冰糖适量,共炖服,可治疗吐血、咯血。取凤仙花15克,墨鱼30克,共炖食,每日1剂,可治疗白带过多、颜色不正。取凤仙全草30克,商陆根15克,瘦猪肉适量,共炖食,食肉饮汤,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将干凤仙花研末,每次9克,空腹兑酒适量服下,可治疗腰胁疼痛。取鲜凤仙全草30克,红花9克,水煎服,可治疗闭经。取鲜凤仙全草15克,当归、红花各9克,水煎服,可用于跌打损伤。另外被蛇咬伤时,取鲜凤仙全草150克,捣烂,挤汁服,渣敷患处,也有一定的疗效。

蔷薇三杰可治病,金银花也宜养生

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探春说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两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儿?还有一带篱笆上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这几色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然后探春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这儿提到的玫瑰、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等植物,不光可以用来观赏,其药用价值也是非同寻常的。

玫瑰,与月季、蔷薇并称为“蔷薇三杰”,为我国主要的观赏花卉之一。玫瑰花艳丽多姿,呈紫色或白色,其气芳香浓烈,往往使人留连忘返,徘徊止步,故又名“徘徊花”。玫瑰还可食用,其味鲜美无比。据《食物本草》记载:“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此外,玫瑰花还可熏茶、浸酒、做糕点、蜜饯和制作菜肴食用。取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将花瓣轻轻揪下,一层花瓣一层白糖放在瓷坛中或玻璃瓶中密封,糖吸收花瓣中的水分后即可成为玫瑰糖糕。此糖糕甜味适中,营养丰富。用玫瑰花还可以制作玫瑰炒肉片、抽炸玫瑰花、玫瑰花烤羊心、玫瑰锅巴鸡肉片、玫瑰枣糕等美味食品来。

除观赏、食用外,玫瑰尚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玫瑰花性味甘、微苦而温,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疲之功。其药性温和,温而不燥,疏肝而不伤阴,长于舒发肝胆,肺脾郁气,温养心肝血脉,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宝玉吃的“玫瑰卤子”就是以玫瑰为主料制作的:取玫瑰花、蜂蜜、乌梅各适量。将含苞初放的玫瑰花洗净,晒干水汽,而后与蜂蜜、乌梅同放置于净瓶中,密封贮存一个月即可食用。

月季花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等,属蔷薇科。月季花数朵集成一簇,花梗长,散生短腺毛。其花色繁多,主要有红、紫、白、粉红、黄、橙黄、绿等颜色。花期为4到12月,月月红便是由此而得名。月季花甘、淡、微苦,平。归肝经。可活血调经,解郁,消肿。主要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胸腹胀痛等症。月季花气味消香,而入血分,善于疏肝解郁,调畅气血而活血调经。常配玫瑰花、当归、香附等同用以加强疗效。需要注意的是月季花用量不宜过大,过量可引起腹痛,多服久服强引起便溏腹泻。孕妇亦当慎用。

对于月季花的药用功效,传说在很久以前,神农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兰,年方十八,温柔沉静,很多公子王孙前来求亲,玉兰都不同意。因为她有一老母,终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药,全无疗效。无奈之下,玉兰背着父母,张榜求医:“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许。”有一位叫长春的青年揭榜献方。玉兰母服其药,果然康复。玉兰不负前约,与长春结为百年之好。洞房花烛之夜,玉兰询问什么神方如此灵验,长春回答说:“月季月季,清咳良剂。此乃祖传秘方:冰糖与月季花合炖,乃清咳止血神汤,专治妇人病。”

蔷薇花,又名刺花、白残花、柴米米花,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新疆等地。五到六月间,当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作药用。蔷薇花味甘温、酸、凉性凉,入脾、肺、大肠。蔷薇花有清暑化湿、顺气和胃、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噤、腹泻、痢疾、吐血及外伤出血等。对痢疾、胸闷、中暑都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是治疗厌食、口疮溃疡的良药。

关于蔷薇花的来历,这儿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一个山村里,有位美丽的姑娘名叫常媚,她勤劳、勇敢,一年到头采茶、打柴、种田、狩猎,养活自己和母亲。一天,常媚来到山上狩猎,却碰见了乡里的恶霸沈虎。沈虎仗着父亲在京城做官,胡作非为,见常媚长得漂亮,便和几个家丁把常媚抢回了家,把她关在花楼上,派人在楼下日夜看管着,天天逼她成亲。常媚见逃脱无望,就做了一件刺猬皮衣服穿在身上保护自己。这天沈虎喝醉之后想对常媚用强,刚一碰常媚便被刺得哇哇直叫。常媚姑娘乘机摆脱了沈虎,奔下楼,冲出了大门。沈虎气急败坏,急忙提灯拿刀,带着家丁们去追常媚姑娘,他们把常媚姑娘逼到了一个山岩旁。常媚见逃脱无望,便一头撞死在山岩上了。后来常媚姑娘撞死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美丽的花来,慢慢的延伸出一大片。乡亲们说,这是常媚姑娘的化身,她死了也要长刺,用刺来刺那些坏人,于是把它移栽到家里去种植。因为常媚姑娘可怜地死了,变成了花草,乡亲们就把这种花叫做“常媚花”,慢慢的“常媚花”被叫成了“蔷薇花”。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两宝花、忍冬花等,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小夫妻。小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并给她俩起了好听的名字,分别叫“金花”和“银花”。金花银花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一年初夏,村子里流行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患病者无一例外地发热,高热不退,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神昏谵语,随即命丧黄泉。村里的郎中均束手无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眼看全村人就只好等死了。在这危急的关头,金花银花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求医问药。姐妹俩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中原名医,终于在一位老和尚的口中得知一种名叫“忍冬”的草药能够治好乡亲的病。回到家乡后,由于操劳过度,姐妹俩回到家乡后就病倒了。虽然如此,姐妹俩还是亲自用采来的草药煎汤给乡亲们服用。乡亲们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为纪念姐妹俩的功绩,乡亲们便把“忍冬”改名叫着“金花银花”,最后简称为“金银花”了。

