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英雄与伟人(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2679000000045

第45章 毛泽东(1)

毛泽东的出生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的家位于湖南湘潭的韶山冲,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翠绿满坡。低矮的丘陵上,剑竹滴翠。丘陵下的小河里,细水长流。山坡上是红色沃土。相传远古时舜帝南巡在此歇脚,随从奏起名为“韶乐”的乐曲,此地因此而被称为韶山。

毛泽东出生前曾有两个哥哥但都不幸夭折了,所以,这个儿子的到来,既给全家带来喜庆,又使他们感到担心。新出世的孩子,得到了精心的呵护。刚刚满月,颇为迷信的妈妈就抱着孩子到娘家所在的村边一座小观音庙拜菩萨,祈求神灵保佑这孩子健康长寿。拜过之后她还不放心,又抱着孩子叩拜了庙旁的一块大石头,并替孩子作主,认这块石头做干娘,还在此为孩子取名叫石三伢子。

毛泽东祖上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韶山,几乎世代为农。虽然这里土地肥沃,但是由于生产条件落后,生活依然非常贫穷。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苦苦劳动多年,也没有多少积蓄,遇上灾年,为了生存,不得不把祖传的一部分田产典当给富裕的人家。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比他的父亲精明。他17岁就开始当家理财,还在湘军当了几年兵。当兵的生涯使他眼界大开,也使他灵活的头脑更加精明。在当兵期间,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钱,复员回家后,不仅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土地,还另买进了22亩地。他靠这些土地,辛勤经营,遇到好年景,能够收获80多担稻谷。家里的米多了,他又到湘乡经营米市,还兼做猪牛生意。这样,在几年的时间里,他的资本逐渐发展到了3000多元,变成了韶山冲内外有点影响的小财东。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文是她的姓,由于排行第七,所以就取了个七妹的名称。她的娘家在和韶山冲一山之隔的唐家陀。文家是个本分的庄稼人,由于精打细算,日子过得还算富裕。文七妹18岁时嫁给了比她小好几岁的毛贻昌。他们先后生过7个孩子,有4个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毛泽东和他的两个弟弟。文七妹是个善良能干的妇女。她一生默默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心地善良,笃信菩萨,常常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全家。她慈爱孩子,同情弱者,其行为给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父亲从小就养成勤劳俭朴、刚强能干、精打细算的性格,依靠自己的奋斗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和他的习惯,决定了他要按照自己的模式要求儿子。他认为,人要生活得好,就一刻也不能闲着。他自己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这样要求别人。

毛泽东年仅6岁,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开始干农活和家务劳动,捡粪、砍柴、放牛、拔草等等。上学学会了识字和算术之后,父亲又给他增加了一项任务,那就是记账。到了十四五岁,父亲就让他和长工一样劳动了。

所有这一切,为毛泽东锻炼出了健康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他对父亲让他参加的劳动从来没表示过反感。家里人都是这么不停歇地干着,要想不饿肚子,就必须不停地劳作。毛泽东反感的是父亲无情的体罚和对儿子们的痛骂。打骂是旧时农民管教孩子的习惯。个性极强、遇事爱讲个道理的毛泽东,对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反感。父亲每打骂一次毛泽东,毛泽东这种逆反心理就增强一分。到毛泽东13岁那年冬天,一件小事终于促成了父子矛盾的爆发。

这天,毛顺生请客。他吩咐长子毛泽东帮助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干这种应酬事情,拒绝了父亲。这下可惹恼了毛顺生。他开口就骂毛泽东,说毛泽东不孝顺,没有用处。毛泽东恼了,他当着客人的面反驳道:“常言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会有‘子孝’!”这话语中包含着责备父亲缺乏慈爱的意思。毛顺生哪容得下儿子顶嘴,他怒火中烧,不顾客人在场,放下手中的东西,就追打毛泽东。毛泽东头脑灵活,他也不会干等着叫父亲打,而是一溜烟跑出家门。毛顺生紧追其后。出了家门就是池塘,毛泽东对怒气冲冲的父亲说:“你敢逼近,我就跳下去!”虽然池塘不会淹死人,可这是冬天,跳下去会把人冻坏的。哪个父亲不心疼儿子?毛顺生虽然生气,但也不愿把儿子冻坏,就站住脚,然而心中的气咽不下去。

父子俩僵持着,还是母亲文七妹出来调解,这场纠纷才算了结。父亲不打儿子了,儿子也不跳下池塘了。毛泽东从小就认为,面对压力,你越是屈服,对你的压力就会越大;反之,你敢于反抗压力,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在韶山冲虽然算不上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毛泽东那份刚毅倔强的个性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的少年

