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与文化
2685400000001

第1章 辉煌古中华(1)

人类其他古代文明或消失、或停滞,几乎无一善终。只有中华文明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闯过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一直传承至今,并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延续至今,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在于它具有广博的胸襟,能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

磁山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磁山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1933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得名。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根据发掘信息可知,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生产工具为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等,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他们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典型陶器为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建筑。

文化特征

磁山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口,在国内外的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磁山遗址总面积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5000余件,其中,陶盂及支架,石磨盘及磨棒是磁山文化有代表性的遗物,遗址内还发现了房基,粮窖和成组的祭祀器物群,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人类的活动中心之一。

磁山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和动物骨骼标本。其中植物有粟、榛子、胡桃、小叶松等;动物有兽、鸟、龟、鳖、鱼、蚌五大类23种。专家们认为,粟的发现,填补了仰韶文化植粟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对植粟年代的认识,肯定了中国黄河流域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胡桃的出土,打破了由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尤其是家鸡骨的发现,是世界已知最早的,修正了当代国际有关专家原认为家鸡最早出现于印度(距今4000年)的定论。根据遗物、遗址,尤其是房基和大量粮窖的发现,证明当时人们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采集,过着定居的生活。

遗址内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使用,以及粮食堆积的大量发现,证明磁山人已经摆脱了蒙昧状态,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农业的发展,为饲养家畜提供了物质条件,而遗址内出土的家畜骨骼,又是当时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佐证。

文化成就

在磁山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陶蓍草器和圭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制订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的东西。由于磁山文化和历史上记载的伏羲、女娲处于同一时期,而且在历史上记载的伏羲、女娲也生活在这一地区,陶蓍草和圭盘在磁山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的“作甲历,订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证明磁山地区也是我国农业历法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重要意义

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为寻找中国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也说明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的先人,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多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磁山遗址,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之后的文化面貌,是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发现。它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依据。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角文化——最早的稻谷遗存

罗家角遗址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石门镇利星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56年,当地农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兽骨、陶片和镌刻精美的猪獠牙饰品。1979年,省、地文物部门对此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1338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20~350厘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包涵物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6905±155年,属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文化特征

从遗物的特征看,这个遗址是同一文化在不同年代形成的堆积,其中第四层堆积经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090~公元前4955年左右,与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年代基本相当,但二者的文化面貌却并不一致。罗家角的陶器中,有一种用氧化镁含量较高的陶土制作的捺印纹白陶豆,陶质及纹饰和洞庭湖发现的大溪文化的同类制品基本相同。基本陶器则是以夹砂、夹蚌的灰红陶为主,以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炭黑陶数量较少,器形主要以圜底、平底的釜为主,占陶器总数半数以上,其次为罐、盉、盆、盘、匜等,部分器物底加圈足或三足。器表多为素面,少数陶器饰绳纹、刻划纹。刻划纹图案亦不同于河姆渡,主要为米点、斜线或戳印的圆圈纹等。

罗家角遗址的石器大多磨制光滑,但出自第四层者,多数都只磨刃部,石刀基本上是用页岩等石片加工,表面大多保留石片的自然面,仅在较薄的一侧磨出单面或双面的刃部。第四层发现的两种残石臼,通体打琢修整,器形大而厚笨,略呈半球形,内壁下凹。

出土的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纺轮等,陶器有釜、盆、盘、钵、盉、豆、鼎、碗、壶、纺轮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还有捏塑男性陶人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白陶是瓷器的先祖,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高岭土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较红、耐得起高温,烧成后外型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罗家角遗址还发现了不少陶纺轮,在罗家角遗址、苏州吴县唯亭镇的陵南北村的草鞋山遗址都出土了这类纺织品实物,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织物标本之一。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表明当时的编织工艺具有了相当的水平。罗家角发现的遗物中,还有陶网坠等捕鱼工具,证实了马家浜文化在家畜饲养、捕鱼方式上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15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是迄今所知我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泰国、印度尼西亚不到6000年,印度4300年,日本发现的栽培水稻花粉距今约3200年,都比罗家角的水稻遗存晚。

水稻的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种植水稻的范围很广,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栽培稻的起源,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河姆渡、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以及近年来在长江中游湖南及湖北地区仰韶时代以前的稻谷遗存的发现,推进了水稻遗存问题的探索。我国境内发现的史前栽培稻遗存已有数十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这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河姆渡、罗家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两地最下层的碳14数据分别为公元前5005年和公元前5090年,在这个年代的地层中,都发现了稻谷遗存,尤以河姆渡的发现最为惊人。在河姆渡第四层4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厚的稻谷、稻壳、稻草的堆积,最厚处有1米以上,经过换算,稻谷的总量高达120吨以上。稻谷经鉴定,属栽培稻籼亚型种中晚稻型水稻。栽培稻谷收获量之大,反映了当时稻作农业的规模是很大的,生产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这里出土的大量骨制耕具,也反映了这一点。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里籼稻是从野生稻演变为栽培稻的基本原形,但它已远离野生种而接近现代栽培稻了。

