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诡计
2673600000008

第8章 历史诡计第七无 中生有

胡图:“无中生有”,好像没啥智慧营养啊,就是没有硬要说有嘛。比如偶本来是一般帅,但有时候在网上会和美眉说是非常帅。

伊塔:计谋不是简单地撒谎造谣,“无中生有”乃指思维的创新跟信息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这样新的创意产生,旧“无”即可生出新“有”来。

胡图:老师你真是牛人啊,善于把简单讲复杂,把复杂讲成非常复杂,偶头又晕晕的了。

伊塔:记住,世间本没有新鲜的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运用你自己全新的思维讲述,再陈旧的故事也有独到的新意。

“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注译”

诳:假象,谎言。少阴、太阴、太阳:借用八卦太极观念阐述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阴”指假相,“阳”指真相,“阴阳”此处指真假对立的两极。

“大意”

制造假象诓骗敌方,但又不完全是运用假象,而是虚实并用,从无到有,利用敌方所产生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攻击。

故事

苏武是汉朝人,当时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都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等人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还送上了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同意了,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有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因此就把苏武一同牵扯了进来。

单于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于是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他粮食,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等九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

这一段故事说的是春秋末年著名大霉人之一的伍子胥。为什么说他是霉人呢,因为他实在不是一般的倒霉,最后也没得好死。不过,如果伍子胥没有这么倒霉,历史学家无从炒作,也许他就没这么出名了。

伍子胥,名伍员,原是楚国人,天生一个有“九头鸟”之称的湖北佬。不过伍子胥只有一个头,他的爸爸伍奢和哥哥伍尚也是。可是呢伍家是楚国的老牌高干,都很硬气,用那时的话说叫“忠直”。

话说当时的楚平王是个老花花公子,身边还有个坏透的帮闲,做了许多缺德事。那天碰巧楚王喝醉了,有的男人清醒时还很像个人,喝醉了就完全是禽兽了,偏偏楚王就是这种男人。他一醉酒就东倒西歪,胡言乱语不说,还喜欢在宫廷里裸奔,把他亲姑妈都活活吓死了。那天,楚平王成了禽兽,不知怎么的就把本该嫁给自己儿子的秦国美女收做了自己的小老婆,过了多年后不知怎么他儿子知道了这件事,于是闹出了一场王室丑闻危机。

按说这不关伍家什么事,他们继续过他们的日子就是了,可是春秋时的政治环境跟文革有点像——你得划清界限,明确站在哪一边。前面说了伍奢是个直人,道德使命感非常强烈,平常看老平王做乌七八糟的事情就很不爽,这会父子闹翻,伍奢觉得应该帮太子,毕竟这小伙子一向对自己很尊敬,而且年轻力壮,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楚国迟早是他的。哪想到,姜还是老的辣,平王毅然地把自己的大儿子喀嚓了,反正他儿子多,不差这一个。然后,老伍奢和他大儿子伍尚因为站错队也被修理掉了。此时伍家只剩伍子胥一人了,他因为热爱极限运动到山里攀岩去了,所以楚王没抓到他。伍子胥比他父兄聪明得多,一听形势不好就打包逃离,好在他野外生存技术呱呱叫,在野外没吃多少苦。

这一天终于来到楚国和吴国的边境。要到吴国必须要通过昭关,当时的昭关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查缉甚严,而且楚王还在显著位置悬挂了伍子胥的明星照通缉他。这下过关可难了,因为伍子胥本身长得太帅,大霉人也是大美男,据说身高有一丈、腰大十围(太粗了吧?)、眉广一尺(太怪了吧?),目光如电,长成这样实在很难蒙混过去。伍子胥忧心如焚的,看来连旅馆都不能住了。幸好有个不怕死的好朋友东皋公家在附近,就躲到东皋家,通宵辗转反思计策。心想:“这么帅不是我的错!难道老天都嫉妒逼我毁容吗?毁容以后还怎么当偶像,我的职业生涯可毁了,唉唉……”

一夜难以成眠,不觉东方已经发白。毁容还是不毁?这是个问题,伍子胥像哈姆雷特一样辩证思考了一整夜。天亮后东皋公来给自己的朋友送早点,一推门看到伍子胥,吓得大叫一声:“鬼呀!”手里的豆浆油条洒了一地。伍子胥十分困惑:我这么帅的人怎么说我是鬼,嫉妒我也不用这样吧。拿来镜子一看,自己也大吃一惊,原来一夜折腾煎熬,他体内的化学元素发生了神奇的变化,30岁还不到的他,头发和胡须都已经由黑变成了白色,看来像个60多岁的老头,还真是“朝如青丝暮成雪”。

伍子胥伤心得痛哭流涕,东皋公连忙安慰他说:“别伤心,你不知道现在流行染白发吗?这个样子比以前更拉风了嘛,连油的效果也没你这么均匀,又省了一笔美发费!再说,这样也容易过海关。”伍子胥一听也有道理,果然顺利骗过了昭关守将,踏上通往吴国的光明大路。

谁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伍子胥过昭关不久,就迎面遇到一位姓左名诚的小官,差点吓破了他的胆。平时,伍子胥这样的高干子弟是不把左诚这样的小科级干部放在眼里的,可是这会他紧张得不行。原来这左诚曾经在伍家当过仆人,给伍家父子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当球童,所以他认得伍子胥,而且因为伍子胥给的小费很少而一直怀恨在心。

左诚一见伍子胥,大叫:“小样,染了头发我照样认识你!楚王正悬赏通缉你,你怎么跑出关的?”伍子胥吓了一跳,但他智商本来就很高。此时眼珠一转,急中生智,“无中生有”的本事就来了,于是假装严肃地说:“小子,你混江湖才几年?知道楚王缉拿我的目的吗?因为他听说我家有一颗稀世珍宝‘夜光之珠’,不过这颗宝珠已经被吴国一个大臣派人骗走了。我刚才禀报过昭关守将,他准许我出关去吴国把这颗珠子抢回来。快走开,别挡我的路!”