此后不久,医圣神农闻讯来访,并把“金银花”带回去研究。研究得知,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于是,神农便把“金银花”广泛用于热毒症、乳痈、肺脓疡、肠痈以及疖、痈、丹毒等疾病的治疗,并把它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一直流传至今。

珍珠美容之上品,佩戴装饰显光华

珍珠,历来被视作奇珍至宝。它象征纯真、完美、尊贵和权威,与璧玉并重。在《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冯紫英受朋友之托,带了四件西洋贡品去见贾政;一是二十四扇格子的围屏;二是三尺多高、能自动报时的钟。第三件是一颗桂圆般大的珍珠;第四是纹绢帐。其中以珍珠最昂贵,要价一万两银子。冯紫英还给贾政等人展示了珍珠的妙处。他将一包小珠子倒在黑漆盘里散着,把那颗桂圆大的母珠搁在中间,将盘放于桌子上,只见那些小珠子,滴滴溜溜地都豁在大珠上。贾政解释:这叫“母珠”,是珠之母。

珍珠,又名真珠,为珍珠贝壳动物产生的颗粒状物,是装饰、美容之上品。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帝后的皇冠上均嵌有大而多的珍珠,璀璨夺目,以显示威严、华贵。在国外,珍珠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在罗马的历史故事中,也有提及珍珠为贵族最喜爱的首饰。有些罗马妇人更整日佩戴,认为珍珠会使人们健康和富贵。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珍珠时代”,十字军东征的时期,欧洲人由东方带回大量珍珠,开始了珍珠在欧洲的热潮,随后数世纪都被贵族、武士等用作个人饰物。后来,珍珠更演变成皇室专有的宝石,只有帝王之家才可以有此特权。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亦非常喜爱珍珠,她的衣着及头饰都常有珍珠陪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养珠业的发展,珍珠已从帝王专用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的饰物之一。

珍珠来自珍珠贝科动物。能产珍珠的贝类约二三十种,这类动物的外套膜外侧,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有时砂粒或其他异物进到贝壳内,珍珠为保护自己,会分泌珍珠质把人侵者一层一层地包围起来,久而久之,成为珍珠。除天然珍珠外,也可人工养珠。我国在宋代就开始了海水养珠;人工养殖时,将石明颗粒放人蚌壳内,数年后即可成珠。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之珍珠相比,又以天然珍珠为佳。

珍珠除了用作装饰之外,其养生美容之功效也为人们所独钟。《本草纲目》中记载“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抱朴子》中也讲到“真珠径寸以上,服食令人长生”。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家乡就盛产珍珠;此地河流湖泊众多,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浮游生物丰富。浮游生物是珍珠贝类动物的良好饲料,珍珠贝生长旺盛,所以珍珠产量甚大。西施经常服用天然的珍珠粉,也用其洗颜敷面,再加上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西施才拥有了“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此外清代的慈禧也是用珍珠来养颜防老的。据记载,她每十天服珍珠粉一银匙,并且是在同一时辰服用,数十年来从不间断。她还命太监在制作香粉时也掺入珍珠粉末,用其作为粉底化妆。所以慈禧年逾古稀之时,看起来仍像五十多岁的人,皮肤光洁柔润,皱纹甚少,令身边的侍臣、宫女羡慕不已。据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有常服珍珠末的习惯。由此可见珍珠对皮肤美容的重要作用。

珍珠除装饰点缀、美容护肤、养生防衰外,还用于优生优育、妇科诸疾。据古代胎养经书中介绍的“珍珠玉石类安胎养儿法”记载,怀孕妇女佩戴珍珠项链或手链,且怀孕三月后每日摩挲珍珠,可使孕妇安神定惊、心平气和,能消除胎毒。据说还可使孩子日后相貌端正,肌肤细嫩。众所周知,孕妇若经常处于良好的心态环境中,有益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少妇女在经前、经期容易情绪不稳、胸胁胀闷,而珍珠有平肝潜阳、定惊安神、清肝解郁作用,佩戴珍珠项链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情绪平稳,心境安泰,这对于孕妇来说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