毛泽东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和舅舅们都非常喜欢他。那时毛泽东生得高大结实,很懂道理,从不捣蛋惹事,很招外婆喜欢。毛泽东有一个舅舅开学馆教书。毛泽东闲着无事时,常跑到舅舅的学馆里去听课。他在这里接触到了一些识字、算术的知识,虽然算不上启蒙教育,但却培养了他的学习兴趣。

毛泽东8岁时被接回家。毛顺生接儿子回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儿子送入私塾,开始正规的学习;二是让他在课余干活。

毛泽东开始入私塾学堂读书,只读了6年书。除了听课和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外,还要在每天的早晚做家务活,到了农忙季节,还要帮助父亲下地收割庄稼和翻地播种。14岁时,家里人手不够,活计又特别忙,毛顺生就让毛泽东停学下地干活了。尽管毛泽东不愿意中断学习,可是父命难违。

毛泽东天性好学,记忆力又好,在私塾的6年时间里,他学到了大量知识。尽管当时使用的课本都是诸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诗经》、《论语》之类的书籍,内容都很陈旧,可是,毛泽东却学得很认真,从这里获取了深厚的古文知识。

少年毛泽东在紧张的课程和繁重的劳动之余,不是去睡大觉,而是设法找书来读。在偏僻的乡村,书是不多的。但通过亲友,他还是找来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精忠岳飞传》、《隋唐演义》等书籍。读这些被私塾先生说成的“杂书”,毛泽东增长了文学和历史知识,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毛泽东非常善于思考,尤其表现在读书方面。这思考也不是冥思苦想,而是结合实际进行思索,比如,他读古典小说,常常思考和提出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作品里的主人公为什么都是帝王、将相、公主、少爷、书生?为什么没有农民?他提出的问题,在小伙伴和先生那里是得不到满意答案的。他只好自己默默地思索。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他发现:原来小说的这些主人公都是不种田的,是控制别人的;而农民是种田的,是被别人控制的。这样,他初步认识到了人间的不平等。

毛泽东善于思考还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思考。1910年春,由于上年闹灾荒,春季粮食紧张,大批灾民饥饿难忍,涌到巡抚衙门请求救济。可是,统治者不仅不设法赈济灾民,反而开枪镇压,当场打死40余人。大批饥民忍无可忍,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和税务所。清政府派兵残酷镇压。许多无辜百姓遭枪杀后,头颅被悬挂在长沙城南门外示众。暴动者的鲜血染红了济阳门外的识字岭。从长沙逃出来的人,控诉着反动统治者的暴行。那惨烈的情景使少年毛泽东久久不能平静。

他置身农民当中,清楚地知道,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不会起事造反的,而且他们起来请愿,仅仅是要求有口饭吃不致饿死。后来,毛泽东对美国友人斯诺说,长沙饥民暴动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毛泽东对贫苦农民怀有极大的同情。就在长沙饥民暴动的第二年,韶山一带也闹起饥荒。灾民饥饿难熬,就纠集起来“吃大户”。毛顺生准备运往城里出卖的一批大米也被饥民抢走。毛顺生损失惨重,非常生气。毛泽东没有站在父亲一边,但又觉得饥民的做法也不对。少年毛泽东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到底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斗争中他找到了答案。

毛泽东的求学生活

毛顺生希望儿子跟自己一样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亦商亦农者。但毛泽东不愿如此,他想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位叫李漱清的支持变法维新的教师从外地回到韶山,带回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见闻。毛泽东很佩服他,经常去听他讲述变法维新和改革旧制度的思想与故事。这点儿清新的思想,在毛泽东的心灵中又燃起了理想的火焰。

就在这时,表哥告诉毛泽东一个好消息,在离韶山25公里的湘乡县,成立了一所县立东山小学。那里聚集了湘乡县的进步教师,其中不乏留洋归来的先进分子,他们在学校教授新知识和救国救民的进步思想。毛泽东听后,坚决要到东山小学读书。为了达到目的,他动员了堂叔、舅舅、表兄等劝说父亲。在劝说下毛顺生觉得让儿子上几年洋学堂或许也有好处,就答应了毛泽东的要求。

1910年,对毛泽东来说这是改变他前途命运的一次机会,离开了封闭的山沟投向了广阔的外部世界。他很珍惜这次外出求学的机会。离家前,他改写了一首诗以示出行的决心。这首诗的内容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把这首诗夹在了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

毛泽东来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在这里他感到耳目一新。因为湘乡县立东山小学是在变法维新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小学。课程设置上除了一些传统的语文课之外,还开设了自然知识、地理、英语、体育等新科目。在教育方式上也不再是私塾先生式的唱书和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进行启发式教育。思想教育上,进步的老师开始给学生讲中国的衰弱和外国列强的入侵,讲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和清政府的无能。有的老师还公开讲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