历史价值

罗家角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类型中年代最早的遗址,从遗址中出土骨耜、稻谷和石臼分析,其早期阶段已确立了以栽培水稻为大宗的农业生产经济,因此也是我国稻作农业重要起源地。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河姆渡文化——农业文明的摇篮

河姆渡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距今6000~7000年之间。它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由于该遗址是周边同一类型、同一年代发现遗址中最早发现的,因而这一类型的遗址所代表的史前文化被统称为河姆渡文化。

遗址发掘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发掘总面积2670平方米,出土石、陶、骨、角、牙、木等质地的编号器物6000余件。堆积层厚4米左右。野外考古中将河姆遗址新石器文化堆积划分为四大层。

第1文化层: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两类,石器有斧、锛、凿等。陶器有夹砂红灰陶、夹炭红衣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灰)陶四系。器形有釜、鼎、盉、鬹、甑、罐、豆、盆、盘、钵、杯、支座和器盖等。扁平穿孔石斧,长条形带脊石锛,细颈盘口釜,垂腹釜,鱼鳍形、三棱形、凿形、扁凿形足鼎,泥质灰陶镂孔圈足豆、象鼻形釜支架等是该层有代表性的器物。

第2文化层:陶器以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居多,其次是夹炭灰陶和夹炭红衣陶,泥质黑陶少量。多角沿釜、钵形釜、扁腹釜、口沿带弱脊的扁圆腹釜、圆锥形和扁锥形足鼎、外红里黑喇叭形圈足豆、牛鼻耳罐、折腹盆和猪嘴形釜支架等是本期主要陶器。长条形弧背锛、石碟形器、两孔骨耜和双孔木耜颇具时代特征。水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3文化层: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炭黑陶为次,还有少量泥质红陶。主要器形有釜、罐、钵、豆、盆、盘、灶、甑、器盖、釜支架、小陶器、纺轮和陶塑制品。其中带肩脊敞口釜、唇部饰绳纹的双耳罐、带脊敞口釜为圈足的盘形豆、垂囊盉、方柱形釜支架等为主要器物。骨器多骨耜。双凤朝阳纹蝶形器、鸟形象牙圆雕匙和瓜棱形木胎漆碗等显示了河姆渡先民娴熟的技艺,体现了河姆渡先民高超的智能。另外,还发现有木柱、木桩、木板及木柱垫板等木构房屋建筑构件,这种用垫板承托木柱立柱起墙的地面建筑,构成了当时村落建筑的主体。

第4文化层:河姆渡第4文化层的村落布局依山势而建,一排排干栏式长房子由西南向东北扩展,居住区内除有鳞次栉比的干栏式的木结构房屋基址外,还有储藏食物的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生产工具中的骨耜和生活用具中的陶质炊器肩脊敞口釜和敛口釜,这些都是本层文化最富有特征性的器物。石器以小型石斧、石锛多见。骨器以骨耜、骨哨为典型。木器主要是纺织机构件,木筒也很有特色。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辅以零星彩陶。陶器主要有肩脊敛口釜和敞口釜、双耳罐、敞口深腹釜、唇沿起棱的浅腹盘、弧敛口钵和单把钵、弦纹敛口钵、棱角凸出的盘、小喇叭形圈足豆、尊形器、方柱状釜支架等。成堆的麻栎果、橡子、酸枣、菱角等植物果实遗骸色泽保存如新。各种动物骨骼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苇编常有发现。

文化特征

河姆渡文化先民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这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河姆渡文化时期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夹碳黑陶。陶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河姆渡遗址石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生产工具有斧、锛、凿三种,器形较小,属于砍伐树木和加工木构件的工具,有的可作为农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

在食物方面,除水稻外还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另外捕食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动物,以及蓄养猪、狗、水牛等牲畜。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彩陶文化的代表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归根结底是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在物质文化的发展中,原始农业的发展是根本。原始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原始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等物质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历史脱离了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发掘状况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18年进行恐龙化石调查的瑞典地质学者安特生在洛阳市东边的仰韶村黄河河岸附近挖到陶器,1922年又在仰韶遗迹中发现住宅遗迹。1954年,中国科学院挖掘陕西省西安市的仰韶时期遗迹时,发现了长20米的长方型半地下式建筑。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分布广泛。南到江汉平原,北达内蒙古草原,目前发现的遗址有一千余处。仰韶文化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千里,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罕见的。

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当前仰韶文化的遗址,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河南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文化价值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从此开始把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仰韶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证明了中国不但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和文化,而且相当发达。

仰韶文化遗址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土层堆积厚度2~4米。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部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居住区在中心,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建筑布局,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

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