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与文化
2685400000012

第12章 历史文化名人(1)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站在世界历史殿堂里发出宏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足迹的英杰伟人。他们手擎大旗,挥斥方遒,书写历史,描绘蓝图,对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章从革新先驱到思想巨匠,从文化泰斗到科学大家,林林总总,简述历史文化名人,从而让我们借鉴知远,效法榜样,展翅高飞。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详。著有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公元前8世纪之间。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被称为欧洲文学的鼻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究结果所成书,就可以自成一个小图书馆。《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但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研究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但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在古希腊各地广为传诵。许许多多游荡于希腊世界的说唱艺人、游咏诗人都乐此不疲,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

古希腊人一直将荷马史诗视做希腊文化的精华,将荷马视做民族的骄傲,但丁更称荷马为“诗王”,但后世学者对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以及他的籍贯、生活年代、史诗是否他一人所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不同看法,并形成“荷马问题”。

荷马传说

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古代曾有一篇《荷马传》流传下来,那是公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不能当做可靠的史料。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八七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希腊历史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686年,这年代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是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就是说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古代可能有过这一位诗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之间。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有人说是希腊北部的,有人说是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这些说法以东方说较为普遍,也较为可信。多数古代记载说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这个字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史诗原来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都是猜测。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来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了《论语》。

孔先生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回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孟子为“亚圣”。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便是著名的72贤。72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体力过人,远非后世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于是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子贡找到楚国,楚派兵迎孔子。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人物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思想概述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哲学体系博大精深,而且这种客观唯心主义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自己的教学理论。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知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他认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爱情观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唯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唯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一切的一切,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从任何方面来说,柏拉图都是西方文学传统上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也是哲学史上最有洞察力、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被称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最伟大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哲学贡献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