左诚也不是小孩子,哪那么好骗,撇嘴说:“你骗鬼啊?楚王有令,谁要放了你就满门抄斩。请你先和我回昭关,向守将问明原委,是真的才能放了你。”

伍子胥当然知道若跟他回去就是自投罗网了,父兄就白死了,头发也白白了,于是干脆将“无中生有”进行到底,接着骗左诚说:“跟你回去行,可我见到守将就和他说宝珠已经交给你了,你小子想私吞把它吞到肚子里去了。到时候看你如何向楚平王说明白!反正我全家都玩完了,也不怕死。楚平王的为人你也知道,你说没吞宝珠他才不信呢,到时候非剖开你的肚子寻找不可,我看你怎么办。”

一席话吓得左诚傻了眼,他也知道当时没有X光、B超、外科手术啥的,等开膛破肚证明清白后也就死翘翘了。眼见左诚中计,伍子胥再接再厉:“得了哥们,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你就放兄弟我一马吧。等我以后发达了肯定罩你!”

左诚心里算盘拨拉得噼啪响:“放了他吧,我就发不了财;不放他,有可能开膛破肚,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吗?算了,发财和命比起来当然是命要紧!”于是伍子胥靠着“无中生有”的计策有惊无险地逃出了楚王的魔掌。

胡图:楚平王真是老bt,伍子胥还有点小聪明。

伊塔:你这样听讲,有一个问题:总是沉迷在小细节上,不用脑子思考。

胡图:老师,你以前还说过脑力劳动没有明确的标准,怎知我的思考就不是思考?

伊塔:哼唧,就算是你跳跃性思维吧。这里伍子胥虚构了莫须有的“夜光之珠”,用计吓住左诚,就是无中生有的计策——把没有的说成有,凭空捏造。这里还有个故事。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率领了两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带了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箭支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没有箭,就很难抵挡敌军的攻城啊。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令狐潮等天明之后,才知道自己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贼众见状,哈哈大笑。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500名勇士,敌兵仍不在意。500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你看,张巡巧用了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啊。

按语

往昔“无中生有”大多指的是“无风起浪,惹是生非”或“造谣生事,兴风作浪”,纯粹是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但是从计谋或计策的观点看“无中生有”,则是所谓“创造力的发挥”,它的意义是积极、正面的,它的用途也是无限的。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伊塔:我这里还有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

胡图:春秋战国果然是故事最多的时期啊。

伊塔:嗯,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末期的时候,七雄并立。可实际上秦国的兵力是越来越强,而楚国的地盘最大,齐国的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秦国一心想往东推进,无奈齐、楚两家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个著名谋略家,他就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

胡图:这就是合纵连横的事了吧?

伊塔:对。秦王听了张仪的话觉得有理,就派他出使楚国。张仪带着厚礼拜见了楚怀王,说只要楚能和齐绝盟,秦国就把商于的600里土地送给楚国。楚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得了地盘,二削弱了齐国,三又可与强秦结盟,是件双赢的大好事啊。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楚怀王派了逢侯丑和张仪去秦国签订条约。两人快到咸阳的时候,张仪假装喝醉了酒,一头从车上掉了下来,回家养伤。逢侯丑只得在馆驿住下。

胡图:哈,看来这楚国要被耍了。

伊塔:你也不糊涂嘛,哈哈。话说过了几天,逢侯丑见张仪还没养好伤,只好直接上书秦王说这个事。秦王回信说,既然先前有约定,寡人当然遵守,可是你们楚国还没和齐断交,我们怎能随便签约呢?逢侯丑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怀王哪里知道秦国早已设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于是齐国就和楚绝交了。

胡图:唉,这楚太心急了嘛。

伊塔:呵呵,那个张仪看到目的已经达到,自己的“伤”就好了,跑去见逢侯丑说:“咦,你怎么还没有回国啊?”逢侯丑说:“正要和你一起去见秦王,谈商于之地的事呢。”张仪摇摇头说:“这点小事,不需要麻烦秦王亲自决定的。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这事我说了就成了。”逢侯丑惊讶道:“当时说的不是600里吗!”张仪也故作惊讶:“啊?您听错了吧,这是哪里的话!秦国的土地都是士兵们日夜征战辛苦所得,怎么能随意送人?”

胡图:这就叫“口说无凭”啊,呵呵。

伊塔:这逢侯丑也无奈,知道这次上了当,只得回去报告楚怀王。怀王听了大怒,发兵去打秦国,可是现在齐国和秦国结盟了,楚国在两边夹击下大败。秦国反而夺了楚的汉中之地600里。

胡图:这楚怀王就是中了张仪的“无中生有”之计啊,不但没有得到好处,最后还丢了大片国土,可叹可叹。

导师语录

俗话说,无极生太极,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